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X线检查设备不断更新和检查技术不断提高,影像医学由简单放射学发展为包括超声、核素、CT、DSA、MRI、数字化摄影(CR、DR)、PACS等多种技术成像的现代医学影像学体系,X线诊断也由传统单一的普放诊断发展到组织成像、功能成像和代谢成像并用的综合性医学影像诊断手段,这必然要求影像技师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与影像诊断相适应,而现阶段影像技师在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影像专业知识、学科交叉知识、外语知识等方面与现代影像技师发展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指出了加强这几方面技能培养的具体方法;强调了技能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速。随着计算机产业化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同电子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相结合,促进了临床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发展。目前各种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如B超,X-CT、核磁共振等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这对临床影像诊断医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作为培养影像诊断人才的医学院校影像专业则应培养出能够适应现今条件的诊断医师。另外,目前医疗市场竞争激烈,其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各医疗单位在竞争中都愈来愈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质量。影像专业培养目标问题已经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首都医科大学2004-2006年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学位硕士临床实践能力考核中各专业成绩分析,探讨与完善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学位硕士临床能力考核模式,为提高培养质量做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影像医学发展迅速,各种影像设备不断更新,检查技术不断完善,对影像科医生与临床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习医生阅片能力的培养对于今后的临床工作至关重要。我们教研室每年均承担大量实习医师的带教培养工作,就他们读片能力培养方面逐步摸索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效果比较满意,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5.
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仪器设备不断更新,医技人员应既具专业技术知识,又应具备一定实际工作能力的复合型专业技师。众所周知,医学发展至今其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转变,检验人员更应不断学习新技术,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需要,不仅能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也能从事医学影像技术操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方法 从建立育人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课程教学体系、搭建临床实践平台、构建人才评价体系5个方面进行改革。结果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结论 融通影像医师培养与影像技师培养路径、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培养既有“影像诊断”能力又有“影像技术”技能的实用型医学影像人才,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与医学影像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为从事临床影像检查、诊断与治疗技术等工作打好基础。病理学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医学基础课,是基础医学与医学影像学之间的桥梁,在理解病理影像表现、完善影像诊断及治疗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任何异常的影像学表现均为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病理学改变的外在反映[1],因此正确的影像学诊断与治疗离不开坚实的病理学基础。目前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一直以来注重  相似文献   

8.
随着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像科室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影像科研究生的培养也越来越显得重要。作者单位于1991年成为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1998年成为博士研究生培养点,迄今为止,已招收研究生78名(博士29名,硕士49名),毕业研究生55名(博士21名,硕士35名)。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完成了培养模式的数次转变,研究生的培养水平不断提高。伴随着我校对研究生的整体培养方案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也不断地进行修正。作者单位除了按照学校规定的培养计划进行培养之外,也制定了有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特色的、适合本学科的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9.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结合影像技术专业特点,建立了具有医院特色的针对影像技师的亚专业分组培训(sub-professional group training)、导师责任制(tutor responsibility system)、科研时间安排制度(arrangement of research time)及技师读片会(reading-film session of technologists)(简称为STAR模式继续教育模式)等一系列培训手段,努力培养青年技师的科研素质。实践表明,青年技师的论文发表、课题申报、专利申请及国际会议发言情况都有显著的提高;并且,青年技师对STAR培养模式认可度高,能够激发青年技师的科研兴趣和潜力,提升其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0.
《西北医学教育》2015,(4):618-620
构建大影像学科建设平台,实现影像医学各专业间技术融合是现代医学影像发展的趋势,改革我国传统研究生教育模式,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专业人才是实现学科整体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针对我国现有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个人体会,浅谈"大影像"发展趋势下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及策略,希望对提高影像医学研究生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医学影像技术本科生临床实习是影像技术学生向影像技师转变的关键环节,但因影像技术涉及学习内容多、实习带教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实习效果欠佳。针对上述问题,对实习教学工作进行改进,包括建立入科宣讲制、建立导师责任制、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规范实习生考核制度、灵活调整实习时间安排、培养实习教学团队等,提高了医学影像技术本科生实习教学质量及效果。  相似文献   

12.
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标准、考试内容、测量方法以及改革发展,对我国医学教育和医学教育改革具有一定导向作用。通过医学生在医师资格考试中的表现,能够及时发现医学教育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师资格考试改革,倡导将临床综合能力培养和评价作为临床医学教育与医师资格考试的核心,有利于不断提高我国医学教育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合格医师。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推行分级诊疗的背景下,基层医院儿科资源不足和诊疗能力落后的问题成为制约儿童疾病分级诊疗制度落实的关键。为解决这一难点,浙江省探索并构建了集培训提升、继续教育、实践输出为一体的基层医师儿科诊疗三阶段标准化培养模式。在培训提升阶段,包括基层医师培训、理论考核和浙江省儿科联盟认证。在继续教育阶段,包括移动端教学资源库和线上定期答疑。在实践输出阶段,包括儿童疾病分级诊疗和公益科普讲座。自2018年至2021年,共开展7期培训班,培训学员1 418人,通过考核327人,最终53人完成浙江省儿科联盟认证并被纳入浙江省儿童疾病分级诊疗体系。联盟新成员将分级诊疗覆盖范围从24个区县32个机构扩充至38个区县73个医疗机构。联盟成员完成科普讲座40场,观众累计13 233人次。基层医师儿科诊疗三阶段标准化培养模式通过多形式、标准化、延续性的方式持续同质化,提升了基层医师的综合能力,也为各地基层医师培养和分级诊疗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第一阶段考试在滨州医学院实施两年,学校在考试组织保障、加强培训等方面取得一些经验,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包括课程教学、考核方式、激励奖惩等方面采取了配套改革措施。临床分阶段考试第一阶段考试,是国家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检验;对增强教育教学的核心地位、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改进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提升学生正确运用理论知识进行临床实践操作的技能、提高学校与附属医院的融合度等都具有促进作用,从而推动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临床岗位胜任力和医德素养是应用型医学人才应具备的关键要素,医教协同是深化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在医教协同背景下,结合学院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的定位,探索早期接触专业、早期接触实践、早期接触临床递进式的“三早教育”路径,同时加强贯穿“三早教育”全过程的医学生医德素养培育,为医学生进入临床实训阶段打好基础。实践表明,递进式的“三早教育”模式及贯穿其全过程的医德素养培育,可以有效提升医学生的临床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16.
临床实习作为培养医学影像技术本科人才的最后环节,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重要手段,在培养医学影像技术人才中具有重要地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一门新兴学科,发展好医学影像技术本科教学工作,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构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临床实习体系,有利于加强专业建设和管理,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笔者结合多年的培养实习生经验,对构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临床实习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及思考。构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临床实习体系包括:岗前培训、临床实习导师制、专业实习轮转、小讲座及疑难技术讨论、实习中期汇报和最终考核及总结六部分。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创造有弹性、高质量的儿科毕业后医学教育机会,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基于医联体信息系统、APP和网站这3个途径,拓展线上教学体系。本院开展了“5G+”数智课堂实例教学、分级诊疗跟踪学习、移动终端课程、疑难病例互动讲座这4项举措,作为线下培训的配套延伸。从2020年至2023年,这4项举措的线上参与人数已超过9 000人。通过问卷调查、理论考核和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开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医联体成员对线上毕业后医学教育模式的内容和效果都比较认可;培训后医务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测试有所提升;受访者认为线上培训在时间、地点和空间上具有灵活性和自由度,并且对诊疗能力提升和个人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然而,现有形式尚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专科进修学习。未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将建立统一的评估和考核机制,形成标准化管理体系,并引入先进技术,以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促进医疗教育资源合理、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临床医学本科口腔实习课程的教学课时少、内容多,学生密集,口腔疾病病变位置较特殊,观察范围狭小,只能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等不足,从口腔医学自身规律及临床医学的培养目标出发,应用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联合翻转课堂的新教学,对传统的临床医学本科口腔实习课程的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了颠覆性改革。改革后的教学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口腔实习课程的教学质量,为达到“以本为本”的临床医学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培养出实践操作能力更强的复合型医学人才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构建网络虚拟实践教学平台,使学生通过该平台完成临床影像诊疗技术过程仿真模拟训练,是解决目前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训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结合实践,介绍了在校园网内构建高职医学影像技术网络虚拟实践教学平台的技术条件、应用方法、使用效果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Mini-CEX是一套用来评价住院医师临床技能的工具,兼具教学与测评功用,通过研究Mini-CEX在医学生培养中的应用现状以分析其应用效果,为扩展其应用范围及指导临床专科使用带来有效建议,为临床医师的培养带来新突破。[方法]通过检索Mini-CEX相关文献,研究Mini-CEX在医学生培养中的应用现状。[结果]Mini-CEX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临床的教学与评估工作。[结论]Mini-CEX在提升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的同时关注人文教育等优点得到更多认可。同时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专科化改良,及Mini-CEX与其他方法相结合,通过优势互补,更加强调了因人施教,为临床教学与评估带来更多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