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评价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血清铁蛋白(SF)检测对妊娠期妇女缺铁性贫血(IDA)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120例贫血组的MCV、MCH值和SF值,与20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贫血组的MCV、MCH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组SF值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 SF是诊断妊娠期妇女IDA,特别是轻度贫血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及血清铁蛋白(SF)联合检测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产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健康孕妇60例(对照组)、缺铁性贫血(IDA)孕妇80例(IDA组)、地贫孕妇120例(地贫组),进行MCV、MCH及SF检测。结果地贫组和IDA组MCV、MCH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地贫组MCV水平低于IDA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IDA组SF水平降低,而地贫组增高(P<0.05)。结论 MCV、MCH及SF是孕妇产前地贫筛查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铁蛋白(SF)、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乳酸脱氢酶(LDH)及铁染色联合检测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与巨幼细胞贫血(MeA)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39例MeA和32例MDS的初诊患者;35例骨髓象大致正常者为健康对照组。严格按照番禺区中心医院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测定血清LDH、血清SF、全血MCV值及骨髓铁染色。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结果 MDS组和MeA组的SF、MCV、LDH及内外铁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S组环形铁粒幼细胞明显增高。结论联合检测SF、MCV、LDH及铁染色对鉴别诊断MDS和MeA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IDA)和慢性病贫血(ACD)的实验室鉴别诊断,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测定以上两种贫血患者标本的红细胞参数:平均血红蛋白含量(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铁代谢指标铁蛋白(SF)、转铁蛋白(TRF),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DA组与ACD组比较,IDA组Hb、MCV、MCH、MCHC、SF均明显降低,但TRF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参数及铁代谢指标结合检测可以作为IDA与ACD的鉴别诊断简便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脂、血清铁、铁蛋白在中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方法 对127例冠心病患者及132例中老年对照组进行了血脂、血清铁、铁蛋白的测定.结果 冠心病患者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铁蛋白(SF)、血清铁(Fe)及脂蛋白(a)[LP(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8DL-C)、栽脂蛋白A1(apoA1)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高水平LDL-C、apoB、TC、LP(a)、SF、Fe以及低水平HDL-C和apoA1有明显的冠心病高发危险性,故在临床上测定血脂和血清铁、铁蛋白对中老年CHD的诊断和预测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吴金凤  顾平  朱珠 《护理研究》2014,(16):1993-1995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妇女的铁营养状况,旨在探讨妊娠中期铁营养与GDM的关系及各项指标对GDM发生的预测作用。[方法]在产检孕妇中,按血糖筛查和75g糖耐量试验(OGTT)筛选出GDM孕妇104例,随机选择糖耐量正常孕妇104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孕妇的血清铁蛋白(SF)等指标,以评价机体的铁营养状况,并对相应指标作对比和回归分析。[结果]GDM组孕妇SF、血红蛋白(Hb)、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红细胞压积(H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表明,SF、HbA1c和HCT是GDM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GDM病人铁营养状况较好,体内铁储备较高;孕期铁营养过剩与GDM的风险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贫血红细胞参数中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和铁指标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未饱和铁结合力(UIBC)、铁饱和度(ISAT)对慢性病贫血(ACD)与慢性系统疾病性贫血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测定ACD组35例患者与慢性系统疾病性贫血组33例患者红细胞参数MCV、MCH、MCHC、RDW-CV和铁指标SF、SI、TIBC、UIBC、ISAT,两组比较采用非配对组间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CD组与慢性系统疾病性贫血组比较,红细胞参数MCV、MCH显著减低(P0.05),RDW-CV显著增高(P0.05),MCH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铁指标SI、ISAT显著减低(P0.05),UIBC显著增高(P0.05),SF、TI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红细胞参数及铁指标对ACD与慢性系统疾病性贫血鉴别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铁(Fe)、转铁蛋白(TRF)、铁蛋白(SF)和尿转铁蛋白(UTF)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 89例DN患者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SF,TRF和UTF,免疫比浊法测定胱抑素C(CysC)和尿微量清蛋白(mAlb)及化学法测定血清Fe,并与42例2型糖尿病非肾病患者和55例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伴肾病组血清Fe,SF,TRF,CysC,UTF和mAlb均显著高于非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DN患者组血清Fe,SF,TRF,UTF与CysC和mAlb呈正相关(P<0.01).结论 DN患者体内存在以血清Fe,TRF和SF增高为主的铁超负荷,血清Fe,SF,TRF和UTF可作为糖尿病肾损害的早期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与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和血清转铁蛋白(TRF)水平变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8月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孕周为24~28周的GDM孕妇121例作为GDM组,血糖正常的孕妇167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孕妇SI、SF、TRF、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孕妇比较,GDM组孕妇SI、SF、TRF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Hb、MCV、MCH和MCH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I、SF及TRF水平与空腹血糖、1 h血糖、2 h血糖均呈正相关(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当显著性水平α=0.05时,SI、SF和TRF水平均是GDM发病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孕妇体内铁储存水平的升高与GDM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杨先军  罗春华 《华西医学》1991,6(3):284-286
本文用放免法测定了贫血病儿血清铁蛋白含量。其中lDA、lDE组儿童SF含量显著降低(P<0.005)。骨髓细胞外可染铁与SF含量的关系表明:lDA、溶血性贫血儿童SF含量随骨髓细胞外铁的增加而增加。上述结果表明;SF是诊断缺铁的一个灵敏指标;SF可以发现隐性缺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在儿童铁缺乏症筛查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筛查铁缺乏症的儿童240例,分别检测血清铁(serum iron,SI)、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RDW及红细胞平均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按测量结果分为正常组80例,潜在性缺铁组80例及缺铁性贫血组80例,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潜在性缺铁组的SI、SF均显著低于正常组,而RDW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缺铁性贫血组的Hb、SI、SF及MCV显著低于正常组,而RDW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RDW可作为儿童早期铁缺乏症筛查的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妇女的铁营养状况,旨在探讨妊娠中期铁营养与GDM的关系及各项指标对GDM发生的预测作用。[方法]在产检孕妇中,按血糖筛查和75g糖耐量试验(OGTT)筛选出ODM孕妇104例,随机选择糖耐量正常孕妇104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孕妇的血清铁蛋白(SF)等指标,以评价机体的铁营养状况,并对相应指标作对比和回归分析。[结果]GDM组孕妇SF、血红蛋白(Hb)、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红细胞压积(H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表明,SF、HbAlc和HCT是GDM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GDM病人铁营养状况较好,体内铁储备较高;孕期铁营养过剩与GDM的风险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3.
贫血的实验室鉴别诊断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及慢性病贫血的实验室鉴别诊断方法。方法 做以上三种贫血患者标本的血常规红细胞参数检测,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地中海贫血基因分析以及铁代谢指标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测定。对已明确诊断的84例地贫组,76例IDA组以及62例慢性病贫血组进行红细胞参数(RBC、Hb、HCT、MCV、MCH、MCHC、RDW和RET)测定以及铁代谢指标SF、SI结果的比较。结果 IDA组与地贫组比较,地贫组和IDA组的红细胞参数MCV、MCH均明显减低,而RET则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地贫组MCV减低较IDA组明显,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RET在两者间却无显著性差异(P〉0.05)。IDA组SF减低,而地贫组SF增高,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IDA组与慢性病贫血组比较,慢性病贫血组的MCV和MCH无改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慢性病贫血组的RET明显减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IDA组MCV降低而慢性病贫血组MCV正常,IDA组SF降低而慢性病贫血组SF增高,两者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MCV降低诊断IDA和地贫的敏感性分别为92.1%和97.6%;而SF降低诊断IDA的敏感性为98.0%,特异性可达到100.0%。结论 MCV结合SF检测,可作为IDA与地贫及慢性病贫血鉴别诊断的简便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缺铁性贫血(IDA)患者网织红细胞(RET)计数、血小板参数变化与铁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IDA患者设为IDA组,另选同期于医院接受体检的56名健康者设为健康组。比较两组试验者RET计数:RET绝对值计数(RET#)、RET百分比(RET%)、RET分类[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HFR%)、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MFR%)、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LFR%)],血小板参数:血小板数量(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以及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与铁代谢指标:铁蛋白(SF)、血清铁(SI)检测情况并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DA组RET%、MFR%低于健康组,RET#、HFR%、LFR高于健康组(P<0.05);轻度IDA组PLT、MPV水平高健康组(P<0.05);中度IDA组与健康组血小板参数:PLT、PDW、MP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IDA组PLT、MPV低于健康组,PDW高于健康组(P<0.05);IDA组SF、SI水平均低于健康组;重度IDA组SF、SI水平显著低于中度IDA组和轻度IDA组(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IDA患者RET#、RET%、HFR%、MFR%、LFR%、PDW与SF、SI呈负相关(P<0.05);PLT与MPV呈正相关(P<0.05)。结论铁代谢是影响IDA患者网织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参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06例肾性贫血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CHr)变化来指导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肾性贫血的患者使用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分别以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CHr)和铁蛋白(SF)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确认铁缺乏指标指导补铁,2组间的疗效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在补铁治疗前后CHr、MCH、MCV、RDW、MCHC检测结果的变化。结果 (1)2组CHr与SF检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者使用的铁剂剂量小于后者(527.34±37.67比583.54±30.84,P0.05);(2)CHr在补铁治疗第7天后出现显著治疗效果(P0.01)。结论CHr作为铁缺乏指标,在肾性贫血患者的补铁剂量具有更安全、稳定、简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背景新一代的自动血液分析仪可以快速测定不同的红细胞指数.包括低血红蛋白成熟红细胞(HYPOm)的百分率和网织红细胞(CHr)中的血红蛋白(Hb)含量。这些指标能否作为检测供血者铁缺乏的指标,尚未得到确认。设计和方法在测量血清铁蛋白、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和血红蛋白的基础上,评估总共1142名未经挑选献血者的体内铁状态,并与自动血液分析仪(Advia 120,Bayer HeahhCare)所提供的红细胞指数(包括HYPOm、CHr)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7.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铁状况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铁状况。方法 选取52例稳定的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前取血测定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在透析后取血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网织红细胞(RC)。结果 Hb 9.67±1.75g/d1,HCT 29.15±5.23%,RC 1.290±0.763%,SF 307.56±226.81ng/ml,TSAT 0.225±0.097%。绝对性缺铁占48.1%,功能性缺铁占15.4%。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口服补铁的患者铁缺乏占55.3%,不用EPO及铁剂患者铁缺乏占85.7%,有显著性差异(P<0.05)。口服补充元素铁达到每天200mg的患者铁缺乏占41.7%,达不到200mg的患者铁缺乏占61.5%,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铁缺乏较为普遍,口服补铁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血清铁(Fe)、总铁结合力(TIBC)、铁蛋白(SF)、叶酸(FA)和维生素B12(ViB12)检测的临床诊疗价值。方法 ARCHITECT i2000SR全自动免疫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72例CRF患者和83例健康对照人群血清SF、FA和ViB12水平;VITROS FS 5.1干式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Fe和TIBC水平;Mindray BC-6800五分类血常规分析仪检测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和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所有检测结果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RF患者TIBC、RBC、HGB和HC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F和ViB1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Fe和MC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F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男性患者F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F患者体内贫血相关代谢物指标可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对纠正肾功能不全引起的贫血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110名正常儿童红细胞碱性铁蛋白测定杨跃煌1赵立群2诊断缺铁的生化指标较多,但都不同程度易受病理生理因素的影响。近年研究表明红细胞内碱性铁蛋白(EF)能正确反映铁储存情况,并且极少受非缺铁因素影响,比其它铁参数有更多的优越性[1]。现将我们测定的11...  相似文献   

20.
绝大多数慢性肾衰竭(CRF)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以促红细胞生成素下降为主,铁缺乏常参与。网织红细胞(RET)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至完全成熟红细胞的过渡型细胞,RET水平可以反应骨髓红系造血状态,其参数已广泛应用于贫血分类、病因诊断。本文对CRF伴缺铁性贫血(IDA)患者RET各参数检测并观察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及血清铁蛋白(SF)水平,分析RET参数对CRF伴IDA患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