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异种脱细胞角膜基质囊袋移植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脱细胞猪角膜基质移植入兔角膜囊袋后的生物学反应。方法猪角膜通过不同方式去除细胞及免疫源性成分,保留角膜组织基质的弹力纤维及胶原纤维,将其切取为直径为4mm的植片,植入兔角膜囊袋内,在不同时间点观察生物材料在角膜内生物学反应。结果材料植入兔角膜囊袋3个月,生物相容性良好,材料逐渐降解,材料内有胶原和角膜基质细胞长人。结论新型可降解角膜基质材料植入后未见兔角膜有明显的炎症反应,材料的组织相容性好,可作为组织工程角膜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2.
以脱乙酰度为95%,相对分子量分别为130KDa、220KDa、300KDa和500KDa的壳聚糖制备不同的壳聚糖膜。以各种壳聚糖膜作为基质,体外培养兔角膜基质细胞,通过观察角膜基质细胞在不同壳聚糖膜上的生长状态、贴附情况、生长曲线以及乳酸脱氢酶的活性,研究壳聚糖相对分子量对壳聚糖膜与角膜基质细胞生物相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相对分子量对壳聚糖膜与角膜基质细胞的相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相对分子量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下,壳聚糖膜与角膜基质细胞相容性较差,对细胞损伤程度较大,细胞在膜上的贴附、生长能力较差;以相对分子量在200KDa~300KDa之间的壳聚糖制备出的膜与角膜细胞具有较好的相容性,细胞可在膜上长成密集单层,适合作为角膜培养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透明质酸共混膜对兔角膜基质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各种壳聚糖-透明质酸共混膜对角膜基质细胞生长的影响作用,研究透明质酸混入比例对共混膜与细胞相容性的影响.以共混膜为载体培养兔角膜基质细胞,通过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在膜上的生长情况;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在共混膜上的贴附率和生长活性;通过检测培养基中乳酸脱氢酶的活性,预示壳聚糖-透明质酸共混膜与角膜基质细胞的相容性.以低于1:0.1的比例混入透明质酸.可以提高细胞在共混膜上的贴附率、生长速度,细胞在共混膜上的生长状态好于在壳聚糖膜上的生长状态.结果提示,以低于1:0.1的比例混入透明质酸,可以提高壳聚糖膜与角膜基质细胞的相容性,促进细胞生长;而以高于1:0.1的比例混入透明质酸,则不利于细胞在共混膜上的生长,降低了壳聚糖膜与角膜基质细胞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4.
不同脱乙酰度对壳聚糖膜与角膜基质细胞相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分子量为30万.脱乙酰度分别为63.3%、73.7%、83%和97%的壳聚糖制备不同的壳聚糖膜,在不同脱乙酰度的壳聚糖膜上培养兔角膜基质细胞.通过观察角膜基质细胞在不同壳聚糖膜上的生长状态、贴附情况、生长曲线以及乳酸脱氢酶的活性,研究壳聚糖分子脱乙酰度对壳聚糖膜与角膜基质细胞生物相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脱乙酰度越高。壳聚糖膜对细胞的损伤越小。越有利于细胞在膜上的生长和贴附,反之.低脱乙酰度的壳聚糖膜与角膜细胞的相容性较差。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物工程活性角膜的生物相容性,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猪角膜基质脱细胞并去除免疫源性物质形成网状半透明生物材料,将培养的角膜基质细胞与生物材料复合构建生物工程活性角膜基质。对复合物进行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检测细胞附着情况及材料的细胞相容性;将活性角膜基质移植入新西兰兔角膜囊袋内.细胞用BrdU标记检测在体内移植过程中的存活及转归,不同时间观察角膜的生物相容性及改建情况。结果显示脱细胞基质材料的细胞相容性较好,细胞种植后可存活、黏附并增殖;移植区细胞可有BrdU阳性着色,4周后角膜开始透明,8周后角膜改建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6.
角膜体外重构异种生物载体材料植入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测定异种(猪)角膜基质组织免疫原性,观察其角膜层间植入后与受体角膜愈合情况,以评价该材料生物相容性,并在此载体上体外重构角膜内皮组织,探讨其作为角膜重建载体材料可行性。 方法: (1)将新鲜、脱水两种猪角膜基质植片分别植入F344大鼠角膜基质层间,术后12、90 d对外周血进行CD25和CD4/CD8双色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测定分析。(2)猪角膜基质植入新西兰白兔角膜层间,定期临床观察植片愈合情况,并取受体兔角膜进行组织学观察。(3)将猫角膜内皮细胞接种于保留后弹力层的脱水猪角膜基质上,加入培养液培养7 d,组织学观察体外重构的角膜内皮组织形态结构。 结果: (1)测得新鲜组、脱水组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25+、CD8+CD25+双阳性表达率及CD4+/CD8+比值与同基因移植组、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兔眼临床观察:全部植片存活,12只术眼未见有角膜水肿混浊、角膜新生血管、排斥反应发生,新鲜植片在2个月左右已透明,脱水植片在6个月后透明。兔角膜组织学观察:新鲜植片4个月时与兔角膜基质相融愈合,脱水植片经角膜细胞再分布、胶原纤维改建重塑于8个月后与兔角膜基质相融愈合,两组植片愈合过程中未见有淋巴细胞浸润及新生血管生成。(3)体外重构的内皮组织形态结构与正常内皮层相似。 结论: 异种(猪)角膜基质免疫原性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角膜体外重构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可注射性UPPE/β-TCP(不饱和聚磷酸酯邝一磷酸钙)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细胞生物相容性。方法:制备UPPE/β-TCP复合材料并测量其理化性质;原代培养小鼠骨髓基质细胞(MSCs),采用浸提法制备UPPE/β-TCP培养基浸提液,用MTr法测定细胞增值率并进行细胞毒性分级;将MSCs与复合材料混合培养并用扫描电镜观察。结果:UPPE/β-TCP复合材料的最大压缩强度和压缩模量分别为94.36±6.96MPa、2096.93±92.86MPa,水接触角为27°;培养的细胞大量增殖,细胞形态良好,UPPE/β—TCP复合材料的毒性分级为0级或者1级,通过扫描电镜观察MSCs与复合材料混合培养的情况,发现MSCs可以黏附生长。结论:制备的可注射性UPPE/β-TCP复合材料有良好的理化性质;体外生物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NaOH消蚀法制备骨细胞外基质材料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铎  王学礼  孙红  焦玉刚 《解剖与临床》2002,7(3):71-73,F003
目的 : 研制一各新型的天然骨移植替代材料 ,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 采用NaOH消蚀法制作家兔骨细胞外基质支架 ,扫描电镜观察 ;对支架行生物相容性实验 ,将支架埋植于兔背部肌肉内 ,分别于术后 1周、2周、4周、6周取出行组织学观察 ,X射线能谱分析埋植前、后化学元素组成的改变。结果 :  (1)SEM观察 ,以NaOH消蚀处理后 ,骨组织中的细胞成分被彻底清除掉 ,细胞外基质成分 -胶原纤维及骨盐则维持原有形态及三维立体网状结构。 (2 )光镜下观察 ,支架周围有成纤维细胞及毛细血管增生 ,轻度淋巴浸润 ;支架结构随埋植时间渐稀疏、紊乱。 (3)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 ,埋植后钙原子含量低于埋植前水平 (p <0 .0 0 1)。结论 : NaOH消蚀骨支架作为骨移植替代材料 ,其三维立体网状结构为成骨细胞发挥功能提供了有利空间 ,有可能作为骨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的载体 ;骨盐的存在使其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 ,适宜修复较大节段的骨缺损 ;组织相容性好 ,在体内可降解吸收。  相似文献   

9.
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是天然真皮的脱细胞基质,经过冷冻干燥形成的三维支架结构。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工程支架,它通过空间诱导和组织替代作用修复组织缺损。由于其源于人体正常组织,经临床应用证实,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拥有优秀的组织相容性,现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的创伤修复。  相似文献   

10.
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是天然真皮的脱细胞基质,经过冷冻干燥形成的三维支架结构。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工程支架,它通过空间诱导和组织替代作用修复组织缺损。由于其源于人体正常组织,经临床应用证实,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拥有优秀的组织相容性,现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的创伤修复。  相似文献   

11.
葛芳  杜立群 《解剖学报》2018,49(6):819-824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的人牙髓干细胞(DPSCs)与脱细胞猪小肠黏膜下层(SIS)的生物相容性,为组织工程角膜上皮构建寻找理想的种子细胞。 方法 改良酶组织块法,培养人DPSCs并鉴定。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分别检测脱细胞SIS浸提液及脱细胞SIS对DPSCs增殖活性的影响。实验分组:(1)脱细胞SIS浸提液培养组为实验组,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组为对照组;(2)复合脱细胞SIS培养组作为实验组,非复合脱细胞SIS培养组为对照组。HE染色检测DPSCs接种于脱细胞SIS后的生长情况。 结果 成功获取DPSCs。脱细胞SIS浸提液及脱细胞SIS对DPSCs增殖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SCs接种第3天和第7天后,能够在脱细胞SIS表面生长,支架纤维有断裂,细胞间有一定的连接。 结论 DPSCs与脱细胞SIS具有一定的生物相容性,有望用于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背景:陕西省眼科研究所通过前期研究发现鸵鸟角膜具有开发成为人角膜材料替代品的优势。 目的:判断鸵鸟角膜基质支架材料对细胞的潜在毒性作用。 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方法,将干燥脱水法保存的鸵鸟脱细胞角膜基质载体支架制备成浸提液与L-929细胞共同培养,采用MTT比色法评价其作用1,2,3 d,对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干燥脱水法保存的鸵鸟脱细胞角膜基质载体支架浸提液组培养1,3,5 d,对实验细胞毒性反应级别均为1级。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6886.5-2003》进行细胞毒性试验,供试品组见少量细胞呈圆形,疏松贴壁,无胞浆内颗粒,偶见细胞溶解。结合MTT法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干燥脱水法保存鸵鸟脱细胞角膜基质载体材料,细胞毒性为1级,为合格材料。  相似文献   

13.
Huang M  Li N  Wu Z  Wan P  Liang X  Zhang W  Wang X  Li C  Xiao J  Zhou Q  Liu Z  Wang Z 《Biomaterials》2011,32(31):7812-7821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acellular porcine limbal stroma for limbal stem cell microenvironment reconstruction. Limbal reconstruction was performed in rabbit partial limbal defect models. Rabb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acellular porcine limbal stroma, de-epithelized rabbit limbal autograft stroma, de-epithelized porcine limbal stroma and acellular porcine corneal stroma transplantation groups. In both the acellular porcine limbal stroma and de-epithelized rabbit limbal autograft stroma groups, cornea transparency and epithelium integrity were sustained and graft rejection was not observed. The basal epithelial cells of the grafts showed the K3+/P63+/Ki67+ phenotype at postoperative month 1, but it returned to K3-/P63+/Ki67+(phenotype characteristic of limbal epithelium) by postoperative months 3 and 6. In the de-epithelized porcine limbal stroma group, acute and serious immune rejection occurred by postoperative days 8-10. The basal epithelial cells of the grafts showed the K3+/P63+/Ki67+ phenotype at postoperative month 1. In the acellular porcine corneal stroma group, there were some new vessel invasion into the peripheral cornea and mild corneal opacity. The basal epithelial cells of the grafts showed the K3+/P63+/Ki67+ phenotype at postoperative months 1, 3, and 6. In conclusion, acellular porcine limbal stroma possessed very low immunogenicity, retained a good original limbal ECM microenvironment, and thus the reconstructed rabbit limbal microenvironment maintained limbal epithelial stem cell stemness and proliferation.  相似文献   

14.
背景: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组织细胞诱导功能。 目的:评价人脂肪干细胞与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取健康成年人吸脂术后的脂肪组织分离脂肪干细胞,并行原代与传代培养,传至第3代,将细胞与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联合体外培养3,7 d,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黏附、生长及增殖情况,并计算细胞在材料上的黏附率;X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 结果与结论:脂肪干细胞在支架材料上分布均匀,24 h内细胞开始伸展、黏附,二三天完全伸展变形,以梭形为主,呈网状排列;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支架上的细胞逐渐增多;人脂肪干细胞细胞与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混合培养后平均黏附率为95.03%,并保持正常的生长增殖速度,表明支架对细胞具有良好的黏附性;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材料与人脂肪干细胞复合后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背景:应用灌注法制备的大鼠全肾脏脱细胞基质支架具有良好的体外细胞相容性,但其体内生物相容性尚不明确。 目的:应用灌注法制备大鼠全肾脏脱细胞基质支架,检测其体内生物相容性。 方法:应用灌注法制备Wistar大鼠全肾脏脱细胞基质支架,进行以下实验:①急性毒性实验:在小鼠腹腔分别注射全肾脏脱细胞基质支架浸提液、生理盐水及苯酚。②溶血实验:将抗凝新西兰兔血分别与全肾脏脱细胞基质支架浸提液、生理盐水及蒸馏水混合。③热源实验:向新西兰兔耳缘静脉注射全肾脏脱细胞基质支架浸提液。④内皮刺激实验:在新西兰兔皮下注射全肾脏脱细胞基质支架浸提液,观察有无皮肤刺激反应。⑤皮下植入实验:将全肾脏脱细胞基质支架埋入新西兰兔背部皮下。 结果与结论:全灌注法制备的Wistar大鼠全肾脏脱细胞基质支架无细胞残留,未引起全身毒性反应、急性溶血反应、热源反应及皮肤刺激反应,植入兔体内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说明大鼠全肾脏脱细胞基质材料在动物体内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6.
背景:韧带脱细胞基质是通过各种脱细胞方法将韧带组织内的细胞成分清除,降低免疫原性,同时对纤维支架结构破坏轻微,保留了细胞外基质的机械性能。 目的:评价冻干兔髌韧带脱细胞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及优势。 方法:取兔髌韧带,利用1%脱氧胆酸钠行脱细胞处理,制备冻干和未冻干脱细胞韧带支架。 结果与结论:冻干韧带脱细胞支架保持了冻干前的胶原结构与力学特征,无细胞残留,其浸提液对细胞生长无抑制作用,无全身急性毒性反应,无热原存在,且原发刺激指数为0分,皮内刺激实验阴性。体内埋植实验显示冻干韧带脱细胞支架表现为免疫原性小,炎症反应轻的特点。说明冻干韧带脱细胞支架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制作简单,便于消毒、包装、保存。  相似文献   

17.
文题释义: 脱细胞羊膜支架:是一种通过对新鲜羊膜进行脱细胞处理后得到的天然支架,富含有丰富的细胞外基质成分,细胞能够在该支架表面正常生长。 Scleraxis:是肌腱细胞/韧带细胞的特异性标志分子,在肌腱细胞和韧带细胞的发育和分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背景:脱细胞羊膜支架是一种天然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经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的相关领域。Scleraxis能够促进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向人韧带细胞分化,进而促进腱-骨愈合。 目的:探讨脱细胞羊膜支架复合Scleraxis慢病毒转染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能否促进兔腱-骨愈合。 方法:①体外分离培养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经过传代培养后观察细胞的形态;②体外构建Scleraxis慢病毒然后以最适感染复数转染第3代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q-PCR检测其转染效率;③用酶消化法制备脱细胞羊膜支架,然后体外将转染Scleraxis慢病毒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到脱细胞羊膜支架上面,鬼笔环肽染色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④将脱细胞羊膜支架复合转染Scleraxis慢病毒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包裹新西兰大白兔跟腱,然后移植到骨隧道内,观察其对腱-骨愈合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①第3代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呈贴壁生长,细胞生长状态良好;②Scleraxis慢病毒转染后96 h表达稳定的绿色荧光,Slclerxis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提高,说明转染成功;③脱细胞羊膜支架的上皮细胞基本消失,证明脱细胞比较彻底,同时其基底层完整保留,细胞外基质成分仍然存在;④通过鬼笔环肽染色发现细胞在脱细胞羊膜支架上生长良好,增殖未受到影响;⑤体内实验结果提示:人脱细胞羊膜支架复合Scleraxis慢病毒转染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促进腱-骨愈合的作用。 ORCID: 0000-0002-6798-6156(张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8.
Tissue engineering of nearly transparent corneal stroma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Hu X  Lui W  Cui L  Wang M  Cao Y 《Tissue engineering》2005,11(11-12):1710-1717
We determined whether a polyglycolic acid (PGA) scaffold bearing an adherent corneal stromal cell insert could be integrated into the ultrastructure of rabbit corneal stroma without compromising tissue transparency. Stromal cells were isolated from 10 newborn rabbits and expanded by tissue culture. After reaching confluence, the cells were harvested and mixed with nonwoven PGA fibers to form cell-scaffold constructs. After 1 week of culturing, they were implanted into the corneal stroma of female rabbit recipients.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expression in transplanted corneal stromal cells was monitored at the protein level to determine cellular origin in the reconstructed stroma. Eight weeks after implanta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histological evaluation were performed on stromal tissue. Insertion of PGA scaffold alone served as a sham control. After stromal implantation, implants gradually became transparent over an 8-week period. During this time stromal histology was gradually restored, as collagen fibril organization approached that of their normal counterpart. GFP-labeled corneal stromal cells were preponderant in the regions bearing inserted scaffolds, suggesting that they were derived from the implants rather than from neighboring corneal stromal cells. No reconstructed stroma developed in regions where naked PGA was implanted instead. We conclude that intrastromal implantation of PGA fiber scaffold implants bearing corneal stromal cells is a useful procedure for corneal stromal tissue reconstruction because, over an 8-week period, the implants become progressively more transparent. Marked losses of translucence during this period combined with restoration of ultrastructure indicate that the implants provide the functions needed for deturgescing initially swollen stroma.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脱细胞角膜基质支架材料表面保存基底膜样结构对修复角膜损伤的必要性. 方法 将采用反复冻融及酶消化法制备的脱细胞猪角膜基质,移植到兔角膜损伤模型上,通过大体及组织学分别观察材料表面基底膜结构的有无对修复兔角膜基质损伤的影响. 结果 脱细胞猪角膜基质材料表面有基底膜的实验组(n=8)兔角膜损伤全部修复,无穿孔,支架材料与受体角膜整合.材料表面无基底膜的对照组(n=8)中,有6例植入的支架材料溶解,兔角膜穿孔.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论 脱细胞角膜基质支架材料表面具有基底膜样结构,有利于形成正常角膜上皮屏障,从而防止了生物材料的过快降解,有利于材料与宿主基质的整合和改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