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患者脑功能的功能性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静息状态下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SAHS)患者脑功能是否发生异常及经持续正压通气(CAPP)治疗后脑功能的改变情况.方法:搜集25例中重度OSAHS患者(患者组)及2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患者CAPP治疗前后及健康志愿者均进行MRI平扫及血氧依赖水平功能性磁共振成像(BOLD-fMRI)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治疗前右侧额中回等脑区的局部一致性减低,右侧岛叶等脑区的低频振幅(ALFF)值减低,右侧额下回等脑区的低频振幅比率(fALFF)值减低.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治疗后右侧小脑半球等脑区的局部一致性减低,右侧楔叶等脑区的ALFF减低,右侧额下回等脑区的fALFF减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组治疗后右侧颞下回等脑区的局部一致性明显增高,右侧小脑半球等脑区的ALFF增高,左侧枕中回等脑区的fALFF增高.结论:静息状态下OSAHS患者脑功能状态存在异常,经CAPP治疗后脑功能异常的脑区可部分逆转.功能性MRI对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患者脑功能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会引起夜间间歇性低氧、呼吸紊乱及睡眠碎片化,这些均可导致大脑多个脑区灰质结构发生改变。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和图像处理方法的改进,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OSAHS患者存在脑灰质结构的异常,为深入了解OSAHS神经认知的病理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本文不仅综述了成人OSAHS患者在边缘系统、基底神经节、丘脑、小脑、大脑皮质等区域脑灰质结构改变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还对儿童OSAHS患者的脑灰质结构相关研究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度中心度(DC)法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脑功能异常及其神经病理学机制。方法:受试者包括在本院呼吸内科经多导睡眠监测(PSG)初次诊断且未经过治疗的30例男性OSAHS患者(患者组)及同时间段经PSG监测为睡眠正常且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所有受试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分,然后进行rs-fMRI检查,获取脑组织的血氧水平依赖(BOLD)信号,将OSAHS组与对照组间BOLD信号有显著差异的脑区作为感兴趣区域(ROI),提取每个ROI的DC值,将其与MoCA评分以及PSG监测的睡眠指标[呼吸紊乱指数(AHI)、微觉醒指数(AI)、最低血氧饱和度(Mini-SaO2)]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中DC值增加的脑区有左侧脑桥、右侧边缘叶、左侧颞上回、右侧额下回、左侧额上回和右侧额上回;DC值减低的脑区有右侧小脑后叶和左侧楔叶。右侧小脑后叶的DC值与MoCA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56,P<0.001),左侧楔叶的DC值与Mini-SaO2(r=0.519,P=0.003)呈显著正相关。结论:OSAHS患者多个脑区的度中心度发生了改变,右侧小脑后叶度中心度减低可能与认知功能的减低有关,左侧楔叶的度中心度减低可能与缺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王火  殷兴艳  刘斌  武蔚  张玉华 《武警医学》2006,17(3):173-177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通气功能和睡眠结构的变化,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监测单纯鼾症组,鼾症合并心血管疾病组,OSAHS组,以及OSAHS合并心血管疾病组患者低通气指数、呼吸暂停指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觉醒指数及睡眠分期的变化.随机选择OSAHS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28例实施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结果 OSAHS合并心血管病组的呼吸暂停指数高于单纯OSAHS组(P<0.05).OSAHS合并心血管疾病组的觉醒指数和3+4期睡眠时间明显小于单纯OSAHS患者(P<0.01或P<0.05).OSAHS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显著降低(P<0.05),最低氧饱和度明显升高(P<0.05);重度组2期睡眠明显减少(P<0.01);重度组3+4期睡眠明显增加(P<0.05).结论 OSAHS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有明显的通气功能和睡眠结构紊乱,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后通气功能和睡眠结构紊乱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以夜间间歇性缺氧和睡眠片断化为特征,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认知功能损伤,是一种发病率高、严重影响生活并危及生命的睡眠疾病.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成像方法和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OSAHS病人存在显著的脑结构、代谢和功能异常,从而为深入了解OSAHS神经认知功能改变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提供了重要信息.综述了神经影像学技术在揭示OSAHS相关脑改变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主要临床表现为打鼾且伴有呼吸暂停,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白天易嗜睡.此病经常伴有多脏器的损害,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受到了严重影响[1-4].近年来随着功能MRI(fMRI)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聚焦于此,期望通过fMRI来揭示OSAHS对脑功能的损害机制,抓住早预防、早治疗的契机.  相似文献   

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认知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hypopnea syndrom,OSAHS)患者的认知功能.方法OSAHS男性患者82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  相似文献   

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venfilafion syndrome.OSAHS)是睡眠时因上气道阻塞而引发的阵发性呼吸暂停或通气不良的一种综合征。OSAHS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高发疾病,常常与心血管系统、代谢系统及鼻部疾病相关连,故日益受到医务工作者及患者的重视。而多导睡眠图(PSG)是诊断睡眠呼吸障碍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对108例经PSG确诊为OSAHS的患者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以睡眠时反复上气道塌陷导致打鼾、频繁呼吸暂停及呼吸浅慢,低氧血症、睡眠中断、白天嗜睡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OSAHS对机体的损害复杂而广泛,伴有并发症时,常以并发症为主要表现,是一种涉及多学科的疾病,容易误漏诊。现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院前急救部分患者回访确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误漏诊病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睡眠过程中因上气道塌陷阻塞而出现呼吸暂停或低通气,同时可伴有低氧血症、白天嗜睡、记忆力下降等病症~([1])。舌后坠是上气道尤其是舌后区塌陷阻塞的主要病因之一,且一直是OSAHS治疗的重点和难点~([2])。本研究将舌后坠与OSAHS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联合运用行为学测试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方法,探讨右侧颞叶癫痫(rTLE)患者警觉相关脑网络特点及其损害.方法 对20例rTLE患者和18例对照行注意网络测试(ANT),比较其警觉网络效率.随后行rs-fMRI扫描,运用基于稳定的群组独立成分分析软件(MICA)提取警觉相关脑网络,并行组内分析和组间比较.提取rTLE患者组差异脑区功能连接Z值,与警觉网络效率行相关分析.结果 rTLE患者与对照组ANT测试警觉网络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TLE患者组与对照组存在类似的警觉相关脑网络,网络内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为右顶下小叶、角回,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为右额下回岛盖部、中央沟盖、额中回、背外侧额上回、楔叶、枕上回等脑区.右楔叶功能连接Z值与警觉网络效率相关.结论 rTLE患者存在警觉相关脑网络损害,可通过增强其他脑区功能连接进行代偿.  相似文献   

12.
【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睡眠障碍疾病中常见的类型,常见于肥胖与老年人群患者,发病率高就诊率低。近年来,发现OSAHS患者伴有认知功能的障碍,严重时可能发展成为精神性疾病,如抑郁/情感障碍/焦虑等。脑功能障碍与脑结构改变有关。本文对OSAHS患者认知功能与脑结构改变进行综述,以期提高认识,给予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fMRI图像处理技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OSAHS) 患者神经影像学进行研究,运用ReHo法探索患者脑功能及结构变化。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厦门市海沧医院就诊的 20 例OSA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 20 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受试者的一般情况并对两组患者进行睡眠监测,同时进行fMRI检查,并运用ReHo法对各组及两组间受试者睡眠前后脑区功能改变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两组受试者一般情况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AHI(2.35±1.27)低于OSAHS组(32.93±14.90),最低SpO2值(88.25±3.01)高于OSAHS组(67.25±8.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人群睡眠后ReHo增强脑区有左右侧颞下回、左右侧前扣带回、右侧杏仁核、右侧海马,减弱脑区有左右侧前额叶、左右顶叶。OSAHS患者睡眠后ReHo增强脑区有左右侧颞下回、右侧脑干,减弱脑区有右侧额中回、两侧额上回及右侧顶下小叶。与健康对照组对比,在OSAHS组中,增强脑区有左右侧小脑后叶、右侧脑干,减弱脑区有右侧额中回、左侧顶下小叶、两侧额上回。结论 OSAHS患者的多个脑区ReHo值均有变化,说明间断性缺氧对患者的脑功能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leepapneasyndrome ,SAS)指每晚7h睡眠中 ,每次发作呼吸暂停 10s以上 ,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呼吸紊乱指数 (Respiratorydisturbanceindex,RDI)即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pneahypoventilationindex ,AHI)大于 5 [1] 。由上呼吸道阻塞性病变引起的SAS ,则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bstructivesleepapnea -hypopneasyndrome,OSAHS) [2 ] 。通过腭咽成形术降低睡眠期间上呼吸道的阻力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是目前治疗OSAHS的主要方法之一。我科于 1997年 11月~ 2 0 0 4年 4月间 ,对经多导睡…  相似文献   

1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常见的睡眠障碍,以反复发作的睡眠呼吸暂停和低氧血症为主要临床特征,可引起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甚至可出现高血压、冠心病及脑卒中等心脑血管并发症.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OSAHS患者冠心病的患病率为20%~30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是预测冠心病死亡的独立危险指标[1].我国军事飞行人员OSAHS患病率在0.8%~1.9%之间[2],是航空医学研究的重点,特别是睡眠障碍对军事战斗力的影响及其干预方面的研究.军事飞行人员患OSAHS易出现飞行疲劳,生理、心理功能下降,尤其是中、重度患者,可能影响其认知和操作能力,出现飞行安全隐患[3],甚至引发飞行事故,特别是中年飞行骨干OSAHS发生率较高,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王桂清  孙宝君 《人民军医》2007,50(4):235-238
1 概述 成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apnea syndrome OSAHS)、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低通气综合征等。临床上以OSAHS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呼吸暂停和呼吸表浅,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从而导致白天嗜睡、心脑肺血管并发症乃至多脏器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睡眠呼吸暂停(sleep apnea SA)是指睡眠过程中,口鼻呼吸气流均停止10s以上;低通气是指睡眠过程中,口鼻呼吸气流强度(振幅)较基础水平降低50%以上,并伴有SaO2(血氧饱和度)较基础水平下降≥4%;OSAHS是指每夜7h睡眠中,呼吸暂停及低通气反复发作在30次以上,平均每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加上低通气次数(AHI)≥5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氧磷酶(PON)及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变化的意义。方法选择OSAHS患者20例及健康对照组2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ox-LDL、CuZnSOD及PON水平,并与睡眠呼吸暂停严重程度有关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OSAHS患者血清ox-LDL及CuZnSOD浓度比对照组明显升高,而PON浓度降低(P<0.01)。OSAHS患者血清ox-LDL、PON及CuZnSOD水平与反映睡眠呼吸暂停严重程度的指标有相关性(P<0.01)。结论血清ox-LDL、CuZnSOD及PON水平可以反应OSAHS患者的氧化应激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亦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hypopnea syndrome,OSAHS),其特征是睡眠状态中反复发生上气道完全和(或)不完全阻塞。反复发生的呼吸暂停,可产生严重的甚至致命性低氧;同时,还可出现高碳酸血症,失代偿性酸中毒,此时能直接引起血液动力学和流变学改变,使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加重而导致多系统器官损害。对OSAHS的治疗包括药物、手术、无创呼吸机等。其中,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扫描在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上气道的阻塞平面和范围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30例OSAHS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清醒状态下行上气道64层螺旋CT扫描,其中9例重度OSAHS患者在睡眠呼吸暂停时再次行上气道64层螺旋CT扫描,所有数据采用Mimics软件,测量和比较健康志愿者和OSAHS患者以及重度OSAHS患者清醒状态和睡眠呼吸暂停时上气道形态学上的差异.结果 (1)OSAHS患者清醒状态下上气道在软腭平面和舌后平面有不同程度的狭窄,与健康志愿者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2)重度OSAHS患者清醒状态与睡眠状态的阻塞平面大致一致,然而睡眠呼吸暂停发作时软腭后区的最小截面积远小于清醒状态下的截面积或完全闭塞,二者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64层螺旋CT扫描和图像后处理能够在体评价OSAHS患者上气道阻塞的平面和范围.  相似文献   

2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1](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由于睡眠过程中咽部的阻塞、狭窄导致反复发生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并引起睡眠紊乱和低氧血症,从而导致了白天嗜睡、工作效率低下、睡眠时间增多、睡眠后不能解乏、睡眠时间歇性打鼾及憋气等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