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糖尿病肾病(DN)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DN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单纯DN组(n=44)和DN伴高血压组(n=43),同时选取门诊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对象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TⅡ)、醛固酮(ALD)、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 GF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N伴高血压组和单纯DN组TGF-β1、肾素、ATⅡ、UAER、Scr均升高,e GFR显著降低(P0.05);DN伴高血压组Ⅰ期、Ⅱ期、Ⅲ期各指标与单纯D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伴高血压组Ⅳ期、Ⅴ期TGF-β1、肾素、ATⅡ、UAER、Scr、BUN均高于单纯DN组,e GFR均低于单纯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素、ATⅡ与Scr、UAER、TGF-β1呈显著正相关性(r0,P0.05),与e GFR呈显著负正相关性(r0,P0.05);TGF-β1与Scr、UAER呈显著正相关性(r0,P0.05),与e GFR呈显著负正相关性(r0,P0.05)。结论:在DN伴高血压患者中RAAS和血清TGF-β1水平显著升高,随分期增加,RAAS和血清TGF-β1水平显著增加,二者相互作用可能加重了DN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前列地尔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以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7d,前列地尔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记录治疗3、7d后患者的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肌酐清除率、尿量、APACHEⅡ评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DN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A组服用贝那普利,B组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时间均为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尿自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UAER均有显著下降(A组P〈0.05,B组P〈0.01),B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列地尔注射液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3组:厄贝沙坦组40例,前列地尔组40例,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组40例.全部病例进行临床观察4周.分别比较3组血肌酐(Cr)、尿素氮(BUN)、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24HUA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降低24HUAE、HsCRP、IL-6、Hcy的作用优于其它两组.结论:前列地尔与厄贝沙坦联合应用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韦佳琛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230-231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性皮肤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76例糖尿病性皮肤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前列地尔+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前列地尔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分别予以前列地尔静注加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外敷、前列地尔静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外敷。结果:前列地尔+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溃疡愈合的速度与程度均明显优于单独应用前列地尔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P<0.01)。治疗期间76例患者肝、肾功能均无异常。结论:前列地尔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性皮肤溃疡可以促进糖尿病溃疡面肉芽组织的形成和再上皮化,明显缩短溃疡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早期DN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予以0.9%生理盐水250ml加舒血宁注射液2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共30天,口服厄贝沙坦0.15/d;对照组予以厄贝沙坦0.15/d;观察1个月,两组其他治疗相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UAER、Scr、BuN、TG、TC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SBP、DBP、FPG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相比,两组治疗后UAER、Scr、BuN、TG、TC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DN,疗效显著,有助于防止DN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早期DN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予以0.9%生理盐水250ml加舒血宁注射液2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共30天,口服厄贝沙坦0.15/d;对照组予以厄贝沙坦0.15/d;观察1个月,两组其他治疗相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UAER、Scr、BuN、TG、TC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SBP、DBP、FPG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相比,两组治疗后UAER、Scr、BuN、TG、TC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DN,疗效显著,有助于防止DN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8.
正2型糖尿病肾病(T2DN)是2型糖尿病(T2DM)重要并发症,是引发终末期肾病的第二位原因,同时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蛋白尿是T2DN典型表现,是肾小球滤过作用不全的重要指标,因此控制尿蛋白水平是临床中改善肾功能、减少并发症及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之一~([2])。前列地尔是天然前列腺素类药物~([3]),缬沙坦、阿利沙坦均属于血管紧张素Ⅱ(AT1)型受体拮抗剂类药物,本研究特尝试将阿利沙坦与前列地尔联用,并将其对T2DN蛋白尿作用效果与缬沙坦联合前列地尔对比,详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舒洛地特对已应用ACEI/ARB类药物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的影响。方法: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将9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在入组前至少服用一种ACEI或ARB类降压药6个月,入组后先接受10d舒洛地特注射剂60mg/d静脉滴注,再接受110d舒洛地特软胶囊100mg/d口服。用药前、用药4周、8周、12周及120d分别检测患者血压、空腹血糖、肝肾功能、凝血功能、24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均出现尿蛋白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已应用ACEI/ARB的伴有微量白蛋白尿或大量白蛋白尿的2型DN患者,舒洛地特能有效降低其尿蛋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对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足细胞相关分子nephrin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清洁级雄性SD大鼠5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 n=13只)、造模组( n=39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造模组则高脂高糖喂养,8周后造模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35 mg/kg,DN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随机分为BMSCs组(n=13)、前列地尔组(n=13)、DN组(n=13)。于造模成功的当天,BMSCs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经体外培养、鉴定、Brdu标记后的BMSCs(2×10^6/ml),前列地尔组为经腹腔注射前列地尔4μg·kg^-1·d^-1,而DN组及正常组则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于注入后的第1天、14天、28天检测四组大鼠血糖、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 BUN)和肌酐( Scr);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荧光显微镜下观察BMSCs在肾脏的定位;利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检测肾组织nephrin的表达。结果:BMSCs移植后的第28天,与DN组和前列地尔组相比, BMSCs组大鼠尿蛋白、肌酐、尿素氮均有下降(P﹤0.05);BMSCs组大鼠足细胞nephrin的表达较正常组降低,但较DN组和前列地尔组明显上升( P﹤0.05);BMSCs组大鼠肾组织可见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结论:BMSCs可以上调足细胞nephrin的表达,改善足细胞融合,并促进足细胞再生,从而减少尿蛋白,对肾脏起到一种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结肠透析配合益肾汤对CKD3~4期颈动脉钙化患者血清ICAM-1、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CKD3~4期伴颈动脉钙化患者40例,随机分为结肠透析与结肠透析+益肾汤两组,同时选择CKD3~4期伴颈动脉钙化未做结肠透析患者10例为对照组。结肠透析治疗时间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肌酐(Scr)、血尿酸(UA)、血钙(Ca~(2+))、血磷(P3-)、血浆甲状旁腺素(PTH)、血浆白蛋白(Alb)的变化,同时用ELISA法测定各组治疗前后血清ICAM-1、VCAM-1水平的变化,最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结肠透析组与结肠透析+益肾汤组BUN、Scr、UA、VCAM-1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1),结肠透析组ICAM-1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肠透析+益肾汤组ICAM-1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2)与结肠透析组相比,结肠透析+益肾汤组BUN、Scr、UA、ICAM-1及VCAM-1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结肠透析配合益肾汤可降低CKD3~4期颈动脉钙化患者BUN、Scr、UA及血清ICAM-1、VCAM-1水平,推测结肠透析配合中药可以改善CKD3~4期患者血管钙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舒洛地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霉素(STZ,60mg/kg)腹腔注射法构建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糖尿病组(DM组)、舒洛地特10mg·kg-1·d-1组(S10组)、舒洛地特20mg·kg-1·d-1组(S20组)、氯沙坦30mg·kg-1·d-1组(L组),每组各10只。另取10只未造模大鼠作正常对照组(N组)。干预12周后采集各组大鼠血、尿标本和肾脏组织标本,观察和分析各组大鼠肾脏功能和结构的改变;Western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VEGF及其受体VEGF-R2的表达。结果:同N组相比,DM组大鼠24h尿白蛋白定量、血肌酐及尿素氮显著增加(P<0.01),病理改变较明显。同DM组相比,治疗组(S10、S20及L组)大鼠24h尿白蛋白定量减少(P<0.05或P<0.01);同S10组相比,S20及L组大鼠24h尿白蛋白定量减少(P<0.05)。光镜及电镜显示治疗组较DM组病理变化减轻,尤以S20及L组病变减轻明显。大鼠肾脏组织VEGF和VEGF-R2的表达,DM组明显高于N组(P<0.01),治疗组显著低于DM组(P<0.05或P<0.01)。结论:舒洛地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而20mg·kg-1·d-1较10mg·kg-1·d-1的剂量效果更好。下调肾脏组织VEGF和VEGF-R2蛋白表达可能是舒洛地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丹参酮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蛋白疗效.方法:住院6 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44例)前列地尔10ug+0.9%氯化钠10ml日一次静注.丹参酮ⅡA黄酸钠60mg+0.9%氯化钠250mg日一次静点,14天为一疗程.对照组:(n=19例).两组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治疗方法不变.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较治疗前相比显著减少,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丹参酮治疗糖尿病肾病减少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黄芪与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黄芪与丹参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7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为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与丹参注射液.比较两组总疗效、症状改善率、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Scr、TC、TG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29%(P<0.01);各种症状明显改善,改善率90%以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UAER均明显降低(P<0.05,P<0.01),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Scr、TC、TG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P<0.01),但对照组上述指标降低不明显(P>0.05).结论:黄芪与丹参注射液结合西医治疗早期DN疗效显著,可降低UAER、改善肾功能、血脂和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活血益气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营养生化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12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n=63)和对照组(n=63).治疗组采用活血益气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前列地尔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对比分析两组疗效、营养生化指标、炎症因子及肾功能指标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7.30%)显著高于对照组(69.84%,P<0.05);两组P3+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Ca2+、ALB治疗后较治疗前则显著的增加(P<0.05),而两组治疗前后Hb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P3+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a2+、ALB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NF-α和IL-6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治疗组TNF-α和IL-6水平治疗后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UN和Scr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治疗组BUN和SCr水平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活血益气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生化指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肾功能,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非布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衰竭(CRF)伴高尿酸血症(HUA)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96例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应用非布司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疗程8周。观察治疗后血尿酸(SUA)、肾功能(BUN、Scr)、血浆白蛋白(Alb)、尿微量白蛋白(u-m Alb)和纤维蛋白原(FBG)等的变化。结果:HUA的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77.08%vs 56.25%,P0.05);肾功能的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85.42%vs 62.5%,P0.05);治疗组治疗后SUA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FBG、u-m Alb下降,Alb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与前列地尔可以更有效的降低尿酸值,改善高凝状态,保护肾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脾切除术后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及前列地尔对肝功能保护及门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作用。方法选取从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病人%例,部分联合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根据术后不同抗凝方案,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0例)、术后早期单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组(肝素组、27例)、前列地尔治疗组(前列地尔组、18例)、低分子肝素及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组(联合组、31例)4组,比较4组间术后肝功能变化、门静脉血栓发生率、术后引流量及出血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在术后12周随访中,共发现门静脉血栓10例,其中对照组5例(25.0%),肝素组2例(7.4%),前列地尔组2例(11.1%),联合组1例(3.2%),联合组门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期监测指标中,与其他组相比,联合组的引流量明显减少,肝功能损害明显减轻。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断流术后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和前列地尔安全有效,既能降低门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又可显著促进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行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DN且临床资料完整的25例老年患者,同时分析随访6~125个月的15例患者的预后情况。肾脏结局事件定义为肌酐倍增、需要维持性肾脏替代治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15ml·min~(-1)·(1.73m~2)~(-1)或死亡。结果依据2010年美国肾脏病学会杂志发表的DN病理分型标准进行分型,25例老年DN患者中Ⅰ型1例(4%),Ⅱa型2例(8%),Ⅱb型6例(24%),Ⅲ型16例(64%),Ⅳ型0例。Ⅲ型与Ⅰ型+Ⅱa型患者相比,eGFR明显偏低(P0.05);Ⅱb型与Ⅰ型+Ⅱa型患者相比,eGFR明显偏低(P0.05)。Ⅱb型与Ⅲ型患者eGFR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Ⅲ型患者血红蛋白明显低于Ⅱb型患者(P0.05)。15例老年DN患者随访超过6个月,8例发生肾脏结局事件,其中2例死亡,4例因进展为终末期肾病接受维持性肾脏替代治疗,2例仅发生肌酐倍增但尚未发生终末期肾病。老年DN患者肾功能稳定的平均时间为35(23,47)个月,其中1、2、4年肾脏无事件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4.8%、58.2%、31.1%。年龄、蛋白尿、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和他汀类药物与老年DN患者肾功能进展密切相关。结论老年DN患者肾功能进展较快,控制蛋白尿、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患者一旦进入DNⅢ期即呈不可逆病程,特别是进入DNⅣ期的患者,往往伴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浮肿,治疗颇为困难。笔者临床采用口服雷公藤多苷、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静脉推注前列地尔注射液(前列腺素E1,PGE1)和托拉塞米四联疗法治疗DNⅣ期患者60例,并以口服氯沙坦、静脉推注夫塞米做对照,取得一定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前列地尔、谷胱甘肽治疗不同原发疾病及不同肾功能状态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长海医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符合CKD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共380例。根据原发疾病不同,分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组(131例),高血压组(127例),糖尿病组(86例),其他疾病组(36例)。根据估测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分为CKD2期(12例)、CKD3期(156例)、CKD4期(148例)、CKD5期(64例)。每位患者均给予静脉滴注丹参多酚酸盐、前列地尔、谷胱甘肽治疗7 d。分析各组治疗前后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差异。结果:根据原发病不同分组分析,治疗后各组e GFR水平较治疗前均有升高。各组之间比较显示,高血压组和糖尿病组对e GFR改善明显优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组和其他组,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和糖尿病组对e GFR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e GFR不同分组,各组之间比较分析结果显示CKD2~4期治疗后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善较CKD5期显著(P0.05)。CKD2期及CKD3期较CKD4期改善更为显著(P0.05)。而CKD2期和CKD3期相比对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前列地尔、谷胱甘肽联合治疗对原发病为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肾衰竭,特别是在疾病早期(CKD2~3期)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