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分析北京市大兴区户籍居民的主要死因及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为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8年北京市大兴区户籍居民死亡监测资料,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期望寿命和去死因期望寿命等相关指标。结果 2018年北京市大兴区户籍居民粗死亡率为612.49/10万,标化死亡率为415.31/10万,男性死亡率(697.89/10万)高于女性(361.77/10万)。居民死因顺位前5位分别是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占全部死因的比例达82.14%;其中恶性肿瘤及心脏病分列男女性的首位死因,分别占男女性全部死因的25.52%和25.36%。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81.07 岁,男性78.59岁,女性83.62岁;造成寿命损失的死因依次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去除后寿命分别增加2.98、2.82、2.54、0.87和0.81岁。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影响大兴区居民健康和期望寿命的主要因素,应加强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工作。此外,应重视交通事故、跌落和自杀等伤害的监测与干预,提高居民期望寿命。  相似文献   

2.
[目的]收集黄浦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期望寿命指标,探索黄浦区居民期望寿命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通过上海市死亡数据登记系统软件和手工报表资料,分析近50年黄浦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期望寿命指标。[结果]1951年黄浦区居民死亡率南片为13.55‰,北片为9.44‰;出生率南片为44.00‰,北片为29.20‰;1976年黄浦区居民死亡率南片为6.89‰,北片为6.66‰;出生率南片为7.10‰,北片为6.56‰;2006年黄浦区居民全死因(南北片合并)为8.50‰,出生率(南北片合并)为5.08‰。1951年黄浦区居民期望寿命为47.56岁(南片),1976年期望寿命为71.18岁(南片),2006年黄浦区居民期望寿命为81.98岁(南北片合并)。[结论]半个世纪以来,黄浦区居民死亡率、出生率大幅下降;居民期望寿命不断上升,2006年黄浦区居民期望寿命较1951年上升72.37%,较1976年上升15.17%,比上海市同年居民期望寿命80.97岁高1.01岁,与世界发达国家居民期望寿命相近。  相似文献   

3.
普毅  张跃辉  雷金 《卫生软科学》2014,(6):406-409,412
[目的]通过对居民人口构成分析和死因回顾性调查,评价居民死因状况,探讨引起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和因素,为政府制定疾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个旧市2004-2005年居民人口构成、居民期望寿命、死亡率和死因构成及其变化趋势,综合评价居民死因状况。[结果]个旧市居民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均显著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居民前十位死因依次为脑血管病、呼吸系病、恶性肿瘤、损伤及中毒、心脏病、传染病、消化系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泌尿生殖系病、神经精神疾病。男性前十位死因占死亡总数的88.33%,女性前十位死因占死亡总数的88.19%。2005年个旧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4.38岁,其中男性期望寿命为71.33岁,女性期望寿命为77.64岁,均高于全省和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影响居民期望寿命的主要疾病是循环系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及中毒、呼吸系疾病。[结论]个旧市已步入老年型社会,期望寿命优于全省和全国水平,居民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全省和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湘潭市居民2011年死亡原因。方法利用2011年湘潭市居民死亡原因监测资料,用死亡率、死因顺位、居民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减寿年数等指标评价该市居民健康状况。结果 2011年湘潭市居民死亡率为5.88‰,城区为5.67‰,乡村为5.98‰,男性为6.85‰,女性为4.88‰;前5位死因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病和损伤与中毒,传染病位居第9位,且死亡率仅为0.4‰。居民期望寿命为78.07岁,城区为77.12岁,乡村为78.38岁,男性为75.8岁,女性为80.59岁。去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病后,居民寿命有0.05~8.93岁的增长,减寿年数为16 401.36~21 800.50年。结论传染病危害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与中毒已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00-2010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变化规律以及主要疾病死亡率变化对期望寿命增量的影响.方法 应用简略寿命表、期望寿命差异的年龄和死因分解法对北京市户籍居民2000-2010年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各主要疾病死亡率变化对期望寿命增量的贡献值和百分比.结果 10年间北京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增加了3.35岁.≥80岁组和65~岁组居民死亡率下降对期望寿命的增加贡献较大,贡献率分别为44.27%(1.48岁)和26.76%(0.90岁).脑血管病和心脏病是对期望寿命增加贡献最大的两类疾病,贡献率分别为41.21%(1.38岁)和21.39%(0.72岁),而恶性肿瘤是阻碍期望寿命增加的最主要疾病,其贡献率为-26.00%(-0.87岁).结论 2000-2010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增长主要归因于老年人以及心脑血管病死亡率的下降,而恶性肿瘤死亡率的上升则阻碍其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四川省居民1989-2011年间死亡率水平、变化趋势及根本死因.方法 利用四川省1989-2011年死亡监测资料,采用死亡率、期望寿命、YPLL等指标,对四川省死亡变化趋势及根本死因进行分析.结果 四川省粗死亡率由1989年的656.96/10万下降到2011年的624.58/10万.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期望寿命由68.85岁增加到75.64岁.全死因YPLL从1989年的1 111 467人年逐步下降到2011年的715 967人年.全死因YPLL率从1989年的111.90%下降到2011年的58.94%.前3位死因顺位由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转变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前3位根本死因占总死因的比例由74.09%升高到82.53%.结论 四川省居民死亡率逐步降低,期望寿命有所升高,循环系统疾病为四川省居民的第1位死因,慢性病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长春市全死因监测点死因分布特点,计算长春市5城区居民期望寿命以及重要死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为慢性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死亡率、构成比及期望寿命对2011年五城区居民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5城区居民总死亡率5.23‰,男性高于女性。前5位死因依次是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其他疾病,占总死因的83.43%。本市5城区居民期望寿命78.56岁,女性期望寿命高于男性。如果去除主要死因,长春市期望寿命将有提高。结论慢性病在总死亡中所占比例最高,是目前危害本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和死因,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对比宁化县2002年与2014年居民主要死因、死因顺位、期望寿命等指标的变化,了解疾病谱的变化趋势.方法 采集人口死因资料后用标化死亡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02年与2014年居民死亡率分别为4.62‰、5.50‰,男女死亡率之比为1.2∶1、1.4∶1.2002年死因前5位依次是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和心脏病;2014年前5位死因相同,恶性肿瘤从第3位升至首位(女性第2位),脑血管疾病由第4位升至第3位.居民期望寿命分别为72.3岁、82.1岁;2002年减寿率前3位是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围生期疾病),2014年女性恶性肿瘤从第2位升至第1位.结论 宁化县居民死亡率男性较高,恶性肿瘤死亡率和减寿率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双流县居民死亡率、死因分布特点及主要单病伤死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 利用2011年双流县死因监测资料和双流县公安局公布的同期户籍人口数,编制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分析居民死亡原因、死亡水平及其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 2011年双流县平均期望寿命为77.58岁,男性为74.94岁,女性为80.75岁.粗死亡率为5.86‰,标化死亡率为4.43‰.家中死亡占77.24%,死亡人数以冬春季为多.分系统前4位死因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单病伤死因排在前4位的依次是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病、肺癌和心脏病.死亡平均年龄73岁,15 ~39岁组死亡率最低,65岁以上组死亡率最高.单病伤首位死因0~14岁组为起源于围生期的疾病,15 ~ 39岁组为交通事故,40~64岁组为脑血管病,65岁以上组为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去单病伤死因增加期望寿命最多的前4位是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病、肺癌和心脏病.结论 2011年双流县居民的主要单病伤死因是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病、肺癌和心脏病,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应对不同的主要疾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防治结合,提高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2010年上海市杨浦区居民主要死因及减寿年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上海市杨浦区居民主要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情况,为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通过死亡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减寿年数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2010年杨浦区居民死亡率7.85%(标化死亡率2.24‰),男性高于女性;前五位死因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性疾病、损伤与中毒,死亡率在33.70/10万292.49/10万;期望寿命82.52岁,去除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后,预期寿命分别可增加6.58岁和3.96岁;以减寿年数(YPLL)计,导致潜在寿命损失的前五位死因分别为肿瘤、循环系病、损伤与中毒、新生儿病及先天异常;以平均减寿年数(AYLL)计,导致潜在寿命损失的前五位死因依次为新生儿病、先天异常、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损伤与中毒和肿瘤。各年龄段的主要死因各有特点。结论对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口的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病进行防治的同时,也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主要影响低年龄组死因的损伤与中毒及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12.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网络开放利用,为资源的开放共享创造了良好条件,它使医学科技信息得到了高效传播和最大利用。网络开放利用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利用的主体和核心是其信息内容。信息内容是网络用户从中提取知识和所需资料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信息破坏者发动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因而,信息内容的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合理性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8.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20.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