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追踪观察361例经阴道自然分娩的足月新生儿,根据出生体重,分为小于胎龄儿(SGA)、适于胎龄儿(AGA)和大于胎龄儿(LGA)3组,追踪随访出生后1、4、6、12个月的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根据喂养方式不同,分别评价各组的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婴儿不同时间的体格发育情况。结果:AGA、LGA组人工喂养婴儿不同月龄的BMI值均明显大于母乳喂养儿,且超出正常参考值;SGA组人工喂养儿不同时间的BMI值虽然也大于母乳喂养儿,但仅在12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的体格发育有明显影响,母乳喂养儿更趋于体格匀称,人工喂养儿发生肥胖者较多。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了解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体重、身长的影响,提倡母乳喂养,努力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母乳喂养率80%的目标,我们对海岛地区296例42d婴儿喂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本地区不刚喂养方式与婴儿体格发育及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方法将1999年2月~2004年2月在我院儿保门诊实行档案化管理的280名0~12月婴儿,按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对其体格发育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在3月和12月婴儿生长第1和第2关键期,人工喂养组男女童体格发育优于母乳喂养组(P〈0.05),6月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人工喂养组也明显低于母乳喂养组(x^-=4.3124,P〈0.05):结论本地区母乳喂养存在误区,母乳喂养儿体格发育和贫血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本地区不同喂养方式与婴儿体格发育及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方法将1999年2月~2004年2月在我院儿保门诊实行档案化管理的280名0~12月婴儿,按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对其体格发育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在3月和12月婴儿生长第1和第2关键期,人工喂养组男女童体格发育优于母乳喂养组(P<0.05),6月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人工喂养组也明显低于母乳喂养组(-x=4.3124,P<0.05).结论本地区母乳喂养存在误区,母乳喂养儿体格发育和贫血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5.
杨秋萍 《职业与健康》2002,18(1):137-138
[目的]为了解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1997~1999年健康检查的486例婴儿,按母乳、混合、人工3种喂养方式各分成3、6、9个月龄3个组,进行体重、身长测量及血红蛋白测定。[结果]3月龄~组,以母乳喂养儿体重、身长达均值率最高,6月龄~及9月龄~组均以混合喂养儿达均值率最高,人工喂养儿在9月龄~组其体重、身长逐步赶上母乳喂养儿。血红蛋白监测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母乳喂养是月龄较小婴儿的最佳营养品,随着月龄增长应及时添加辅食,以满足婴儿生长发育需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提高母乳喂养率,了解喂养方式与民族、性别差异,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对544例足月婴儿进行0~4个月时的喂养方式调查和生长监测,分别进行体重、身长、头围的比较。结果:0~4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率为69.30%;其中,朝鲜族母乳喂养率为66.96%,汉族为69.93%。0~4个月母乳喂养方式的婴儿体重高于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差异有显著性(P<0.05);2月龄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组小儿身高有差异(P<0.05)。结论:母乳喂养对婴儿生长发育优于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  相似文献   

7.
满永贤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1):2870-2870
为了更好地宣传母乳喂养,切实有效地提高丹东地区的母乳喂养率,笔者对丹东市振兴区42d婴儿的不同喂养方式对体格发育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早期喂养方式对0-3岁婴幼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 2008年对辽宁省本溪市某镇医院101名新生儿进行0~6月喂养方式调查和身长、体质量测量,并追踪至2岁和3岁进行体格测量。以6个月时喂养方式为分组依据,分析不同喂养方式对2岁和3岁幼儿体格发育的影响。结果 3个月时婴儿母乳喂养率为41.6%,6个月时下降为0;6月时不同喂养方式对0~3岁婴幼儿身高发育没有明显影响,但人工喂养组3岁幼儿体质量明显高于混合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乡镇婴儿母乳喂养率很低,早期喂养方式对3岁时幼儿体质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城市中母乳喂养率正在不断下降,并向中小城市、乡镇和农村扩展。为了促进母乳喂养和提高母乳喂养率,中国儿童发展中心组织了一项有关母乳喂养的研究,共调查1535名产妇,其中母乳喂养850人,人工喂养685人,初步结果如下:一、两种喂养对体格发育影响母乳喂养组婴儿0月龄末平均体重较人  相似文献   

10.
母乳喂养与婴儿体格发育关系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广义估计方程的纵向分析显示,哺乳或母乳量对婴儿体格发育呈良好的正向促进作用;典型(典则)相关的横向分析显示,以母乳量为主的蛋白质摄入作用首先使婴儿向高而瘦长的体格发育,支持蛋白质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的理论。喂养方式相同而母乳量不同者,婴儿体格发育水平亦不同,在比较不同喂养方式下的婴儿体格发育时应注意。建议母乳喂养的干预应抓住围产期和生后1~2个月这两个时机,并用健康教育方法促使其改进。  相似文献   

11.
不同喂养模式对4月龄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桂林市婴儿生长发育情况,探讨不同喂养模式与婴儿体格发育的关系,我们对本市329名婴儿的喂养和体格发育情况进行调查。1 对象与方法桂林市地段医院儿保门诊随机抽取1998年出生的婴儿329名。要求婴儿按42天、3个月、4个月龄到医院进行体检,测量裸体重和身长。根据出生记录收集出生体重和身长资料。采用问卷形式向家长询问婴儿的喂养情况。将婴儿分为纯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用SPSS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 结 果2.1 纯母乳喂养率 桂林市329例婴儿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39.2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0~4月龄不同喂养方式对足月产单胎正常儿0~12月龄体格生长速率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7月1日~2008年7月31日在该院出生的211名足月产单胎正常儿为研究对象,按喂养方式分为两组,其中母乳喂养组115名、混合喂养组96名。将所有婴儿分为13个月龄组进行体重和身长测量,比较各项体格指标的增长值变化,评价每名婴儿在3、6、9、12月龄的营养状况(Kaup指数法)。结果:不同喂养方式婴儿体重增长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喂养组3月龄与12月龄身长增长值较母乳喂养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月龄两组婴儿的身长增长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喂养方式婴儿各月龄营养状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喂养可导致婴儿生长发育偏离健康母乳喂养婴儿,生后坚持母乳喂养对婴儿期达到最佳生长发育状态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早产儿母乳喂养状况,为制定早产儿母乳喂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儿童健康检查时回顾性调查随访对象不同月龄的喂养状况、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断乳原因等。结果:早产儿1~4月龄的母乳喂养率均低于足月儿,主要是纯母乳喂养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随着月龄的增长,母乳喂养率逐月降低。结论:早产儿1~4月龄的母乳喂养率均偏低,小儿疾病是影响早产儿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早产影响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4.
我市各医院于1994年下半年先后创建了爱婴医院,实现产后纯母乳喂养率达90%以上,但随着月龄的增长,纯母乳喂养有迅速递减的倾向。现将196例42天及3个月来门诊健康检查的乳母喂养情况进行分析.1 对象和方法.询问乳母喂养情况,结合小儿体格发育评价同时观察乳房充盈情况。2 结果.42天纯母乳喂养152例,占77.55%;混合喂养44例,占22.45%;3个月纯母乳喂养110例,占56.12%;混合喂养86例,占43.88%,  相似文献   

15.
母乳为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不仅各种成份易于消化吸收,而且含有丰富的抗体和免疫细胞.母乳喂养还能增进母子间心理及感情上的联系,对婴儿的心理、智力、体格的发育都十分重要.尽管母乳喂养日益受到重视,但我国各地研究结果表明,母乳喂养率距WHO提出的到1985年要求80%的婴儿能有四个月的完全母乳喂养之相差甚远.根据我国21个省、市0~6个月龄婴儿喂养情况调查显示,城市农村完全母乳喂养满4个月的喂养率分别为44.3%及69.9%.喂养率低及城乡喂养率不同的原因很复杂,其中相当一部分是  相似文献   

16.
母乳为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不仅各种成份易于消化吸收,而且含有丰富的抗体和免疫细胞.母乳喂养还能增进母子间心理及感情上的联系,对婴儿的心理、智力、体格的发育都十分重要.尽管母乳喂养日益受到重视,但我国各地研究结果表明,母乳喂养率距WHO提出的到1985年要求80%的婴儿能有四个月的完全母乳喂养之相差甚远.根据我国21个省、市0~6个月龄婴儿喂养情况调查显示,城市农村完全母乳喂养满4个月的喂养率分别为44.3%及69.9%.喂养率低及城乡喂养率不同的原因很复杂,其中相当一部分是  相似文献   

17.
喂养方式与婴儿智能、运动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不同喂养方式与婴儿智能、运动发育的关系,为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提供依据.[方法]问卷调查后对资料进行卡方与方差分析.[结果]母乳喂养组婴儿在3、6、9、12个月龄时智能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6、9和1 2个月龄时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tive development index,PDI)均高于部分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P<0.01或0.05).[结论]母乳喂养可促进婴儿智能和运动发育.  相似文献   

18.
42天婴儿喂养方式及体格发育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42 d婴儿喂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800例足月适龄的42 d婴儿进行出生时~42 d时喂养方式的调查,采用小儿生长监测,对新生儿于出生时及42 d时分别进行体重、身长、头围的比较,并进行营养性贫血和早期佝偻病发病率的调查.[结果]800例42 d婴儿母乳喂养率为60.1%;母乳喂养方式下的婴儿体重、身长、头围平均增长均高于部分母乳及人工喂养,三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部分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婴儿,营养性贫血及早期佝偻病的发病率均高于母乳喂养.接受健康教育者母乳喂养率高达61.05%;自然产者母乳喂养率(61.0%)高于剖宫产者.[结论]母乳喂养能促进婴儿生长发育,降低营养性贫血和早期佝偻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正> 母乳为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不仅各种成份易于消化吸收,而且含有丰富的抗体和免疫细胞.母乳喂养还能增进母子间心理及感情上的联系,对婴儿的心理、智力、体格的发育都十分重要.尽管母乳喂养日益受到重视,但我国各地研究结果表明,母乳喂养率距WHO提出的到1985年要求80%的婴儿能有四个月的完全母乳喂养之相差甚远.根据我国21个省、市0~6个月龄婴儿喂养情况调查显示,城市农村完全母乳喂养满4个月的喂养率分别为44.3%及69.9%.喂养率低及城乡喂养率不同的原因很复杂,其中相当一部分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母乳及半固体食物引入时间对婴儿体格及铁营养状况的影响,为科学进行母乳喂养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实验组为母乳喂养婴儿,对照组为人工喂养婴儿,定期追踪随访两组婴儿喂养、体格及贫血等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母乳喂养组6个月龄时身高、体重优于人工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月龄、6个月龄时贫血检出率分别为0.91%和17.76%,与人工喂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喂养婴儿满4个月开始添加与满6个月开始添加半固体食物,对婴儿身高、体重、Hb、MCV、MCH、SF无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满6个月是半固体食物添加的适宜时间,母乳喂养未增加婴儿罹患缺铁性贫血的风险,孕后期充足的铁营养摄入是降低贫血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