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研究环保部门对机场放射性仓贮的监管机制、确保机场航空货运放射性仓贮辐射安全。方法 通过调研国内外机场放射性仓贮的辐射安全管理现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改善我国机场放射性仓贮辐射安全管理建议。结果 明确了机场放射性仓贮的安全管理属于运输管理范畴,目前机场放射性仓贮管理中存在有不足需要加以改善。结论 规范管理、明确机场放射性仓贮安全管理责任,能最大限度的确保机场辐射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进一步抓好危险放射源的管理,保障放射源的辐射安全。方法 总结分析了近年来省内Ⅲ类以上放射源辐射安全现状、环境辐射和人员剂量监测数据、以及现场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和管理经验。结果 2018年云南省现有Ⅲ类以上放射源336枚,主要集中在工业辐照和放射治疗领域。辐射设施基本完好,放射源使用场所周围γ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在0.045~0.204 μGy·h-1之间,低于相关标准要求。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满足职业人员限值要求。但在安保装置维护、放射源操作和应急准备等方面存在不足。结论 需严格许可证发放等监管力度,强化企业内部辐射安全管理和评估,注重应急培训和核安全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了放射性工作管理对策和措施。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放射性安全管理的现状与特点。结果 围绕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的重要性,提出可行性性建议,从而保障从事放射性工作的职业人员健康,确保辐射安全。结论 随普核技术应用的日益广泛,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工作内容将不断扩充,管理愈加完善。  相似文献   

4.
高校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工作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保障从事放射性工作的师生健康,确保辐射安全。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高校放射性安全管理的现状与特点。结果 探讨了高校放射性工作的管理机制、管理制度的建设,提出了目标化管理的方案及方法。结论 高校辐射安全工作应从放射性使用许可、工作场所、人员培训,台帐管理到三废处理所有环节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以保证高校的放射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增强核安全文化在核技术利用领域的适用性,提高辐射安全管理水平。方法介绍核安全文化的基本理论,结合核技术利用实际进行分析。结果对辐射安全监管部门、核技术利用持证单位和辐射工作人员提出了核安全文化建设要求。结论核技术利用行业开展核安全文化建设十分必要,但需要新的尝试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目的 加强高校辐射安全管理,促进核专业实验室的核安全文化建设。方法 分析高校辐射安全管理工作的特点,结合高校核安全文化重要性及必要性,通过核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师生的核安全素养。结果 从核安全管理体系、师生的核安全文化素养和校园核安全文化宣传等方面提出高校核安全文化建设的措施。结论 通过高校核安全文化建设,强化师生辐射安全意识,保障高校师生的身心健康,推进校园核安全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龙岩市放射源安全管理现状的分析和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分析全市放射源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安全防范对策.方法现场调查企业放射源使用和管理的基本状况;对含放射源的仪表容器表面进行泄漏辐射和常规工作条件下周围环境的辐射水平检测.结果共查到110家企、事业单位使用放射源,有各种放射源347台,其中在役源196台、退役源93台、送省放射性废物库贮存58台,存在问题较多.只有61家放射源使用单位的135台放射源申办了<放射卫生工作许可证>,经检测有效剂量当量率均未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结论各级政府要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各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强放射源的安全监督管理,特别是关、停、并、转企业;提高法制意识,加强执法力度;放射源或含有放射源的设备在购买之前必须得到有关部门批准;购置必要的检测仪器和放射防护设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加强对放射性废物库的安全管理,确保辐射环境安全,防止放射事故的发生。方法 遵照国家及地方针对放射性物质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山东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运行管理为例,分析叙述放射性废物库的有效运行管理模式。结果 不断完善安全运行管理制度,且得到全面落实,配置安防技防设施设备,要求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定期监测,掌握辐射剂量变化动态,做好年度评估工作,应急演练,防止事故发生。结论 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的建设和安全运行,为消除放射性废物(源)造成的隐患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可以确保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实验室放射性工作管理对策和措施.方法 分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的经验,提出了可行的管理方案及方法.结果 该所对放射性同位素采取闭环管理模式,实行标准化管理,对放射工作人员做到“培训、个人剂量监测、服务意识、安全文化”的教育,对放射工作场所及“三废”进行“合理监测、依法收储”.结论 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工作应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实行标准化管理,同时树立安全文化的新理念,共同创造安全文化的氛围.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第8条第2款规定,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进行放射诊疗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获得放射源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许可.为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卫生部于2006年发布了《放射诊疗管理规定》[1]和《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管理程序》[2],对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进行临床医学诊断、治疗和健康检查的放射诊疗活动进行许可管理.经过这些年的实施有一些问题值得讨论.  相似文献   

11.
Nuclear regulations are a subset of social regulations (laws to control activities that may negatively impact the environment, health, and safety) that concern control of ionizing radiation from radiation-producing equipment and from radioactive materials. The impressive safety record among nuclear technologies is due, in no small part, to the work of radiation safety professionals and to a protection system that has kept pace with the rapid technologic advancements in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 The price of success, however, has led to a regulatory organization and philosophy characterized by complexity, confusion, public fear, and increasing economic costs. Over the past 20 years, regulatory costs in the nuclear sector have increased more than 250% in constant 1995 U.S. dollars. Costs of regulatory compliance can be reduced sharply, particularly when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risk reduction are questionable. Three key regulatory areas should be closely examined and modified to improve regulatory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a) radiation protection should be changed from a risk-based to dose-based system; b) the U.S. government should adopt the modern metric system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and radiation quantities and units should be simplified to facilitat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understanding; and c) a single, independent office is needed to coordinate nuclear regulations established by U.S. federal agencies and departments.  相似文献   

12.
核技术利用项目是伴有辐射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且是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日常监督管理的重点,其环保设施、辐射安全防护设施与措施环保验收又是核技术利用项目全程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做好验收工作对后续的辐射安全管理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梳理日常辐射环境安全监管以及验收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科学合理的辐射防护措施保障某核设施安全关闭工程中的辐射安全。方法 在该核设施安全关闭前期,对其放射性源项进行了辐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施工过程进行辐射风险分析,设计了安全关闭的施工流程,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辐射防护方案并实施。结果 通过辐射监测结果可知,该核设施主要污染核素为137Cs、90Sr、241Am,建筑物、设备及工器具等的放射性表面污染面积较大且污染严重,人员工作区域存在较高水平的γ辐射及放射性气溶胶;根据监测结果对工程的辐射风险进行了安全分析,采取了合理的施工流程和科学合理的辐射防护措施,确保了本工程的辐射安全。结论 本次辐射防护工作满足了本工程的辐射防护要求,为从事核设施退役相关工作的科研人员和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掌握河北省内核医学诊疗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方法 收集2011—2018年期间受委托的32个核医学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的相关资料和正式报告,主要从项目一般情况、选址及周围情况、布局流程以及放射性废物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结果 32个核医学建设项目中含预评价23个、控制效果评价9个;核医学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三级医院,有13家(占72.33%),其次是民营医院有3家(占16.67%);有5个(占15.6%)项目的选址不合理,建议项目单位强化屏蔽防护以及加强对放射性废物和用药后患者的管理;在初次提交的布局流程图中发现医、患、核素路线交叉,功能用房缺失,以及三区划分混乱等问题共79次,经放射防护评价,相关问题减少到18次,其中三区划分混乱和内部路线交叉问题都得以解决;项目初始资料中对气态放射性废物的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经过放射防护评价也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结论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对于核医学建设项目是从源头上控制放射性污染、保护人员及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需要引起建设单位和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天津市部分医疗机构建设项目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为放射防护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对天津市81个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及控制效果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及分析。结果 35个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护措施中,符合率最低的为警示标志和个人防护用品。46个放射性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中,防护措施评价合格率为73.9%~100%,其中合格率最低的为个人防护用品;放射防护管理评价合格率为95.7%~100%,其中防护管理制度合格率最低。放射诊断工作场所辐射防护初检合格率为97.1%,设备质量控制验收初检合格率为98.6%。结论 天津市医疗机构建设项目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预评价完成率、机房单边和面积、工作场所布局和分区、通风、屏蔽措施、个人剂量管理和职业健康检查等均全部满足法规或标准的要求,部分评价内容如个人防护用品、警示标志和放射防护管理制度仍存在不足之处。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机构评价工作,特别是不符合项的重点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6.
In order for nuclear power to expand to many countries that do not currently have it, it will be essential for these countries to have laws, regulations, guidance and organizations that can license or permit nuclear power plants and support nuclear facilities, ensure compliance by inspection, and enforce nuclear regulations. The viability of nuclear power worldwide depends on an extremely high level of safety everywhere, and compliance with a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treaties is required before supplier nations will provide the material, both hardware and software, to build and operate nuclear power plants. While infrastructure support can be obtained from the IAEA and other countries, an essential core of expertise must exist in the country seeking to establish domestic nuclear power generation. While some reliance can be placed on the safety reviews of standard reactor designs by the nuclear regulators in supplier nations, the certification of fuel design, the quality of instruments, and the matching of a new reactor to a proposed site in the importing nation will require site-specific reviews. National arrangements are also needed for emergency preparednes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uel transportation and the storage, transportation and disposal of radioactive waste. If foreign contractors and consultants are engaged to perform much of the technical work for the regulatory body(s) that has to be performed by the importing nation, that nation must have a core cadre of technically knowledgeable regulators and an organization to provide management and oversight of the contractors and consultants. Consistency in national nuclear regulations, the deployment of standardized nuclear power plant designs and standardized supporting material infrastructure can promote the safe and secure worldwide growth in nuclear power.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部队疾控机构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和技术支撑队伍的专业素质、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方法通过岗位培训、选派进修、任务锤炼等方式优化人员知识结构,提高学历层次,结合接收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形成较为合理的人才梯队。结果某部疾控中心放射防护监督管理水平逐步提升,确保了体系内部队无放射损伤,保障了放射诊疗从业人员及官兵身体健康。结论部队疾控机构应遵循国家、军队相关规定,在良好的质量控制体系下开展放射防护监督和技术服务工作,加强自身人才队伍建设,积极争取建立和完善放射卫生教育培训基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济南市核医学科医务人员对放射性医疗废物管理的认知及态度。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问卷,对济南市核医学科医务人员进行信访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对于医疗废物知识的总体知晓率较高,不同工种在医疗废物种类、放射性医疗废物法律法规、正确洗手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工作年限的医务人员对放射性医疗废物管理关心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工作年限越高,其对于放射性医疗废物管理关心程度也越高。不同工种对于放射性医疗废物处理专业知识掌握普遍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济南市核医学科医务人员对放射性医疗废物管理的认知水平今后可通过针对不同工种、工作年限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等对策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针对大型辐照装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重点环节进行分析,为以后做同类预评价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以某大型辐照装置预评价为例,分别探讨安全装置设计评价、屏蔽设计验证计算、放射卫生管理评价三个方面内容。结果 该项目拟设置的安全装置全面,屏蔽设计合理,放射卫生管理措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结论 大型辐照装置放射源活度大,在预评价中应尽量依照偏保守的原则进行评价,确保辐照装置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