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压疮专业小组对社区居家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预防的效果。方法2012年4—10月选取上海市杨浦区内2个社区居家长期卧床患者100例,其中1个社区50例对象为对照组,另1个社区50例对象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家床护理,实验组除常规家床护理外,压疮专业小组对居家长期卧床患者进行Braden压疮风险评估,对低危分值者建立档案并制定相应的防压疮护理措施,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知识培训、入户现场指导、随访和效果评价。结果对照组发生压疮8例共22处,实验组发生压疮1例1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家属对压疮的认知程度显著提高。结论通过压疮专业小组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社区居家长期卧床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提高社区居家长期卧床患者及家属对压疮的风险评估与认知程度,有助于改善卧床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30°侧卧位翻身法对长期卧床患者防治压疮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久卧病患照护者培训30°侧卧位翻身法在预防压疮中的作用°方法2011年1—10月通过自行设计的久卧病患照护者30°侧卧位翻身护理掌握测评表对50例久卧病患照护者进行调查测评,同时运用压疮分期标准调查50例照护者所照护的160例久卧病患压疮发生及程度分布情况°结果照护者30°侧卧位翻身护理方法掌握程度普遍低下,经过培训后照护者对30°侧卧位翻身护理方法掌握程度明显提高°患者压疮的发生数从70例下降至23例°结论通过专业护士培训后,久卧病患照护者对30°侧卧位翻身护理技能有所提高,可有效降低久卧病惠压疮的发生率和压疮的严重程度,对长期卧床的老年护理和防治压疮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对社区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患者照料者压疮预防知识水平的提升效果研究。方法:按筛选标准选取嘉定区马陆地区2014年1月~2月,居家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无自理能力患者的照料者30名,通过对其进行压疮定义、压疮分期、发生原因、好发部位、危险因素、预防方法、具体预防措施、有效护理、翻身方法、营养支持、预防目的意义等压疮预防知识培训和定期入户现场指导,评价其干预前后的认知情况。结果:延伸护理对社区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患者照料者压疮预防知识水平的提升效果,因认知程度不同提升效果不同,“认知高”的P值为0.350,无统计学意义,“认知一般”和“认知低”的P值均为0.000,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伸护理能有效提升社区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患者照料者压疮预防的知识水平,从而降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骶骨肿瘤住院患者家属照护者对压疮的认知现状,探讨其压疮认知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上海长征医院骨肿瘤科住院的12例骶骨肿瘤患者家属(均为其主要照护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对资料予以整理分析。结果 (1)骶骨肿瘤住院患者家属对压疮的知晓认知普遍欠缺,家属认知程度与所照护患者压疮的发生率的高低有关。(2)医疗护理服务提供人员方面、患者家属照护者自身因素影响照护者压疮认知程度。结论应深入评估患者家属照护者对压疮及其相关因素的认知水平,重视家属照护者对压疮知识认知程度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强化家属照护者对压疮知识的宣教与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压疮专业小组对社区居家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预防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 选取2家杨浦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居家长期卧床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一家中心50例研究对象为对照组,另一家50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家床护理,干预组除了常规家床护理外,压疮专业小组介入进行干预,即对50例社区居家长期卧床患者进行Braden压疮风险评估,凡评估小于16分的对象,建立档案并制定相应的防压疮护理措施,对实验对象及家属进行知识培训、入户现场指导、随访、评价。结果 2组对象的压疮发生率有差异P值<0.05,对照组的压疮发生例数为8例共18处部位,实验组为0例压疮发生。结论 通过压疮专业小组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社区居家长期卧床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提高社区居家长期卧床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 目的 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性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期卧床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70例为对照组,另70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病区常规护理,干预组除了常规护理外,建立压疮预防管理小组,采用Braden压疮评估量表筛选评估长期卧床患者的风险程度,根据评估分成低中高危的三组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4周以后比较和评价二组对象的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二组对象的压疮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值<0.01。结论 对长期卧床患者实施压疮预防管理,能有效地降低长期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固定照护者参与式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卧床压疮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于笔者医院诊治的老年卧床患者30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 规护理;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于笔者医院诊治的老年卧床患者30例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指导固定照护者掌握相关压疮护理知识及技能,照护者参与患者出院后延续性压疮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压疮愈合、压疮风险评估及照护者压疮认知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照护者对压疮预防重要性、好发部位、危险因素及翻身方法的认知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疮愈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潮湿程度、摩擦力和剪切力 评分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照护者参与式延续性护理使老年卧床压疮患者出院后仍能得到系统化、规范化的护理,促使患者压疮愈合,降低压疮风险。  相似文献   

8.
李怡  刘敏  林俊 《护理研究》2015,(7):844-847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压疮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29例社区卧床老年病人是否发生压疮病人(年龄≥65岁)的年龄、性别、吸烟、喝酒、文化程度、居住环境、家庭经济收入、照护者与病人关系、照护者压疮知识了解情况、病人认知、卧床时间、饮食类型、人体测量指标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社区卧床老年病人院前压疮的危险因素为年龄、居住环境、照护者与病人关系、照护者压疮知识了解情况、饮食类型(P0.05)。[结论]对社区卧床老年病人,应重视压疮风险的评估,普及并强化压疮相关知识,必要时进行入户指导和一对一的培训,以减少院前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改善卧床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脑卒中卧床患者照护人员预防压疮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 2009年1-1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神经内科脑卒中卧床患者的照护人员114名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卧床患者照护人员压疮的预防知识和营养知识得分较高,发生压疮后的处理得分最低;80.7%的照护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希望得到的健康教育方式为护士的个别指导;68.4%的照护人员对预防压疮很重视,而3.5%的照护人员对预防压疮不重视。结论应加强对脑卒中卧床患者照护人员预防压疮相关知识的指导,提高其对预防压疮的重视程度和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长期卧床压疮患者照护者的现状并提出对策。照护者的现状主要包括知识缺乏、心理负担过重、生理和时间负担沉重以及经济负担过重;对策主要包括强化照护者压疮预防的理念、加强对照护者压疮知识的宣教以及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服务体系。认为应加强压疮重在预防的观念,不断宣传有关压疮的护理知识,完善各项医疗保健系统,构建针对老年患者的社会支持体系,缓解家庭和照护者的压力,让患者在医院-社区-家庭共同的努力下,获得更专业的照顾和护理,有效预防压疮。  相似文献   

11.
【】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在居家卧床老人预防压力性损伤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1日—2016年12月1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的居家长期卧床老人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照护者集中健康教育方式进行管理,干预组运用延伸护理综合管理方案进行管理,比较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照护者的认知率和护理能力;患者和照护者对卫生服务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干预6个月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照护者预防压力性损伤认知和技能知识比较,基本概念t=5.562、预防知识t=4.879、技能知识t=4.852、护理误区t=3.76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和照护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测评平均为96.4%。结论 通过采用延伸护理综合管理方案,能大大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提高照护者的认知和技能,提高卧床老人和照护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在居家卧床老人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1日—2016年12月1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的居家长期卧床老人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照护者集中健康教育并发放指导手册,观察组实施延伸护理综合管理方案,比较两组卧床老人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及照护者的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入组6个月后,观察组卧床老人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照护者预防压力性损伤认知和技能知识,观察组各维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患者及照护者对护理工作的整体满意度为96.4%。结论通过采用延伸护理综合管理方案,能明显降低居家卧床老人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提高照护者的照护能力、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居家压疮患者照护者的现状及对策,发现照护者的心理压力大、压疮知识水平低、经济负担重以及社交机会减少等问题。认为需加强对照护者的健康教育,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及医养结合模式,可有效提高照护者压疮知识的水平,促进压疮的预防及照护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降低农村社区卧床老年人院前压疮发生率的方法。方法通过建立医院-社区-家庭管理模式对农村社区居民重点针对压疮高危老年人家属及照护者进行压疮预防护理的干预,比较建立医院-社区-家庭管理模式前后压疮高危老年人照护者的压疮知识掌握情况、社区老年人院前压疮发生情况及院前压疮发生的严重度。结果建立医院-社区-家庭管理模式后,压疮高危老年人照护者的压疮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模式建立前(P0.01);压疮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建立医院-社区-家庭管理模式可提高照护者的压疮知识掌握情况及降低社区压疮高危老年人的院前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321"健康教育模式在降低社区老年卧床患者压疮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1-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金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压疮患者198例及其照顾者198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前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9例患者和99例照顾者。观察组患者及照护者采用"321"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及照顾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Braden评估量表评分及照护者压疮知识掌握程度。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Braden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年后,对照组患者Braden得分与入组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raden得分为(14.67±2.02)分,高于入组时且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70±1.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入组时,两组患者的压疮危险程度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年后两组患者压疮危险程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照顾者压疮相关知识问卷得分为(11.57±0.8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2.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两组照顾者的知识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年后,两组照顾者掌握情况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且观察组照顾者者压疮相关知识问卷得分为(11.57±0.81)分,高于对照组的(8.37±2.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321"健康教育模式可显著提高照顾者压疮照护相关知识技能,降低社区老年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久卧病患照护者防压疮300侧卧位翻身法护理对久卧病患在防压疮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的《久卧病患照护者300侧卧位翻身护理掌握测评表》,对50例久卧病患照护者进行调查测评,同时运用压疮分期标准调查50例照护者所照护的160例久卧病患压疮发生及程度分布情况。结果 久卧病患照护者防压疮300侧卧位翻身护理方法掌握程度普遍低下,经过培训以后照护者防压疮300侧卧位翻身护理方法掌握程度明显提高。结论:通过专业护士培训后,久卧病患照护者防压疮300侧卧位翻身护理技能有所提高,可有效降低久卧病患压疮发生率和压疮严重程度,在防压疮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示范联合长期指导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在居家压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立家庭访视专职人员,对98例居家压疮患者采用示范联合长期皮肤护理指导、翻身行为指导、压疮换药指导、营养指导等延续护理措施,实施后3个月评价压疮转归、居家照顾者照护行为得分、生存质量得分及家属对延续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126处压疮61处痊愈,57处好转,主要照护者照顾行为得分、主要照顾者生存质量得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示范联合长期指导延续护理服务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居家压疮患者管理方法,能提高居家照顾者的照护能力,提升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压疮的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家庭压疮管理手册对提高家庭压力性损伤主要照护者压力性损伤知识认知和照护行为能力、改善门诊家庭压力性损伤患者创面转归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7年3月之间就诊于我院伤口造口门诊的压力性损伤患者的家庭主要照护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现场宣教和指导,观察组在接受常规现场宣教和指导基础上,给予我院自编的家庭压疮管理手册培训。采用相关问卷对照护者进行评价,并评判四周后患者压力性损伤转归情况。 结果 经过家庭压疮管理手册培训两周后,观察组照护者对压力性损伤知识认知和照护行为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两周后评分明显优于首次评分(P<0.01);观察组所照护的患者就诊四周后患者压力性损伤创面转归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家庭压疮管理手册有助于提高家庭压力性损伤主要照护者对压力性损伤知识认知和照护行为能力,改善患者压力性损伤创面的转归,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郭皎  周金凤 《护理研究》2014,(26):3276-3277
[目的]对院前压疮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2011年1月—2013年6月106例院前压疮病人情况;调查106例压疮病人家属或照护者对压疮知识的认知情况。[结果]脑血管病和慢性肺心病病人压疮发生率较高,分别为40.57%和32.08%,糖尿病和低蛋白血症次之。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危险为45.28%,高度危险为43.40%,严重危险为11.32%。106例病人压疮好发部位为骶尾部35.42%,髂部14.06%,足跟12.50%,坐骨结节11.98%,踝部8.85%,其他部位17.19%。压疮分期:Ⅱ期压疮比例偏高51.04%,Ⅲ期压疮23.44%,Ⅰ期压疮17.19%,Ⅳ期压疮8.33%。病人家属或照护者对压疮认知程度普遍较低,且缺乏压疮相关知识。[结论]院前压疮病人多为老年慢性病病人,压疮发生的部位多、程度重,家属或照护者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防护意识差,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压疮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加强社区护理,实施"家庭干预",预防院前压疮,重视压疮危险因素的评估,从而有效降低院前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郭皎  周金凤 《护理研究》2014,(9):3276-3277
[目的]对院前压疮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2011年1月-2013年6月106例院前压疮病人情况;调查106例压疮病人家属或照护者对压疮知识的认知情况.[结果]脑血管病和慢性肺心病病人压疮发生率较高,分别为40.57%和32.08%,糖尿病和低蛋白血症次之.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危险为45.28%,高度危险为43.40%,严重危险为11.32%.106例病人压疮好发部位为骶尾部35.42%,髂部14.06%,足跟12.50%,坐骨结节11.98%,踝部8.85%,其他部位17.19%.压疮分期:Ⅱ期压疮比例偏高51.04%,Ⅲ期压疮23.44%,Ⅰ期压疮17.19%,Ⅳ期压疮8.33%.病人家属或照护者对压疮认知程度普遍较低,且缺乏压疮相关知识.[结论]院前压疮病人多为老年慢性病病人,压疮发生的部位多、程度重,家属或照护者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防护意识差,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压疮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加强社区护理,实施“家庭干预”,预防院前压疮,重视压疮危险因素的评估,从而有效降低院前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