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观察荷丹片对高脂血症患者降脂效果及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方法 将115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饮食控制组35例,给予指南推荐的低盐低脂饮食;研究组42例,给予荷丹片1.46 g,对照组38例,给予瑞舒伐他汀钙10 mg.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血脂、NO、ET-1、CRP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血脂、NO、ET-1、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比饮食组TG、TC、LDL-C、ET-1、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HDL-C、NO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在血脂方面、ET-1、CRP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荷丹片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机体炎性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荷丹片对高血脂症患者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15例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饮食控制组35例给予指南推荐的低盐低脂饮食,研究组42例给予荷丹片1.46g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38例给予瑞舒伐他汀钙10mg每晚1次口服,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后血脂、NO、ET-1、CRP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血脂、NO、ET-1、CRP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4周、8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TG、TC、LDL-C、ET-1、CRP水平比饮食控制组显著降低(P均〈0.05),HDL-C、NO显著升高(P均〈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血脂水平、ET-1、CRP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荷丹片能明显降低高血脂症患者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机体炎性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脂康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1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予血脂康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B组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入院时及治疗6个月后测血清hsCRP、血脂(TC、TG、LDL-C、HDL-C)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血清hsCRP、TC、LDL-C水平均较入院时降低,A组较B组改善更明显(P<0.05);A组HDL-C较入院时升高(P<0.05)。结论血脂康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ACS可有效降低血清hsCRP水平,改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降脂汤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及hsCRP的影响.方法:6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降脂汤方(配方颗粒),1剂/d,口服,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20 mg,1次/d,口服.疗程8周.观察血脂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内皮素(ET),采用硝酸还原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进行血管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的检测.结果:治疗后两组TC,TG,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治疗后组间差异不明显;两组ET-1和hs-CRP明显降低,NO和FMD明显升高;治疗组ET-1和FM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降脂汤能改善患者高脂状态,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浆hs-CRP水平,这可能是其降脂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及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多维度同步评价清痰化瘀方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研究方法。将60例稳定性冠心病痰热瘀结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原西药治疗方案不变,治疗组在原西药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清痰化瘀方,疗程为(10±3)天。检测两组患者NO、ET-1、FMD、血脂(TG、TC、LDL-C、HDL-C、VLDL-C)水平及心外膜脂肪组织(EAT)厚度,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研究中2例患者被剔除,最终纳入58例,其中治疗组29例,对照组29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血清NO水平及FMD值升高(P<0.01),ET-1水平及EAT厚度下降(P<0.01,P<0.05),对照组ET-1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浆NO水平及FMD值升高(P<0.01,P<0.05),ET-1水平降低(P<0.01),EA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血常规、电解质、尿常规未见明显变化;肝、肾功能,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痰化瘀方能改善稳定性冠心病痰热瘀结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胡玲波 《中医药研究》2012,(9):1132-1133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的影响。方法68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4例)。治疗组加服血脂康胶囊治疗12周,检测两组患者血清hs—CRP及血脂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N-(LDL—c)和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O.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及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血脂康不仅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有调节作用,且可以降低血清hs—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125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3例,两组均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ACS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功能指标包括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和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以及炎性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ET-1,NO,v WF,FMD)相对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1以及CRP等炎性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佳(P0.05)。观察组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7.9%VS 3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显著改善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血管内皮功能,并降低其炎性因子水平,其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高脂血症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血清一氧化氮(NO)及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方法:50例高脂血症患者作为试验组,50例血脂正常的成人为对照组。试验组给予血脂康治疗8周,分别测定试验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的血脂情况,基础肱动脉内径,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舒张反应(flow mediated dilation FMD),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反应及血清NO水平,血浆ET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脂血症患者FMD反应明显受损,血清NO水平降低,血浆ET水平升高(P<0.01);基础肱动脉内径及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高脂血症患者应用血脂康治疗8周后,血脂异常明显改善,FMD明显提高,血清NO水平高,血浆ET水平降低(P<0.01)。结论:血脂康可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知脂异常,并明显提高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脂康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1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予血脂康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B组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入院时及治疗6个月后测血清hsCRP、血脂(TC、TG、LDL-C、HDL-C)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血清hsCRP、TC、LDL-C水平均较入院时降低,A组较B组改善更明显(P〈0.05);A组HDL-C较入院时升高(P〈0.05)。结论血脂康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ACS可有效降低血清hsCRP水平,改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炎性指标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水平的变化,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MMP与ACS的关系及血脂康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诊断的ACS患者54例,对照组10例。54例ACS患者随机分为2个治疗组:血脂康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检测血脂康组和阿托伐他汀组(下称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改变,并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治疗1周后两治疗组血清TC、TG、LDL—C、MMP-2、MMP-9、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但两治疗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MMP-2、MMP-9、hs—CRP可作为检测斑块不稳定的指标。2)血脂康具有降低血脂水平、降低ACS炎性指标MMP-2、MMP-9、hs-CRP水平的作用,在短期内血脂康与阿托伐他汀具有相似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鳖甲煎丸对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将造模成功后雄性SD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鳖甲煎丸低剂量组、鳖甲煎丸高剂量组、血脂康组。灌胃8 周后,观察不同组别大鼠血脂、血清ET-1、血清NO、MMP-9 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NO 水平显著降低(P<0.05),ET-1 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高、低剂量组、血脂康均能显著降低血清ET-1 含量(P<0.05 或P<0.01)、 升高NO 含量(P<0.05 或P<0.01)、MMP-9 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鳖甲煎丸可能通过调脂、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稳定斑块等作用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脂水平变化及血脂康的干预作用。方法 69例ACS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常规加血脂康治疗)和对照组(29例,常规治疗),另选30名健康人为正常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Hs-CRP、MMP-9及血脂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ACS患者Hs-CRP、MMP9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与心肌损害程度密切相关。治疗组治疗2周后Hs-CRP、MMP-9水平明显下降(P〈0.05),两组血脂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血清Hs-CRP、MMP-9水平与ACS的发生、程度密切相关,血脂康的抗炎作用在ACS早期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冠脉介入治疗术后血小板活化状态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分为川芎嗪治疗组(简称川芎嗪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简称常规组,40例),两组病例在冠脉介入术前和术后次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的表达水平;用双抗体夹心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假血友病因子(vWF)的表达水平;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ET-1)的表达水平;用酶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的含量;用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FMD)功能。静脉滴注川芎嗪治疗14天后复查上述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CS患者术前CD62p、CD63、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vWF及ET-1均显著升高(P〈0.01),FMD和NO显著降低(P〈0.01)。冠脉介入术后血小板活化有升高趋势,而vWF因子升高(P〈0.05),FMD降低(P〈0.05),但ET-1和N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比较,川芎嗪组CD62p、CD63、vWF、ET-1及GPⅡb/Ⅲa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FMD水平增加(P〈0.05)。结论川芎嗪可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后预防和治疗冠脉内血栓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脂康的调脂作用及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分别给予患高脂血症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康(0.6g/次,每天2次)口服连续2个月、再半量服用2个月;血脂正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连续口服维生素E4个月。比较入选时、治疗1个月末、2个月末两组患者上述3项指标的血清值及血脂水平;对比两组患者4个月内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血脂康应用1个月后即可有效降低TC、LDL-C水平,2个月后疗效进一步提高,其降低TG、升高HDL-C在2个月后起效;与维生素E相比,血脂康应用2个月后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4个月内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结论:血脂康具有良好调脂效果,且能抑制斑块内炎症的发展,有利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枳实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枳实组、常规组。所有患者分别于入选第2日、用药8周末取空腹静脉血,行血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测定。另选本院同期健康体检4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要求采血前两周未服用任何药物。结果高脂血症患者血NO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ET-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8周末两病例组血HDL-C、NO水平显著升高、TG、TC、LDL-C、ET-1水平明显降低,枳实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P〈0.01),但两组的NO、ET-1水平与正常组仍有明显差别(P〈0.01)。结论枳实能够改善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含量及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不同剂量血脂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血脂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炎症因子和血脂变化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行择期PCI治疗的ACS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每组4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加服血脂康1.2、0.6 g,均于PCI术前当天开始服用,每天2次,疗程8周以上。检测两组术后1、4、8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浓度;观察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肝、肾功能变化;分析血脂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本组用药前比较,两组术后1、4、8周血清hs-CRP、MMP-9水平均下降,其中第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大剂量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术后4、8周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大剂量组术后8周下降更明显(P〈0.05)。术后8周大剂量组hs-CRP及MMP-9浓度变化与LDL-C下降程度呈正相关(r=0.828、0.922,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肝肾功能受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康能降低ACS患者血清hs-CRP、MMP-9浓度及LDL-C水平,大剂量较常规剂量作用更为明显;其炎症因子降低程度与降脂幅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不同时期血小板活化状态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16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胶囊治疗组(通心络组,80例)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80例),健康对照组50例,分别检测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CD62p、CD63和GPⅡb/Ⅲa水平,测定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ET-1和NO, 并测量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服用通心络胶囊治疗2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复查上述指标并进行治疗前后比较及两组间比较。结果 ACS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GPⅡb/Ⅲa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vWF因子和ET-1显著升高(P<0.01),NO和FMD显著降低(P<0.01)。冠脉介入术后CD62p、CD63和GPⅡb/Ⅲa以及vWF因子较术前升高(均P<0.05),FMD降低(P<0.05),ET-1和N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通心络组分别治疗2个月和6个月后, CD62p、CD63、GPⅡb/Ⅲa及vWF因子、ET-1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0.01)、NO和FMD增加(P<0.05,P<0.01)。与常规治疗组相比,通心络组更明显降低CD62p、CD63、GPⅡb/Ⅲa、vWF因子以及ET-1的水平(P<0.05,P<0.01),明显增加NO和FMD的水平(均P<0.01),而且治疗6个月时较治疗2个月时以上指标变化更明显(P<0.05,P<0.01)。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预防和治疗冠脉内血栓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清热祛浊胶囊对痰湿郁热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T2DN)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初诊的痰湿郁热型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清热祛浊胶囊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根据个体情况给予糖尿病饮食处方控制、健康教育及个体化运动指导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清热祛浊胶囊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清热祛浊胶囊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变化情况,超声测定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评价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有下降趋势,糖脂代谢、体质量指数、胰岛素抵抗均有所改善,血管内皮功能ET-1水平均有下降趋势,而NO、FMD则有所上升,以清热祛浊胶囊组的变化程度更为明显。结论:清热祛浊胶囊利于减轻痰湿郁热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糖脂代谢、胰岛素分泌,起到血管内皮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