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医方类聚》对双生子的记载及其现代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医方类聚>中双生子形成机理,脉象诊断双生子,双生子一死一生记载的描述,反映出<医方类聚>中有关双生子的部分记载.结合遗传学、现代医学对双生子进行分析研究,为我们进行双生子证候研究提供了思路与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人参的发祥地,中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首次将人参当成药物收入,并列为上品.人参不仅在我国,而且在远东其他国家的民族医学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日本江户时代的<药徽>、朝鲜的<东医宝鉴>等,都有人参的记载,足见人们对人参保健治疗功效的认可.  相似文献   

3.
中药炮制是我国一项传统的药物加工技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书<五十二病方>就记载着炮、炙、燔、煅、熬、渍等多种炮制方法.<黄帝内经>也有"治半夏"等的记叙.而<伤寒论>,全面系统地总结发展了汉代以前中药炮制的方法,使之成为中医理法方药的一重要内容.本文试归纳分析如下,欠妥之处,敬请同行斧正.  相似文献   

4.
中药是我国保健食品原料的一个重要来源,而将中药提取物直接作为保健食品原料是近几年兴起的.中药提取物是通过定向获取并富集植物中的某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而得到的一类物质,在制备过程中不改变其有效成分的结构.根据目前中药提取物的市场销售现状,可分为单味中药提取物、复方中药提取物、中药单体等,在我国已审批的保健食品中,目前绝大多数产品配方使用的是单味中药提取物.笔者现就2005-2011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配方中使用中药提取物的保健食品进行统计,分析保健食品审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文中所述中药提取物是指卫法监发[2002]51号文件<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51号文")中附件1、2 所列和201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收载的中药经提取制备而得,涉及中药共计201个.  相似文献   

5.
麝香保心丸由麝香、苏合香脂、蟾酥、牛黄、人参提取物、肉桂、合成冰片等中药组成,具有芳香开窍、理气止痛的功效,已广泛用于治疗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现就近年来有关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药促眠作用的特点与合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中药促眠药物的分布 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矿物药物,也有部分药物是现代中药,在这三类药物中均有促进睡眠作用的中药.根据我的研究,目前具有促进睡眠作用的中药共96种,其中最常用的植物中药有37种,动物中药5种,矿物中药6种.除了文献记载的促进睡眠中药外,还有一些是经过药理实验证明具有促进睡眠作用的中药30多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促进睡眠的药物有29种,其中草部植物4种,谷菜6种,果木13种,金石3种,虫兽3种,并指出了它们的用法.经过统计分析,<东医宝鉴>中常用的促眠药物依次为白茯苓、人参、炒酸枣仁、麦门冬、半夏、辰砂、茯神、当归、龙齿、甘草、柏子仁、乳香、肉桂、白芍、琥珀、生地、五味子、远志、竹茹等,其常用方剂是朱砂安神丸、镇心丹、加味温胆汤、加味定志丸、辰砂妙香散、珍珠母丸、宁志膏等.  相似文献   

7.
俄Дx01 325V残卷,应为<张仲景五脏论>的又一写本,在朝鲜·金礼蒙<医方类聚卷之四·五藏门>五藏脏论中可见到部分相关原文.另外,在此残卷中出现了古体字,如将"肉"写作"(宀)",同时还出现了敦煌资料中常见的别体字,如将"咽"写作"(吅)",因此,初步断定俄Дx01 325V残卷为隋唐至五代时期的敦煌写本.并对其进行了录校,进一步阐发了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参再造丸一向被人们认为是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良药,但也应根据病情服用。在我国,各地的人参再造丸配方并不完全统一,但其主要成分均有人参、三七、牛黄、乌梢蛇、山甲等中药,这些药物具有祛风散寒、化痰活络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中风不语、半身不遂、手足拘挛等症。但并非所有具有此类症状的病人都能生效。  相似文献   

9.
牛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在我国药用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用于治疗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厥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等疾病.牛黄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用途广泛,我国4500种中药,约有650种含有牛黄,每年要花费大量外汇进口天然牛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医方类聚·消渴门》中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通过对《医方类聚·消渴门》中所有方剂进行整理,利用频次统计与Apriori算法对数据进行频次与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收录符合标准498首方剂,涉及279种药物。清热药与补虚药为方药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中天花粉、麦冬、黄连、人参应用频次位居前四位,占总药物用药频次近20%;通过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按照最低条件支持度5%,最小规则置信度30%,共得出关联规则12项,涉及麦冬、天花粉、人参、黄连、炙甘草、知母、黄芪、茯苓8种药物。结论可见明代以前医家对消渴病的治疗以清热药、益气药、养阴药为主。常用清热、益气、养阴治法,重视消渴病火热、气虚、阴虚证候。  相似文献   

11.
遂以滋肾丸数服,以泻肾中火邪,补真阴之不足,忌酒辛热之物.其妻与六味地黄丸,以养阴血;受胎五月之后,以黄芩、白术二味作散,啖五七服.后生子至三岁,前证不复作矣.李中心诚服,曰:先生乃神医也.遂从而学之.其子今已年壮"(卷九).本条引自点校本<医方类聚>,以影印本<东垣试效方>错讹较甚."李叔和"与"李和叔"似是一人,苦无善本可征.如系传抄致误,则李杲弟子又增一人矣.  相似文献   

12.
人参皂苷对白血病细胞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始载于<本经>,味甘、苦,性平,入脾、肺、心经,传统中医学认为人参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补气生血的作用.在祖国医学中应用广泛,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把人参列为上品,有"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的记述.人参在临床上有重要功能,在很多方剂中列为君药.人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为人参皂苷,按单体皂苷元所含羟基量不同分为人参二醇和人参三醇两大类.近年来已有研究报道人参皂苷能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促进凋亡、诱导分化、增加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和逆转耐药等作用,本文就近年来该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有句话为“传方不传量”,意为即使是神效的祖传秘方 ,留下了药方的组成 ,而没有留下用药的剂量也是没有用的。可见中药组方中用量的重要性。作为医生在组方确定用药剂量时 ,通常要从两个方面考虑 ,一方面是从病者的情况出发 ,根据其年龄、体质强弱、病程长短、病势轻重来确定 ;另一方面则是从药物本身的性质、作用强度等全面考虑。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来讲 ,中药的功效是由其性、味、归经等决定的 ,而从现代医药学的角度来说 ,中药的药效是由其所含的主要成份而定的。如 :人参的主要成份是人参皂苷 ,黄芪的主要成份是黄芪甲苷。中药主要成份…  相似文献   

14.
锡类散出自<金匮翼>,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第2册,主要由牛黄、青黛、冰片、珍珠、象牙屑、人指甲、壁钱炭等组成,具有解毒化腐功能[1],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口腔溃疡.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中国、韩国、德国、日本和美国2006-2010年中药提取物、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专利申请量,探讨我国中药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方法:通过查询中国知识产权官方网站、韩国专利官方网站、德国专利官方网站、日本特许厅专利网站和美国专利官方网站,获取2006 - 2010年5个国家中药提取物、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专利数量及其专利总数量.结果:2006 -2010年中国、韩国、德国、日本和美国中药专利申请总量、中药提取物、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均呈下滑趋势;中药提取物专利申请量韩国居首,中国次之;中药饮片专利申请量中国居首,韩国次之;中成药专利申请量中国占绝对优势,其他国家较少.结论:中国虽在传统中药产业上占有明显优势,但中药专利保护力度仍有待加强.中国在发展传统中药产业,加强其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不仅要加快知识产权全球化布局,而且要加大中药研发投入,加快中药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已逐渐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开发高效低毒的AD防治药物是目前面临的重大医学问题之一。中药在AD防治方面具有一定的研发价值。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参作为一种传统名贵中药,在改善学习记忆能力和防治AD方面具有良好作用。本文主要对人参提取物改善AD症状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人参提取物在临床中改善学习记忆能力和防治AD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药提取工艺路线设计直接影响到中药制剂的有效安全.本文综合分析了当前中药提取工艺设计思路,并经通塞脉微丸中间提取物制备工艺的比较研究,提出中药提取工艺设计应以复方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传统汤剂制备方法制备提取物,进而针对复方组成药物所含有的活性成分类型,选择性采用适宜的分离精制方法,逐步排除无效物质、非疗效相关物质,最终获得能够保持原方疗效和安全性的中间提取物.  相似文献   

18.
<正>三才封髓丹出自元·罗天益《卫生宝鉴》一书。"三才"者天冬、熟地黄、人参。《医方集解》云:"此手足太阴少阴药也。天冬以补肺生水,人参以补脾益气,熟地以补肾滋阴。以药有天、地、人之名,而补亦在上、中、下之分,使天地位育,参赞居中,故曰三才也。"封髓丹一方最早见于元·许国祯  相似文献   

19.
牛黄羚贝消炎片的抗病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杨  李宜平 《中草药》2005,36(9):1371-1372
牛黄羚贝消炎片系由牛黄、川贝、金银花、人参、大青叶等民问方药研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清肺祛痰、止咳平喘之功效,主要用于感冒风热证。本实验对其动物体内及组织培养中的抗病毒作用进行了研究,为其临床用药提供药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新华社消息天然牛黄是传统名贵中药材,许多常用中成药如牛黄清心丸、小儿羚羊散等,一些传统名贵中药品种如安宫牛黄丸、片仔癀等,都以其为主要原料。然而,“千金易得,牛黄难求”,1克天然牛黄要卖到230元,是黄金价格的2倍。目前,即使是老字号同仁堂,也大量使用价格便宜的人工牛黄入药。这使寻常百姓很难吃上真正意义上的含牛黄类名贵中成药。据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处处长钱忠直介绍,一方面,牛黄是常用中药材,我国4500种中药约有650种含有牛黄,中药的发展离不开优质的牛黄;另一方面,由于天然牛黄只能在耕牛体内产生,随着农田机械的推广和耕牛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