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电视胸腔镜诊治肺内不明结节108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在肺部不明结节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3年9月—2008年10月利用电视胸腔镜治疗肺部结节患者108例,110例次(其中2例为双侧)电视胸腔镜行肺楔形切除或肿物剥除手术(包括小切口辅助39例和中转开胸2例)切除瘤体123个,并术中快速病理检查,若回报为恶性病变则加小切口行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若报为良性则结束手术。结果肺楔形切除66例70次(其中4例双肺病变行双侧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22例,肿物切除20例。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平均术后住院4.3 d。肺良性病变60例(包括结核球12例,炎性假瘤11例,错构瘤21例,肺囊肿1例,硬化性血管瘤5例,曲霉菌球4例,神经鞘瘤1例,慢性肉芽肿4例,结节病1例);肺恶性病变48例(包括腺癌31例,鳞癌5例,支气管肺泡癌6例,小细胞肺癌1例,肺转移瘤5例)。术前诊断恶性肿瘤71例术中快速病理证实为良性病变27例,术前诊断良性36例术中病理证实为恶性3例。结沦在肺部肿瘤手术中电视胸腔镜结合术中快速病理可起到诊断和治疗一体化的作用,并且具有安全、微创、疼痛轻、恢复快的效果,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诊治孤立性肺部小结节的价值。方法 2004年2月~2010年7月,对62例肺孤立性小结节(直径〈3cm)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行肺小结节病灶切除,术中快速冷冻切片,对恶性病变按恶性肿瘤手术原则进一步手术,良性病变则结束手术。结果诊断恶性病变38例,其中32例原发性肺癌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2例双侧肺癌和4例肺转移癌行胸腔镜病灶切除术;24例术中病理诊断为肺良性病变,仅行病灶切除术。良性病变随访3~12个月,平均7.5个月,无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诊治肺部小结节,创伤小,诊断准确,具有很大优势。  相似文献   

3.
万清廉  侯向生 《吉林医学》2011,(33):7111-7111
目的:探讨腋下小切口治疗肺部结节的必要性。方法:采用腋下小切口方法治疗肺部结节7例,术前均未能明确病理,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明确诊断,行肺叶切除3例,楔形切除4例。结果:7例患者术后均临床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无肺部并发症。手术时间30~90 min,出血量50~200 ml,住院时间8~12 d。平均10 d。早期肺癌占14.3%(1/7),良性病变占85.7%。结论:腋下小切口治疗肺部结节有利于早期肺癌根治和良性病变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周围型肺部结节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VATS手术治疗周围型肺部结节113例,术前未能明确病理诊断,经术中冰冻切片明确诊断,行病变楔形切除术78例,肺叶切除术35例.结果 肺部结节病变楔形切除手术时间为30~150min,平均81.5min.术中4例因胸膜广泛粘连,中转腋下小切口开胸手术.35例冰冻切片病理提示原发性肺癌,中转行小切口肺癌根治术,手术时间为90~180min,平均133min.术中出血20~300mL,平均100mL.术后患者无明显并发症,住院时间8~14d,平均9.5d.全组患者手术后均获得临床治愈,无围术期死亡.结论 采用VATS手术治疗肺部周围型结节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作为诊断困难的肺周围型小结节可靠的检查手段和早期诊断周围型肺原发性肿瘤重要方法之一,具有广泛的开展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不明性质的孤立性肺结节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VATS对36例不明性质的孤立性肺结节进行结节切除并术中快速冰冻活检,根据病检结果:恶性病变按恶性肿瘤原则进一步手术,良性病变则结束手术.手术方式:以VATS行肺楔形切除或肿物剥出并术中快速病理检查,若回报为恶性病变则在VATS下行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或辅助小切口下行肺癌根治术.结果 肺楔形切除17例,肺叶切除8例,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1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平均术后住院6.3天.术后病理:肺良性病变23例(包括结核球5例;炎性假瘤8例,错构瘤2例,曲霉球菌3例、结节纤维化2例、硬化性血管瘤2例、肺囊肿1例).肺恶性病变13例(包括肺腺癌6例,鳞癌3例,未分化小细胞癌1例、透明细胞癌1例,肺转移性肿瘤2例).结论 胸腔镜辅助、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指导下的胸腔镜手术在肺不明性质的孤立性结节中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可显著提高肺部恶性肿瘤的诊断率,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肺部小结节的外科治疗意义。方法对肺内直径小于2.0cm小结节的38例病人,采取微创切口行肺楔形切除,肿物行快速多层冰冻病理切片得以确诊;良性结节不做特殊处理,恶性肿瘤者行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结果26例为肺癌,12例为良性结节,随访4年,除1例意外死亡外,其他全部病例存活。结论对肺内小结节行抗炎治疗2~4周或抗结核治疗4周,无变化者,均应给予手术切除达到明确诊断和根治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定肺部小结节的外科治疗意义。方法对肺内直径小于2.0cm小结节的38例病人,采取微创切口行肺楔形切除,肿物行快速多层冰冻病理切片得以确诊;良性结节不做特殊处理,恶性肿瘤者行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结果26例为肺癌,12例为良性结节,随访4年,除1例意外死亡外。其他全部病例存活。结论对肺内小结节行抗炎治疗2-4周或抗结核治疗4周,无变化者,均应给予手术切除达到明确诊断和根治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利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孤立性肺结节病人进行诊治的体会。方法对诊断不明的孤立性肺结节样病变20例,肿物部位探寻明确后,行电视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术中送冰冻快速病理检查。结果20例病人中16例为肺癌,其中腺癌12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例,鳞癌2例,转移性肿瘤1例;良性病变中包括炎性假瘤2例,结核球1例,炎性肿块1例。13例经VATS单纯肺楔形切除,7例肺癌行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全组病人无围手术期死亡,未出现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结论VATS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治提供了一个创伤小,对患者生理干扰小,确诊率高,安全可靠,易被患者所接受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总结62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治疗的效果评价。结果:全组术前均行影像学检查和手术治疗,其中肺叶楔性切除22例,单肺叶切除29例,右中、上肺叶切除5例,右中、下叶切除3例,肺支气管袖式切除1例。术后病理诊断肺癌36例,依据国际TNM分期,Ⅱ期以上占31例,随访49例,肺癌随访27例,5年内肿瘤广泛转移死亡8例。结论:本组孤立性肺结节恶性病变是全组病变的58%,肺癌术后死亡占随访的不足30%。孤立性肺结节的手术切除、术中活检在早期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总结62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治疗的效果评价。结果全组术前均行影像学检查和手术治疗,其中肺叶楔性切除22例,单肺叶切除29例,右中、上肺叶切除5例,右中、下叶切除3例,肺支气管袖式切除1例。术后病理诊断肺癌36例,依据国际TNM分期,Ⅱ期以上占31例,随访49例,肺癌随访27例,5年内肿瘤广泛转移死亡8例。结论本组孤立性肺结节恶性病变是全组病变的58%,肺癌术后死亡占随访的不足30%。孤立性肺结节的手术切除、术中活检在早期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早期肺癌及肺部良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6月28例行单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病理诊断为肺癌17例,肺部良性疾病11例(结核病灶4例、支气管扩张3例、炎性假瘤2例、肺囊肿2例)。手术全程在全胸腔镜下完成,均为解剖性肺叶切除,对于癌症患者同时行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全组患者术程顺利。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切除左肺上叶9例,左肺下叶4例,右肺上叶7例,右肺中叶4例,右肺下叶4例。手术时间125~215min,平均140min。术中失血量平均为105ml,术后引流量平均为110ml/d。平均住院日为10天。结论单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周围性肺癌及肺部良性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美观、微创的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46例不明原因SPN患者进行VATS下病灶切除,术中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若为良性则结束手术;若为恶性则进一步手术。结果 46例患者诊断为恶性病变29例,其中22例行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5例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1例转移癌行病灶切除,1例原发性肺癌因肺功能差单纯行楔形切除;17例术中快速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仅行病灶切除。2例行VATS肺叶切除术患者术中因肺动脉分支出血,而改为小切口下完成手术,余手术均顺利。术中冰冻报告与术后病理均符合。结论 VATS应用于SPN诊治,无论其为良性或恶性病变,均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可行性良好,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治疗肺部磨玻璃样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胸腔镜下精准肺段切除治疗的61例肺部磨玻璃样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应用Mimics软件行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辨认靶段血管及支气管,规划手术路径。分析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结果及随访情况。结果 61例患者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为(157.2±32.2)min,术中出血量为(31.6±28.4)mL,术后胸管平均留置时间4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 d。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常规行淋巴结采样,共采样淋巴结448枚,平均(8.3±3.7)枚,均未见淋巴结转移。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1例,乳糜胸1例,肺漏气6例,少量咯血2例,心律失常3例。61例患者中,良性肺结节8例(其中1例患者两处肺结节病理分别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及软骨瘤);恶性肺结节53例,其中转移性肺癌2例,NSCLC 51例。对59例手术患者(2例转移性肺癌患者除外)定期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其间无远处转移或复发病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对肺部磨玻璃样结节在3D-CTBA技术支持下行胸腔镜下精准肺段切除,有利于术者在术前详细规划手术方案、术中精细操作,从而降低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肺部直径3cm以下孤立病灶的诊治(附10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径小于3cm的肺部孤立病灶107例,手术证实原发性肺癌48例,肺结核瘤26例,肺炎性假瘤9例,肺错构瘤6例,肺转移癌3例,其它良性病变20例。重点讨论肺癌与良性病变的鉴别,资料显示,年龄、临床症状及X线表现是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下活检及经皮肺穿刺阳性结果是确诊肺癌的可靠证据。对良、恶性鉴别有困难时,主张积极手术探查,肺癌应行规范性肺叶切除,良性病变以肿块局部切除为好。对术中不能确定病变性质者,需做快速冰冻切片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诊治.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孤立性肺结节病例259例,通过完善各种检查,仍诊断不明确、有恶性倾向者(部分病例随访2个月~24个月)行胸腔镜手术,对术前诊断不明确者行术中快速冷冻,根据病理结果和病人情况决定手术方式.结果恶性病变142例,其中134例行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8例因肺功能差行单纯楔形切除;117例术中冰冻结果为良性仅行病灶切除.术中冰冻结果与术后病理均符合.结论孤立性肺结节早期诊断较困难,如没有手术禁忌证,应选择胸腔镜(VATS)下肿物切除+术中快速冰冻,使诊断与治疗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同期双侧肺部手术患者的麻醉处理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手术麻醉科接收的行同期双侧肺部手术患者为分析对象,其中双侧肺大疱气胸患者21例,行双侧大疱切除治疗,双侧肺癌患者14例行两侧肺叶切除手术治疗,12例一侧肺癌对侧肺结节患者行一侧肺叶切除联合对侧肺部分切除治疗,8例两肺结节患者给予双肺部分切除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麻醉处理,均顺利结束手术治疗。结论:根据患者的手术种类及其肺部功能情况进行同期双侧肺部手术的麻醉处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胸腔镜手术对肺结节临床价值.方法 2001年10月至2011年10月共63例肺结节,本组61例先在胸腔镜下行肺楔形切除,术中冰冻经病理学检查获得明确诊断.2例位置与血管关系密切胸腔镜下直接行肺叶切除.给予胸腔镜下肺癌根治3例,胸腔镜辅助小切肺癌根治6例,1例因出血中转开胸.1例与肺门血管关系密切,腔镜下操作困难,中转开胸.结果 良性40例及转移瘤12例,原发肺癌11例.结论 胸腔镜应用于孤立性肺结节(SPN)诊治,可行性良好,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诊疗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断、治疗的51例孤立性肺结节病人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通过术中病理检查均快速获得病理诊断,诊断率100%;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死亡。良性病变23例,其中21例行全胸腔镜肿块楔形切除,2例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随访2~48个月,均无复发。恶性病变28例,均为非小细胞型,行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其中23例全胸腔镜操作;5例辅加小切口手术,其中有2例中转开胸完成手术。术后2例失访,余26例随访3~45个月。24例无瘤生存;1例手术24月后发现肿瘤复发,目前存活;1例术后2~3年间死亡,死亡原因为肿瘤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治肺部小结节创伤小,易接受,不但能明确病理诊断、同时对其进行正规治疗,具有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3):231-233
目的: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39例患者临床资料、穿刺方法、穿刺成功率、诊断准确性、敏感性以及并发症。结果:39例病人中37例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94.87%,明确病理学诊断35例,肺部恶性病变28例,其中鳞癌12例,腺癌12例,小细胞肺癌1例,未分型肺癌3例。良性病变7例(结核2例,炎症4例,结缔组织病1例)。发生并发症6例,发生率15.38%。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病变诊断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并发症可以防控,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yrian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老年早期肺癌临床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5月沧州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70例高度怀疑早期肺癌的肺结节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螺旋CT检查,并经组织病理学检查或手术证实结节性质,并通过Myrian后处理软件的虚拟手术切除技术进行早期肺癌的虚拟切除,研究Myrian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老年早期肺癌临床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70例疑似早期肺癌的肺结节病患者共94处结节灶,经病理学证实为早期肺癌恶性结节56处,良性结节38处。CT扫描显示所有肺结节直径均小于3cm,Myrian后处理技术对早期肺癌的敏感性为91.07%,特异性为84.21%;基于Myrian图像后处理技术获取的虚拟切除手术相应指标(病灶体积、手术用时、剥离健康肺组织体积、康复时间)与实际切除手术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根据虚拟手术切面行病灶切除首次切缘阴性率为94.64%(53/56)。结论:基于常规螺旋CT影像数据的Myrian图像后处理技术可显著提升老年早期肺癌的临床诊断能力,能够立体、直观、清晰显示肿瘤组织的形态、周围累及与气管、血管的空间关系,并通过虚拟切除术实现肺癌术前精确评估,对提升早期肺癌手术治疗安全性以及术中操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