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脏直视术后心搏骤停成功复苏7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内直视术后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 76例成功心肺复苏的资料。结果按 CAB( circulationairway breath)顺序、及时开胸心脏按压、个体化应用肾上腺素 ,可使 6 4.37%的此类患者成功复苏。结论对心内直视术后心搏骤停患者 ,按 CAB顺序、及时开胸心脏按压、个体化使用肾上腺素是卓有成效的心肺复苏方法  相似文献   

2.
大剂量肾上腺素心肺复苏成功2例斯重阳张伟心脏停搏是一种急危症,尽管进行了广泛研究和实践,但并非每次心肺复苏(CPR)均获成功。目前一般所推荐的是美国心脏协会(AHA)的心肺复苏指南和标准〔1〕。近年来,动物试验提出,在CPR时,应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素〔...  相似文献   

3.
复习1987年以来国内期刊发表的有关复苏的文献,就资料完整的1521例及我院复苏成功的6例进行分析并指出:心肺复苏既要突破4 min急救极限,又要树立骤停时间20 min仍有可能复苏的信念,但骤停时间小于4 min仍是长期存活不留后遗症的主要因素,而有效的心肺复苏则是提高复苏成功率的关键。开胸心脏按压的血流机制明显优于胸外心脏按压。大剂量肾上腺素有利于自主循环的恢复。而复苏后,积极维持有效循环的稳定有利于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大剂量肾上腺素对心肺复苏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观察用大剂量肾上腺素对心肺复苏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为心肺复苏时正确合理使用肾上腺素提供依据。方法: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标准剂量肾上腺素组(C组)、大剂量肾上腺素组(D组)和超大剂量肾上腺素组(E组)。用窒息使大鼠心脏停搏作为动物模型,进行心肺复苏,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A组和B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正常,无明显区别。C组在复苏10分钟时心肌超微结构无明显变化;复苏30分钟时,心肌细胞肌丝排列不整齐,线粒体轻度扩张。D组复苏10分钟时心肌超微结构无明显变化;复苏30分钟时,心肌细胞部分损害,损害程度比C组复苏30分钟时严重。E组复苏10分钟时心肌超微结构略有部分改变;复苏30分钟时,其损害比D组更加严重。结论:在复苏早期使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和大剂量肾上腺素对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无明显影响。在复苏晚期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素或超大剂量肾上腺素对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有明显破坏。忽略其它复苏措施,单靠加大肾上腺素剂量有危险,应合理使用肾上腺素。  相似文献   

5.
心脏外伤的抢救体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总结心脏外伤的抢救体会 ,以改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5a来抢救的 17例患者的抢救措施、手术要点、开胸心脏按压结合倍增剂量肾上腺素在心脏停搏抢救中的应用、自体输血的应用。结果  17例患者中 13例抢救成功后均痊愈出院 ,随访无后遗症发生。 4例多发伤患者死于并发症。本组 6例患者术中出现心脏停跳采用心脏按压和倍增剂量的肾上腺素抢救 ,均取得成功 ,无副作用发生。 4例采用自体血回输 ,术后无一例发生血液感染、栓塞、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结论 伤后的及时诊断、术前快速准备、正确的手术入路、术中操作、有效的心肺复苏、避免遗漏合并伤是心脏损伤获救的关键。心肺复苏时提倡有效的心脏按压结合倍增剂量的肾上腺素抢救。提倡进行自体血回输。  相似文献   

6.
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分析——附86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英  黄大海  王清鸥  陈友红  陈慧 《新医学》2008,39(5):320-321
目的:探讨院前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接诊并行心肺复苏的86例院前心脏停搏患者按心肺复苏成功的标准分为成功组45例和失败组4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成功组心脏停搏至心脏按压时间为(2.2±0.5)min,失败组为(7.9±0.4)min。成功组25例气管插管时间为(2±0.2)min,失败组为(3±0.5)min。成功组心电图检查表现为心室颤动35例,失败组为20例。2组自发现心室颤动至电除颤时间分别为(2.8±0.6)min、(7.4±0.6)min。2组上述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成功组2例年青患者用常规剂量肾上腺素无效,改用大剂量肾上腺素(0.2mg/kg)抢救成功。结论:早期心脏按压、早期电除颤、熟练快速进行气管插管和合理使用心肺复苏药物是心肺复苏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院前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接诊并行心肺复苏的86例院前心脏停搏患者按心肺复苏成功的标准分为成功组45例和失败组4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成功组心脏停搏至心脏按压时间为(2.2±0.5)min,失败组为(7.9±0.4) min.成功组25例气管插管时间为(2±0.2)min,失败组为(3±0.5)min.成功组心电图检查表现为心室颤动35例,失败组为20例.2组自发现心室颤动至电除颤时间分别为(2.8±0.6)min、(7.4±0.6)min.2组上述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成功组2例年青患者用常规剂量肾上腺素无效,改用大剂量肾上腺素(0.2 mg/kg)抢救成功.结论:早期心脏按压、早期电除颤、熟练快速进行气管插管和合理使用心肺复苏药物是心肺复苏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在急救医学中的应用。方法:对34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并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常规应用肾上腺素静脉注射,根据需要辅以电击除颤等,并用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测生命体征。结果:复苏成功8例,总成功率为23.1%。结论:规范和普及心肺复苏技术,加强院前急救,可以大大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大剂量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刘洋,刘桂兰,王爱丽近年来动物和人体研究证明,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素可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本文就其进展介绍如下。一、肾上腺素的作用机制[1][2]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作用主要是其纯α—受体兴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剂量肾上腺素心肺复苏的应用体会娄底地区人民医院曾德才,申道君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祁述善肾上腺素是目前心肺复苏的首选药物,但其最佳剂量仍不明确。美国心脏协会推荐心肺复苏时肾上腺素的标准剂量为0.5~lmg每5min1次,但近年来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1.
大剂量肾上腺素对复苏患者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剂量肾上腺素对复苏患者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的影响欧世宁何伟生我们对23例心室停搏患者复苏中使用常规剂量及大剂量肾上腺素,观察对患者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的影响。1病例和方法1.1病例:所有病例均经心电监护证实心室停搏。按现行心肺复苏标准进行抢救:施行胸外心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心肺复苏时延迟使用升压素或肾上腺素对自主循环恢复率的影响,比较两者对窒息性心跳停搏家兔心肺复苏的疗效。方法 62只家兔均在呼气末夹闭气管8min,造成窒息性心脏停搏模型后,开始人工胸外心脏按压及机械通气,期间不用任何药物,复苏5min内恢复自主循环的家兔定义为常规心肺复苏成功,对5min内复苏不成功者,再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升压素(0.8IU/kg)或肾上腺素(0.2mg/kg)静脉注射,并继续常规心肺复苏:结果 常规心肺复苏的自主循环恢复率为24.19%(15/62),加用升压素和肾上腺素后总的自主循环恢复率提高到48.39%(30/62)。其中升压素组23只家兔中2只复苏成功(8.70%),肾上腺素组24只家兔中13只复苏成功(54.16%),肾上腺素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升压素组(P=0.001)。结论 对窒息性心脏停搏的家兔心肺复苏时应用升压素或肾上腺素可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肾上腺素在提高窒息家兔冠脉灌注压及复苏成功率方面明显优于升压素。  相似文献   

13.
静注不同剂量肾上腺素对心肺复苏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肾上腺素是抢救心脏骤停的首选而有效的药物。我们在心肺复苏中采用静注不同剂量的肾上腺素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6年2月~1999年4月在急诊科或病房发生的心脏骤停患者20例,患者有突然意识丧失,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消失或经心电图证实,时间在10分钟以内,以心肺复苏术(CPR)进行抢救,随机分为肾上腺素加大剂量组和肾上腺素标准剂量组,每组各10例,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见表1)。1.2方法1.2.1经确诊心脏骤停,立即建立静脉通道,经上肢近心静脉穿刺给药,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相似文献   

14.
关于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用法,临床上一直存在争议。自1988~1999年,我院采用首剂大剂量肾上腺素行心肺复苏14例;先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无效后追加大剂量肾上腺素行心肺复苏12例,现将两组患者的肾上腺素用量、复苏成功率及存活率进行比较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8年1月~1999年5月共行心肺复苏26例,根据肾上腺素不同使用方法分为A、B组,A组直接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素,共14例,年龄5~60岁,心脏骤停原因为外伤、手术或麻醉等,停跳时间3~40min,B组先使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无效后再加用大剂量肾上腺素,共12例,年龄5~51岁,心…  相似文献   

15.
心脏骤停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病症,胸外心脏按压是保证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以往徒手胸外心脏按压是我科心肺复苏最为常用的急救技术,然而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按压位置、深度、频率等都直接影响着心肺复苏的成功与否。近年我科引进了美国密执安公司生产的1007型萨勃心肺复苏机,现将我科使用该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复苏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大剂量肾上腺素对小儿心肺复苏的效果湖南省儿童医院祝益民综述赵祥文审校肾上腺素是心肺复苏(CPR)的首选药物,一致认为静脉注射和气管内给药复苏效果较好,且操作比放置中心静脉导管更快[1,2]>Y,但剂量仍有争论,许多观察认为长期应用的标准剂量肾上腺素(...  相似文献   

17.
院内心肺复苏中生存链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前,院内心搏骤停(cardiac attest,CA)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国内多行胸外心脏按压,静推肾上腺素等药物,较少采取电除颤及建立人工气道。本文回顾性分析171例发生CA行CPR患者,以便了解“生存链”在院内心肺复苏中的运用现状,发现其薄弱环节,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靖颖霞  李湘民  刘婷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9):1725-1726,172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肾上腺素对大鼠心肺复苏的影响.[方法]选用清洁级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32只分为两组,采用呼气末夹闭气管窒息致大鼠心脏骤停,夹闭5 min后开始心肺复苏,给予不同剂量肾上腺素(0.02 mg/kg,小剂量组;0.2 mg/kg,大剂量组),记录心率、血压的变化,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时间,1 h和6 h存活率.[结果]造模后约1~2 min所有大鼠均出现心脏骤停,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复苏成功率分别为69%和74%,ROSC时间分别为(155±78)s、(85±25)s,1 h存活率分别为89%和86%,6 h存活率分别为44%和57%.两组复苏成功率,6 h存活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1 h存活率,ROSC时间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0.2 mg/kg肾上腺素用于大鼠心肺复苏较0.02 mg/kg可明显减少心脏按压时间,缩短ROSC时间,但对提高复苏成功率和6 h存活率无明显差异,反而会降低1 h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在标准的新生儿心肺复苏(CPR)时,有两种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配合方式:一种是二者交替进行,即每次做人工呼吸时,心脏按压必须暂停,做间歇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intermittent chest compressi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ICC-CPR);另一种是二者同时各自进行,即人工呼吸时心脏按压不停止,做连续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continuous chest compression 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CC-CPR).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剂量肾上腺素在小鼠心肺复苏中的疗效,寻找小鼠心肺复苏中较合理的肾上腺素剂量.方法 30只小鼠经食道快速起搏心室诱发室颤、建立心脏停搏模型.起搏开始后4 min将小鼠随机分成三组(n=10):对照组(C组)、低剂量肾上腺素组(L组)和高剂量肾上腺素组(H组),分别经动脉注射药物(生理盐水、肾上腺素0.04 mg/kg或肾上腺素0.2 mg/kg)1次,同时开始胸外心脏按压及机械通气,观察自主循环恢复情况,10 min无效则放弃复苏.自主循环恢复的小鼠连续监测心电和血压60 min,观察血流动力学、呼吸恢复情况及生存时间.结果 L、H组小鼠自主循环恢复率均显著高于C组(分别为10/10,10/10,和3/10,P<0.01).L、H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组小鼠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H组和C组(P<0.05).结论 低、高剂量肾上腺素均可提高小鼠自主循环恢复率,但低剂量.肾上腺素的疗效优于高剂量肾上腺素,可延长自主循环恢复小鼠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