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过敏性紫癜(HSP)的肾脏受损情况。方法:总结2000年1月-2006年10月5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对HSP发生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肾脏受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发病年龄在7~13岁者占全年发病的84.3%,平均年龄(9.0±2.8)岁,最小的年龄1岁6个月;9月至第2年3月发病率占全年发病的84.3%;感染仍是主要诱因;胃肠症状首发时36.5%发生误诊。②紫癜遍及全身,以双下肢最多见(99.5%),58.5%反复出现,72.1%紫癜于1个月完全消退。③55.1%出现肾脏损害,95.4%发生在起病3个月以内,临床上以肾病综合征最常见,急性期无肾功能不全。④发病年龄〉10岁,反复性紫癜超过1个月在肾脏易感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紫癜性肾炎(HSPN)急性期肾衰竭少见,但肾脏病理改变严重,起病年龄〉10岁,紫癜反复超过1个月者是HSP易发生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刘兵  陈惠仁 《河北医学》2013,(11):1664-1667
目的: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及肾损害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过敏性紫癜患儿122例,将伴有肾脏功能损害者选入观察组(49例),将不伴有肾脏功能损害者选入对照组(73例),分析所有患儿临床资料,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诱因及首发症状情况、临床表现及过敏性紫癜患儿肾脏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感染为患儿最常见诱因,比例为52.46%,紫癜为患儿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比例为64.75%。临床表现包括过敏性紫癜皮疹、关节症状、消化道症状及肾脏功能损害。卡方检验显示,观察组患儿年龄≥8y、皮疹反复≥4w及血FIB升高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皮疹反复发生≥4w及血FfB水平升高是过敏性紫癜患儿肾脏功能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典型的皮疹、关节症状、消化道症状是过敏性紫癜患儿常见的临床表现,其常见的诱因为感染,皮疹反复发生≥4w及血FIB水平升高是过敏性紫癜患儿肾脏功能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8例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并给予药物综合治疗。结果本组68例中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55例,占81%,以腹痛或关节痛后出现皮肤紫癜13例,占19%;均痊愈或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治愈64例(94.1%),好转4例(5.9%);4例住院期间皮疹反复,进一步治疗后好转;2例出院后因感染,2次入院,配合中药治疗治愈。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常见症状分别是双下肢紫癜、胃肠道症状、肾脏受累表现、关节炎症状,受损的程度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李丽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3):70-71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方法对64例过敏陛紫癜患儿的发病特征、临床表现、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自2001~2007年间呈上升趋势;发病季节以第1、4季度为高峰;诱因以感染占第一位;胃肠道症状中腹痛最常见,误诊率高;肾脏受累发病率最高;50例痊愈出院,14例好转出院。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诱因以感染为第一位,肾损害发病率较高,合并胃肠道症状者误诊率高,及时诊断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肾脏损害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并比较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与非HSPN患儿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儿童过敏性紫癜以7~10岁学龄期儿童最常见,占44.1%,秋冬季节发病率最高,占70.6%,最常见的诱因为感染,占52.9%,临床表现以双下肢及臀部皮疹、腹部症状、关节痛常见;本组有31.4%的患儿出现紫癜性肾炎,HSPN组与HSPN组患儿在年龄、反复皮疹、纤维蛋白原(FIB)、总胆固醇(TC)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是儿童常见病,临床表现典型,年龄大、皮疹反复发作及高凝、高胆固醇是患儿发生HSPN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儿童过敏性紫癜131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岚  毛云英 《当代医学》2011,17(32):110-111
目的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方法总结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131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资料,对HsP发生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免疫功能进行分析。结果131名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43:1,7~14岁74例,为发病高峰年龄,发病季节以第1、4季度为多,131例病例均有皮肤紫癜,其中51.9%有消化道症状,458%存在关节症状,44.3%存在肾脏损害。其中肾脏损害者中,C-反应蛋白〉0.8mg/dl为易出现肾脏损害易感因素。结论过敏性紫癜为儿童常见病,感染是其主要诱因,C-反应蛋白增高引发肾脏损害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征。方法:总结2002年3月~2007年8月128例HSP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肾损害相关因素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发病年龄均〉2岁,平均发病年龄(8.2+2.9)岁者占77.8%.71.3%患儿于冬春季节发病,62.5%患儿有明确诱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胃肠道症状首发时21.3%发生误诊;②所有患儿均有典型紫癜,分布于下肢99.0%,臀部45.3%,上肢17.8%,38.6%反复出现,76.3%紫癜于1个月内消退.胃肠道症状及关节症状发生率是58.5%和45.5%;(④紫癜性肾炎发生率为48.3%,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尿和(或)蛋白尿,病理改变主要为Ⅰ~Ⅲ级(80.6%)。结论:过敏性紫癜为儿童常见病,以消化道症状首发时易误诊,也较严重,紫癜性肾炎决定预后。  相似文献   

8.
儿童过敏性紫癜1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和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以及肾损害的相关因素和预后,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 将198例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资料,包括流行病学、病因、临床特征及肾脏受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好发年龄以学龄期儿童居多,平均年龄(8.91±2.14)岁;冬春季节发病率占全年发病的85.2%;感染仍是发病的主要诱因;典型皮肤紫癜居临床症状的首位,但如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时,要注意进行鉴别,以防误诊;发病年龄在10岁以上,病情反复超过1个月者极易出现肾损害.结论 HSP发病以学龄期儿童多见,冬春季节好发,感染为主要诱因,只要早期诊断,早期综合规范治疗可得到满意疗效,极少数可导致严重的肾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病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对近6年来我科就诊的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以7岁以上儿童多见,平均发病年龄7.9岁,冬春季发病32例,占全年发病率的64%。29例有诱因占58%,其中23例有感染史。患儿皮肤都存在紫癜,以双下肢多见,5例在治疗过程中皮疹反复出现,关节受累18例占36%,消化道受累14例占28%,脐周腹痛为主,肾脏受累6例占12%。结论过敏性紫癜是以侵犯皮肤、关节、消化道和肾脏为主的血管炎,其原因尚需进一步讨论,及时准确治疗,患儿预后好。  相似文献   

10.
荆肖秋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2):718-719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发病时间、年龄、临床特征与预后。方法对46例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诱因为感染,冬春季为发病高峰,以皮肤紫癜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伴有胃肠道、关节及肾脏症状。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主要累及皮肤、关节、消化道、肾脏,以感染为诱因,紫癜出现在其他症状之后容易误诊,紫癜肾炎是影响儿童过敏性紫癜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