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中西医结合医学基础学科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独创的一门新兴医学学科,随着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其基础学科的发展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还有待提高。加强中西医结合研究,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进步,实现从实践到理论上的融会贯通,是创立中西医结合医学体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10周年学术发展研讨会经过充分准备,今天开幕了。首先,我代表中西医结合学会向多年来对中西医结合工作给予了有力领导、多方支持的各级党政领导、中国科协,为各兄弟学会给予的支持与合作,表示由衷的感谢。向长期工作在中西医结合第一线,经过艰苦努力做出了优异成绩的广大中西医结合工作者表示真挚的敬意。借此开幕之机,我代表中西医结合学会将建会10年来的发展情况及在中西医结合探索中所取得的主要成就作一简要汇报。一、中西医结合学会的发展概况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原名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是在中国科协、卫生部及中医研究院等领导部门及单位的  相似文献   

3.
正中西医结合医学是融合中西两种医学体系的一门交叉学科,是独具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医疗卫生保障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中西医结合在诸多疾病诊疗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疾病谱的不断改变,中西医如何更有效地结合,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如何更好地发展中西医结合事业面临巨大挑战。1中西医结合医院发展概况中西医结合医学  相似文献   

4.
高等中西医结合教育发展概况、困惑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高等中西医结合教育50余年的发展演变及现状的分析,指出目前高等中西医结合教育存在的困惑、问题及原因。结合中西医结合发展状况,从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地位、作用,中西医结合专业名称规范及其定位,多层次办学体系的建立,加强师资培训工作,完善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制度,建立一套系统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及相应的配套教辅、教参丛书,加强创新性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加强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后期教学与临床实践及开展全国性高等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改革研究9个方面探讨及展望高等中西医结合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即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我国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共同发展的方针政策。随着我国中医药学与现代医药学的发展,以及两种医药学的相互交叉、渗透,在我国产生了中西医结合医学。我国政府根据科学发展的规律,同时制定了有关坚持中西医结合及促进中西医结合的科技方针和政策,保障了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不断发展,并且在我国首先将中西医结合医学作为一门学科被确立(见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中国科协副主席刘恕讲话值此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10周年之际,我代表中国科协向从事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祝贺。10年来,中西医结合科研工作取得很大的进展与成果。中西医结合学会团结中西医结合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出版学术刊物,普及中西医结合知识,培养造就中西医结合人才,为促进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希望学会在贯彻科协"四大"精神的热潮中,再接再励,在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促进人才成长方面;在促进中西医结合学术发展的思路方法与学术方面;在研究中西医结合科学体系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是当前临床热门的医疗模式之一,也是我国医学发展的一种趋势。然而,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无论在自身认识、人才培养还是规培就业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专业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应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整改和优化,本文即通过对现今中西医结合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继而找到可行的解决办法,并提出中西医结合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开展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一九八○年三月召开的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根据三中全会精神,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纠正了长期以来,特别是十年内乱期间,在中西医结合工作中"左"的指导思想,确定了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两年多来,贯彻执行这一方针,推动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开展。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下,中西医结合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据一九八一年底  相似文献   

9.
在马来西亚,中西医结合是指马来西亚卫生部推出政策,明确规定要将包含中医的传统与辅助医药纳入以西医为主的政府医疗服务体系,与西医达成共生共存,一起促进马来西亚国民的卫生与保健。为了实践传统与辅助医药与现有西医体制的结合(本文简称中西医结合),马来西亚政府在2006年开展了一项计划,把传统与辅助医药服务纳入政府医院。针对过去10年来马来西亚中西医结合发展的回顾,梳理与总结,所得出结论是有必要提出符合马来西亚国情的中西医结合发展宏观理论,以便指导接下来10年发展战略的制定。结合马来西亚的特殊国情与中西医本身的内在发展规律,未来10年,马来西亚的中西医结合发展有必要回归到各自的文化母体,作出明确的定位,厘清彼此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中西医结合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中西医结合尚有许多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如何定义中西医结合临床的内涵、外延,以界定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可行的方法手段,培养中西医结合临床人才,促进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的提高等,都是值得深思的课题。笔者回顾中西医结合临床的发展,从"范式"理论探讨中西医结合临床发展的模式,并从中抽提中西医结合临床的内涵及外延,以期促进中西医结合临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内科诊疗中,中西医结合疗法作为一种常见治疗模式,因其显著的治疗效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评价。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文章从内科病房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入手,阐述了内科病房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质量管理现状,最后总结了内科病房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质量管理措施,旨在推动医院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已成为当代医学发展的一种趋势,是未来医学发展的需要。在我国中西医并存的历史条件下,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二者优势互补的必然产物,出现了“三个医学”并存,为促进我国医学的发展,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贡献提供了历史机遇。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医学由于产生的时代不同,在思维方式、医学模式、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均有各自的特点与相对的不足。中西医结合医学就是在中西医二者的比较中,吸取二者之长,创建的一门新医学、形成自身的医学体系。下面对“三个医学”从宏观上做一比较,不难看出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欣闻你会于2011年岁末在京召开“全国中西医结合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全面总结学会工作,研讨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的战略问题,表彰为中西医结合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甚慰。  相似文献   

14.
《北京中医》2008,27(2):F0003-F0003
北京地坛医院(原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始建于1946年,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学医院,解放以来在防治多种传染病方面一贯倡导中西医结合治疗,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中西医结合学科队伍。中西医结合科创建于1974年,从创建至今,积累了丰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的经验,推动了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8):1028-1028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定于2011年11月在北京召开"全国中西医结合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届时将邀请我国中西医结合领域的资深专家、著名学者、研究人员和中西医结合工作者齐聚北京,共同研讨我国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战略问题和关键问题。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到会交流。现将征文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导报》2011,(12):52
"以临床疗效来检验中西医结合的成果,务实推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学术创新。"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11月23日举办的全国中西医结合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上,对我国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发展提出了要求。王国强指出,中西医结合工作必须服务于我国卫生发展与改革的大局,当前要突出以解决临床问题、提高临床疗  相似文献   

17.
对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进行了概述,总结了学者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对中西医结合进行的许多尝试,取得了极大成就。认为中西医结合的历史和现状表明,中西医结合是科学发展的必然,中西医结合将产生更先进的医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科技工作者的独创,也是旷古未有的一项开创性事业.在当今中西医和谐发展的有利氛围下,正是我们把中西医结合推向第三次高潮的最好契机.  相似文献   

19.
《中医临床研究》2011,(21):79-79
本报讯(记者胡彬)"以临床疗效来检验中西医结合的成果,务实推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学术创新。"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11月23日举办的全国中西医结合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上,对我国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发展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是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系统论与还原论统一的最佳形式。本文对中西医结合概念、矛盾根源从方法论角度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了中西医理论范式之间既存在着难以通约的一面,也存在着部分可结合之处。认为中西医结合存在历史必然性。中西医结合是中医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系统生物学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