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科熥药配合腰椎牵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泰顺县中医院骨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腰椎牵引治疗,隔日1次,每次时间为30 min,疗程为1个月;治疗组采用骨科熥药配合腰椎牵引治疗,骨科熥药1剂/d,早晚各1次,腰椎牵引隔日1次,疗程为1个月。患者于确诊的即刻和治疗1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确诊即刻腰椎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腰椎功能评分均显著增加,治疗组腰椎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改善指数和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愈3例、好转14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为85.00%,治疗组治愈4例,好转15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为9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熥药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其具有安全、高效、经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骨科熥药配合经皮激光汽化减压(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骨科熥药配合PLDD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牵引、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治疗后4周观察临床疼痛症状变化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78.9%;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疼痛积分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科熥药配合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三痹汤配合外洗1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采用内服三痹汤,配合外洗1号外洗、热敷,同时行腰椎牵引治疗;对照组只采用腰椎牵引治疗.结果:治疗3个疗程,所有病例均随访2个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9%,对照组为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内服三痹汤配合外洗1号外洗、热敷加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44例采用腰椎牵引法治疗,观察组在与对照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加中药治疗,1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3%、对照组81.82%,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王志文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6):181-F0003
目的:观察腰椎牵引配合中药熏蒸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4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治疗组(采用腰椎牵引配合中药熏蒸)和对照组(单纯使用腰椎牵引)。15天为1疗程,以2个疗程为观察标准。结果:治疗组疗效满意,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牵引加温热刺激可阻断腰腿痛病理过程中恶性循环,起到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刺激深感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疗程、复发率。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药熥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牵引+水针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针刺+药熥,刺激深感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完全,复发率低,易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电针结合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成对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针刺电针配合牵引推拿治疗,对照组为常规针刺电针治疗.治疗两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随访一年后比较其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5.4%,对照组得发率为28%.结论:采用针刺电针结合腰椎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强脊健骨汤口服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腰椎牵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强脊健骨汤口服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5.4%、75.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强脊健骨汤口服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骨科熥药联合骶管点药治疗腰椎间盘突症神经根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采用骨科熥药联合骶管点药治疗;对照组采用骶管点药治疗.治疗后4周观察临床疼痛症状变化、JOA评分变化及综合疗效.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4.00%;实验组治愈率为76.00%,对照组为40.00%;实验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疼痛积分、JOA评分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骨科熥药联合骶管点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炎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手法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手法配合电针和腰椎牵引法,治疗10次。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为86.67%,P<0.05。结论:手法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单纯腰椎牵引为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牵引、手法及局部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牵引、手法配合局部注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没有采用局部注射治疗,其余相同.治疗前均进行体检和腰椎CT扫描,治疗后均进行功能活动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功能改善评分明显提高,效果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1)两组有明显差异.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牵引、手法配合局部注射治疗,对疼痛和功能的改善有明显效果,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腰椎牵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在我院推拿科门诊就诊的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腰椎牵顿法治疗;对照组以腰椎机械牵引治疗。每周治疗5次,每日一次,10天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8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腰椎牵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硬膜外封闭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至2010年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激素、局部麻醉药和雏生素等混合液15~25ml,经硬膜外给药封闭,复合康复牵引治疗,7天1次,3次1疗程,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对30例患者治疗,平均改善率为90%以上,取得较好效果。结论:总的来看,硬膜外给药封闭,再复合物理牵引治疗,安全而且简单,只要由有临床经验的麻醉医师操作硬膜外封闭,再复合康复牵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济而又有效的方法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中使用硬膜腔注射配合治疗方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中的疗效.方法:将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A组、B组,A组患者采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疼痛期患者行突出部位硬脊膜外腔内注射疗法,并结合牵引及物理因子综合治疗;B组患者采用牵引及物理因子综合治疗.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A组、B组治疗后JOA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B组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中使用硬膜腔注射配合治疗方法比传统的单纯使用牵引及物理因子综合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腰椎牵引结合中药外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10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腰椎牵引,中药直流电离子导入及中药熏蒸治疗。[结果]临床治愈58例,显效33例,好转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4.3%。[结论]腰椎牵引结合中药外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采用小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及中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腰部及下肢疼痛、麻木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观察两组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8.07 %,对照组总有效率92.31%.P﹤0.05,提示针刀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传统组.结论: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明显优于牵引及中频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寻治疗腰椎盘突出症的较佳疗法.方法:将200例腰推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灸、推拿、牵引)和对照组(推拿、牵引)各100例,对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8.2%,对照组为82.8%,两组疗效比较(P<0.01)结论:针灸、推拿、牵引综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运用三雏多功能牵引床、其他理疗设备、推拿疗法等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28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A、B组,对照A组采用间歇牵引、电脑中频、超短波、药物对症治疗。对照B组采用电脑中频、针灸、超短波、药物对症治疗。治疗组采用三维多功能牵引床、电脑中频、推拿手法及药物对症治疗,每天1次,5次为一疗程.观察三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49例和95、44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治疗后三组主要症状均有所改善。结论:研究表明腰椎牵引有以下一些机制:减轻椎间盘压力,促使髓核不同程度回纳,可以使椎间隙增大,后纵韧带紧张,有利于突出髓核不同程度回纳或改变与神经根相对位置关系;可以促进炎症消退;解除肌肉痉挛;解除腰椎后关节负载等。经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疗效较观察组为优,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察夹脊电针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5例.治疗组给予腰椎夹脊电针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非手术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牵引、手法理筋、西药治疗及中药煎服等方法治疗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后随访6个月-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优70例,良15例,好转6例,差9例.总有效率91%,优良率85%.结论:卧床、手法理筋、中医辩证等非手术方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