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葛均波 《上海医学》2021,(4):217-220
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心血管介入诊疗中发展最快速的领域,但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结构性心脏病的定义及其内涵的认知尚不清晰.笔者认为,结构性心脏病是指心电疾病和冠状动脉疾病以外任何与心脏和临近心脏的大血管结构相关的疾病,其特点是可通过矫正或改变心脏和大血管结构来治疗所患疾病.目前,多种用于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新器械...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是一所集心血管临床医疗、科研、教学三位一体的医学科研机构,该所副所长张智伟教授作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的专家,近年来致力于研究心脏介入治疗器械的研制与改进,他研制的生物陶瓷膜封堵器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并逐步应用于临床,在国际心脏介入治疗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地市级医院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46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在地市级医院独立开展的可行性。方法对4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DSA和心脏超声辅助下实施介入治疗。结果45例介入封堵成功(成功率97.8%),封堵失败1例,为ASD,无严重并发症发作。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在地市级医院独立开展是可行的,适应症的选择、术前心脏超声对手术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在地市级医院独立开展的可行性。方法 对4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DSA和心脏超声辅助下实施介入治疗。结果 45例介入封堵成功(成功率97.8%),封堵失败1例,为ASD,无严重并发症发作。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在地市级医院独立开展是可行的,适应症的选择、术前心脏超声对手术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在地市级医院独立开展的可行性。方法 对4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DsA和心脏超声辅助下实施介入治疗。结果 45例介入封堵成功(成功率97.8%),封堵失败1例,为ASD,无严重并发症发作。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在地市级医院独立开展是可行的,适应症的选择、术前心脏超声对手术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张玉顺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介入诊断和治疗专家。他擅长各种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介入治疗,尤其在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先心病、主动脉夹层等的诊断、药物和介入治疗及心脏起搏器植入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他近年主要集中于结构性心脏病和周围血管病的研究。近年来,他对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这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越来越多地发生脑卒中、偏头痛、  相似文献   

7.
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冠心病、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及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治疗方面,已成为必不可少、行之有效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股动脉穿刺并置入鞘管是心脏介入治疗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超声心动图是一种针对心脏的超声检查,作为心脏影像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能够实时显示心脏结构和功能,在结构性心脏病包括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的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超声心动图已经成为一种常规心脏检查手段,其新技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超声心动图医师有必要不断进行继续教育,加深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以期更好临床于服务。  相似文献   

9.
在许多胎儿疾病(包括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先天性心脏病、双胎输血综合征、特发性水肿及胎儿心律失常等)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中,胎儿心功能异常作为一个重要标志已在临床得到证明。超声评价胎儿心脏功能一般是以针对患者进行管理和评价的模式,使其为先天性心脏病提供相对完整、准确的诊断依据,从而进行患者咨询,或对胎儿心脏进行介入治疗。该文就超声评价胎儿心脏功能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一类常见的先天性疾病,通常人群发病率为0.8%,而在我国围生期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随着超声设备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以及心脏胚胎学相关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细化使得对先心病的自然病史认识扩展到了胎儿阶段,因此在胎儿期诊断先心病成为可能.如果在宫内就能检测胎儿心脏异常,正确诊断胎儿心脏结构性异常则将对我国优生优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严重影响小儿生存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发病率为8‰~12‰。近年来,随着介入性心脏病学的迅速发展,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我科于2008年6月至2010年9月对75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用了介入治疗封堵术,手术成功率100%,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心脏血管发育异常导致的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及时的诊疗是减少先天性心脏病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我科1999—2004年对3l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介入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曾智  万珂 《西部医学》2019,31(3):329-333
【摘要】 结构性心脏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肥厚型心肌病、瓣周漏以及梗死后室间隔穿孔等。近年来,随着对结构性心脏病认识的不断深入,介入治疗技术的提高,大规模临床研究的持续开展,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和左心耳封堵术等为代表的介入治疗得到了越来越多令人鼓舞的研究结果。本文就以上介入治疗现状及展望做一述评,以供临床参阅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和介入治疗手段的进步,医学上逐渐使用"结构性心脏病"(SHD)的概念来对疾病进行分类和诊治.当前的观点认为结构性心脏病主要包括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心肌病、心包疾病等,介入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各类封堵器的应用和不同金属支架或起搏器的植入等,但这些植入体内的封堵器或者支架都为金属异物,虽然其生物相容性已经得到了验证,但仍有少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异物反应(如镍过敏)等并发症,此外,这些器械的使用有可能会对患者日后其他疾病的治疗造成影响,比如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植入后,如果患者再出现房颤或二尖瓣狭窄则无法进行房颤射频消融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等需要以房间隔作为通路的治疗.因此尽量减少或避免异物植入,寻求最小的生理干扰一直是介入治疗追求的目标,于是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介入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外科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随着世界及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令人鼓舞,患者治疗后可与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 从现在的分类来讲,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分为闭合式手术及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闭合式手术用于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主动脉缩窄成形术等。在胸外侧切口,患者心脏、肺仍执行各自的功能。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又称  相似文献   

16.
心血管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病的最终归宿。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原发心脏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如能在心力衰竭的早期即作出正确诊断,无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心脏大血管疾病的手术及介入治疗的发展,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由国际心脏大血管介入、外科学会主办,中华心血管病杂志、青海省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同济大学中法心血管病治疗中心、法国马赛圣约瑟夫医院、《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分册》编辑部联合举办第四届国际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研讨会,大会将邀请法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心脏大血管内外科、麻醉科的著名专家及国内心脏血管内、麻醉科、重症监护外科的著名专家教授与会,并作精彩报告,及手术演示,共同探讨心脏大血管疾病的手术、介入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的最新进展。欢迎全国各大医院心胸血管外科、麻醉科、心内科、放射介入科、重症监护、体外循环等专科医师及护理人员参加。一、主要内容:胸主动脉夹层和夹层动脉瘤手术及介入治疗进展(围术期重要脏器保护);冠心病治疗进展(内科、外科以及基础研究);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进展;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治疗研究进展;心脏疾病治疗中的Hybrid技术;血管,先心病及颈动脉等疾病介入治疗(疑难先心病的介入治疗);心律失常的治疗、起搏技术和药物治疗(房颤的外科治疗及射频消融术);腔镜技术在心胸血管领域中的应用。二、征稿要求: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涉及会议内容的论文,全文4000字以内,附加500字及英文。文章被入用将编入《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分册》增刊上发表,并收取论文发表费200元/篇。《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分册》是一本面向国际的专业性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以英文为主的杂志,如已在中文期刊上发表过,还可以以英文稿形式发表,不作为一稿二投。欢迎广大读者投稿,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缩窄以外科手术为主。随着各种介入技术的完善和器械的更新,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得到较快的发展。现己广泛开展介入方法包括经皮血管成形术与血管内支架置入术,以两者为基础的介入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这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现就以介入方式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发展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王黎明  祁秉文 《青海医药杂志》2005,35(11):F0003-F0004
自1964年Dotter等开创心血管介入治疗以来,随着实验、临床、介入材料的研究发展,使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不断得到发展与完善,特别是近五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对一些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可达到治愈的效果.极大的扩大了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和成功率,这一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痛苦小、成功率高、安全有效、无并发症等优点,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国产封堵器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国产封堵器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34例行介入治疗,封堵后随访1~24个月。结果手术成功率97.76%(131/134),无心脏瓣膜受损、封堵器脱落移位。释放封堵器后残余分流1.49%(2/134),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49%(2/134)。随访中未发现血栓形成、组织排异反应、细胞毒性及急性全身中毒现象。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低、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理想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