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苏北某三甲医院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住院费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2015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2090例,根据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方法,按伴发症数目将患者分为5组,按年龄将患者分为2组,探讨不同分组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按不同伴发症分组,各组间住院费用有统计学意义,F=2.958,P=0.045;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按年龄分组,两组间住院费用没有统计学意义,t=-0.908,P=0.39。结论以伴发症为截点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住院费用进行分类具有可行性,有利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控制和诊疗规范的监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3年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及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结构比例,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和住院费用的差异。方法收集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自2013年3月至2016年6月间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及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3 0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具体住院费用,对住院费用结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行膝关节单髁置换患者的人均总费用、卫生材料费、手术费、药费、治疗费、麻醉费、床位费、检查费、输血费以及平均住院日,均显著低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两种术式膝关节评分和活动度均较术前有显著性提高。结论全膝关节置换及膝关节单髁置换是治疗终末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主要手术方式。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有助于控制围手术期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120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膝关节置换术后常规康复锻炼,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前2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组间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时2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稍改善,两组间部分评分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明显改善,部分评分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2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显著改善,全部评分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辅助本体感觉强化训练,能进一步加速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收肌管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镇痛效果。方法我院收治76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收治时间为2021年6月-2022年6月,按照麻醉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收肌管阻滞组38例和股神经阻滞组38例。观察两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点静息痛数字评分量表(NRS)、活动痛NR,观察两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膝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静息疼痛VAS、动态疼痛VAS中,术后12h、24h及48h评分接近,组间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24h、术后48h、术后72h膝关节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对照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x2值=0.181,p值=0.671)。结论 收肌管阻滞与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相当,但是收肌管阻滞患者在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均优于股神经阻滞,有助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5.
孙玲  李凌  任渝江  郑波  蒋一 《西南军医》2010,12(1):133-134
医保实行单病种费用包干结算是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一种有效途径,各地对部分病种实行包干结算,确实减轻了病人负担,节约了医保基金。然而,军队医院认真执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参与地方单病种费用包干,必然要简化“临床路径、减少检诊项目”,不易确诊和排除并发症,存在安全隐患,易发生医疗纠纷。医院相关部门及领导应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截骨参考点在全膝关节置换术胫骨假体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9年 4 月至 2021 年 12 月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50 例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膝关节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 (25 例) 和对照组 (25 例), 观察组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通过胫骨平台截骨参考点确定胫骨假体放置角度, 对照组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通过胫骨结节中内侧线确定胫骨假体放置角度,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以及局部解剖结构。结果 术后 2 周、1 个月及 3 个月, 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t = 1.584、1.186、1.182, P = 0.120、0.241、0.243), 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 (HSS)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t = 3.112、2.127、2.603, P = 0.003、0.039、0.012); 术后3 个月, 观察组患者胫骨结节至滑车中线距离明显短于对照组 ( t = 2.595, P = 0.013), 髌骨倾斜角以及屈膝30°、60°、90°时髌股指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 t = 3.382、2.774、2.357、2.795, P = 0.001、0.008、0.023?0.007)。结论 通过胫骨平台截骨参考点进行胫骨假体定位更有利于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 提高髌骨稳定性, 避免髌骨倾斜,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金属支架与塑料支架 (内涵管 )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费用 效果比。方法 :调查广东省 3家医院 95例实施经皮穿肝胆总管支架置入术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 ,其中 61例置入自膨式金属支架 (支架组 ) ,3 4例置入 10F塑料内涵管 (内涵管组 )。所有患者均回访至死亡或至少术后 1年。用Kaplan Meier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及支架开通率 ,并计算两组的费用 效果比 (CER) ,即中位生存期的CER(CERsp) =总费用 /中位生存期 ,中位开通期的CER(CERpp) =总费用 /中位开通期。结果 :两组总费用分别为 ( 5 3 177± 3 13 9)元和 ( 4 2 5 64± 495 0 )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支架组的CERsp=2 3 7.4元 /天、CERpp=2 3 1.2元 /天 ,低于内涵管组 (分别为CERsp=45 2 .6元 /天、CERpp=472 .9元 /天 )。结论 :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费用 效果比优于内涵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011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rty score,KSS)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短期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对在我院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膝骨关节炎患者45人(57膝)术后平均随访2.3年(2-4年),根据术前及术后的2011KSS评分来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并探讨在不同民族间2011KSS评分有无差异.结果:所有评分(除患者期望值评分以外)术后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而期望值评分术后明显低于术前.不同民族间术前BMI值、症状、满意度、期望值及总得分之间有差异,术前膝关节活动度、疼痛年限间无差异.结论:TKA是治疗中晚期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期望值在评估TKA疗效时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给药途径对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接受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73)与B组(n=73)。A组患者术中给予氨甲环酸关节腔内注射,B组患者给予氨甲环酸静脉滴注、关节腔内注射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失血量、血红蛋白水平及膝关节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B组患者术后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均低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 d,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术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均高于术前,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静脉滴注、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应用,可更好的减少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出血量,有效调节血红蛋白水平,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骨肉瘤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实施方法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骨外科自2013年10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5例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骨肉瘤患者设为快速康复组,围术期采用快速康复理念管理;18例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骨肉瘤患者设为常规组,实施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快速康复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常规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常规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随访3个月时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肉瘤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围术期实施快速康复管理,能够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CT测量维吾尔族正常膝关节参数并探讨其临床价值及膝关节假体设计的指导作用。方法根据纳入标准招募维吾尔族志愿者120名,男性62名,女性58名;年龄18~70岁,平均(35.1±2.7)岁。行膝关节伸直中立位CT扫描,扫描图像行三维重建处理后,随机选取左侧或右侧膝关节,分别测量记录髌骨厚度,胫骨平台内翻角( PT角),小腿机械轴垂直线与双侧股骨髁远端切线的夹角( FT角)和胫骨内侧平台最低点至腓骨头尖端高度的差距( DPF)等膝关节参数。将所得数据分别按男女组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将所得数值同汉族相关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维吾尔族正常膝关节髌骨厚度、PT角、FT角、DPF,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汉族相比髌骨厚度、PT角、FT角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PF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维吾尔族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髌骨置换术等操作时,不能直接参考其他人群相关数据;为确保操作的精确性,设计国人膝关节假体时应考虑到性别及不同族别人群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伴发脑内微出血(CMBs)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上的表现,并探讨其与高血压水平、白质疏松程度、伴发梗死和叶性出血的关系及其病理基础.资料与方法 对59例高血压患者行SWI,观察CMBs在SWI上的表现,对其数目和分布进行统计并进一步与临床和其他影像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59例共检出35例(59%)CMBs,CMBs呈典型顺磁性物质相位图改变.CMBs主要分布于皮层和皮层下(1,0~5)、基底节区(3,0~10);脑内有CMBs组平时收缩压水平为(154.4±15.0)mmHg(1 mmHg=0.133 kPa)和平时舒张压水平为(92.6±12.6)mmHg均高于无CMBs组;不同级别白质疏松者相对应的CMBs数目有显著性差异;有伴发梗死或出血组的CMBs数目高于无伴发组.结论 SWI有助于显示CMBs;高血压患者CMBs主要分布于基底节区以及皮层和皮层下区;CMBs的出现和多少间接反映了脑内细微穿支动脉的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早期康复对患者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康复治疗组按我科制定的康复训练程序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CPM机进行持续被动运动,在入院后和出院前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患膝进行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WOMAC量表以及FIM量表的评定,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WOMAC及FIM评分均比入院时有明显改善(P<0.01),其中康复治疗组ARO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康复治疗组WOMAC量表每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康复治疗组的FIM评估在生活自理、转移、行进三项内容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能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水平,对生活自理、转移、行进三方面能力亦有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三隧道重建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入A组(n=30)和B组(n=40)。A组患者接受Endobutton悬吊固定术治疗,B组患者接受关节镜下三隧道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膝关节功能、膝关节稳定性。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负重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轴移试验阳性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三隧道重建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和肢体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加速康复(ERAS)外科理念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应用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膝关节置换术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ERAS组(n=40)和常规组(n=42),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疗效。结果患者82例随访1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12 d拆线。ERAS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均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住院(8.0±3.4)d,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1.5±3.6)d,两组平均住院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切口并发症。两组深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术后12 d和术后1个月的膝关节KSS评分,ERAS组膝关节KSS评分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外科理论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的应用能明显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可以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康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进口GEMINI MKⅡ旋转平台膝关节假体与国产后稳定型TC-Dynamic人工膝关节系统置换术治疗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2月至2018年8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行全膝关节置换的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的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GEMINI MKⅡ旋转平台膝关节假体置换组(GEMINI MKⅡ组,n=18)及TC-Dynamic人工膝关节系统置换组(TC-Dynamic组,n=16)。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60个月的膝关节功能、疾病活动性指标及骨密度。结果 GEMINI MKⅡ组与TC-Dynamic组患者治疗后6、60个月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活动性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时,两组骨密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0个月时,两组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EMINI MKⅡ旋转平台膝关节假体与国产后稳定型TC-Dynamic人工膝关节系统置换在改善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活动性、增加骨量方面的作用相近。但国产假体更为经济,是临床治疗此类患者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超声引导下持续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17 年2 月至2018 年2 月黔南州中医医院收治的60 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30 例) 和对照组(30 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在超声引导下行持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对照组患者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行静脉镇痛,对比两组患者术后4、8、12、24、48 h 静息状态下及术后24、48、72 h持续被动功能锻炼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术后2、3、4、5、6 d 股四头肌的肌力评分、术后2、3、4、5、6 d 的膝关节最大被动屈伸活动度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术后4、8、12、24、48 h静息状态下及术后24、48、72 h 持续被动功能锻炼时,观察组患者V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 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3、4、5、6 d,观察组患者股四头肌肌力评分与对照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3、4 d,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最大被动屈伸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5、6 d,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最大被动屈伸活动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引导下持续股神经阻滞可有效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镇痛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对肌力无影响,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膝骨关节炎(OA)的软骨磁共振表现(MRI),评估软骨MR成像对于OA诊疗评估的意义.方法:对56例40~70周岁确诊膝关节OA病例和45例无症状志愿者行X线检查并进行K-L评分后实施软骨MR成像:①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成像(FSE T2 WI);②三维脂肪抑制扰相梯度回波序列(3D-FS-SPGR)并采用最大信号强度法(MIP)进行三维重建;③脂肪抑制质子加权序列(Fs-PD).分别比较:①软骨平均厚度;②软骨缺损分布区域并进行直径测量和Noyes分级;③软骨下骨质水肿表现,并统计分析两组磁共振表现差异.结果:①OA病例组膝关节X线平片K-L积分显著高于病例组(Z=-5.39481,P<0.001);②病例组膝关节软骨整体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③病例组膝关节软骨缺损所涉及的关节面区域多于对照组(Z=-6.23,P<0.001);软骨缺损的Noyes分级水平(Z=-8.336,P<0.001)和软骨缺损直径(Z=-8.42,P<0.001)也大于对照组.④病例组膝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软骨下骨质水肿,而对照组所有膝关节均没有出现软骨下骨质异常信号.结论:40~70岁OA患者的膝关节软骨相对同年龄无症状人群显著变薄,且软骨缺损程度大.结合合适的评价系统,软骨磁共振成像可以有效地应用于OA临床诊断和治疗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分析60~70岁患者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与生物瓣置换术后瓣膜相关并发症、再次手术率及死亡率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一至2014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的119例60~70岁患者及行二尖瓣生物瓣置换的181例同年龄段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死亡率、瓣膜相关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次手术率的差异.结果 机械瓣组患者6年生存率优于生物瓣组(P=0.033),但两组瓣膜相关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7).机械瓣置换术后并发症包括栓塞10例(8.4%)、出血6例(5.0%),生物瓣置换术后并发症包括栓塞9例(5.0%)、瓣膜结构性毁损4例(2.2%)、瓣膜非结构性功能失常2例(1.1%)、瓣膜血栓5例(2.8%)、出血1例(0.6%)、人工瓣心内膜炎2例(1.1%),总体的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8).生物瓣组8年内再次手术3例(1.7%),机械瓣未发生再次手术,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5).结论 60~70岁年龄段患者行二尖瓣机械瓣或生物瓣置换术后6年的瓣膜相关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次手术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11年医保单病种超支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院收治的医保单病种共45个,其中恶性肿瘤化疗单病种患者人数最多,为4 591例,占医保患者的30%,超支总额也最高,达到近200万元.分析肿瘤化疗单病种超支的原因包括:患者人数多是造成超支总额高的主要原因;多学科开展恶性肿瘤化疗,超支程度有所不同;病种分布和诊疗水平存在差异造成超支;免疫和中药制剂等辅助药物使用不当.医院应开展肿瘤规范化培训,成立肿瘤协作中心,坚持“低水平广覆盖”医保基本原则,限制使用非治疗所必须的辅助药物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