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纳洛酮氨茶碱联合应用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AOP)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儿科2002年5月~2006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在抗感染支持及对症治疗基础上使用氨茶碱注射液治疗呼吸暂停,首次负荷量5mg/kg静注,12小时后给予维持量2mg/kg,每12小时给药1次稀释后静注;治疗组加用纳洛酮注射液,首次负荷是为0.1mg/kg静注,1小时后按0.01mg/(kg.小时),经微泵持续静注,每日总量不超过0.4mg/kg。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纳洛酮氨茶碱联合应用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单用氨茶碱。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 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2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用东莨菪碱注射液0.0l~O.03mg/(kg·次),开始lh静脉射1次注,呼吸暂停次数减少后改为0.01mg/(kg·次),每6小时一次。治疗组用纳洛酮注射液以10μg/(kg·h)的速度经微量输液泵持续静脉注射,氨茶碱注射液首次负荷量5mg/kg静脉滴注,8h后予小剂量维持,以0.7mg/(kg·h)的速度经微量输液泵持续静脉注射。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5.4%和88.5%,对照组分别为36.4%和59.1%,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X^2=4.022和5.483,P均<0.05)。结论 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单用东莨菪碱。  相似文献   

3.
刘玉秀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7):503-504
目的观察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2组均给予氨茶碱注射液治疗呼吸暂停,首次负荷量5mg/kg于20min内静脉注射,12h后给维持量2mg/kg,每12h给药1次,稀释后静点。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注射液,首次负荷量0.1mg/kg静推。1h后减量按0.01mg/(kg·h)的速度经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每日量不超过0.4mg/kg.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比单用氨茶碱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我院共收治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75例,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应用氨茶碱注射液治疗呼吸暂停,首次给负荷量5ms/kg,12h后给予维持量2ms/kg,每12小时给药1次,稀释后静滴;治疗组用纳洛酮注射液,首次给负荷量0.1ms/kg,静推,以后按0.01ms/(kg·h)的速度经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70%(28/40)和97.5%(39/40),对照组分别为48.6%(17/35)和74.3%(26/35)。两组比较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干氧茶碱.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应用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病例在首次发生呼吸暂停之后,均给予氨茶碱负荷量5mg,kg静脉滴注,12h后给予2mg/kg维持量,每12h静脉滴注1次。治疗组加用纳洛酮首次剂量0.1mg/kg静脉注射,继而按0.1mg/k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mL,以0.02~0.04mg·kg^-1·h^-1的速度静脉泵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显效率75.5%,与对照组(72.1%、53.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比单用氨茶碱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AOP)的疗效。方法将58例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分为2组,对照组29例应用氨茶碱,首剂5 mg/kg,12 h后给予维持量2 mg/kg,每12 h 1次,连用5 d;治疗组29例应用枸橼酸咖啡因,首剂20 mg/kg,24 h后给予维持量5 mg/(kg·d),每天1次静脉注射,连用5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氨茶碱。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早产几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用氨茶碱,首次负荷量5mg/kg,12h后予维持量2mg/kg,加10%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隔8h1次。治疗组用纳洛酮0,1mg/kg·次^-1,静脉滴注,氨茶碱2mg/kg·次^-1,静脉滴注,两者每隔8h交替使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5.4%和88.5%,对照组为36.4%和59.0%,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氨奈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单用氨茶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应用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方法我院收治58例病人中,均符合诊断原发性呼吸暂停标准,随机分成2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纳洛酮0.1~0.13mg/(kg·次),稀释静注每12小时1次,氨茶碱2mg/(kg·次),每12小时1次,对照组只应用氨茶碱方法相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0%,93.3%,对照组分别为38.5%,71.2%,经统计学处理P〈0.05。2组结果有明里差异,结论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呼吸暂停。结果优于单用氨茶碱。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效果。方法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纳洛酮注射液0.1mg/(kg一次),稀释后静脉滴注,每8小时一次;氨茶碱注射液首次5mg/(kg一次),稀释后静脉滴注,12小时后按2.5mg/kg维持量,每隔12小时一次。对照组氨茶碱用药方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9%,对照组总有效率69.7%(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氨茶碱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 1998年6月~2005年6月我院共收治早产儿呼吸暂停132例,其中原发性呼吸暂停119例,占90%,继发性呼吸暂停14例占10%.分治疗组72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氨茶碱注射液治疗呼吸暂停.负荷量4~5mg/kg加入葡萄糖静滴,治疗组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加用纳洛酮0.1mg/kg,1~2次/日,最大≤0.3mg/kg.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69.4%,总有效率95.8%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51.6%和总有效率83.3%.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意义(P≤0.1).结论 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孙薇薇  逯军  厉广栩 《海南医学》2010,21(22):97-98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特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特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78例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氨茶碱注射液治疗呼吸暂停,首次负荷量为5 mg/kg,12 h后给予维持量2.5 mg/kg,每12 h给药1次,稀释后静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注射液,首次负荷量为0.1 mg/kg,静推,后按0.03-0.05 mg/(kg.h)的速度经微量输液泵持续静脉注射,连续泵入72 h。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9.2%(27/39)和94.9%(37/39),对照组分别为41.0%(16/39)和64.1%(25/39)。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P〈0.05),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χ2=9.75,P〈0.01)。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特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单纯用氨茶碱。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 将62例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儿在首次发生呼吸暂停后均给予氨茶碱负荷量5 mg/kg,于20 min内静脉滴注,12 h后给予2.5 mg/kg维持量,12 h静脉滴注1次.治疗组同时加纳洛酮,首次予0.1 mg/kg静脉注射,继而按0.1 mg/kg加10%葡萄糖液20 mL以0.02~0.04 mg·kg-1·h-1静脉泵入.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为6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比单用氨茶碱更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均常规应用氨茶碱注射液治疗呼吸暂停,首次负荷量5mg/kg,12小时后给予维持量2mg/kg,每12小时给药1次,稀释后静滴;治疗组加用洛络酮注射液,首次负荷量0.1mg/kg静推,1小时后按0.01mg/(kg.小时)的速度经微量输液泵持续静脉注射,每日总量不超过0.4mg/kg。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7.2%(29/43)和95.4%(41/43),对照组分别为44.7%(17/38)和74%(28/38)。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24,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7.68,P<0.01)。结论:纳络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单用氨茶碱。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在首次发生呼吸暂停之后均给予氨茶碱负荷量5mg/kg静滴,12小时后给予维持量2.5mg/kg,每隔12小时静滴1次,治疗组同时加用纳洛酮,首剂0.1mg/kg静脉注射,继而按0.1mg/kg,以0.02~0.04mg/(kg·小时)静脉泵入.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1.9%,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显效率46.4%,总有效率71.4%,显效率比较X2=4.03,P<0.05,总有效率比较X2=6.14,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单用氨茶碱.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2000.10-2006.10于本院获得的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74例,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均常规应用氨茶碱注射液治疗呼吸暂停,首次负荷量5mg/kg,12h后予维持量2mg/kg,每12h给药1次,稀释后静滴;治疗组加用纳洛酮注射液,首次负荷量0.1mg/kg静推,1h后按0.01mg/(kg.h)的速度经微量输液泵持续静脉注射,每日总量不超过0.4mg/kg。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7.5%(27/40)和95.0%(38/40)对照组分别为44.1%(15/34)和73.5%(25/34)。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09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6.69P<0.01)。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单用氨茶碱。  相似文献   

16.
早产儿常发生原发性呼吸暂停(AOP),AOP 发生的频率及严重程度常与胎龄成反比。目前临床上常用氨茶碱兴奋呼吸中枢,来治疗 AOP,但有时疗效并不满意,我科用纳络酮联合氨茶碱治疗 AOP 取得较满意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2年6月~2004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出现 AOP 症状的早产儿46例,除外血糖、血钙及其他电解质紊乱,头颅 CT 除外颅内出血,胸片除外肺部疾患,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4例。两组在出生体重、胎龄、性别、Apgar 评分、呼吸暂停后血气分析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可比性见表1。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氨茶碱5mg/kg 加滴管,间隔6~8h后以1~1.5mg/kg/次氨茶碱加滴管,1次/8h,观察组除氨茶碱外给予纳络酮0.1mg/kg/次,1次/8h 加滴管。根据原发性 AOP 的严重程度,依次采用不做刺激、鼻前部吹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早期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预防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发病的影响。方法60例32周内低体重早产儿,按照家长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出生后0.5~6h内将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注入肺部,观察两组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发病情况以及呼吸参数。结果观察组肺透明膜病发病率19.44%(7/36),对照组为41.67%(10/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为(40&#177;14)mmHg,动脉氧分压(PaO2)为(68&#177;21)mmHg;对照组PaCO2(49&#177;10)mmHg,PaO2(42&#177;12)mmH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pH值7、35&#177;0.03,对照组pH值7.22&#177;0.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肺透明膜病机械通气时间(68&#177;10)h,吸氧浓度0.37&#177;0.11,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96&#177;15)h,吸氧浓度0.45&#177;0.15,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预防性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可以减少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降低肺透明膜病的发生率,提高早产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氨茶碱和纳洛酮联合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联合应用氨茶碱和纳洛酮,对照组25例单用氨茶碱。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的呼吸暂停次数分别为(1.8±0.2)次/d、(3.4±1.2)次/d,治疗组明显减少(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呼吸暂停时间分别为(18.9±3.1)s、(23.2±2.5)s,治疗组显著缩短(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60%,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氨茶碱和纳洛酮联合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比单用氨茶碱好,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韦芝群  韦晓玲 《右江医学》2007,35(3):279-280
目的探讨东莨菪碱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58例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东莨菪碱+氨茶碱)和对照组30例(单用氨茶碱治疗),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明显高于对照组(70.0%),两组比较,χ2=4.92,P<0.05。结论东莨菪碱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能明显提高疗效,且毒副作用少,在临床上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纳络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早产儿分为治疗组(加用纳络酮辅助组)32例和对照组(常规应用氨茶碱组)28例,观察两组病例接受治疗后呼吸暂停消失时间、氨茶碱维持时间及总有效率。结果两组病例接受治疗后在呼吸暂停消失时间、氨茶碱维持时间等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纳络酮辅助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可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减少氨茶碱使用时间并提高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