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调查陕西省鼠疫自然疫源地人群F1抗体水平。方法采集定边县动物间鼠疫活动疫源地居民血样832份、非疫区居民血样1 537份作为调查对象,进行放射免疫沉淀实验。结果共检测出阳性血清66例,阳性率为2.79%。其中在疫点乡镇发现阳性血清33例,阳性率为3.97%,非疫点乡镇33例,阳性率为2.15%。经统计学检验,疫区居民鼠疫F1抗体阳性率和非疫区居民鼠疫F1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陕西省鼠疫疫源地内存在一定比例的鼠疫F1抗体阳性人群,具体原因尚待调查。  相似文献   

2.
中山市2004~2005年登革热血清学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加强登革热的监测,调查疫区内登革热的感染状况。方法采集曾发生登革热流行疫区内健康人群血清,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登革热IgG抗体。结果埒西一四村登革热IgG抗体阳性率占5.02%(11/219),人群分布以老年人为主,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别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r=45.071,P〈0.001);西区长洲村IgG抗体阳性率占3.00%(3/100)。结论健康人群中存在登革热隐性感染者,是引起登革热流行的重要隐患。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开展高暴露人群、本地健康人群及从SARS流行地区返湘的流动人群的SARS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他们感染SARS冠状病毒的状况,阐明我省SARS流行和波及的范围,为今后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于2003年5—8月选择病例的家庭密切接触者、接诊SARS确诊病例的医务人员、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场处置工作人员、果子狸等野生动物接触人员、5个县健康人群及SARS流行期间从流行地区返湘的流动人群为调查对象,采集调查对象的血清标本,用ELISA法检测SARS冠状病毒IgG抗体。结果共检测血清标本805份,SARS冠状病毒抗体阳性率为0.50%,其中以家庭密切接触者的阳性率最高,为8.70%,其次流动人群的阳性率为0.65%,其他人群的阳性率均为0。结论家庭密切接触者的SARS冠状病毒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人群,支持近距离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是SARS的主要传播途径;我省不同人群SARS冠状病毒抗体阳性率均低于广东的报道,且医务人员、疾控人员及健康人群的SARS冠状病毒抗体阳性率均为0,证实SARS在传人我省后,及时得到有效控制,未造成流行和波及其他人群;野生动物接触人员的SARS冠状病毒抗体阳性率为0,说明目前还没有证据显示我省野生动物携带SARS冠状病毒。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云南省不明原因发热病人钩体病的感染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4个钩体病重疫区县,开展基本情况调查,不明原因发热病人和对照人群血清抗体水平测定,以及不明原因发热病人全血钩体分离培养等。结果4个疫区县为年平均气温高、雨量充沛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区。共检测不明原因发热病人全血,血清690份,对照人群血清400份。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血清抗体阳性率2.46%、抗体几何平均滴度1:173.01,从全血中分离出钩体菌株3株,检出率0.44%,三个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人群。结论不明原因发热病人中有一定比率的人是因为感染钩体而引起的发热,并非原因不明。在钩体病流行地区的不明原因发热病人中开展钩体病筛查,有利于疾病的诊治和减少患者的病痛。做好钩体病常规疫情监测的同时,也应加强对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的主动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南平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状况、疫源地类型、宿主动物、钩体菌群、临床表现、疫苗接种情况等调查,基本掌握我市钩体病流行规律,为当今农业生产结构下提出针对防治对策。方法:收集并分析南平市钩体历年疫情、临床资料,开展疫区类型、宿主动物、钩体菌群等调查。结果:南平市地理环境、气侯、植被等适宜钩端螺旋体菌生长。44年来流行曲线呈波浪型,5-11月为流行期,九十年代后以浦城县流行为主,总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疫源地有三种生境类型。流行形式以稻田型为主。农村男性青壮年受感染发病最多。宿主动物以黄毛鼠、黑线姬鼠、褐家鼠为主,分离出14群钩体菌株,而且带菌率高。近年猪宿主作用下降。病人血清检出13群钩体感染,健康人群检出14群钩体抗体,隐性感染率15.15%。“福建新丙五价”钩体菌苗的安全性及免疫效果是肯定的,完全可以预防相应菌群疫区钩体病流行。结论:南平市存在钩体自然疫源地.是福建省较严重的钩体流行疫区,有明显季节高峰,宿主动物种类多,流行菌群有14群,稻田型流行为主,病例临床表现复杂,疫情虽然呈下降趋势,凶险型病例增多,“福建新丙五价”钩体菌苗可以预防相应菌群疫区钩体病流行,但是防治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6.
目的查明传染源,提出预防控制措施。方法现场访谈(个案调查、动物发病情况调查、疫源地情况调查)。结果2009年8月7日至8月24日共发生皮肤炭疽5例,均为临床诊断病例。结论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病例临床表现,可确定此次疫情为一起直接接触病死牛引起的人间皮肤炭疽感染。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本市经登革热(DF)流行后旧疫区和非疫区人群的免疫状况,更好地掌握疫情动态和人群中免疫水平变化,做好疫情监测,进一步探讨DF的流行规律。我们于1981年3~11月对旧疫区和非疫区的健康人群作登革血球凝集抑制试验(HI)以调查人群的血清抗体水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来源: 1.血清标本:旧疫区的健康人群血样于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海南省健康人群流脑菌群分布及免疫水平,为防治流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海口市、屯昌县、陵水县和儋州市0~59岁健康人群静脉血和咽拭子,检测A群和C群血清抗体水平同时进行咽拭子脑膜炎奈瑟氏菌阳性菌株分离。结果 全省共调查693人,采集静脉血693份,捡出A群抗体阳性率40.32%,平均滴度1:5.7;C群血清抗体阳性率19.22%,平均滴度l:2.0。最低血清抗体滴度l:2。最高血清抗体滴度〉1:256;采集健康人群咽拭子617份,检出率0.02%。5岁以下少儿童A群和c群血清抗体阳性率均低于20%;20~40岁青壮年血清抗体阳性率和脑膜炎奈瑟氏菌阳性菌株检出率最高。结论 海南省流脑疫情趋势属于低流行区,15岁以下少年儿童A群和C群血清抗体阳性率水平偏低,不能形成免疫屏障.建议加强流脑疫情监测和15岁以下少年儿童流脑疫苗免疫接种。防止流脑瘦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一起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发生的原因,为预防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死者的亲属及相关医务人员,查阅临床资料,开展宿主动物的相关调查、密切接触者和高危人群的血清学检测。结果2008年7月湖南省道县报告2例HFRS死亡病例,经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检测死者的血清样品,IgM抗体阳性,确诊为HFRS感染。检测病例工作场所及居住地周围的宿主动物鼠肺44份,汉坦病毒感染率为6.82%。检测患者同事血清标本14份,IgM抗体均为阴性。结论本次调查结果认为,HFRS疫情传染来源可能是由于洪水后鼠类迁移至室内引起人的感染,应采取灭鼠和免疫人群相结合的综合防制措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HFRS。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青海省2005-2010年的炭疽监测,为预防和控制炭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青海省2005-2010年炭疽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炭疽病例每年均有发生,2005-2010年全省炭疽年均发病率为0.58/10万;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6~9月份;发病人群主要是男性青壮年;职业分布主要是农牧民。结论加强炭疽疫情监测,对农牧民群众开展炭疽防治知识宣传,对重点疫区高危人群和家畜进行炭疽疫苗预防接种,有效控制炭疽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海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规律,为制定乙脑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海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方案》监测报告病例,采集监测病例血清标本,在国家乙脑监测点东方市进行媒介和宿主监测,人和宿主血清标本均用ELISA法分别检测疑似病例乙脑IgM抗体和宿主IgG抗体;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抽查全省乙脑疫苗接种率。监测结果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海南省2009年共监测报告乙脑疑似病例111例,市县区报告疑似病例的有19个,覆盖率86.36%;采集病例血清标本110例,脑脊液标本33例,经血清学和脑脊液确诊病例11例,发病率为0.12/10万,疑似病例24h及时报告率为92.79%,病例分布在7个市县区,占总市县数的31.82%,病例呈高度散发;6月上旬峰值最高,占病例总数45145%;病例以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为1.85/10万,病例男女比为4:7;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72.73%。媒介监测显示三带喙库蚊的密度最大,为40.96只/人工.h,三带喙库蚊以畜房密度最高,为72.13只/人工.h。宿主猪血清阳性率30.91%。抽查乙脑基础免疫接种率97.80%,高于2008年的95.68%,(X^2=18.27,P〈0.001),加强免疫接种率98.68%,高于2008年的93131%(X^2=41.01,P〈0.001)。结论海南省仍为乙脑流行区,媒介和宿主广泛存在,确保适龄儿童乙脑疫苗高接种率、高抗体水平,以有效控制乙脑的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汇集环江县2008~2011年艾滋病监测资料,分析艾滋病流行现状与特征,为进一步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环江县各类人群HIV抗体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1年共检测各类人群HIV抗体320 406人份,共报告HIV抗体阳性者44例,阳性率为0.014%,阳性率居前3位的人群依次为注射吸毒者、HIV抗体阳性配偶/性伴侣和临床可疑就诊者,阳性率分别为50.00%、47.37%、和0.39%,以性接触传播为主,为93.18%,血传播为4.55%,无母婴传播。结论环江县艾滋病疫情已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存在高流行趋势。有关部门在加强对高危特定人群管理的同时应加强全民健康教育与公众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和自我防范意识,遏制艾滋病在环江县高流行态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2020年在宁夏流行性出血热自然疫源地县区开展一般人群流行性出血热抗体水平调查,了解辖区居住一般人群免疫水平.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宁夏近年来流行性出血热自然疫源地和近年来有病例报告的6个县(区)18个乡镇36个村,每个村随机抽取25人,每人采集静脉血4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郴州市2005~2012年伤寒副伤寒流行趋势,为制定伤寒副伤寒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郴州市近8年伤寒副伤寒疫情情况。结果郴州市2005~2012年共报告伤寒副伤寒1062例,发病率为1.61~6.70/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以农民、学生和儿童为主,年龄集中在50岁以下,地区分布上表现为相对集中趋势。结论郴州市2005~2012年伤寒副伤寒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部分高发地区发病下降迅速。但需加强对农民、学生和儿童等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改善农村地区卫生条件和加强疫情监测,进一步降低伤寒副伤寒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对云南17个地州(市)中的17个县,676位健康职业人员进行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的调查。查到鹦鹉热衣原体血清抗体阳性人员44人,感染率为6.51%,且分布于7个地县。鹦鹉热衣原体在我省感染的特征为:地区间差异显著(x2=13.56,P<0.05);职业、性别、年龄、民族间差异不显著,说明人群对鹦鹉热衣原体普遍易感。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2005年血吸虫病流行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云南省血吸虫病流行现状,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查螺、灭螺和查病、治病等资料,并与2004年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进行比较。结果2005年钉螺面积和有螺框出现率分别上升12.78%和4.44%。实际灭螺面积仅占实有钉螺面积的比例较低。人群间接血凝阳性率显著下降,粪检阳性率明显上升。急性血吸虫病例下降21.05%。结论云南省2005年疫情上升势头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钉螺面积仍在扩大,人群感染率明显上升,急性血吸虫病感染时有发生,疫情态势依然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地理景观分析云南省有可能存在类鼻疽病,为查清我省有无该病存在和流行.方法:用血清学方法(IHA)对我省南部部分热区农业人员506人进行人群感染情况首次调查.结果:检出阳性25份,阳性率494%,局部调查点阳性率高达375%.结论:调查结果提示我省南部可能有本病广泛存在,局部地区的感染情况还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河北省201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掌握疫情发展动态,为防治HFRS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全省HFRS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夹夜法捕鼠,计算鼠密度及鼠种构成,对鼠肺进行汉坦病毒抗原检测及病毒基因分型。结果 2012年河北省共报告病例687例,发病率为0.95/10万,死亡2例。病例分布在全省85个县(市、区),占总数的48.30%,主要集中于秦皇岛市和唐山市。发病明显呈春季和秋冬季两个季节高峰,春峰高于秋冬季峰,占发病总数的48.90%。15~70岁人群为高发人群,占发病总数的88.50%,大年龄人群发病有增加趋势;病例男女比例为2.4:1;农民发病占79.48%。居民区平均鼠密度为2.88%,野外为1.08%,居民区鼠带病毒率为10.54%,野外未检出,均高于去年。居民区和野外优势鼠种仍为褐家鼠。阳性血清和鼠肺进行PCR分型,结果均为家鼠型(Ⅱ型)。结论河北省HFRS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重点为河北东北部的唐山和秦皇岛两市,属于家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防控应对重点区域采取针对家鼠型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张静 《中国热带医学》2013,(11):1415-1416
目的分析南宁市赴非洲等国家的回国返乡人员疟疾发病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疾病防控措施,达到有效控制输入性疟疾疫情。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统计上半年疟疾疫情。结果全市输入性疟疾疫情较以往同期大幅度升高,上林县出现暴发。6月份达到高峰,全市六县七城区均有发病,县份高于城区,平均年龄(36.30±9.14)岁,从非洲国家务工返乡占99.27%。结论南宁市2013年1-6月份输入性疟疾呈上升态势,应加大对从非洲、东南亚等国返乡人员的疟疾监测力度;及时做好输入性病例处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