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的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1997年 7月至 2 0 0 1年 8月 ,我们对3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的同时行经腹股沟疝修补术 ,效果满意。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34例。年龄 54~ 78岁 ,平均 70岁。均为可复性疝 ,斜疝 30例 ,直疝 4例 ;单侧 2 9例 ,双侧 5例 ;其中 4例为复发性斜疝。疝囊 3cm× 4cm× 3cm~ 1 0cm× 7cm× 5cm。 8例尿潴留入院 ,另 1 2例剩余尿量 >50ml,术前最大尿流率 (Qmax)均 <1 0ml/s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均 >1 8分。术前B超检查前列腺增生Ⅰ°6例 ,Ⅱ°1 6例 ,Ⅲ°1 2例。…  相似文献   

2.
患者 男 ,6 5岁。因右腹股沟区可纳性包块 1年 ,不能回纳伴疼痛 3h入院。体查 :腹部稍膨隆 ,腹水征 (± ) ,右腹股沟区可见一约12cm× 9cm× 5cm大小肿物 ,肿物约有 1/3进入阴囊内 ,有触痛 ,平卧后不能回纳入腹腔。诊断 :右腹股沟嵌顿性斜疝。入院后即予手术 ,术中切开疝囊时 ,即有大量的胶冻样液体溢出 ,疝囊内有一约8cm× 6cm× 4cm大小的胶冻样肿物 ,与大网膜相连 ,将其切除送病检。从疝囊颈探查腹腔 ,腹膜脏面布满大小不等的肿物。行疝囊高位结扎及McVay法修补术。切口用大量生理盐水及 5 氟脲嘧啶冲洗。术后患者拒…  相似文献   

3.
我院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9月应用网状聚丙烯补片〔polypropylenemesh (Marlex) ,pp〕修补腹壁切口疝 3例 ,男 2例 ,女 1例 ,年龄 5 6~ 67岁。 2例为阑尾切除术后复发疝 ,均肥胖 ,原切口瘢痕下腹壁缺损约 5cm× 4cm大。另 1例于 13年前行直肠癌前切除术 ,9个月前因直肠癌局部复发行Miles手术 ,术后 1个月发现外置口内侧有可复性包块疝出 ,疝环直径约7cm。前 2例梭形切除切口疤痕 ,切开皮下组织 ,找到疝囊并切开入腹腔 ,分离疝囊与肠管的粘连 ,切除多余疝囊 ,在腹膜外用电刀游离出疝环 ,并紧贴腹直…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在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开放手术的同时行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疗效。 方法 :2 1例伴有可复性腹股沟疝的BPH患者 ,取耻骨上纵行切口 ,在盆腔内先行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 ,其中 4例疝囊较大的采用聚丙烯网片修补 ,然后按常规方法行经耻骨上或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 结果 :2 1例均获随访 ,随访时间为 6个月~ 7年 ,2例疝复发 ,复发率为 9.5 %。另外 19例无感染和疝复发。 结论 :在BPH开放手术同时行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可行的 ,手术方法简单 ,效果肯定 ,对老年患者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早期复发二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 1,女性 ,60岁。 1998年 3月因右侧腹股沟斜疝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 (PMHR )术 ,术后 1个月右侧腹股沟区又出现可复性肿块 ,3年内进行性增大 ,直径约 3cm ,回纳畅。今年 5月再次手术证实为右侧股疝 ,疝囊约 3cm× 2cm。术中见右腹股沟直疝及斜疝的位置经mesh材料修补后组织质地坚韧 ,未见腹壁薄弱区 ,遂行Mcvay法修补 ,术后康复。例 2 ,男性 ,80岁。 2 0 0 0年 6月因左侧股沟斜疝行PMHR术 ,术后 2周起左侧腹股沟区又出现可复性肿块 ,10个月内进行性增大至直径 6cm ,立现卧隐。今年 5月再次手术证实为左腹股…  相似文献   

6.
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发腹股沟疝同期手术的不同术式比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并发腹股沟疝的同期手术的最佳术式。方法 :对同期手术治疗的4 1例BPH并发腹股沟疝患者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加疝修补术 2 1例 (第 1组 ) ;耻骨上V形切口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 (SPP)加疝修补术 6例 (第 2组 ) ;下腹部纵行切口行SPP加腹膜前疝修补术 10例 (第 3组 ) ;下腹部纵行切口行SPP加腹股沟斜切口疝修补术 4例 (第 4组 )。结果 :随访 2个月~ 5年 ,第 3组有 3例疝复发 ,其它各组未见疝复发。手术切口感染及其它手术并发症在各组中均未发生。术后住院时间第 1组明显低于其它各组 (P <0 .0 1)。结论 :在BPH并发腹股沟疝的同期手术中 ,疝修补术加TURP应为首选 ,如BPH需开放手术 ,采用耻骨上V形切口行SPP加疝修补术为简单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涤纶布修补腹壁切口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1年1月至1996年1月应用涤纶布修补腹部切口疝6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患者61例,其中男34例,女27例。年龄24~76岁,平均55岁。上腹正中切口24例,右侧腹直肌切口20例,右下腹旁正中切口10例,麦氏切口5例,左侧腹直肌切口2例。既往手术史:胃大部切除术后24例,胆囊切除术后15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后3例,脾切除术后4例,阑尾切除术后6例,右半结肠切除术后6例,结肠修补术后3例,复发性切口疝7例。疝囊口面积7cm×5cm至18cm×15cm,平均12cm×10cm,病史最长5年。本组患者治愈出院后均随访1~5年,平均35年,…  相似文献   

8.
改良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股疝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例 1 男 ,66岁。因发现左侧腹股沟区无痛性肿块 1年入院。查体 :左腹股沟区有一 4.0cm×4.0cm大半球形肿块 ,无触痛 ,质软 ,活动度较大。B超检查示左腹股沟韧带下方有一3.5cm×3.7cm大小、以实性为主的液实混合性团块 ,增减腹压团块无明显移动。遂以“左腹股沟难复性股疝 ?”行左腹股沟肿块探查术。取左腹股沟斜切口解剖显露疝囊 ,术中证实为股疝 ,疝内容物为腹膜外脂、腹膜和腹腔内液体 ,疝囊为腹横筋膜。松解、回纳疝囊 ,切除相应腹膜外脂 ,打开成为疝内容物的腹膜并高位结扎之 ,此处置入PerFix充填物并固定 ,修剪Mar…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疝修补术目前有两种手术方法 ,即全腹膜外途径 (totallyextraperi toneal,TEP)和经腹膜前途径 (transab dominalpreperitoneal,TAPP)。我院采用TEP修补腹股沟斜疝 2例。例 1,男 ,43岁 ,右侧腹股沟韧带上包块 40年 ,约 8cm× 6cm大小 ,外环口较大 ,可自行纳入腹腔 ,无嵌顿史。诊断为腹股沟斜疝。经术前准备后在全麻下行TEP修补手术。在脐下 1cm处做 2cm长的横切口 ,切开皮肤皮下 ,腹直肌前鞘 ,分开腹直肌 ,暴露后鞘 ,用球形钳从切口伸入沿后鞘前向下超过半环线…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减少或避免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我们对传统的疝修补术进行了改进 ,1986~ 1998年间共行腹股沟疝修补术 5 82例 ,经 1~ 8年随访 ,效果良好 ,现介绍如下。  手术方法 :手术切口同常用的腹股沟疝修补术 ,提睾肌切开找到疝囊后 ,先切一小口 ,沿纵向切开疝囊约 2~ 3cm ,切开后应能充分显露疝囊颈部 ,近端距疝颈约 1~ 1 5cm ,将内容物回纳至腹腔 (如为嵌顿疝 ,要检查肠管是否坏死 ,根据情况作相应处理 )。用数把血管钳将疝囊壁切口周边夹住张开 ,充分显露疝囊颈 ,在疝囊颈的高位处 (以腹膜外脂肪为标志 ,或用手指从疝囊颈伸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理论与手术经验、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42例腹股沟疝患者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修补术的临床资料,双侧腹股沟疝13例,单侧29例;复发疝6例;斜疝35例,直疝17例,复合疝3例次。结果 42例患者共行55例腹腔镜手术,2例中转为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术,手术时间30~120 min(单侧平均35 min,双侧平均70 min)。术后住院时间1~5 d,平均3 d。术后并发腹股沟区血清肿1例,皮下气肿1例。随访1~1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符合疝修补的理论基础,安全可靠,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应推荐为腹股沟疝修补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附56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优点、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2001年8月至2004年8月行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补片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laparoscopic mesh repair of hernia,TAPP)和完全经腹膜外补片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laparoscopic mesh repair of hernia,TEP)共56例,其中腹股沟斜疝45例,腹股沟直疝8例,复合疝3例.结果56例均成功完成手术,TAPP48例、56侧,TEP8例、9侧,术中发现对侧有隐性疝4例,复合疝3例.平均手术时间61.3±26.5min,术后平均住院4.3d.术后3例(5.4%)有残余疝囊积液.全部患者均获随访1~36个月,复发1例,复发率1.8%.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安全可行的疝修补新方法,具有并发症少,术后患者疼痛轻,康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并可发现复合疝和隐性疝.  相似文献   

13.
<正>患者男,62岁,因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3个月来诊。查体:右侧腹股沟区肿物直径约3 cm,半球形,平卧后可还纳腹腔,诊断为右腹股沟疝。于全麻下行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术中采用我们自行发明的逆向穿刺法建立腹膜前间隙[1]。分离疝囊时发现疝囊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考虑为腹股沟斜疝,但游离疝囊时发现疝囊非常容易分  相似文献   

14.
手术治愈腹股沟疝术后顽固性疼痛一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患者 男 ,2 1岁。因右腹股沟斜疝于 1998年 2月 11日在外院行Bassini修补术 ,切口一期愈合。术后患者出现切口下端持续性疼痛 ,术后 8个月无缓解并逐渐转为阵发性静息痛 ,发作 10~ 2 0次 /d ,咳嗽或活动后加重 ,伴右腹股沟下股部麻木感。查体见右腹股区手术瘢痕 ,无红肿、硬结 ,疤痕下端约 4cm× 4cm范围有明显压痛 ,右腹股沟下股部前内侧约 6cm× 3cm感觉迟钝。行右髂前上棘内侧封闭 ,症状短暂缓解。考虑为髂腹股神经受累 ,决定行右髂腹股沟神经切除术。于 1998年 11月 6日原切口入路 ,切开腹外斜肌腱膜 ,解剖腹内斜肌 ,…  相似文献   

15.
正【内容简介】腹股沟疝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主要采用手术方式治疗。随着对腹股沟区域解剖的深入了解,开放前入路腹膜前疝修补手术已经受到重视,是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所发展的趋势,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本视频详尽演示了对一例右侧腹股沟斜疝患者实施开放前入路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过程,术后随访5年无复发,达到较好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76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院自 1 999年以来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腹股沟疝修补 76例 ,其中男 69例 ,女 7例 ,年龄 1 7~ 72岁 ,平均 45岁。单侧斜疝 65例、直疝 3例、股疝 2例、复发性疝 3例、斜疝嵌顿 2例、双侧斜疝 1例。患相对禁忌症或夹杂症 7例 ,其中慢性喘息性气管炎 5例 ,前列腺增生 2例。应用美国Bard公司产品 ,一套锥型疝环充填物和成型补片在持续硬膜外麻醉(64例 )或局麻 (1 2例 )下行手术。取平行腹股沟常规疝切口 ,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后游离精索 ,找到疝囊后高位游离疝囊至疝囊颈部并暴露腹膜前的脂肪 ,如疝囊较小 ,可不切开疝囊 ,斜疝…  相似文献   

17.
腹股沟疝的腹腔镜手术主要有完全腹膜外疝修补(totally extraperitoneal hernia repair,TEP)和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a repair,TAPP)2种。TAPP有良好的手术视野,术中有效处理疝囊及疝内容物,是治疗腹股沟疝的标准术式 [1] 。但对进入阴囊的斜/直疝、嵌顿疝等疝囊内粘连严重者,通过腹股沟区小切口前入路处理疝囊及疝内容物,可以减少单纯TAPP牵拉嵌顿内容物所致的副损伤 [2,3] ,基于此,我们针对这些特殊类型腹股沟疝增加腹股沟小切口,使远端疝囊处理简单、安全。我院2020年5月~2021年6月行TAPP联合腹股沟小切口治疗腹股沟疝26例,包括进入阴囊的斜/直疝12例,股疝8例,难复性疝3例,嵌顿疝3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患者 ,男 ,2 8岁。以右侧阴囊内睾丸缺如 2 8年 ,左侧腹股沟区肿块 1 0年为主诉入院。患者 2岁时曾行左侧腹股沟疝修补术 ,1 0年前左侧腹股沟区出现一肿块 ,核桃大小 ,自以为疝复发 ,未引起重视。体检 :左侧腹股沟区有一条 8cm长斜行手术瘢痕 ,瘢痕下可触及一 4cm× 3cm肿块 ,质地中等 ,表面光滑 ,无压痛 ,不活动。阴茎发育正常。阴囊右侧较小 ,其内未触及睾丸、附睾及精索。右侧腹股沟区及右腰区均未触及睾丸状物。阴囊左侧增大 ,外形异常 ,其内可触及 3.0cm× 2 .0cm× 1 .5cm及 2 .5cm× 2 .0cm× 1 .5cm包块各 1个 ,…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附1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效果与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至2010年12月接受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EP)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本组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124例全部治愈。术式TAPP81例,TEP43例。单侧腹股沟斜疝38例,直疝21例;双侧腹股沟斜疝44例,直疝14例;一侧斜疝一侧直疝5例,双侧腹股沟斜疝并右直疝2例。手术时间40~187min,平均104min。住院时间5~13d,平均7d。随访1个月至33个月,平均随访15个月。手术并发症7例,占5.6%;4例为腹股沟区血肿,其中1例经手术清除后治愈;2例为阴囊气肿,术后第二天自愈;1例直疝术后2个月复发。结论TAPP/TEP治疗腹股沟疝是安全有效的,并发症及复发率可以接受,规范操作并正确把握手术指征对顺利开展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7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EP)的临床经验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至2011年2月采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72例共84侧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侧腹股沟斜疝42例,单侧腹股沟直疝18例,双侧腹股沟疝12例;初发疝64例,复发疝8例.结果 72例患者共行84次TEP术,3例中转行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手术时间35~155 min,平均73 min,住院时间3~8 d,平均5.5 d.术后并发症5例(侧),占6.9%,均为腹股沟区或阴囊的血肿或血清肿,随访3~63个月,无复发.结论 TEP手术安全可靠,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且费用相对较低、易被患者接受,同其他腹腔镜疝修补术相比优势明显,应成为腹腔镜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