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迁延性腹泻的治疗水平,减少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的增长,对70 例迁延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分别用思密达、氟哌酸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82-5 % ,优于对照组60% (0-025 < P< 0-05)。提示:思密达作为一种高效消化道病原清除、粘膜保护剂,可加强肠道粘膜屏障,清除毒素,疗效好,副作用少,不失治疗为迁延性腹泻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微生态疗法治疗小儿急性、迁延性和慢性肠炎。证明:通过生物拮抗和生物互助作用,是治疗小儿肠炎的有效方法。对急性肠炎,与对照组疗效相当;对慢性和迁延性肠炎疗效甚好,与对照组有显著或高度显著性差异。可避免滥用抗生素造成的诸多弊端。建议:急性肠炎病毒性腹泻和非感染腹泻宜用促菌生等治疗;细菌性肠炎初期可用抗生素或碘胺药,恢复期可辅以促菌生;迁延性和慢性肠炎促菌生等微生态疗法应作为首选药。  相似文献   

3.
通过43例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资料系统分析,认为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产生除有宿主因素如年龄、免疫状态、营养状态、消化道酶学改变等原因影响外,尚有滥用抗生素,院内感染,其它疾病的影响等外因,并提出迁延性腹泻的治疗应以单纯对症止泻疗法为主导。  相似文献   

4.
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好多医院抗生素的使用成为常规,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主要与抗生素扰乱肠道正常菌群有关,临床上缺乏特效治疗方法,多给予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对症等治疗,病情恢复较慢,有时迁延不愈。2008年1月~2009年10月对38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使用抗生素治疗后有40例出现腹泻,  相似文献   

5.
近年滥用抗生素致肠道菌群失调,生态平衡破坏,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日渐增多,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笔者采用妈咪爱加思密达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总有效率达8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的治疗及病因分析。方法随机抽出2008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腹泻26例,中度腹泻29例,重度腹泻3例,迁延型腹泻2例。通过给小儿体检,询问小儿发病原因,并且对小儿进行辅助检查后,对60例腹泻患儿进行治疗。结果及时纠正了小儿的脱水问题,轻度腹泻1~3d痊愈,平均2d;迁延型5~7d痊愈,平均6d;中重型腹泻4~8d痊愈,平均6d。结论小儿腹泻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非感染性腹泻,另一种是感染性腹泻,严格掌握腹泻患儿使用抗生素的指征,避免出现反复腹泻的现象。抗生素的滥用可减少和破坏患儿体内正常菌群,导致患儿正常菌群在肠道内平衡失调。为保护患儿肠黏膜,在治疗过程中我们给患儿补充益生菌制剂,不但有效减少了再次肠道感染的机会,同时也缩短了病程,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细菌性痢疾为夏秋季腹泻的主要疾患,对其选择有效合理、适时的抗生素治疗为降低其毒性反应,防止疾病迁延的关键,而掌握痢疾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为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前提。虽然腹泻病的检测较前有明显提高,但报道仍较少,我们在这一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宏  姚丽萍  宋玉娥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189-189,192
目的:探讨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38例小儿迁延性腹泻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小儿迁延性腹泻病例接诊前的治疗方法不全面,普遍存在未注重饮食疗法、滥用抗生素、缺乏黏膜修复治疗的问题,因此导致腹泻病程迁延。结论:小儿迁延性腹泻病因复杂,应积极寻找引起病程迁延的原因,必须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思密达治疗腹泻的疗效观察韦萍,阿力甫·阿不都(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临床上对于腹泻的治疗重在合理用药。迁延性腹泻主要是由于肠粘膜功能未恢复正常而导致腹泻不止,如滥用抗生素会加剧肠道菌群紊乱以至加重腹泻;病毒性肠炎用抗生素更是有害无益。目前,新型治...  相似文献   

10.
齐建康 《四川医学》2009,30(7):1087-1088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情况,为临床制定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方法将2003年1月~2008年12月医院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住院患者2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易患因素、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治疗和转归。结果医院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多发生于老年人,抗生素使用时间〉5d,联合使用抗生素腹泻感染率较高。给予微生态制剂、小檗碱、制霉素治疗大多有效。结论如果患者使用抗生素期间或之后短时间内出现腹泻应考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控制广谱抗生素拓展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小儿腹泻中医理论当辨虚实寒热,但实热泄泻日久.必伤脾阳而致虚寒,故临床所见泄泻日久者多为虚证、寒证,临床把病程在2周~2个月的小儿腹泻,称为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腹泻。此类腹泻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近来我们采用中药方剂,同时调整饮食结构治疗慢性迁延性腹泻4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从2008年5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56例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寻找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主要病因并针对病因进行综合治疗,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小儿迁延性腹泻病因复杂,采用微生态制剂及粘膜保护治疗,饮食营养及支持治疗,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以往在小儿肠炎治疗过程中出现腹泻迁延反复、腹胀发生率高的教训,探究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 饮食疗法和支持疗法(微生态制剂、黏膜保护剂、合理液体疗法)常可痊愈,但对新生儿、小婴儿、营养不良及免疫缺陷患儿和病情严重者应酌情选用抗生素治疗.结果 通过饮食治疗、抗生素治疗、补钾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口服补液、静脉补液等方法99%都能达到良好的效果.结论 通过以上有效的方法有效控制了腹泻迁延反复、腹胀发生率的现象,治疗小儿肠炎更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14.
李云卿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9):931-932
婴幼儿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病因复杂,感染、食物过敏、酶缺陷、免疫缺陷、药物因素、先天性畸形等均可引起。以急性腹泻未彻底治疗和治疗不当、迁延不愈最为常见。人工喂养、营养不良婴幼儿患病率高。营养不良婴幼儿患腹泻时易迁延不愈,持续腹泻又加重了营养不良,两者互为因果,最终引起免疫功能愈发低下,继发感染,形成恶性循环,给临床治疗带来诸多困难。必须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积极寻找引起病程迁延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切忌滥用抗生素,避免引起顽固的肠道菌群失调。预防和治疗脱水,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科学合理喂养、母乳喂养,对促进疾病恢复,如肠黏膜损伤的修复、胰腺功能的恢复、微绒毛上皮细胞双糖酶的产生等都是必要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5.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治疗——微生态制剂可能有助于预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腹泻是抗生素治疗过程中一种常见的不良作用。5%~30%的患者在抗生素治疗早期或治疗结束后2个月内会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取决于对腹泻的定义、所使用的抗生素种类和宿主的个体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情况,为临床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年1月~2007年12月医院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成年住院病人204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易患因素、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治疗和转归。结果:医院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多发生于老年人,抗生素使用时间>7天,联合使用抗生素腹泻感染率较高。粪菌检以G+菌为主。给予微生态制剂、甲硝唑、万古霉素治疗大多有效。结论:如果病人使用抗生素期间或之后短时间内出现腹泻要考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控制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腹泻15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丽莉 《广东医学》1998,19(8):633-63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的效果。方法:以中药四君子汤加减及西药治疗(观察组)婴幼儿腹泻152例(迁延性腹泻106例,慢性腹泻46例),并与单纯用西药治疗者(对照组)60例(迁延性腹泻45例,慢性腹泻15例)作对比。结果:经一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治愈114例,好转30例,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治愈9例,好转33例,总有效率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相似文献   

18.
腹泻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临床表现为患儿大便次数或性质发生改变。儿童脾胃虚弱 ,消化功能不完善 ,饮食负担较成年人重 ,肠壁薄弱 ,腺体分泌的消化酶不足 ,胃肠道免疫功能低下 ,分泌型 Ig A含量较低、抗生素滥用菌群失调等 ,均是造成儿童腹泻发病率较成人高并容易迁延的因素。急性感染性腹泻由于抗生素的使用 ,疗效确切、治愈率高 ,而慢性腹泻缺乏特异性疗法 ,临床治疗仍颇为棘手。目前本病临床多采用一、二、三人肠道微生态制剂 ,消化道粘膜保护剂 ,能量支持等治疗 ,方法众多 ,但临床疗效欠理想。笔者于 2 0 0 1年 3月~ 7月以钱乙白…  相似文献   

19.
小儿腹泻,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综合征,与感染、饮食、气候及过敏等诸多因素有关。临床上对治疗腹泻大部分以消炎、助消化为主要治疗手段,故不合理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十分多见,往往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使正常菌群在消化道的积极作用不能发挥,使腹泻迁延难愈,并导致营养物质大量丢失和吸收不良,引发营养不良及一系列营养不良并发症。故积极治疗小儿腹泻,严格掌握抗生素的应用指征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薛祖娟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2):1160-1160
小儿腹泻病是儿科常见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以感染因素多见,感染因素中有80%由病毒引起。WHO指出,大约有90%的儿童腹泻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对轻度腹泻、病毒所致的腹泻等均可使用微生态制剂替代抗生素。我院使用贝飞达胶囊治疗小儿腹泻病,观察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