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索Gateway-Wingspan支架系统治疗症状性颅内血管狭窄围手术期不同治疗阶段的护理侧重及健康教育内容,总结护理经验,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 本研究分析了27例具有症状性颅内血管狭窄而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收集相关数据:治疗前后狭窄程度、治疗成功率、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和转归、术后患者症状改善状况和术后30 d内缺血性事件发生的情况,制定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并实施护理.结果 27例患者29处狭窄接受Wingspan支架系统治疗,术前平均狭窄程度71.8%(56~87.8%),术后残留狭窄24.9%(0~45%).治疗成功率100%.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3例病变相关性穿支动脉梗塞,1例非病变相关性梗塞,无出血性并发症.病死率为0%.术后30 d内患者症状均有所好转,无新出现的缺血性事件及护理并发症.结论 应用Gateway-Wingspan支架系统治疗颅内血管狭窄是一个安全可行的治疗选择,其不同治疗阶段的健康教育和护理行为干预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和总结19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PTAS)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方法 术前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必要时根据血管的狭窄程度及长度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期限6个月.发生肺部感染1例,高灌注综合征1例,继发性脑出血1例,均及时发现并处理后治愈.结论 通过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颈动脉狭窄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50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手术配合,术后针对切口出血及并发症进行精心观察及护理.结果:本组均成功植入支架,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但由于疾病特点和此类新技术的应用,周密、细致的围术期护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手术配合,术后针对切口出血及并发症进行精心观察及护理。结果:本组均成功植入支架,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但由于疾病特点和此类新技术的应用,周密、细致的围术期护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本科5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做好护理配合,术后全面、连续、动态观察神经系统临床症状,加强体位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认为科学的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周晓红  叶丽敏  吴远聪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4):1076-1077,1087
目的探讨椎动脉狭窄腔内血管支架植入术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11例椎动脉狭窄患者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的护理措施。结果11例患者均一次植入成功,造影证实血流畅通,术后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术后3~5d出院。术后3~6个月随访,超声波复查示有效率为100%。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有效的护患沟通、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预防并发症、针对性的出院指导,是提高椎动脉狭窄经皮腔内血管支架植入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邬涛  罗艳丽  万娟  程柳 《华西医学》2011,(2):255-257
目的 总结血管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观察和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对2008年1-8月行血管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的27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治疗及护理效果良好.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内球囊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并发症的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41支颅内狭窄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1处颅内动脉狭窄均一次性成功置入支架,共置入支架42枚,术后狭窄血管均得到明显改善,病变血管狭窄率由术前70%以上降至〈10%。其中,术中1例因微导丝弹跳刺破小血管导致出血,经治疗后有对侧肢体轻瘫。1例在球囊扩张时发生血管内膜撕裂,立即中和肝素并行双侧脑室外引流后第2天死亡。1例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过程中大脑中动脉撕裂,出血较凶造成颅内血肿后行颅内血肿清除,术中见支架将大脑中动脉刺破,夹闭大脑中动脉,患者术后12h死亡。术后无颅内出血、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32例患者均随访3~14个月,临床症状持续改善,无缺血性卒中发生,TCD复查未见病变血管再狭窄。结论经皮腔内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血管狭窄创伤小、疗效好,但风险高,应注重术前评估、手术操作、并发症防治及围手术期监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管覆膜支架植入治疗胸、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5月-2004年10月采用血管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术前和术后的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 7例患者共成功置入支架9个,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护理要点包括:监测血压,预防动脉瘤破裂,观察下肢血运,加强抗凝治疗的护理并辅以心理护理.结论 加强对血管覆膜支架植入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治疗成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血管内超声在冠脉支架植入术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本院12例在血管内超声引导下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测量术前术后病变血管面积狭窄率,观察术前斑块类型,术后支架位置及是否有血管并发症。结果 12例患手术结果满意,残余狭窄率小于15%,无发生并发症。结论 血管内超声用于引导冠脉内支架植入,可获最佳再通效果,有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贾悦  张艳秋  束玲玲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2):2212-2213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手术前后的护理要点.方法:对8例宽颈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1例出现再出血或栓塞等相关并发症.结论: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15例进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总结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方法。结果15例脑动脉狭窄患者共置支架17枚,手术均成功,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改善。术后出现穿刺1:3出血1例、尿潴留2例,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和医护配合是成功置入支架的保证,术后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功能的监测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成功置入血管内支架,术后出现穿刺局部皮下血肿1例,低血压、心动过缓2例,高灌注综合征1例,无一例发生脑梗死,无一例死亡.[结论]术后全面、连续、动态观察临床症状,加强体位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治疗行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植入术发生血管并发症的30例患者进行分析,并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30例血管并发症患者均得到有效控制,所有患者顺利出院.结论 重视术前护理,积极的术中及术后处理对预防和减少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观察支架植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探索积极有效的术后护理方案.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支架植入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狭窄患者45例,回顾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术后护理经验.45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均成功完成了支架植入术治疗,手术成功率为100.00%.支架植入部位:20例(44.44%)患者为椎动脉颅内段,14例(31.11%)患者为颈动脉颅内段,6例(13.33%)患者为大脑中动脉,5例(11.11%)患者为基底动脉.术后并发症:8例(17.78%)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动过缓、低血压,3例(6.67%)患者术后出现高灌注综合征,1例(2.22%)患者术后出现脑血管痉挛,1例(2.22%)患者术后出现穿刺部位血肿.支架植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操作难度较大,且风险较高,术后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给予有效的治疗、护理,这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手术疗效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加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2月-2010年10月收治的无手术禁忌症的急诊行PTCA加支架植入术治疗的130例AMI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128例患者顺利完成PTCA加支架植入术,并痊愈出院;1例术后死于心脏破裂,1例死于急性左心衰竭.结论:积极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严密监护,积极的护理干预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急诊PTCA加支架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霞 《全科护理》2009,7(31):2829-2830
[目的]总结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成功置入血管内支架,术后出现穿刺局部皮下血肿1例,低血压、心动过缓2例,高灌注综合征1例,无一例发生脑梗死,无一例死亡。[结论]术后全面、连续、动态观察临床症状,加强体位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中对预防和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4例患者均在术前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行颈动脉及其颅内段血管造影,手术采用自膨式支架植入方法,术后神经专科及颈动脉超声随访。结果:4例均为60岁以上曾患有脑卒中或反复一过性脑缺血的男性病人,其中3例合并严重冠心病,共成功植入支架4个,围术期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未发现神经系统发作事件,颈动脉超声检查示靶心血管开通无明显狭窄,结论:经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内镜金属支架植入治疗结直肠癌梗阻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选择结直肠癌梗阻患者18例,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各项准备,术中积极配合,术后给予一般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 18例患者均成功植入内支架,肠梗阻症状迅速缓解.结论 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营养支持及并发症的预防均为经内镜金属支架植入术治疗结直肠癌肠梗阻患者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32例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注重患者的心理调适,介绍治疗方法的优势、成功治疗的案例,使其积极配合医疗护理工作;术中做好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心率、血压下降等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对症处理;术后为防止股动脉穿刺部位出血,制动同时采用按摩、诱导排尿等措施,缓解患者不适;对症处理低血压、淤血等并发症,并安抚其情绪。认为高效、安全的优质护理是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