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宝珍  杨珍  江海强 《全科护理》2016,(14):1479-1481
[目的]观察对成人静脉留置针应用单手置管法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需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病人采取随机数字余数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单手置管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双手置管法,观察两组病人的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率及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和疼痛评分及留置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手置管法能提高成人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减少静脉炎发生,减轻病人疼痛,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2.
董莹 《当代护士》2018,(2):158-160
目的观察局部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减轻患者术前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的效果,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选取需要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手术患者84例,其中44例为观察组,先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于穿刺处皮肤,穿刺部位均为左手头静脉距离腕关节近心端,然后按照常规留置针穿刺方法穿刺留置套针;40例为对照组,则按传统静脉留置针操作标准操作。在操作结束后运用数字疼痛分级法、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和疼痛护理满意度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和记录,应用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研究调查数据显示,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穿刺后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舒适度和疼痛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减轻手术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镇痛效果明显,不仅降低患者疼痛程度还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和疼痛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孙旱兰 《全科护理》2012,10(28):2635-2636
[目的]观察全程绷紧皮肤在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中的效果。[方法]将118例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取全程绷紧皮肤穿刺,对照组58例采取常规穿刺法。比较两组病人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中采取全程绷紧皮肤穿刺,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留置针穿刺法在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双手送管法,观察组病人实施单手送管法,对两组病人的留置针一次成功率、病人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人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手送管法应用在脑卒中病人中能明显提高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盐酸利多卡因凝胶用于男性留置导尿的效果.[方法]将82例需留置导尿的男性病人分为两组,实验组插管前尿道内注入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对照组按常规操作方法插管.观察两组病人插管时疼痛程度、一次插管成功率.[结果]实验组病人疼痛轻、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应用于男性导尿术可减轻病人疼痛,提高插管的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乳腺癌化疗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失败的原因及改良赛丁格尔技术的应用价值,并对护理方式进行说明。[方法]纳入我院86例乳腺癌化疗病人为研究对象,将病人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改良赛丁格尔PICC置管术干预,对照组行传统PICC置管术干预,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穿刺部位出血量、平均穿刺次数、置管留置时间、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穿刺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1.07次±0.03次)vs(2.03次±0.98次),P0.05],观察组置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97.26d±31.54d)vs(70.34d±28.65d),P0.05]。观察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力、社会功能、疼痛、精神健康、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30%显著低于对照组3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PICC置管术相比,改良赛丁格尔PICC置管术可延长置管留置时间,减少穿刺次数及术后并发症,还能有效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时需结合适当的护理措施以降低置管失败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在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粤北人民医院拟行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2%盐酸利多卡因行浸润麻醉,观察组则采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行表面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置管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1次置管成功率、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和整体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1次置管成功率和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预防PICC置管术的疼痛。  相似文献   

8.
王丽娟 《全科护理》2011,(8):699-700
[目的]探讨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疼痛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法。[方法]将153例静脉留置针穿刺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采用传统的穿刺法,观察组85例采用改良穿刺法,比较两组病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疼痛反应。[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7.65%,疼痛发生率为3.53%;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9.71%,疼痛发生率为77.94%。[结论]静脉留置针穿刺中采用改良穿刺法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疼痛,优于传统穿刺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在B超引导下行中心静脉置管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7月—2016年6月静脉置管中心12 379例需行中心静脉置管的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观察组8 156例病人采用B超引导下行颈内静脉及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对照组4 223例病人由主治医生采用传统体表标志定位法进行颈内静脉及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比较两组病人的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平均穿刺次数以及机械并发症发生率。调查观察组医护患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置管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100.0%vs87.52%,P0.05);观察组置管平均穿刺次数(1.0次±0.2次)少于对照组(3.0次±3.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时间(5.0min±2.5min)短于对照组(17.3min±6.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需更换穿刺位置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20%vs 15.01%,P0.05);观察组置管的血肿形成和误穿动脉等机械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护患非常满意占95%,满意占5%。[结论]专科护士独立完成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置管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相关并发症、提高医护患满意度,专科护士在超声引导下行中心静脉置管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血管预防性保护的无痛管理在儿童静脉通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5月就诊于我院内外科病房脑膜炎、川崎病、肠道术后手术需使用丙种球蛋白、甘露醇、静脉高营养的患儿共176例,分为3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均在静脉穿刺前涂抹利多卡因软膏,用水胶体覆盖后,1组15min后穿刺,2组30min后穿刺。对照组则在静脉穿刺前涂抹利多卡因软膏,用敷贴覆盖,观察3组患儿穿刺过程的疼痛评分、家长的满意度情况、一次穿刺成功率、静脉炎的发生率及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在疼痛评分方面观察1组、观察2组低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方面,观察1组的家长满意度最高。静脉炎发生率方面,观察1组和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针留置时间方面,观察1组和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长于对照组。结论实施预防性血管保护的无痛管理,可以缩短表面麻醉的起效时间,提高穿刺的效率,提高家长满意度,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是静脉通路管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杨天婷  吴明琴 《全科护理》2016,(17):1768-1770
[目的]探讨不同进针方向在颈外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颈外静脉留置针的80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离心方向进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向心方向进针,比较两组的操作时间、1次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静脉留置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操作时间短(t=-4.856,P0.01),1次穿刺成功率高(χ~2=3.794,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χ~2=4.242,P0.05);两组在静脉留置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7,P0.05)。[结论]离心方向颈外静脉穿刺是可行的,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王楠  翁莉 《全科护理》2014,(14):1261-1262
[目的]观察集束化干预应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效果。[方法]将85例行PICC置管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置管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集束化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并发症、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导管异位率、堵管、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导管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干预能有效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延长患儿置管时间、减少置管相关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解剖定位模式在NICU新生儿中长期静脉留置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80例拟行中长期静脉留置的NICU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式进行置管操作和护理。观察组按解剖定位模式进行置管操作,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对两组静脉穿刺时间、留置时间、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静脉穿刺时间、留置时间、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解剖定位模式可缩短NICU静脉置管新生儿的穿刺时间,延长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精心护理是置管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罗丽云  陈丽旋  詹丹萌 《全科护理》2011,(20):1793-1794
[目的]观察普外科中年男性病人不同方法留置尿管的效果。[方法]将90例留置尿管的中年男性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留置尿管前5min从尿道外口注入1%盐酸丁卡因胶浆5 g后按常规方法将尿管置入;对照组在留置尿管前5min从尿道外口注入无菌液状石蜡5 mL后也按常规方法将尿管置入。[结果]实验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置管过程及置管后疼痛程度、肉眼血尿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盐酸丁卡因胶浆可明显减轻围术期中年男性病人的疼痛程度及肉眼血尿程度,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前列腺良性增生(BPH)患者留置导尿管流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6月(实施HFMEA管理前)本院老年病科收治的33例BPH留置导尿管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9年7?12月(实施HFMEA管理后)收治的35例BPH留置导尿管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HFMEA对BPH患者留置导尿管流程进行分析,通过计算风险优先值(RPN)查找流程中潜在的高危因素,并对RPN>125的关键环节制定并实施改进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及首次置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首次置管成功率为97.14%(34/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76%(2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64,P=0.0093<0.05)。观察组失效模式如对患者病情评估不足、导尿手法操作不当、无法正确判断导尿管是否在膀胱内、患者准备不足、导尿管型号选择不当及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干预、疼痛护理、操作技术、满意度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HFMEA管理有助于改进BPH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流程,提高置管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和探讨精准护理在桡动脉血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后对照的类实验研究方法,选择从2019年7月-2019年9月在我院接受动脉穿刺采血患者116例,设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选择从2019年1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动脉穿刺采血患者122例,设为观察组,行精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桡动脉采血时一次穿刺成功率、疼痛程度。结果: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70.69%,观察组为90.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疼痛程度分级为0度1.72%、1度67.24%、2度31.03%,观察组为0度2.46%、1度93.44%、2度4.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桡动脉血采集中应用精准护理,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疼痛程度,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间隔时间与剂量进行局部皮肤喷雾麻醉时,利多卡因气雾剂对缓解术前静脉穿刺痛的效果。方法选择180例择期手术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气雾剂在静脉穿刺部位进行表面喷雾麻醉,按喷雾剂量4.5,9.0mg分为A、B两组,分别在用药后3,5,7min进行穿刺,使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PIS)、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的疼痛和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A、B两组NPIS评分3min分别为(5.3±1.0),(4.9±1.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P〉0.05);5min分别为(3.9±1.2),(2.9±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P〈0.05);7min分别为(1.9±1.2),(0.9±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P〈0.01)。A、B组3,5,7minNPIS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46.13,56.10;P〈0.01),随时间延长,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均减轻。A、B两组满意度分别为79%,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6.47,P〈0.05)。结论利多卡因气雾剂对术前缓解静脉穿刺痛效果明显,以注射前7min进行表面麻醉喷雾穿刺部位4.5mg连续2喷,镇痛效果好,通过合理正确掌握用药的方法有利于充分发挥镇痛效果,同时能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置管(internal jugular vein catheter,JVC)、股静脉置管(femoral vein catheter,FVC)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在神经内科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1年7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32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其置管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JVC组(n=108)、FVC组(n=63)和PICC组(n=156),比较三种静脉置管方法在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和患者舒适程度方面的差异。结果FVC组和PICC组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3.65%和93.59%,三种静脉置管方法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C留置时间最长,平均为(119.78±33.52)d(P〈0.05);三种置管方法在误入动脉、气胸、导管堵塞、血肿、静脉炎和感染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ICC组患者舒适度最好(P〈0.05)。结论PICC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下肢与上肢静脉PICC置管的效果及对新生儿疼痛程度、配合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以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A组(n=50,经下肢静脉PICC置管)与B组(n=50,经上肢静脉PICC置管)。比较两组的置管效果。结果A组操作时间、出血量、留置时间均优于B组(P<0.05)。A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B组,导管异位率、送管困难率低于B组(P<0.05)。A组穿刺时、穿刺后5 min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B组(P<0.05)。A组的配合度高于B组(P<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而言,经下肢静脉PICC置管较上肢静脉PICC置管效果更好,利于减轻患儿疼痛程度,减少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儿配合度及一次穿刺成功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黄春辉  冯淑芳  周春丽 《全科护理》2012,10(11):965-966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儿童输液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830例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疼痛客观评分低于对照组;患儿依从性和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儿童静脉输液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患儿对疼痛的敏感度,明显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和患儿的依从性,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