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瘀热是瘀、热搏结、胶合,继发形成的新病理因素,是糖尿病心肌病(DCM)的重要病机,贯穿DCM整个发病过程。瘀热作为一种继发性病理因素,可致疾病出现变化迅速、多脏器损伤,多属疑难。文章初步论述了从瘀热论治DCM的理论内涵及现代科学依据,以期更好地丰富"瘀热"病机理论,指导DCM临床中医诊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复肾汤(FST)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nephrin和podocin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正常对照组为雄性Wistar大鼠8只,常规饲养。雄性Wistar大鼠24只,正常饲养1周后大鼠ip链脲佐菌素(STZ)和弗氏完全佐剂(CFA)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FST大剂量组(L1)、FST小剂量组(L2)。L1、L2组分别给予复肾汤32、8 g/kg;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每天ig给药1次,给药体积1 mL/100 g,连续8周,定期测血糖。实验结束后,收集24 h尿液,采集血清,检测胰岛素(INS)、肌酐(SCr)、尿素氮(BU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尿蛋白(UP)等生化指标;轻取肾脏,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nephrin和podocin的表达,RT-qPCR法检测肾组织nephrin、podocin的基因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L1、L2组的INS、SCr、BUN、MDA、UP明显降低(P<0.05、0.01),SOD明显升高(P<0.05),病理学评分明显降低(P<0.05),nephrin、podocin的免疫荧光表达明显上调,RT-qPCR基因表达明显上调。结论 复肾汤可以有效改善DN大鼠足细胞nephrin和podocin的表达,对DN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锌指结构反义转录本1(ZFAS1)靶向微小RNA(miR)-373导致肝癌细胞顺铂(DDP)耐药的机制。方法 HepG2细胞设正常培养组、si-NC组、si-ZFAS1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细胞中ZFAS1、miR-373表达水平。在si-NC组、si-ZFAS1组基础上分别添加0、50、100、200、300 μmol/L DDP处理细胞12 h,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验证ZFAS1与miR-373的靶向关系。在si-ZFAS1组基础上添加inhibitor miR-373,检测细胞中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si-ZFAS1组细胞中ZFAS1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培养组和si-NC组,miR-373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培养组和si-NC组(P<0.05)。si-NC组和si-ZFAS1组经不同浓度顺铂处理后细胞增殖率、侵袭数量、侵袭蛋白MMP2、MMP9表达水平基本呈降低趋势;si-ZFAS1组上述指标分别低于其对应浓度的si-NC组(P<0.05)。Starbase分析发现,miR-373与ZFAS1存在互补的结合位点并经双荧光素酶验证。si-ZFAS1+inhibitor miR-373组细胞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高于si-ZFAS1组和si-ZFAS1+inhibitor NC组(P<0.05)。结论 ZFAS1可能降低肝癌细胞DDP耐药,其机制可能与调控miR-373有关。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是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系统论与还原论统一的最佳形式。本文对中西医结合概念、矛盾根源从方法论角度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了中西医理论范式之间既存在着难以通约的一面,也存在着部分可结合之处。认为中西医结合存在历史必然性。中西医结合是中医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系统生物学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5.
额叶癫痫是临床上具有特征性的癫痫综合征,因其临床表现和脑电图不典型,容易误诊为假性发作、运动障碍或睡眠障碍。另外,额叶发作时,表现有复杂的自动症,不少误诊为癔症发作。现将我院2000年4月-2005年2月收治的25例额叶癫痫中首诊为癔症的3例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肝肾同源理论下地五养肝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及肝纤维化影响。方法:选取SPF级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成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地五养肝方组,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大鼠首次注射的第2 d起,阳性对照组灌胃0.11mg/kg的秋水仙碱混悬液,地五养肝方组灌胃2.2g/kg的地五养肝方药液,模型组和正常组灌胃等剂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灌胃8周。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和肝纤维化程度,ELISA法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和相关细胞因子含量,Western-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p-AKT、β-catenin、AKT、p-GSK-3β、GSK-3β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纤维化分级较正常组显著上升,阳性对照组、地五养肝方组大鼠肝纤维化分级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GLB、ALB、TP含量降低,ALT、AST含量升高;和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地五养肝方组大鼠血清GLB、ALB、TP含量升高,ALT、AST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β-catenin、p-GSK-3β及p-AKT蛋白表达升高;和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地五养肝方组大鼠肝组织β-catenin、p-GSK-3β及p-AKT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五养肝方可明显降低大鼠肝纤维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和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化抑制有联系。  相似文献   
7.
<正>胆囊十二指肠内瘘是由于胆囊反复炎症导致胆囊壁与十二指肠部分粘连,进一步坏死、穿孔,继而形成病理性窦道,临床上较少见。术前诊断困难,多在手术中发现。如不及时处理,易引起胆石性肠梗阻[1]、消化道出血[2]、胆系逆行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通过分析2023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诊疗经过,归纳总结术前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案,为该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8.
中医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的核心思想之一,也是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之一,更是大健康时代的一种潮流理念。本文分析了中医治未病学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并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从理论、方法技术及实践应用3个知识模块构建中医治未病学课程知识体系,为中医药高等院校培养“上工”型人才队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基于脓毒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特点,探讨参麦注射液(Shenmai injection,SMI)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脓毒症小鼠的炎症干预作用并考察雌雄差异。分别将雌、雄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LPS诱导的脓毒症模型组和SMI干预组。干预组腹腔注射SMI 14 d,再给予10 mg/kg LPS诱导脓毒症,考察小鼠生存率、血清炎症因子、小鼠体内重要脏器中炎症因子的mRNA表达以及脏器组织干湿比评价SMI的干预效果,并对比雌雄差异。结果表明,注射SMI可以明显抑制LPS诱导的小鼠脓毒症,并有显著的雌雄差异,表现为对雌鼠保护作用更显著;SMI可以不同程度的抑制雄鼠和雌鼠体内重要脏器中主要促炎因子IL-6、IL-1β、TNF-α mRNA的表达,表现为IL-6 mRNA下调最显著,并与血清ELISA结果一致;通过考察组织干湿比发现,SMI对肝脏保护作用最显著。由此得出:SMI可通过不同程度调控LPS诱导的脓毒症小鼠体内主要脏器组织中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血清中炎症因子分泌,进而显著降低其死亡率,且雌性小鼠保护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提高临床医生对SCD的认识。方法对23例SC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SCD患者均表现为脊髓后索、锥体束和周围神经受损症状,其中合并有精神症状13例(57%);血清VitB12降低17例(74%),外周血象检查均有红系改变;胃镜均有异常,其中萎缩性胃炎15例(65%);脊髓MRI检查均在不同节段后侧索有明显长或等T1长T2信号的改变。经治疗后完全康复11例,12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中16例患者做电生理检查均有异常。结论SCD的诊断除了典型的脊髓侧索、后索损害、周围神经损害和巨幼红贫血症状外,还有明显的精神症状;借助于脊髓MRI检查,结合周围血象、胃镜检查、电生理检查基本可以确诊。补充维生素B12和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