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龚  于沈敏  蔡兵  林文  李敏  张鹏翼 《微创医学》2013,8(3):263-266
目的 研究膝关节镜术后主动运动、持续被动运动(CPM)及CPM联合骨科无痛治疗方案三种不同功能锻炼方式对膝关节镜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膝关节镜手术病人103例随机分成以下三组:第一组患者给予传统的治疗方案,告知患者自己进行主动功能锻炼;第二组患者给予CPM治疗;第三组患者给予CPM治疗的同时全程给予骨科无痛治疗.记录三组术后相同时间点膝关节主动屈曲角度与达到膝关节相同屈曲角度所需天数的差异,三组患者术后各时点静息状态及运动状态下VAS评分的比较,以及治疗后肿胀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结果 第三组膝关节达到相同主动屈曲角度所需天数少于一、二两组,在相同的时间点第三组主动屈曲的度数明显大于一、二两组,第三组的VAS评分、膝关节疼痛缓解时间及肿胀时间也明显小于一、二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镜术后患者早期CPM治疗联合骨科无痛治疗更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关节镜治疗运动员半月板损伤的疗效及康复锻炼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半月板受损运动员50例为研究对象,按术后是否进行系统康复锻炼将所有患者分为系统锻炼组(A组)与非系统锻炼组(B组),每组25例。采用HSS评分、膝关节Ikeuchi评价等级对所有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比较两组膝关节VAS评分和不同性别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12周康复锻炼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率。结果:50例患者术后HSS评分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keuchi评价等级结果显示术后不同时间点优良率均较术前均提高(P0.05),术后各时间点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前、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ysholm评分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同性别同时间点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后,关节镜治疗具有较好疗效且术后系统的康复锻炼的时间越长对延续运动生涯的帮助越大,康复锻炼有利于关节镜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膝关节被动手法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TKA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0例,只接受主动功能锻炼;实验组30例,接受主动锻炼和被动锻炼相结合的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第5天、第14天膝关节伸曲角度的达标率。结果实验组的膝关节伸曲角度达标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达标率(P0.05)。结论随着术后康复锻炼的时间推移,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达标率是上升的。在两个评价时间点,均显示实验组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即主动+被动锻炼能促进TKA患者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屈曲假体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疗效和运动学表现。方法观察高屈曲假体膝关节置换手术前后膝关节屈曲度、活动度及HSS评分,比较A组(术前最大屈曲角度≤120°)和B组(术前最大屈曲角度〉120°)手术前后各观察指标;比较A组和B组术后各观察指标。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各指标均优于术前。两组术后活动度、HSS评分及A组术后屈曲角度均优于术前。B组手术前后屈曲角度无差异。B组较A组术后屈曲角度及活动度大,但术后HSS评分两组无差异。结论高屈曲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能改善膝关节屈曲角度、活动度及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入本院进行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应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单髁置换术治疗,研究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指标状况及术后膝关节主动屈曲至90°所需时间。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与膝关节活动度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耗时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者术后膝关节主动屈曲至90°所需时间比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应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显著提升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广,且术中出血量少,手术耗时短,膝关节主动屈曲至90°所需时间短,应用效果理想,可考虑普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膝关节手术后最佳的功能锻炼时机。方法:采用新西兰兔制成膝关节创伤模型,然后按功能锻炼时机不同分为术后不固定组(A组);术后固定24 h组(B组);术后固定72 h组(C组)3组,30 d后测量膝关节活动度,观察滑膜上皮细胞以及细胞增生、胶原纤维增生情况。结果:A组膝关节活动范围更大,滑膜上皮细胞光滑细胞增生和胶原纤维增生均不明显,较B、C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动物实验,我们发现:在膝关节手术后,麻醉消退后即刻开始功能锻炼,确能较术后24 h和72 h才开始锻炼在减轻膝关节的粘连,减少关节内瘢痕组织增生,最大限度地恢复膝关节的功能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膝关节手术后功能锻炼时机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膝关节手术后最佳的功能锻炼时机。方法:选用C1型股骨远端骨折,胫骨近端骨折和髌骨骨折,按术后功能锻炼时间分为3组,统计术后30 d的膝关节功能。结果:麻醉消退后即刻开始功能锻炼组术后30 d的膝关节功能优良,较B、C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坚强固定的基础上,麻醉消退后即刻开始功能锻炼,确能较术后24 h和72 h才开始锻炼,在减轻膝关节的粘连,减少关节内瘢痕组织增生,最大限度地恢复膝关节的功能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膝关节镜术后功能锻炼时,采用连续腰丛神经阻滞镇痛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0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组采用连续腰丛神经阻滞镇痛,B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镇痛,C组采用膝关节腔内镇痛,并进行镇痛评估。[结果]A组术后3d内行功能锻炼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及C组,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结论]连续腰丛神经阻滞镇痛,能明显减轻患者术后功能锻炼时的疼痛程度,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围术期的护理及膝关节功能锻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8年2月~2012年2月共实施59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及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59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对膝关节损伤而言,膝关节镜技术因其具有应用范围广泛,破坏膝关节结构与功能程度小,诊断准确,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治疗膝关节疾病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通过做好充分的围术期护理及正确合理的术后膝关节功能锻炼,患者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主动锻炼康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活动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韦阁 《华夏医学》2005,18(6):974-975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关节活动度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术前指导患膝功能锻炼,术后拔除引流管后即行患膝关节主动屈曲、伸直活动,逐渐加大屈曲度,2周后要求患膝关节屈伸活动度达到0~90度.结果:2周后患膝关节屈伸活动度达到0~90度的优良率为93.75%.结论:主动锻炼是康复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关节活动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自拟方外洗合C P M机锻炼对改善胫骨平台骨折石膏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9例胫骨平台骨折石膏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A、B、C两组,A组34例采用自拟方外洗合C P M机锻炼,B组32例单纯进行CPM机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C组33例单纯进行自拟方外洗.结果:经治疗后6周随访时A组膝关节功能恢复的评分恢复明显高于B、C组(p<0.01).结论:自拟方外洗合CPM机锻炼能明显改善胫骨平台骨折石膏固定术后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徐艺  李琳  史凌云 《西部医学》2019,31(8):1293-1297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锻炼对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因膝骨关节炎导致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由同一组医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按术后康复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锻炼,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时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膝关节内翻角度、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膝关节最大伸直角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 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时的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和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均明显增加,膝关节内翻角度和膝关节最大伸直角度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除膝关节内翻角度外,观察组以上其他指标变化更明显(P<0.05)。另外,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项目评分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总的健康、社会功能和情绪角色等项目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快速康复锻炼有利于患者膝关节活动度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康复训练对膝关节镜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并与单纯CPM机康复训练效果进行比较.方法:膝关节镜术后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实验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早期康复训练配合CPM机功能锻炼,对照组单纯实施CPM机功能锻炼.结果:治疗组术后2、4周的膝关节HSS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膝关节镜术后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训练方法配合CPM机锻炼能促进膝关节肿胀消退及减轻患肢疼痛度,促进膝关节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前膝关节活动度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60例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例,按术前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将所有病例分为A组(ROM<90°)和B组(ROM≥90°)。所有病例均采用相同型号假体及手术方式,术后采取相同功能恢复锻炼方法,随访6~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TKA术后所有膝关节的活动度均高于术前,而最大屈膝度数术前与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ROM及最大屈膝度仍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其他因素相同条件下,术前活动度大的膝关节较活动度小的膝关节在TKA术后能获得更好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围术期患者应用塞来昔布的镇痛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住院接受关节镜治疗患者93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术后使用组,术后2h口服塞来昔布200mg);B组(术前预用+术后使用组,术前1h+术后2h均口服塞来昔布200mg);C组(安慰剂对照组,与B组用药时间一致,药物为簧慰剂)。分别于术后2、4、8、12、24、48h行可视痛觉评分(VAS)统计,观察患者术后至第一次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时间间隔及总使用量及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锻炼情况。结果A、B组VAS统计在术后2、12、24.48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纽术后4、8hVAS值显著低于A纽和C组(P〈0.01),C组各时间点VAS值均最高;B组术后至第一次使用救援镇痛药的间隔时间最长、使用量最少(P〈0.05),术后患者膝关节屈曲达90a的时间C组所需时间最长(P〈0.01)。结论膝关节镜围术期应用塞来昔布具有良好的超前镇痛及术后镇痛效果,可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膝部骨折术后患者应用CPM锻炼护理对其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HTK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膝部骨折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CPM锻炼护理,比对两组护理前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主动活动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主动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达96.15%,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CPM锻炼护理应用在膝部骨折术后患者护理过程中,能够有效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提升患者主动活动度,有利于赢得患者信任,可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膝关节镜围手术期的康复功能锻炼治疗效果观察.方法 2008年7月-2009年7月,我院采用关节镜对167例膝关节病变患者进行镜视下手术检查、治疗.在围术期,我们根据患者一般资料及病情资料等情况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在其锻炼过程中,护士及时给予心理支持,使患者早期锻炼、自理,早期离床活动,以恢复膝关节正常功能,达到手术的最终目的 . 结果膝关节镜手术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患者膝关节镜手术后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 结论关节镜手术围术期康复功能锻炼是膝关节镜手术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屈曲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2例膝关节屈曲畸形患者,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21例接受单纯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试验组21例在对照组手术治疗基础上联合系统性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VAS及WOMAC评分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7 d、14 d,试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1 d、术后3个月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两组WOMA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7 d、14 d及术后3个月,试验组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功能锻炼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屈曲畸形引起的膝关节功能障碍,减轻术后早期疼痛,利于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膝关节僵直是下肢外伤,手术治疗后常见并发症,总结本院48例膝关节僵直松解术后功能锻炼方法。方法术后根据不同病例制定护理计划。采用定时、定量、动静结合,主动和被动相结合的功能锻炼方法。结果术后对34例病人进行随访3-36个月,膝关节屈曲度增加70~105度。结论通过术后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协助病人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大部分病人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20.
赵先玲 《中原医刊》2006,33(15):61-62
目的为探讨股骨干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6例股骨干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1周后在指导下进行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分别于术后1周与12周评价两组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1周膝关节功能评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术后12周膝关节功能评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说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股骨干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