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总结维持性透析患者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发生规律。方法:分析2007年02月—2010年12月维持性透析患者中规律透析和不规律透析的透析失衡综合征发生率。结果:20例透析失衡综合征中,不规律透析患者18例,占90%;维持性规律透析患者2例,占10%。结论:透析失衡综合征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规律透析者有较高发生率,规律和充分透析是减少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可调钠结合超滤曲线对血液透析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可调钠结合超滤曲线血液透析为治疗组,常规透析为对照组,观察两种透析模式透析前后血压、超滤量和低血压、肌痉挛的发生率。结果:可调钠和超滤曲线透析超滤量高于常规透析,而透析前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常规透析,低血压减少。结论:可调钠及超滤曲线透析血压相对平稳,减少血液透析低血压发生。  相似文献   

3.
孟立锋  史伟 《新中医》2012,(8):200-201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替代治疗方法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呈快速增长趋势。目前,全球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患者约为12万,占透析总人数的14%[1],但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纤维化使超滤失败高于血透,同时,也是导致腹膜透析超滤功能丧失和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首要原因,阻碍了腹膜透析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腹膜透析是一种经过实践证明的肾功能衰竭者简便、安全有效地治疗措施.近几年来,随着透析质量和透析技术的改进,肾内科学大力支持和使用这种技术,并且实践证明也受到了良好的效果.腹膜透析技术不断进步,腹膜透析的护理也极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86例急慢性肾衰竭者的治疗记录,分析了腹膜透析护理的重要性和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邱模炎应用生脉不同剂型防治透析低血压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总结邱模炎教授治疗透析低血压的临床经验,认为气阴两虚证候为透析低血压发生的病理基础,根据透析低血压发生时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合理应用不同生脉剂型,同时配合西医控制透析低血压的方法,保证了透析及超滤能够顺利完成,提高了患者的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减少穿刺痛苦,提高透析质量和透析生存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加强维持性管路的管理。结果中心静脉长期导管,在长期血液透析治疗中是可行的、安全的,是维持血液透析可选的血管通路之一。结论延长透析患者的透析寿命,为长期透析的患者增加了一条透析通路和一条生命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预防透析中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血液透析治疗中低血压患者15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8例给予常规透析治疗,观察组82例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2组治疗前后血压、肌酐、尿素氮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透析开始后1h,血压与透析前比较均无明显改变(P〉0.05)。透析开始后2h和3h,观察组血压与透析前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而对照组血压较透析前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透析结束时2组肌酐及尿素氮水平相差不大(P〉0.05)。蛄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于防止透析中低血压十分有效,且不会影响透析效果,可以作为临床透析的常规方式。  相似文献   

8.
低血压是透析过程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为20%~70%[1].其发生率亦随年龄增大而增加.透析低血压表现为恶心呕吐、晕胀、心律失常,常使血液透析不能进行,导致透析不充分,严重时危及生命.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5个月以上的老年患者22例,根据老年透析患者的特点和病情,制定了个体化的透析计划和护理措施,进行系统管理,降低了老年患者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保证透析效果,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提高生活质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和透析导管对老年透析患者透析的充分性。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3 月 期间在阳江市人民医院因患慢性肾衰竭而进行透析的 122 例老年患者,根据患者透析血管通路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 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均为 61 例。对照组患者透析血管通路选择为透析导管,而观察组患者透析血管通路选择为动 静脉内瘘,在透析的过程中采集并记录所有患者的透析效果、微炎症指标水平、贫血指标水平以及透析并发症发生率、 通路使用时间,再通过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和比较。结果:透析后,观察组患者尿素氮下降程度、尿素氮清除情况、 血管通路血流量较对照组均明显更高,通路使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透析后, 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 –α、超敏 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 –6、β2– 微球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更低,差异均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透析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为老年透析患者进行透析的过程中,选择动静脉内瘘的透析充分性更佳,效果更好,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温可调钠透析模式预防血液透析低血压的效果。方法:将20例血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分别采用低温可调钠透析治疗及标准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前及透析中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透析中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温可调钠透析模式能降低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血液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诱导期透析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对50例诱导期透析患者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取得配合。体会:娴熟、正确的护理提高透析患者治疗的信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杂合式透析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身交叉对照方法,常规透析组305例次,杂合式透析组300例次,观察2组患者低血压发生情况。结果常规透析组发生低血压26例次,20例次提前结束透析;杂合式透析组发生低血压10例次,无一例提前结束透析。结论杂合式透析可明显降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腹膜透析是一种经过实践证明的肾功能衰竭者简便、安全有效地治疗措施。近几年来,随着透析质量和透析技术的改进,肾内科学大力支持和使用这种技术,并且实践证明也受到了良好的效果。腹膜透析技术不断进步,腹膜透析的护理也极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86例急慢性肾衰竭者的治疗记录,分析了腹膜透析护理的重要性和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探讨尿毒症患者中药配合透析前后心脏超声图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尿毒症患者80例,透析前服用中药通脉口服液及大黄胶囊辅助透析,透析前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比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80例患者中,65例患者在透析前存在左心室肥厚,占81.25%,其中46例伴有舒张功能减退,9例伴有收缩功能减退;57例患者在透析前存在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71.25%;15例患者在透析前存在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并同时伴有舒张功能减退,占18.75%。比较80例患者透析前后相关检测项目,其中LVDd、LAD、CI、CO、SV指标透析前后差异显著。进一步分析15例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患者透析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CI、FS、EF及SV在透析前后数值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尿毒症患者常伴有心血管疾病,其中左心室舒张障碍是引发尿毒症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通过中药配合透析治疗可以不同程度改变患者的心脏功能和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低温可调钠透析预防急性透析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或在透析结束时发生的与透析治疗本身相关的并发症称为急性透析并发症。由于透析经验的积累,技术的改进及透析机、透机器等物品的性能和质量的提高,一些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发生率已明显降低,但由于透析病例及高危患者逐渐增加,部分并发症在临床上较常见,尤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利用低温透析预防血液透析(HD)中出现的效果。方法:选择18例透析中经常发生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观察在常规透析和低温透析时的血压及超滤量变化。结果:采用低温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率低,发生低血压时的超滤量相对较多.结论:低温透析是降低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低钠序贯透析对透析低血压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钠模型组,对照组接受普通钠透析,钠浓度为143 mmol/L;钠模型组按高-低钠序贯透析,透析液浓度按150-140 mmol/L依次递减,透析时间为4 h,每24 min递减1 mmol/L。结果钠模型组透析低血压的发生数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2组透析前后血钠浓度无明显差异。结论高-低钠序贯透析可有效预防血液透析低血压发生,且不增加患者的钠负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血液透析患者中,不同透析模式的效果以及低血压发生情况。方法:选取德宏州瑞丽市人民医院2010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20例进行分析,按照透析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透析)和观察组(超滤透析、钠梯度透析、低温透析),观察患者的透析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护理干预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观察组3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且患者血压指标更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而言,应用不同的血液透析模式具有不同的效果。其中钠梯度透析和低温透析能够预防低血压的发生,减少护理干预,改善血压指标,值得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低血压的病因从而制定个体化透析方案。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血液透析,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临床过程。结果血液透析中出现低血压的发生率约15%~30%,抢救成功率较高。结论结合具体病人个体差异,调整超滤率和循环血量;修正干体重;使用单纯超滤和序贯透析,保证透析充分性;合理使用降血压药物;积极治疗肾性贫血和营养不良等,能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孙淑芝 《科学养生》2012,(10):17-17
慢性肾衰的病人采用透析疗法是提高尿毒症救治率的最佳,也是终末期必须采用的一种治疗手段。透析疗法有两种,一是血液透析,—是腹膜透析。两者均为将尿毒症病人体内的各种毒素透过循环的透析液滤出,使血液得到净化,减轻尿毒症病人的临床症状,保护残存的肾单位。透析治疗对病人的营养状况有一定的影响,可增加组织蛋白和体内各种营养素的消耗。透析的营养治疗膳食是根据病人透析的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