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肌肉减少症是以肌肉体积减少、肌力下降和肌肉功能减退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肌肉减少症作为一个独立 的疾病体已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其在肿瘤患者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肌肉减少症是肿瘤恶病质的一个 重要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患者的生存期。在肿瘤患者中,发生肌肉减少症的几个主要因素包括:①高耗能; ②厌食;③炎症;④代谢不平衡。为了解肌肉减少症与肿瘤化疗之间的关系,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述:肌肉减少症 在肿瘤患者中如何诊断;肌肉减少症在肿瘤患者中的发病率如何;在肿瘤患者治疗中,肌肉减少症与化疗药物之间的关系 如何;肌肉减少症对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如何;肌肉减少症的干预措施及其对肿瘤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随着对肌肉减少 症在肿瘤患者中研究的深入,肿瘤学专家可以借鉴目前研究取得的结果应用于临床,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个体 化的用药方案、营养治疗或物理辅助治疗策略等,最终为改善患者的预后和提高其生活质量服务。  相似文献   

2.
肌肉减少症是一种主要表现为骨骼肌含量减少和功能减退的临床综合征,常见于老年人及营养不良、慢性炎症、恶性肿瘤患者。肿瘤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肌肉减少症发生率较高,尤其是胃肠道肿瘤患者。本文旨在探讨胃肠道肿瘤患者中,肌肉减少症的发生率及其与治疗相关副反应和预后的关系,进而明确其在胃肠道肿瘤患者中的临床价值。以“肌肉减少症”和“肿瘤”为主要关键词检索CNKI及Pubmed相关文献,总结发现,首先,在胃肠道肿瘤患者中,肌肉减少症有较高的发生率,但诊断方法和标准不一,肌肉减少症的规范化诊断需包括肌肉含量评估和功能状态评估两方面;其次,肌肉减少症的发生对胃肠道肿瘤的治疗耐受性及预后产生不利影响,包括增加严重化疗毒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手术后住院时间、增加远期死亡风险等。综上,肌肉减少症的评估在胃肠道肿瘤中体现重要的临床价值,有望成为预测胃肠道肿瘤患者临床结局的重要手段,同时,对肌肉减少症的临床干预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肌肉减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并比较有无肌肉减少症的患者之间人 体成分、血清学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差异,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数据。 方法 收集 321 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利用多频生物电阻 抗分析仪对患者进行人体成分测量,依据亚洲肌肉减少症工作组(AWGS)诊断标准进行肌肉减少症诊断,并分为肌肉减少症 组和无肌肉减少症组;营养状况评估采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 PG-SGA),全身炎症反应评价采用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mGPS),生活质量评估采用欧洲生活质量协作组癌症核心量表(QLQ-C30)。 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患 者发生肌肉减少症的因素。 采用 t 检验和秩和检验比较两组体成分、血清学指标及生活质量的组间差异。 结果 本研究共有 102 例患者诊断为肌肉减少症,发病率为 31. 78%;结果显示患者在不同 PG-SGA、体质指数(BMI)、mGPS 分组中肌肉减少症 的发病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 05),且 BMI 是影响其发病率的独立因素。 肌肉减少症患者各体成分量及血红蛋白、白蛋白、 甘油三酯低于无肌肉减少症患者,而细胞外水分比率高于无肌肉减少症患者;在生活质量中功能领域、症状领域评分低于无 肌肉减少症患者,便秘、食欲减退评分高于无肌肉减少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肌肉减 少症的发生率与 PG-SGA、BMI、mGPS 有关,其中 BMI 是影响发生率的独立因素;肌肉减少症导致患者各体成分量降低、营养 状况差、全身炎症反应评分高、相位角水平低、生活质量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评价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8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前、后行CDFI检查,观察肿瘤大小、血供变化情况.结果 TACE术后大多数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肿瘤内部及周边血供明显减少(P<0.05),以肿瘤内血流减少明显,其血供减少程度与肿瘤缩小程度相一致.结论 CDFI能客观判断肿瘤大小及血流灌注状态,是目前评价肝癌TACE效果较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预后判断的作用和指导重复治疗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研究表明骨骼肌质和量的退化和胃肠道肿瘤患者临床结局密切相关。CT为肿瘤患者常用临床诊疗工具,其对骨骼肌具有较高分辨率。CT相关参数“SMD和SMI”可分别反映骨骼肌质(肌肉脂肪浸润,myosteatosis)和量(肌肉减少症,sarcopenia)的变化。本文以“肌肉减少症、肌肉脂肪浸润、骨骼肌指数、骨骼肌密度、肿瘤、预后、治疗不良反应”等为关键词检索Pubmed及CNKI相关文献总结CT相关参数在胃肠道肿瘤患者中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发现:肌肉脂肪浸润(低SMD)及肌肉减少症(低SMI)在胃肠道肿瘤患者中发生率均较高,且两者评估标准渐趋统一,但最佳截断值仍具有争议。肌肉脂肪浸润(低SMD)及肌肉减少症(低SMI)均可降低胃肠道肿瘤患者治疗耐受性,且均为胃肠道肿瘤患者不良预后因素。综上所述,CT相关骨骼肌参数可协助指导胃肠道肿瘤患者的诊疗决策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肌肉减少症是一种以进行性、广泛性的骨骼肌含量减少和功能减退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由于肿瘤患者的高分解代谢和低合成代谢状态,因此,肌肉减少症的发生率较高.与恶性肿瘤相关的肌肉减少症,称为肿瘤相关性肌肉减少症,不仅影响患者机体成分的正常代谢,还会降低患者治疗疗效、生活质量,缩短生存期.因此,做好肿瘤患者的营养筛查和评估,及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射频消融(RFA)治疗后肿瘤残留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至2007年3月114例经RFA治疗的HCC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可能与RFA后肿瘤残留有关的临床因素以及残留HCC的预后.结果 114例HCC患者经RFA治疗一次后,完全消融90例,肿瘤残留24例.90例肿瘤完全消融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40个月,24例肿瘤残留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9个月,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2).在24例肿瘤残留患者中,经再次治疗后达到无肿瘤残留者11例,其中位生存期为53个月;经再次治疗后仍有残留者13例,其中位生存期为28个月.RFA治疗一次后肿瘤完全消融患者与再次治疗后达到无肿瘤残留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8);与再次治疗后仍有肿瘤残留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3 cm(P=0.007)和靠近大血管(P=0.042)是HCC经RFA治疗后肿瘤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肿瘤>3 cm和靠近大血管是HCC行RFA治疗后肿瘤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未能达到完全消融的HCC患者,应积极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争取达到完全根治肿瘤,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肌肉减少症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类疾病,可增加跌倒、骨折和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营养治疗是缓解及预防老年肌肉减少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临床患者及居家治疗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其优势在于可操作性强、治疗及预防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低等。本文以欧洲老年人肌肉减少症工作组(EWGSOP)在2018年更新的标准EWGSOP2,2019年亚洲肌肉减少症工作组(AWGS)颁布的标准AWGS2019和2011年国际肌肉减少症工作组(IWGS)颁布的标准IWGS等为参考,依据国内外研究中基于人群开展的各类研究,包括近年来发表的多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回顾性研究和横断面研究等各类研究,通过挖掘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对肌肉减少症的筛查、诊断、评估、营养预防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和更新,采用欧洲心脏学会证据分级和推荐强度标准,制订了老年肌肉减少症的临床诊断与营养干预指南,针对不同类型、发病机制、疾病严重程度等特征做出营养治疗方案推荐,为临床诊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原(Fib)与前白蛋白(PA)比值(FPR)对肝细胞癌(HCC)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245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计算FPR,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HCC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通过单因素及Cox回归多因素风险模型分析影响HCC患者预后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HCC患者1、3、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73.06%、40.82%、30.20%。单因素分析显示,Child-Pugh分级、TNM分期、门静脉癌栓、肿瘤数目、FPR、肿瘤直径、TBil、Alb、ALT、AST、Fib和PA指标与HCC患者预后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门静脉癌栓、肿瘤数目、肿瘤直径、Alb、ALT、FPR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FPR预测HCC患者预后的cut-off值为19.295,曲线下面积为0.738,灵敏度为54.1%,特异度为81.3%,阳性预测值为75.4%,阴性预测值为63.6%,约登指数为0.353 8,FPR在预测HCC患者预后方面较其他各项预后指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FPR与HCC患者预后关系密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预测HCC患者预后诊断价值较高,可指导临床上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和营养状况,从而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剪接变体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2基因(LncRNA-SVUGP2)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HCC患者8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其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LncRNA-SVUGP2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LncRNA-SVUGP2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是否合并HBV感染及肝硬化等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LncRNA-SVUGP2在癌旁组织中相对于HCC组织的表达量为10.174±0.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SVUGP2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是否合并HBV感染无关(P>0.05),而与患者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是否合并肝硬化及患者预后有关(P<0.05)。结论LncRNA-SVUGP2可能在H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HCC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1.
肿瘤营养不良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降低生活质量、增加死亡率,根据肿瘤产生部位不同其发生率在40%~80%,改善肿瘤患者营养不良至关重要.肿瘤营养不良与肿瘤自身高代谢、肿瘤相关厌食症以及肿瘤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密切相关.目前肿瘤专用肠内营养制剂并没有完全消除患者的营养不良风险.人体肠道菌群可通过多种机制维持人体健康,健康的...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组学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类在出生时就接触了多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古核生物和原生动物.临床前和临床证据将微生物群及其代谢物与肿瘤发生、发展联系起来.传统观念认为机体微生物平衡可以维护人体健康,而微生物多样性降低或功能失调会促进疾病的发展,包括多种肿瘤.菌群失调的诱因包括遗传、环境(例如炎症、药物、饮食)或病原体感染等变化.然而,微...  相似文献   

13.
住院患者睡眠不良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重要问题,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缩短、睡眠质量下降.影响患者睡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为噪音、医疗护理行为及灯光,而疼痛是影响手术后患者睡眠的主要因素.住院患者睡眠不良绝大多数情况下可防可治.解决住院患者睡眠不良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包括提高对睡眠问题的认识、强化睡眠诊断、常规评估睡眠情况、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31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相关资料,以体质指数(BMI)<18.5 kg/m2及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评分≥3分作为判断营养不良的标准,将其分为营养不良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掌握维生素和抑郁研究的现况。 方法 对 WoS 数据库精准检索(主题词和自由词结合),得到“维生素”和 “抑郁”研究的文献集群。 使用数据库在线分析工具、NoteExpress 软件分析模块进行一般定量分析,使用 CiteSpace 软件进行 网络聚类共现分析。 阅读高质量文献,结合定量分析结果进行系统评价。 结果 检索得到 2817 个结果,这些文献主要发表在 营养学和精神病学相关杂志上,有 3 个增长较为显著的年份,美欧等国的文献占绝大多数。 前 20 篇高被引文献中 9 篇来自美 国(45%),但高产作者、高频引文来自澳大利亚,以及欧洲国家。 维生素 D、氧化应激、维生素 B12 、叶酸、维生素 E、维生素 A、 meta 分析等关键词备受关注,研究前沿包括生化标志物、肠菌、5-羟色胺、系统分析等。 最高被引文献(7 / 20),前沿引文(9 / 14),最高强度引文(13 / 20),长时长突现引文(18 / 22)中绝大多数为维生素 D 与精神健康(抑郁)的专题。 关键词时间域 2012 年迸现过一波次高频词,包括“应激”“炎症”“血 25(OH)D3 ”“补充维生素 D”“C 反应蛋白”。 引文时间域呈 3 个波次,最后一 个密集,引文聚类时间线显示不同聚类有明显时间变化趋势。 结论 维生素和抑郁的研究在 2013 年发生了范式转移,形成维 生素 D 和氧化应激为主的研究方向。 研究前沿为肠菌、5-羟色胺、生化标志物和系统分析,文献地区分布不均,数量上美国遥 遥领先,但高产和影响力较大的作者和文献却来自澳大利亚,以及欧洲国家。 Meta 分析和系统评价在研究中仍受推崇。  相似文献   

16.
胆囊结石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胆固醇结石患病率在逐年提高。 胆囊结石的病 因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生物学,在基因遗传、表观遗传及细胞信号转导等多个方面有了进展,且成为了当下的研究热点。 本 文以复制、转录、翻译为主线,详细介绍了胆固醇结石的成因。 从基因遗传介绍了 ABCG5 / G8 基因复制过程碱基出现替换最后 影响了胆固醇转运蛋白的翻译,最后对胆汁胆固醇的分泌产生影响。 ABCB4 基因出现了插入突变,从而对胆盐转运蛋白的翻 译,对胆盐分泌造成影响。 表观遗传主要体现在多种 microRNA 对于翻译过程的影响,以及信号转导中多种分子信号对于翻 译过程的影响。 胆囊的运动功能是成石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发现了 Cckar 基因这类调控胆囊运动的基因。 本文重点对基因 遗传、表观遗传及细胞信号转导中主要致石因子及机制进行阐述,更好地从分子生物学的层面将胆固醇结石的成因系统展开 阐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肿瘤化疗患者照护者营养照护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医院制定科学有效的肿瘤患者营养照护方案提 供依据。 方法 分层抽样法抽取2021年6月至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322例肿瘤化疗患者照护者为研 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并经信效度验证的营养照护问卷进行现场问卷调查。 结果 照护者营养照护知信行得分分别为(5.61±2.36) 分、(23.98±2.99)分、(17.08±4.90)分,及格率分别为13.88%、99.37%及53.31%。城镇照护者营养照护知信行均高于农村者(β=1.526、 1.002、1.585,P<0.01);大专及以上学历照护者营养照护知信行均高于高中及以下学历者(β=0.971、0.870、1.280,P<0.05);已婚照 护者的照护行为相对较差(β=⁃1.585,P<0.05);照护知识来源于医护人员的营养照护行为较好(β=2.462,P<0.001);照护知识来源 于电子媒体的照护者照护知识(β=0.736,P<0.05)和行为(β=1.180,P<0.05)均较好。 结论 肿瘤化疗患者照护者营养照护知识严 重缺乏,照护态度积极但行为有待提高;营养照护知信行状况受其家庭所在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及照护知识来源的影响,临床 应结合照护者不同特征制订肿瘤化疗患者营养照护方案,应将农村、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和已婚的照护者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并 且尽可能采用医护人员宣教和电子媒体宣教方式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而且与其 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临床结局密切相关。 合适的肌肉参数可反映肿瘤患者的营养水平和机体状况,指导患者的诊疗过程以及 防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临床工作中往往对几种方式难以取舍。 目前,常用的肌肉评估方 式各有利弊且容易混淆。 因此,本文总结了检测肌肉参数的常用方法,介绍并探讨了不同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归纳了肿瘤患 者肌肉参数评估的临床意义。 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是通过影像学评估肌 肉质量的常用方法。 握力测量操作简便,常用于评估肌肉力量。 而对于肌肉功能的评估,临床上较常使用的是综合性较强 的简易体能状况量表评分,以期帮助临床工作者全面而系统地评估肌肉状况,重视肌肉参数在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 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外科手术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围手术期的禁食禁水、有创操作、手术打击、长期卧床等因素均会导致机体分解代谢增 加、炎症反应加剧、蛋白质稳态失衡,进一步加重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不仅影响手术治疗的临床决策,还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 率,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患者的临床结局。合理、有效、规范的外科营养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能量平衡,增加生理储备,加速术后 康复。外科医师对营养治疗的理解尚不充分,存在应用不足与应用过度并存的现象。因此,建立外科营养治疗规范化标准显得尤为 重要。本标准旨在建立完善的外科营养规范化管理体系,推动外科营养治疗的合理应用,在防治营养不良,维护患者医疗安全,提高 患者生活质量,节约医疗费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标准的发布能够为我国外科营养治疗提供理论指导,为提高我国临床营 养及加速康复外科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作为糖酵解的副产物,乳酸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种代谢废物。 肿瘤细胞中瓦博格效应的发现使研究人员重新审视 乳酸,并先后阐明乳酸在充当燃料和信号分子、促进血管生成以及抑制肿瘤免疫细胞等方面的关键作用,然而乳酸调控上述 生物学功能的分子机制还不明确。 细胞生命活动产生的数千种代谢小分子不仅仅是蛋白质(酶)催化的产物,同时也能够反 过来通过共价修饰的方式影响蛋白质的功能。 2019 年末和 2020 年初,有两个研究组独立报道了以乳酸为底物的一种新型蛋 白质翻译后修饰———蛋白质乳酸化,并揭示了乳酸化是乳酸对细胞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一种重要手段。 本文简要描述了乳 酸化的发现过程,总结了乳酸化的潜在“写入者”和“擦除者”、多种生物体中蛋白质乳酸化图谱概况以及乳酸化在不同生理和 病理过程中调节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蛋白质乳酸化研究的关键问题和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