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6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至出院。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清醒至72 h NRS评分、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术后苏醒时间、术后12 h、24 h、48 h睡眠时间及出院前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清醒至术后72 h,两组NRS评分均呈降低趋势,且观察组术后12 h、24 h、48 h 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清醒、术后72 h两组NRS评分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干预前SDS、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比对照组均更低(P<0.05);观察组术后呼之睁眼时间、呼之握拳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气管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12 h、24 h、48 h,两组睡眠时间均呈延长趋势,且观察组术后12 h、24 h、48 h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前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可促进机体恢复,减轻疼痛,缓解负性情绪,缩短苏醒时间,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护联合查房模式对腹部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4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查房模式,干预组实施医护联合查房模式。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肛门开始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士综合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实施医护联合查房护理模式,可明显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依从性,增强患者自理能力,护士综合能力水平亦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AIDET沟通模式联合JCI理念管理模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11月本院妇科收治的接受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AIDET沟通模式联合JCI理念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负性情绪、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24 h睡眠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 将AIDET沟通模式联合JCI理念管理模式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可加速患者术后康复,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及疼痛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在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4例行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PSQI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GQOLI-74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对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患者干预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不良情绪,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CRC)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收治的60例CRC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P<0.05);术后12、24、48 h,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排便情况、腹部症状评分及胃肠道症状评分量表(GSR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感染、血压异常、低体温和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本原因分析法应用于腹腔镜下CRC手术患者围术期,可减轻疼痛感,改善胃肠道功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配合情志护理在卵巢囊肿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20例卵巢囊肿腹腔镜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穴位敷贴配合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及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3、7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1、3、7 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SPB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GWB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敷贴配合情志护理干预有利于卵巢囊肿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和负性情绪,降低自我感受负担,提升主观幸福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学科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9月1日~2020年6月30日收治的118例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24 h睡眠时间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24、48 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学科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疼痛,护理满意度较高,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李贞彩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3):1923-1926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情绪及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在该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妇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术后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护理措施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3 h、1 d、3 d、5 d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少,置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开展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积极增益理论指导心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1日~2021年12月31日行妇科腹腔镜手术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积极增益理论指导下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弹性[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切口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生活质量[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后,两组CD-RISC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积极增益理论指导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焦虑情况,减轻切口疼痛程度,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1日~2018年6月30日130例妇科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2018年7月1日~2019年6月30日135例妇科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入院时、出院时心理状态[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术前1 d、出院时生理应激指标,术后康复情况,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出院时,观察组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生理应激指标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应激反应,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联合量化活动干预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1日~2022年7月31日100例胃癌手术患者依照不同护理方式的分层抽样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叙事护理联合量化活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生活质量、术后量化活动指标及睡眠时间。结果:观察组饮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72 h活动步数、活动距离、夜间睡眠时间优于术后24 h(P<0.05),观察组术后24、72 h活动步数、活动距离、夜间睡眠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叙事护理联合量化活动干预可改善胃癌手术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提升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患者妇科腹腔镜术后应用穴位按摩是否能改善妇科腹腔镜术后疼痛及胃肠道症状。方法:将6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h时的疼痛VAS评分,术后24h内的恶心、呕吐评级,术后排气、排便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VAS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程度较对照组减轻(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P<0.01)。结论:穴位按摩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恶心、呕吐次数及程度,缩短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面积极护理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0例妇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层面积极护理配合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与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护理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较护理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层面积极护理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加快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彭倩桃 《妇幼护理》2024,4(7):1523-1525
目的 探索研究手术室护理结合全面系统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 2020 年 1 月 至 2022 年 1 月的 150 例实施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75 例/组。对照组实施手术室护理,观 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结合全面系统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护理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结合全面系统护理,可改善患者心理 状态、减少术后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目的达成理念的健康教育在成人双侧腹股沟疝行经腹腔镜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90例双侧腹股沟疝行TAPP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目的达成理念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干预后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组干预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目的达成理念的健康教育可有效促进双侧腹股沟疝行TAPP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改善不良心理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行为矫正结合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SP)患者搔抓行为、自我效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收治的92例S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行为矫正结合健康信念模式教育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皮肤瘙痒情况(采用皮肤瘙痒症量表)、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生活质量[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结果:干预后,两组瘙痒程度、瘙痒频率、累及部位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GSES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PSQI中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DLQI中症状感受、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工作学习、人际关系、治疗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l...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引导联合针对性护理在妇科单孔腹腔镜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1日~2022年9月30日行单孔腹腔镜微创手术的96例妇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在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心理引导联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机体恢复情况、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且护理组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妇科腹腔镜微创手术患者予以心理引导联合针对性护理可减少机体恢复时间,改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对其恶心呕吐的改善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40例,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敷贴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干预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及干预后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内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Ⅱ~Ⅳ级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口干口苦、疼痛拒按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贴敷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提高干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7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无中转开腹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痊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痊愈时间,促进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护理中,可使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有效改善,提高术后总体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