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工具在降低药学管理差错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2019年1~6月应用常规药学管理方法,依照医生医嘱用药,并观察患者用药前后变化,设为实施前。于2019年7~12月应用质量管理工具,从人员培训到药房管理规定更新等角度依顺序优化药房管理,消除潜在差错风险,设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满意率与差错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前患者满意率,显著低于实施后(P<0.05)。实施前差错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实施后(P<0.05)。结论:质量管理工具应用于药房管理,可提高药房人员专业技能及服务态度,并合理有效规划药房药物摆放顺序及药物分配流程,为患者提供良好医疗体验,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SHEL模式的实施与成效。方法:医院于2018年1月开始在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实施SHEL模式,并就SHEL模式实施前后高危药品管理差错发生率进行比较,明确SHEL模式在药品管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SHEL模式实施后高危药品管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SHEL模式在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在显著降低高危药品管理差错发生率的同时,提高了患者临床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医院病区药房药品货位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对2015年7月~2017年5月期间医院病区药房药品货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制定并实施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比较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改进措施实施前)与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改进措施实施后)医院病区药房的处方调剂差错发生情况及完成药房管理单项工作所花费的时间。结果:实施后医院病区药房的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完成药房管理单项工作所花费的时间显著少于实施前(P<0.05)。结论:药品货位管理是病区药房药品管理中的重要一环,良好的药品货位管理能有效预防药品调剂差错的发生,提高病区药品管理的工作效率,对维护药品安全、用药安全及患者安全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药品编码定位及相似药品管理在病区药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实施药品编码定位及相似药品管理前和2016年1月~2017年1月实施药品编码定位及相似药品管理后病区药物管理情况,分析药品编码定位及相似药品管理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实施后病区药房发药高峰期调配处方数量明显高于实施前;平均每小时调配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病区药房处方调配总差错率明显低于实施管理前;药房药品盘存时间明显短于实施管理前;药房实习生熟悉药品摆放位置时间也明显短于实施管理前(P0.05)。结论:药品编码定位及相似药品管理应用于病区病房管理中,能显著提升药师工作效率,降低调配差错发生率,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基于个人数字助理的HIS系统用于药房管理的实践效果,探讨提升药房管理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以医院药房为研究对象,医院自2020年1月起应用基于个人数字助理的HIS系统实施信息化管理,2019年7~12月为实施前,2020年1~6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药房工作效率、药房服务出错率、药房管理问题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的人均日调剂量多于实施前,实施后的单方调剂时间、寻找单种药品时间、药品盘点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药房服务出错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药房管理问题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基于个人数字助理的HIS系统用于药房管理的实践效果显著,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药房工作效率,降低药房服务出错率,减少药房管理问题,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护药三方跨团队协作在病区备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月医院病区实施医护药三方跨团队协作管理模式,医生、护士与药师共同分析病区备用药品管理现状,针对分析结果共同提出改进对策并实施。2019年7~12月为实施前,2020年1~6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病区药品过期、用药差错及临床医护工作者对病区药房工作情况的满意度。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医护药三方跨团队协作后,病区备用药品每月的药品过期和用药差错数量均明显降低,而临床医护工作者对病区药房工作情况的满意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病区备用药品管理中实施医护药三方跨团队协作提高药品管理质量,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住院部药房药品调配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为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部药房药品的合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7月医院住院部药房的药品调配情况,将此阶段作为对照组,于2016年8月~2017年2月在医院住院部药房开展QCC,将此阶段作为观察组,评估活动目标达成情况,并比较QCC开展前后住院部药房的药品调配差错事件发生率及工作人员综合能力。结果:观察组的药品调配差错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工作人员综合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QCC可降低药品调配差错事件发生率,提高工作人员综合能力,对住院部药房的药品调配管理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基于“互联网+中医药”背景下智慧药房管理模式的构建与成效。方法:自2019年1月起构建基于“互联网+中医药”背景下的智慧药房管理模式,内容包括电子处方流转系统、全程条码识别管理系统、电子处方审核系统、智能配送系统等。分别统计2018年(实施前)和2019年(实施后)的药房管理数据,比较实施前后药品调剂、处方审核所需时间。于不同时期各随机抽调500份处方,比较处方审核差错率、中药煎煮差错率和药品调剂差错率。结果:实施后药品调剂、处方审核所需平均时间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处方审核差错率、中药煎煮差错率和药品调剂差错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构建基于“互联网+中医药”背景下的智慧药房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药房工作效率,减少药品调剂、处方审核等各类差错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PDCA循环应用在住院药房药品质量管理与用药安全中的效果。方法:医院住院药房自2019年8月起实施PDCA循环管理,2019年4~7月为实施前,2019年8~11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药品质量、破损、更换厂家及近效期等发生率,与实施前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施后剂型差错、品种差错及漏发等发生率,与实施前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药房当中应用PDCA循环进行管理,药房人员可以更好、更高效地发现有质量问题的药物,使住院药房的药品质量得到了保证,同时住院药房的调剂流程也可以更加规范,管理效果明显,患者用药安全得到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形成医院自有评价体系,提升医疗机构的检验质量。方法:医院自2019年2月起应用使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建立的基本医疗机构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法,助力临床检验管理,形成良性自我净化循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渐随时代而进步,2019年2月~2020年1月为实施后,2018年2月~2019年1月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前临床检验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实施后(P<0.05)。实施前患者满意率,显著低于实施后(P<0.05)。结论:应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可助力医院形成评价体系,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形成新临床医疗机构临床检验质量管理环境,利于患者获得优质医疗服务体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中成药注射液的药房管理及其对临床应用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2月到2016月12月本院药房管理实施前中成药注射液资料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1月到2018月1月本院药房管理实施后中成药注射液资料作为观察组,每组资料均收集300例。对比两组中成药注射液差错事件发生率、使用科室评分。结果:通过对对照组中的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发现管理制度问题、药品质量、临床使用情况、变态反应、生产工艺等为主要问题。观察组实施针对性药房管理后,中成药注射液差错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且观察组差错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使用科室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中成药注射液的药房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统计,并针对管理中的问题,实施相应的管理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中成药注射液应用效果,减少中成药注射液差错事件发生率、提高相关科室对药房管理评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质量规范化管理在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自2019年1月起在常规管理基础上添加质量规范化管理,2018年7~12月为实施前,2019年1~6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药品报损率、患者投诉率等,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药品账目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药房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药房的管理工作当中添加质量规范化管理,可以提高药房工作人员对药物的认知,使工作人员的职业责任感得到提升,从而促进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药物摆放和发放,使医院的管理水平提高,为药品的质量安全和账目清晰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探讨急诊科高危药物临床使用的安全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医院急诊科药房自2017年1月起开始对高危药品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分别于安全管理实施前(2016年)、实施后(2017年)实施前后内分别抽取120例急诊科患者,比较安全管理实施前后实施前后内急诊科患者的药品差错事件发生率、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药品管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在药品差错事件方面,安全管理实施后急诊科患者的总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在输液不良事件方面,安全管理实施后急诊科患者的总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在药品管理质量评分方面,安全管理实施后的药品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安全管理实施后患者的总满意率高于实施(P0.05)。结论:在急诊科高危药品管理中开展安全管理,可有效减少高危药品差错事件和输液不良事件,确保高危药品管理质量及其临床使用时的安全性,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急诊科药品管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应用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的效果。方法:医院从2017年1月开始在西药房对药品进行合理分类,同时实施药品监管制度,以实施后一年时间为限,比较实施后的一年和实施前的一年西药房管理质量。结果:研究通过合理分类西药房中的药品,同时注重做好药品的监督管理,结果显示,实施后药房工作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改进措施实施前(P0.05);另外实施改进措施后患者对药房服务质量满意度为明显高于改进措施实施前(P0.05)。结论: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应用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能够提升西药房管理质量,减少药房工作差错发生率,保证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门诊药品管理中的主要差错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门诊药房采用数字化管理模式后的2017例次药品发放作为观察组,并将前一年度的常规药房管理的2023例次药品发放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药品管理中的差错事件,总结其主要引发原因,并分析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药品发放中差错事件总发生率为1.1%,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发药品发放差错的主要原因包括单人配发、药物摆放及医师疏忽等原因。结论:门诊药房中差错事件的主要原因多为药师工作量较大而形成的工作疏忽所致,应用数字化管理模式可显著抑制发放差错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管理中负性事件管理路径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医院心内科于2019年2月起实施负性事件管理路径,2018年7月~2019年1月为实施前,2019年2~8月为实施后,实施前有96例患者,实施后有105例患者,比较实施前后负面事件发生率,并比较实施前后心内科人员综合护理质量水平。结果:实施后患者负性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综合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负性事件管理路径,可有效增强护理人员护理能力,提高综合护理质量,显著降低负性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药房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起将品管圈管理方法应用于药房管理,根据时期进行分组,统计2015年全年药房管理成效与2014年全年成效进行比较,品管圈应用内容包括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活动主题、制定目标及计划、实施计划,评价实施前后的药房调剂差错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小组预期目标为将全年药房调剂差错发生率控制在0.8%以内,实际将调剂差错发生率控制在了0.46%,圆满完成目标;2014年全年药房调剂差错发生率为4.1%,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药房调剂差错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用于药房管理能够有效的减少调剂差错事件,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全面提高药房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普外科高危药品的用药安全管理策略。方法: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2019年2月,于2018年2月起实施用药安全管理,2017年1月~2018年1月为实施前,2018年2月~2019年2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普外科医护人员的高危药品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分析实施前后患者的高危药品用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医护人员的高危药品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于普外科中开展高危药品的用药安全管理策略,可以促进药品管理质量的提升,对患者用药安全有保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门诊药房全面优化药学服务的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6~10月的门诊药房使用常规管理办法,为实施前。选择医院2018年11月~2019年3月的门诊药房实施药学服务优化,为实施后。结果:实施后用法用量差错、药物品种差错、药物使用重复、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总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全面优化门诊药房的药学服务,可以改善当前的药学服务质量,减少临床药学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差错的可能性,同时使得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大大减少,让患者对医院服务更加满意,提升医院整体的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医疗机构药学管理相关投诉原因,探讨合理解决措施。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月,实施常规药学管理方法,为实施前;选择2019年2月~2020年1月,实施新型药学管理方法更新药房定义追随现代药学需要,从配发药中心变成与医生紧密合作的药学团体,为实施后。结果:实施前患者满意率低于实施后(P<0.05);实施前药学管理投诉率高于实施后(P<0.05)。结论:更新药房管理角色定位,将传统分发药配送中心更改为与医生共同合作临床诊断制定药方的团体,能够有效提高医疗机构药学管理效率,降低患者不满意率投诉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