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创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工机械通气已成为现今临床抢救及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依据呼吸机与患者连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有创机械通气与无创机械通气。所谓有创机械通气是指通过建立人工气道,将患者与呼吸机相连接的机械通气方式,无创机械通气则无需建立人工气道。广义上讲无创机械通气应包括: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负压通气、高频通气等多种通气方式。现临床上常说的无创机械通气是指经鼻或口鼻面罩正压机械通气,即NIPPV,这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有效而实用的呼吸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2.
顾晓洪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0):1887-1888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NIPPV)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病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在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2 h后测血气分析,对照组28例,行常规治疗即抗感染,化痰,平喘治疗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两组资料总有效率对比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病例可起到改善呼吸性酸中毒(P<0.01),降低PaCO2(P<0.01),降低呼吸频率(P<0.01),降低气管插管率(P<0.01),缩短住院天数的作用(P<0.01)。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简便,安全,有效。在临床应用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由于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应用无创间歇正压通气(NIPPV)治疗COPD急性呼吸衰竭成功率较高,但在COPD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比较多的问题,本文就这方面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3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肺水肿临床表现危重,病情进展急骤,是监护室(ICU)较常见的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及早发现并处理,预后较好。反之则易发生呼吸、循环衰竭,病死率高达50%。以往临床习惯于常规药物治疗未能奏效,且危及患者生命时,方实施有创机械通气(IMV)。近年来,经面罩无创机械通气(NIMV),尤其是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作者分析本院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ICU急性肺水肿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外对从有创机械通气过渡到无创通气的研究较多,如何更合理、更有效使用序贯机械通气,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呼吸衰竭的重要课题。我们通过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抢救COPD急性呼吸衰竭患者24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左心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琳  周艳珍 《山东医药》2006,46(13):39-40
将3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经面罩行无创机械通气(NIPPV),对照组经面罩行高浓度吸氧。结果治疗组通气2h后临床表现、动脉血气指标、心率和呼吸频率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认为经面罩行NIPPV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起效快,能明显改善低氧血症,是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郭瑞斌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0):1889-1890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32例经NIPPV治疗的重度CAP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变化(pH、PaO2、PaCO2),呼吸频率,心率次数,住院病程,气管插管率,并与同期未使用NIPPV治疗的30例CAP合并呼吸衰竭病例进行比较。结果 32例经NIPPV治疗病例,在治疗后2 h、24h、48 h行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住院病程缩短,气管插管率明显降低,与未使用NIPPV治疗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NIPPV是治疗重度CAP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早期使用可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减轻呼吸肌疲劳,改善呼吸衰竭,避免有创机械通气,缩短住院病程  相似文献   

8.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COPD呼吸衰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时的应用价值。方法 56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通气26例,药物治疗30例,观察其治疗效果、费用等。结果 无创通气治疗组接受无创通气22例,成功18例;药物治疗16例成功,14例因病情加重改用面罩无创通气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结论 无创通气对抢救COPD呼吸衰竭患者,安全、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9.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平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8):1040-104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Ⅱ型呼吸衰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5例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的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完成操作后全组病例的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PaO2、PaCO2、HR、RR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无创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临床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荣昌 《临床内科杂志》2004,21(10):655-658
无创正压通气(NIPPV)是指无需建立人工气道的正压通气,常通过鼻(面)罩、鼻枕(nasal pillow)或接口器等方法连接病人。近10多年来,MPPV已经成为呼吸衰竭的常规治疗方法。临床研究证明,在合适的病例中NIPPV可以减少急性呼吸衰竭的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需要以及相应的并发症;减少慢性呼吸衰竭呼吸机的依赖,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提高生活的质量。为了促进NIPPV的发展以及规范其临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属于气流受限性疾病,病情呈进行性发展,常因感染或非感染因素急性加重导致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COPD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合理应用NIPPV可挽救患者生命,无创正压通气已成为COPD的一线治疗手段,而家庭无创通气是治疗COPD的一种主要方法,本文对家庭无创通气治疗COPD患者,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梁玉侠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3):3137-313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部分出现呼吸衰竭.此时,行机械通气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随着无创呼吸机性能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无创正压通气(NIPPV)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严娜萍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0):1415-1415
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患者行有创通气时,当呼衰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未达到撤机标准时予以早期撤机,代之以无创通气从而减少患者行有创通气时间,称之为有创一无创序贯通气,它是在无创性正压通气(NIPPV)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机械通气方法^[1]。我院于2006年3月-2008年3月间,在合理选择患者基础上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20例,取得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从早期用于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逐步扩展至治疗多种急性呼吸衰竭,在慢性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中无创通气已居于主导地位。目前,国内多数医院在呼吸科、ICU、急诊科、心脏科等开展了无创通气治疗,取得一定疗效,但长期以来关于无创通气的一些基本问题仍困扰着临床,如:何种呼吸机可用于无创通气、为何上机后患者的血CO反而更高、患者无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呼吸衰竭病例资料,探求失败的相关因素,为NIPPV的临床应用提供可能的预警因素。方法经NIPPV治疗387例患者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和血气分析指标,多因素分析包括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呼吸衰竭的病程、患者的基础疾病和患者的依从性、上机后开始床旁监测时间、应用呼吸机早期病情的变化。基础疾病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神志改变采用Glasaow昏迷评分(GCS)。结果在NIPPV早期依从性方面,失败组明显低于成功组,并且失败组初次使用呼吸机的监护时间明显低于成功组。在APACHEⅡ评分方面,失败组明显高于成功组。两组初始血气分析指标没有显著差别,但随着通气时间的延长,成功组明显好转,而失败组无明显变化,NIPPV在抢救多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成功率为86.3%。结论NIPPV在抢救多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失败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成功组,说明失败组病情危重,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使用NIPPV的早期治疗反应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无创呼吸机性能的改善,面罩的改进,无创机械通气(NIPPV)已广泛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循证医学已证实了NIPPV在治疗轻中度Ⅱ型呼吸衰竭的价值〔1〕。对于重度Ⅱ型呼吸衰竭〔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80 mmHg〕伴神志障碍者不推荐使用;但已有研究〔2,3〕证实,NIPPV对COPD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有益。本研究观察NIPPV治疗COPD急性加重(AECOPD)  相似文献   

17.
四种机械通气方法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四种机械通气方法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四种机械通气方法(单纯无创机械通气、单纯有创机械通气,无创-有创序贯机械通气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四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共64例,在血气分析、临床转归、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四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气分析、临床好转)无明显差异(P0.05),四组死亡率分别为7.69%、18.75%、33.3%、18.75%,但存活者在住院时间上比较,单纯无创机械通气组(7.50±1.56天)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组(12.35±2.67天)单纯有创机械通气组(15.68±3.82天)或无创-有创机械通气组(16.23±3.25天),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不良反应方面,26例无创通气治疗时,10例患者轻微不适,经解释可以接受,38例有创通气治疗时,在适当镇静、肌松药的协助下,基本全部能够耐受。结论机械通气治疗是挽救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生命、改善预后的重要治疗方法,根据不同阶段,制定个体化方案,及早给予无创通气、无创-有创或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对于方便操作、减少气管插管率、减少单纯有创通气、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面罩式无创机械通气,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 42例中好转38例(90.48%),2例无效改用有创通气后好转(4.76%),2例因拒绝气管插管而死亡(4.76%)。结论 NIPPV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肯定,选择适当的患者,并注意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可有效的改善肺的氧合,减少有创通气。  相似文献   

19.
经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NPPV)具有使用方便、创伤小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少等优点.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所致严重呼吸衰竭,可显著缩短有创通气时间,减少VAP等人工气道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我们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成功救治了2例脱机困难的心脏病术后呼吸衰竭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4例COPD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NIPPV,通气时间5~7 d。比较两组同期血气分析及临床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气、心率、呼吸频率等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应用NIPPV可明显改善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症状,提高PaO2,降低PaCO2,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