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了解都江堰长寿老人慢性疾患现状及对日常生活功能的影响,为探讨健康老龄化、健康长寿的可能原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870名90岁以上长寿老人慢性疾患及日常生活功能状况进行了现况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94岁,慢性疾患的患病率为91.4%,48.7%同时患有3种以上慢性疾患,主要慢性疾患是耳疾患,跌倒,眼疾患,骨关节炎、呼吸系统疾患和消化系统疾患。34.3%的长寿老人基本日常生活功能受损。多因素逐步logistic分析显示,骨折、大小便失禁和呼吸系统疾患可能是长寿老人基本日常生活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慢性疾患和日常生活功能受损均是影响长寿老人健康长寿的主要问题。加强慢性疾患的防治,有利于改善长寿老人的日常生活功能水平,减少残疾率。  相似文献   

2.
张琼  吴锦晖  任晓晖  董碧蓉  吴红梅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6):1044-1045,1049
[目的]了解有无存活子女、子女数量和性别是否对长寿老人的养老方式有影响。[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对都江堰市9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访谈。[结果]有存活子女的长寿老人相对没有存活子女的老人,与家人同住的概率增加10.927倍,日常生活得到家人照顾的概率增加4.213倍.得到家人经济供养的概率增加18.574倍;子女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子女的数量对老人是否得到家人经济供养的概率有影响(X^2=7.297,P=0.026)。[结论]子女性别对于养老方式无影响,这有助于在人群中消除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长寿地区长寿老人健康长寿的影响因素。方法对安阳市长寿老人3 275人的家族清况、生活方式、居住环境及主要慢性病的患病状况等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对其中2 690人进行入户体检。结果 3 275位长寿老人中男性730人(22.29%),女性2 545人(77.71%);≥100岁74人(2.26%),占总人口的1.37/10万;长寿老人文盲与半文盲90.86%,丧偶或无伴88.50%,与子女共同生活85.15%,目前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子女86.87%;有家族长寿史68.38%,出生时母亲平均年龄23.80岁;长寿老人女性生育最后一胎时≥40岁占36.33%,绝经年龄≥50岁占46.77%。饮用自来水等有利于健康的饮用水类型96.66%,与人交往60.48%,对睡眠状况自我感觉良好51.76%,吸烟率9.42%,饮酒率13.62%,每天喝牛奶16.45%,每天吃水果为20.08%,每餐吃蔬菜53.48%;平时少量运动(活动)和劳动74.98%,主要疾病流调总患病率为32.76%,体检高血压48.26%,10年来没做过健康体检者75.60%。结论安阳市长寿老人健康长寿的特征性影响因素表现在:先天性因素(包括家族遗传因素、出生及女性因素)、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中的合理因素以及饮用水状况等对于长寿老人健康长寿起重要的作用;疾病、医疗保障薄弱、饮食质量较差、经济收入低处于相对贫困状态等因素不利于长寿老人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银川市老年人现有的养老方式与养老期待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银川市现有社区中选取其中的3个社区为调查现场,在选取的每个社区中从居民健康档案中以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250名年龄在岁55岁以上的人员为调查对象,共确定750人,用自设的调查表入户以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共有698人接受调查,应答率93.1%。[结果](1)社区老年人99.2%现有的养老方式为家庭养老,0.8%的人为其他养老;(2)93.4%的老年人希望的照顾对象主要为配偶和子女;(3)75.9%的老年人愿意与子女同住;(4)76.9%的老年人期待的养老方式仍为家庭养老,12.7%的老年人的养老趋向为养老机构;(5)影响养老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学历、职业、月收入、居住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养老金,均为P﹤0.05。[结论]银川市老年人无论是现有的还是将来的养老方式都以家庭养老为主,但应开发适合于老年人经济状况与需求的其他的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女数量、子女经济特征、代际关系等对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对云南省15个州(市)60周岁及以上农村老人进行抽样调查,收回1983份有效问卷,覆盖云南省92个自然村。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人心理健康的因素。[结果]农村老人心理健康评分为(93.95±23.084)分,其中得分为75分及以上有1541人(77.7%),75分以下有442人(22.3%)。单因素分析显示,与子女关系、子女经济状况、子女是否外出打工、子女对老人关心程度和子女探访频率对老人心理健康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子女数、与子女关系、子女是否在外打工、子女对老人的关心程度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影响(P<0.05)。[结论]子女仍是农村老年父母心理慰藉的重要来源;代际关系中存在一定的矛盾心理;多子未必多福,女儿作用越来越重要;子女经济状况的影响呈现出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城市"空巢"老人与孤独现象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空巢"与城市老人孤独感之间的关系及影响老人孤独感的因素。[方法]运用对烟台市230位城市老人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交叉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空巢"与老人的孤独感没有统计意义上的相关关系;大多数的老人自愿选择与子女分住;代际间的交往受居住距离的影响;影响老人孤独感的主要因素有婚姻状况、子女是否孝顺及对自己赡养现状和子女照顾的满意度等。[结论]在烟台市,"空巢"对老人的孤独感没有显著的影响,而婚姻状况和子女是否孝顺是影响老年孤独感最为重要的因素。另外,居住距离是老人与子女交往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仙霞社区高龄老人长寿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上门体检、访谈、观察,了解影响长寿的相关因素。结果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情绪乐观、良好睡眠、忌烟酒、坚持运动/活动、家庭和睦、合理营养饮食是有利于仙霞社区高龄老人长寿的主要因素。结论在中老年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中应积极宣传和坚持有利于健康长寿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城乡糖尿病老年患者健康自我管理现状及其家庭、社会支持因素对其的影响,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一般人口学调查表及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行为问卷(AHSMSRS)、家庭功能评估量表(FAD)、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河北省城乡6 173名老年人(≥60岁)进行健康自我管理行为评测。结果糖尿病老年人1 062例,占17.2%,健康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为(50.29±10.622)分,多因素分析显示城乡、受教育程度、社会支持、家庭功能、收支状况、有养老保险、子女安排体检、家人陪伴救医、经常与子女交流、与父母同住最终进入回归方程(P0.05)。结论河北省城乡糖尿病老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行为有待提升,应动员家庭社会支持因素,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安阳地区长寿老人与个人、家庭、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在长寿人群中的流行病学分布规律,为进一步完善长寿老人的健康及疾病管理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以安阳市3县(市)90岁高龄以上1050名长寿老人为研究对象,以内黄县长寿老人(≥90岁)477人为研究组,分别以汤阴县长寿老人(≥90岁)208人和林州市长寿老人365人为对照组,以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合的方式对全体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遗传因素、心理因素、饮食习惯、个人嗜好是影响内黄等3县(市)长寿人口存在差别的重要因素(P0.05)。内黄等3县(市)长寿人口的身体状况、认知能力、生活能力状况人群特征分布不均(P0.05)。结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关爱是促进长寿的积极因素,如合理饮食、杜绝不良嗜好、提高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幸福感等,能够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促进老人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滕州市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2000年10-11月通过分层整群抽样对3处乡镇54个自然村的3102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社会人口学特征等23种变量调查与影响生活质量有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生活满意率男性为92.07%,女性为9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文化程度、男性子女数、婚姻状况、患病情况、慢性病、医疗保健、经济来源、经济状况、家庭关系、孤独感和健康自评11个变量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滕州市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率较高,降低老年人孤独感,加强医疗保健措施,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安徽省艾滋病流行县AIDS家庭中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安徽省6个艾滋病综合防治项目县(萧县、利辛、界首、临泉、濉溪、郎溪)抽取168个AIDS家庭(每户父母双方至少有一方HIV检测阳性),每个家庭调查1名10~18岁青少年,共调查了168名AIDS家庭中的青少年。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MSLSS)、自尊量表(SE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家庭支持量表(PSS-Fa)及一般项目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各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AIDS家庭中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总检出率为20.2%,年龄越大检出率越高。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得分与SCL-90各因子得分均显著相关。年龄越大、同学朋友关系疏远、消极应对得分越高是AIDS家庭中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危险因素,积极应对和家庭支持得分越高是AIDS家庭中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保护因素。AIDS家庭中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主要受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家庭支持和同学朋友关系的影响。[结论]改善AIDS家庭中青少年的应对方式,促进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支持,改变农村有关艾滋病歧视现象是促进AIDS家庭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温州市农村空巢老人日常生活能力状况、社区卫生服务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获取样本。用ADL量表、社区卫生服务意愿调查表对1 107名空巢老人进行调查。[结果]空巢老人的ADL完好率为69.3%;不同性别的老人ADL各项目下降的比例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慢性病是影响ADL的主要因素。78.5%的空巢老人有接受社区卫生服务意愿,对定期体检的需求最高;其以往职业、经济收入、行走能力对其社区卫生服务意愿有重要的影响。[结论加大对高龄老人的护理照顾投入、搞好慢性病的防治、加强健康教育、保证老人的基本经济收入仍是今后农村社区卫生工作不可忽视的问题。应针对农村空巢老人的不同特点,开展老人需要且愿意接受的社区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福州市鼓山镇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该镇≥60周岁老年人进行普查。结果4237名老年人中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者占17.3%;自然属性、社会经济结构特征、生活习惯、抑郁症状、精神活动、患病种数是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的主要因素。结论福州市鼓山镇大部分老年人生活基本能够自理,其日常生活能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改善其日常生活功能,有助于实现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儿童重症结核致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以社区为基础的病例对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筛选出儿童结脑等重症结核病例,根据病例的年龄、性别、来源地信息按1:3比例选取合适的对照,填写问卷调查表。采用Epi Info软件对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纳入42例病例,126名对照。两组间家庭人口、家庭年总收入、家庭总居住面积、住宅状况、慢性疾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结核病接触史和接触程度、与肺结核病人的关系、肺结核病史与儿童结脑等重症结核发病有统计学显著性关联。[结论家庭人口总数、家庭年总收入、家庭总居住面积、居住地状况、住宅状况、有无慢性病史等因素与儿童结脑等重症结核的发病无关。肺结核病人接触史、接触密切程度是儿童结脑等重症结核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沈阳市和平区老年居民健康状况及社区服务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烈  王阳  吴辉  杨小湜  郭颖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9):1630-1632
[目的]了解沈阳市和平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社区服务需求,初步探讨老年人社区需求的影响因素。[方法]对505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者中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者10.9%,功能明显障碍者14.5%;慢性病的患病率为75.2%。有偿社区服务中对打扫卫生需求最多,无偿社区服务中对休闲娱乐活动需求最多。医疗保健是社区服务需求中的热点。[结论]针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需求,应为老年人提供健康讲座,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同时社区应加强针对老年人的居家服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安徽省军队离退休干部的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767名离退休干部进行现况调查。[结果]安徽省军队离退休干部生活满意度较高,生活满意度良好的占59.97%。子女孝顺、营养状况、所里诊断水平、日常生活能力、经济收入、婚姻状况、睡眠情况等是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论]军队干休所医疗卫生工作不仅要放在医疗保健上,而且应重视加强社会、家庭对老年人的关爱和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影响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妇女利用基本生育健康服务的因素。[方法]采用现况调查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195名育龄妇女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及就医距离是人群利用基本生育健康服务的主要障碍。[结论]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经济投入,加强健康知识宣传与普及,加强农村妇幼卫生保健网络的建设,改善基本生育健康服务的可及性。  相似文献   

18.
魏常友  杨晓虹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9):3682-3684
[目的]通过对城镇居民慢性病分布情况进行公平性探讨,并分析社区人群慢性病患病状况的影响因素,旨在为各级卫生决策部门提供卫生服务政策支持。[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访谈调查样本,吉尼指数计算公平性,统计学采用logistic回归。[结果]慢病人群的家庭收入吉尼系数为0.2796,非慢病人群为0.2426。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慢性病患病率的因素为年龄、家庭功能、性别、是否在业、是否有医疗保障及家庭类型(P均﹤0.05)。[结论]城镇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在不同收入人群中存在着不公平性,慢性病加剧了这种不公平性程度。加强对女性、老年人口、未在业人员以及困难户家庭成员等高患病率群体的健康关注和健康干预,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健康不公平性,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苏南小康型乡镇——锦溪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健康特征以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完善经济发达地区的老年人群的健康促进及保健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该地区60岁以上老人9 393名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采用统一的调查表问询一般情况,并进行常规健康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9 393名老年人所有检查项目全部正常的有1 311名,仅占13.96%;检查项目中有1项以上异常者有8 082名,占86.04%。高血压检出率为40.82%,高血脂检出率为32.83%,另外还有26.21%的受检者出现血常规结果异常。结论锦溪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较差,老年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检出率仍然较高,需要大力开展相关疾病保健知识的宣教和预防干预,完善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0.
肖红  尹红  李家贵  蒋炜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2):4289-4291
[目的]研究野战通信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因素,探索有针对性的军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运用军人心理健康症状问卷(SCL-90)对某部660名通信兵进行调查,通过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调查的通信兵SCL-90量表总均分为1.37(s=0.40),低于军人常模的1.63,9类因子得分均低于军人常模;军龄是躯体化和忧郁得分的抑制因素;文化程度是总均分以及躯体化、忧郁、敌对得分的抑制因素;独生子女组在躯体化和忧郁的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组;"城市兵"总均分高于“农村兵”。[结论]野战通信兵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优于全军平均水平;SCL-90量表军人常模有待更新;对军人进行健康教育,应采用针对性强的分层分类方式;加强新兵的心理卫生健康教育,是提高军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