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52例PH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6)采用传统药物治疗,治疗组(n=26)采用普瑞巴林,剂量从150 mg·d-1起,根据服药后患者疼痛的缓解程度以及不良反应予以调整,疗程4周。采用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评估用药前及第1,2和4周的疼痛程度。结果:两组用药后NRS评分均降低,普瑞巴林组治疗后1,2和4周的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普瑞巴林组不良反应较少且轻微,主要表现为头晕和嗜睡。结论: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2.
董胜军 《北方药学》2018,(3):152-153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胶囊联合普瑞巴林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6月~2016年10月诊治的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抽取78例,以随机抽签方式分组,治疗组(n=39)应用加巴喷丁胶囊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对照组(n=39)单纯采取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就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的VAS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②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44%,高于对照组的79.49%(P<0.05).结论:加巴喷丁胶囊联合普瑞巴林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疼痛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80例,采用随机对照,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40)给予普瑞巴林口服150 mg.d-1,对照组(n=40)给予卡马西平600 mg.d-1,观察时间为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治疗前及治疗后1、2、3、4周疼痛程度,采用中国版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定,同时观察治疗期间McGill疼痛问卷简表(SF.MPQ)分值的改变、持续睡眠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较对照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P0.05),睡眠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P0.05)。结论普瑞巴林可明显减轻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丁丙诺菲透皮贴联合普瑞巴林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丁丙诺菲透皮贴联合普瑞巴林;对照组:单独应用口服普瑞巴林。治疗8周后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前、用药后2周、4周、8周的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睡眠评分、普瑞巴林日剂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4周及8周试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治疗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改善(P<0.05);联合应用丁丙诺菲透皮贴后可明显减少试验组普瑞巴林的用量(P<0.05);联合应用丁丙诺菲透皮贴可以显著减少普瑞巴林相关不良反应头晕、嗜睡的发生率(P<0.05)。结论丁丙诺菲透皮贴联合普瑞巴林对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独应用普瑞巴林,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5.
普瑞巴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普瑞巴林组(B组),两组患者均行神经阻滞,B组加服普瑞巴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VAS评分、睡眠质量评分(QS)和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第2周~第10周,VAS和QS显著下降(P<0.01)。普瑞巴林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没有区别。结论普瑞巴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神经阻滞效果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6.
杨月明 《中国新药杂志》2012,(13):1567-1570
普瑞巴林(pregabalin)是一种新型的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结构类似物,主要用于治疗成人癫痫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糖尿病神经病变有关的神经性疼痛和纤维肌痛等。文中总结了普瑞巴林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建议普瑞巴林的维持剂量为300 mg.d-1,超过600 mg.d-1不会增强疗效,反而会增加普瑞巴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米氮平片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主要不良反应。方法将64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P组)和联合组(MP组),每组32例。P组应用普瑞巴林治疗;MP组联合应用米氮平片、普瑞巴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改善、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患者疼痛均明显缓解,MP组的疼痛控制效果、生活质量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米氮平片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达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度洛西汀联合普瑞巴林治疗阴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筛选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来我院疼痛科诊治的阴部神经痛患者共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1例)。对照组单用普瑞巴林治疗,试验组联合应用普瑞巴林与度洛西汀。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8及12周视觉模拟评分(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PSQI和PHQ-9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试验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和PHQ-9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8、12周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联合普瑞巴林可以有效缓解阴部神经痛,改善睡眠质量,缓解患者抑郁状态,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与卡马西平分别联合甲钴胺分散片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对比分析。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分为普瑞巴林组(30例)和卡马西平组(30例):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本治疗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1周、2周、4周时疼痛情况及观察其伴随症状。结果普瑞巴林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优于卡马西平组(P<0.05)。结论普瑞巴林较卡马西平更能快速、强效的缓解并缩短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持续时间,延长睡眠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李可 《北方药学》2015,(11):117-118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46例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奥卡西平治疗,观察组给予普瑞巴林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采用VAS、QS评分法于治疗前后对两组疼痛程度及睡眠情况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VAS、Q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AS、Q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总有效率82.6%,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结论:普瑞巴林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效果优于奥卡西平,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联合尿道切开镜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骶管麻醉下用F8/9.8输尿管镜检查尿道狭窄情况,直视下将导丝通过狭窄段尿道置入膀胱。如尿道狭窄段无小孔通道,可从膀胱造瘘管内注入美蓝液,再用力按压膀胱,同时观察闭锁远端有无蓝色液体渗出。改尿道切开镜循导丝的后尿道于12点处切割狭窄环,前尿道于6点方向切开,边切割边推进尿道镜,直至24F尿道内切开镜进入膀胱。术后常规留置F18~F22三腔气囊导尿管4~6周,运用抗生素治疗,拔管后定期行尿道扩张1~3月。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一次切开成功。本组手术时间35~83 min,平均46 min。术后住院5~8 d。留置导尿管拔出后l周内排尿通畅,19~21F尿道扩张器通过顺利。无尿失禁、尿外渗、继发性出血,尿道热等发生。结论输尿管镜直视下留置安全导丝,再行尿道切开镜治疗尿道狭窄可有效减少尿道穿孔或假道的发生,是一种并发症少、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比较快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加替沙星相关血糖异常临床病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加替沙星对住院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回顾性研究,对2005年6月1日至2006年6月1日732例应用加替沙星患者及32例应用红霉素患者的血糖数据进行分析与比较,并采用排除法结合病例分析对加替沙星致血糖异常的因果关系与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结果:加替沙星引起血糖异常35例,其中高血糖27例(3.69%),低血糖8例(1.09%)。此外,35例中,非糖尿病患者为24例(68.57%),老年患者(>60岁)为27例(77.14%)。所有患者在停药及相应治疗后均恢复正常。32例应用红霉素患者未出现血糖异常。结论:加替沙星可引起血糖异常,尤其是老年患者。临床医师应了解该不良反应的风险,对使用加替沙星的患者进行血糖监测以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腮腺炎合并胰腺炎患者的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腮腺炎合并胰腺炎患者3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抑制胰酶活性及胰腺分泌药物,抗病毒治疗和禁食、补充电解质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结果 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机械通气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其优势和不足,总结经验,以更好的指导临床护理的进行。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近3年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70名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密切的护理,观察病情和护理效果,并加以总结。结果对机械通气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适当护理后,患者得到较好恢复,病情有所缓解,成功脱离呼吸机,同时有效减少其他并发症状的出现,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结论适当的护理,能够使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较快恢复,摆脱呼吸器帮助,病情得到有效缓解,有效率较高,同时,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择血粘度增高症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藻酸双酯钠与蝮蛇抗栓酶进行治疗。结果表明藻酸双酯钠组降血粘度有效率为80%,蝮蛇抗栓酶组为86.7%,两组均有明显降血粘度作用(P<0.01)。  相似文献   

16.
17.
洁尔阴治疗尖锐湿疣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洁尔阴治疗本院门诊的尖锐湿疣患者48例总结分析如下:回资料与方法l.l临床资料近5年本院JI诊收治的尖锐湿疣86例,其中阴道发病48例(558%);诊断依据:患者本人或性伙伴有不洁性生活史,肉眼检查阴道粘膜有大小不等的、淡红色赘生物,质较脆,易出血,形状有乳头状、菜花状、疣状。1.2治疗方法患者取卧位,自行将洁尔阴原液10~20ml用阴道冲洗器注入阴道深部,抬高臀部防止药液流出,保持约10分钟,然后起立,让药液流出,每天1~2次,1周为1个疗程。2结果用药2个疗程,治愈35例(729%);部分病灶消失43例(89.6%);无效5…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相关预后系统对我国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伴骨髓纤维化的预后效力,探讨AML/MDS伴骨髓纤维化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AML及MDS伴骨髓纤维化患者病例资料,采用PMF-IPSS、DIPSS、IPSS-Chinese、DIPSS-Chinese、MYSEC-PM、 MDS-IPSS、IPSS-R、WPSS对其进行预后分组及评估,并分析预后因素。结果 PMF-IPSS、DIPSS、IPSS-Chinese、DIPSS-Chinese、MYSEC-PM、 MDS-IPSS、IPSS-R、WPSS均不能对AML/MDS伴骨髓纤维化患者进行准确预后,在MDS-IPSS、WPSS基础上增加骨髓纤维化分级可改善其预后效力。有脾肿大(P=0.015)、有输血依赖(P=0.008)、纤维化分级≥2级(P<0.001)、CRP>5.0 mg/L(P=0.032)是AML/MDS伴骨髓纤维化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目前缺乏AML/MDS伴骨髓纤维化的预后系统,脾肿大、输血依赖、纤维化分级及CRP与其预后相关,或许可为预后评估及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新斯的明复合罗哌卡因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效果.方法 60例择期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例.PCEA均用罗哌卡因178 m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A组加新斯的明2 mg,B组加新斯的明3 mg,C组加吗啡4 mg,D组加新斯的明2 mg和吗啡2 mg.记录术后6、12、24和48 h的VAS评分、循环变化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A组术后48 h内各记录时点的VAS评分均比B、C、D 3组高.4组术后血压和心率变化与术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别;C组术后瘙痒的发生率(26.7%)明显高于其他3组.结论 罗哌卡因178 mg PCEA加新斯的明2 mg和吗啡2 mg的镇痛效应与单加吗啡4 mg相当,而副作用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