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镇检法检测奶牛颈静脉血附红细胞体(附红体)感染情况,共检测4个奶牛场128头奶牛,发现4个奶牛场的奶牛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平均感染率为58.59%(75/128);抽查7对母牛及其新生犊牛颈静脉血进行垂直传播调查,结果其中5对母、犊同时检出附红体。对抗凝血中奶牛附红体进行4℃冰箱保存试验,观察到66份保存30天后仍有活力;用奶牛附红体阳性抗凝血人工感染25份阴性抗凝血,4℃冰箱保存,2天后观察到阴性抗凝血全部变为阳性,15天后观察转为强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葫芦岛市首例人附红细胞体(附红体)病病例,了解病程经过;对当地居民人、畜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血涂片、镜检人、畜附红体感染状况,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人贫血状况,诱蚊灯法监测室内外蚊种及密度,用病例对照方法对感染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人附红体感染率为30.67%,人群感染率性别、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9,P>0.05;x~2=1.05,P>0.05);猪感染率为60.87%;蚊虫密度较高,优势蚊种为刺扰伊蚊和库蚊;人群中有贫血症状者主要为低年龄儿童;养猪者感染附红体的危险性是不养猪者的3.77倍,喂食猪并接生者的感染危险性是仅喂食者的3.97倍.结论 附红体病病例居住地人、畜感染率较高;发病人群以低年龄人群为主;猪是重要储存宿主,养猪为危险因素;蚊虫是重要的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福建省5区(县)发热门诊病人附红细胞体(附红体)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末梢血涂片染色、镜检的方法检测卫生院发热门诊病人附红体感染状况.结果 调查1218例发热门诊患者.附红体感染率为92.7%.轻度、中度和重度感染的构成比分别为44.3%、26.4%和29.3%;女性感染率(94.3%)高于男性(90.4%)...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福建省人群附红细胞体(附红体)感染情况,探讨其危害及传播途径.方法 用末梢血镜检方法检测中学生、发热病人和疟疾门诊病人附红体感染状况;询问学生和疟疾门诊病人饲养动物情况.结果 调查2 115人,感染率为80.5%,轻度、中度和重度感染分别占42.9%、26.4%和30.7%;疟疾门诊患者的感染率(98....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浙江省东部地区人畜(禽)附红细胞体的感染情况。方法选取宁波、绍兴、舟山和台州4个地区1216人和582只家畜,采用血涂片镜检方法检测附红细胞体的感染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人群附红细胞体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浙江东部地区人群附红细胞体感染率为3.20%,轻度感染者占总感染例数的53.80%,中度感染者占35.90%,重度感染者占10.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动物密切接触史(OR=338.67,95%CI:74.25~1 544.76)、有基础性疾病(OR=37.07,95%CI:5.49~250.31)是人群感染附红细胞体的危险因素。羊的附红体感染率为4.70%(5/106),猪的感染率为3.30%(5/150),鸡的感染率为2.90%(4/136),犬和牛的感染率均为0.00%(0/124、0/66)。结论浙江东部地区存在人畜附红细胞体感染,有动物密切接触史或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感染率相对较高,但以轻度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6.
阜阳市人畜附红细胞体病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附红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感染人畜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自1928年schilling和Dinger等从啮齿类动物中查到附红细胞体后,我国也相继在绵羊、牛和猪等家畜中证明有此类病原体感染〔1〕。为了摸清附红细胞体在阜阳市辖区范围内的人畜感染情况,我们于1998年1~12月份进行人畜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调查,初步发现了人畜中存在附红细胞体的严重感染。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健康人群取自在校学生、饮食服务行业人员(从业人员)、工厂工人,对就业前后健康体检者化验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的同时取血制片。病人取…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犬恶丝虫血清抗体检测胶体金试纸条方法。方法利用胶体金标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作为金标抗体,犬恶丝虫MTFP重组蛋白作为诊断抗原标记检测线(T线),兔抗SPA抗体标记质检线(C线),对建立的各项条件进行优化,制备胶体金试纸条;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特异性、敏感性、稳定性验证试验。用建立的胶体金试纸条检测方法对62份犬血清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所制备的胶体金试纸条敏感性为1∶8,重复性良好,检测犬等孢球虫阳性血清、犬蛔虫阳性血清结果均为阴性。应用制备的胶体金试纸条检测62份犬血清,阳性样本4份,阴性样本58份,阳性检出率6.45%。结论建立的犬恶丝虫感染胶体金试纸条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稳定性等特点,为犬恶丝虫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胎鼠子宫内附红细胞体感染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鼠感染附红体后与宫内胎鼠垂直传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夹夜法捕获鼠形动物,并解剖观察其繁殖状况,获取性别、怀孕率、胎仔数,繁殖指数及宫内胎鼠感染附红细胞体的检测。结果捕获鼠密度为1.43%,附红细胞体感染率为55.59%,雄性鼠感染率为56.12%,雌鼠感染率为55.29%,孕鼠感染率为68.57%;室内鼠密度为2.33%,平均感染率为58.46%;野外鼠密度为0.71%,感染率为47.95%;平均怀孕率为20.47%,平均胎细胞感染率为71.84%,平均繁殖指数为5.89只,每年4~5月和9~10月出现2次繁殖高峰,分别为48.57%和40.00%,但附红细胞体感染未见明显季节高峰。结论孕鼠携带附红体后传给胎鼠的途径主要是经胎盘传播,是附红体母婴传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沙县人附红细胞体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附红细胞体病(附红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附红体)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沙县1998年进行了人附红体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1对象与方法:城区从业人员、性病和发热待查患者及待产孕妇按文献[1]介绍的方法,查到1个附红体即判为阳性。2结果:共检测986人,附红体阳性485人,总感染率4919%。其中男性438人,阳性226人,阳性率5160%;女性548人,阳性259人,阳性率4726%,性别差异无显著性。感染率以0~19岁组最高,为6813%(62/91),20~39岁组为5361%(312/582),40~59岁组为3408%(91/267),60岁以上组为4348%(20/46)。年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4259,P<000…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上海地区2003年疑似狂犬进行病毒检测,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集90份犬脑标本,用ELISA法检测病毒抗原、小鼠感染法(MIT)行病毒分离、免疫荧光法(IFA)鉴定型别,并对咬人犬进行地区与时间分布调查。[结果]咬人犬的阳性率为21.2%(11/52),经IF法鉴定为Ⅰ型狂犬病毒;3种方法结果一致;非咬人犬均阴性;6~9月检出阳性犬最多,占全年的90.9%。阳性犬集中在嘉定和宝山。[结论]检测狂犬病毒3种方法各有作用,必不可少。有病毒阳性犬的地区,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