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生物蛋白胶在甲状腺手术中的止血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62例各类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生物蛋白胶的止血效果,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使用生物蛋白胶组止血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可减少放置引流物。减少切口感染机会。提示生物蛋白胶在甲状腺手术中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2.
赵海涛 《吉林医学》2013,(32):6665-6666
目的:观察研究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综合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采用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的3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期采用传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的3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颈部异常感、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的生存状态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小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后颈部异常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生存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综合临床疗效较佳,对于术中指标及术后患者生存状态的改善均发挥着更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封闭剂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07年1月-2008年3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此手术治疗的115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术中应用纤维蛋白封闭剂,B组不用。术后两组患者进行引流量等多项指标比较。结果A组的伤口引流量、切口拆线时间等多项指标均优于B组。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纤维蛋白封闭剂术后创面渗出液明显减少,可促进伤口愈合,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申昌明  张万峰 《河北医学》2006,12(8):720-721
目的:探讨不离断颈前肌群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操作的影响,不放置引流物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2年来选择对36例甲状腺腺瘤等患者采用不离断颈前肌群,次全切除腺体后创面应用生物蛋白胶并不放置引流物的治疗效果。结果:36例患者均获痊愈,手术时间均未超过1小时45分钟,仅1例因术中牵拉过度,术后出现暂时性声嘶,3个月余后恢复,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5d。结论:大部分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可以不离断颈前肌群,医用生物蛋白胶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应用具有明显止血、止渗出的作用,可不放置引流物,能减少因引流物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中间入路行甲状腺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甲状腺叶全切除术患者,按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外侧入路;观察组患者行中间入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神经损伤、低钙、喉头水肿、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甲状腺叶切除术采用经中间入路,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8例甲状腺瘤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给予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以后,观察组的患者在切口长度、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观察者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可以简化手术过程,缩短手术时间,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适合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甲状腺激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改良低位、微创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甲状腺良性疾病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45例,按照其术式的不同分为采用改良低位、微创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观察组(n=23)和采用传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对照组(n=22),通过收集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疗效及并发率等相关实验数据,从而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及颈部皮肤感觉异常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率方面的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低位、微创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具有恢复快、效果好、并发率低、瘢痕小等优点,值得在甲状腺良性疾病的治疗领域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卢宝俊 《吉林医学》2012,33(30):6509-6510
目的:探讨保留上极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观察组行保留上极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上极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医用生物蛋白胶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寅  何兆群 《广东医学》2005,26(2):237-238
目的 了解医用生物蛋白胶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 2 0 0 0~ 2 0 0 3年 12 98例采用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治疗的患者分成两组 ,其中第Ⅰ组 2 6 2例应用生物蛋白胶 ,不放引流物 ,第Ⅱ组 10 36例放置胶管或胶片引流。两组进行多指标对比。结果 第Ⅰ组多指标优于或等于第Ⅱ组。结论 医用生物蛋白胶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应用具有明显止血、止渗出的作用 ,可不放引流物 ,能减少因引流物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改良颈部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改良颈部切口与传统颈部切口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探讨两种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4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25例行改良颈部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观察组),29例行传统颈部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剂用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术中无输血。两组手术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止痛剂用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术后均出现1例声音嘶哑,经治疗后3个月内恢复;48例患者得到3~20个月随访,无并发症及复发。结论与对照组相比,改良颈部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并不增加手术时间,其出血量少、术后止痛剂用量小、切口美观、手术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黄劲松 《中外医疗》2014,(24):28-29
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全切除手术对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治疗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于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48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随机将此48例分成甲状腺全切除术组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组,各24例。两组分别进行全切除与次全切除手术后,对比住院与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复发率,从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由临床资料中复发率的比较中可以得出,全切除术组的疗效优于次全切除术组,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手术减少术后复发率方面比次全切除手术效果更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吕庆福 《中外医疗》2016,(22):80-82
目的:探析甲状腺癌症病人予以甲状腺全切术与近全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甲状腺癌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甲状腺近全切术治,n=40)、对照组(甲状腺全切术治疗,n=40),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要高,分别为90.0%、6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近全切术或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癌均有较佳的临床疗效,甲状腺近全切术疗法术后不良反应低,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农跃 《中国现代医生》2013,(9):139-140,142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术式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确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并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200例,其中2005年1月-2008年1月行甲状腺被膜外次全切除手术100例(被膜外组),2009年1月~2011年1月行甲状腺被膜内次全切除手术100例(被膜内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一周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被膜内组患者术后发生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及手足抽搐等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被膜外组(P〈0.05)。两组上述单项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被膜内次全切除术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5.
万焱华 《当代医学》2021,27(13):37-39
目的探究甲状腺癌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5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对比组(n=75)和观察组(n=75),对比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旁腺素、血清钙变化情况、生活质量、疼痛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甲状旁腺素、血清钙变化情况、生活质量、疼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比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甲状腺癌患者进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甲状腺次全切术,甲状腺全切除术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疼痛度,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手术中从环甲间隙入路与从甲状腺腺体上面入路处理甲状腺上极手术的操作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1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所选患者均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并排除有高血压等影响术中出血的疾病。其中从环甲间隙入路处理上极87例,从甲状腺腺体上面入路处理上极74例,分别对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甲间隙入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甲状腺腺体上面入路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环甲间隙入路处理甲状腺上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刘莹 《中外医疗》2016,(34):74-76
目的:研究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2年3月_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测定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各项功能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剂使用量、住院时间等﹚,术后随访1年,评价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组间差异。结果①观察组镇痛剂用量(82.16±14.82﹚mg和术中出血量(61.79±16.28﹚mL显著少于对照组(131.73±19.74﹚mg、(108.19±25.87﹚mL,手术时间(56.32±8.64﹚min、住院时间(9.66±1.01﹚d明显短于对照组(69.28±9.63﹚min、(11.93±1.80﹚d,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有效率33例(82.5%﹚高于对照组30例(75.0%﹚,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83,P<0.05。③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2.5%;对照组为27.5%,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效果显著,围手术期状况明显优于甲状腺全切除术,并发症少,利于患者较快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Dunhill术与双侧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NG)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双侧NG病人,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Dunhill术组(55例)和双侧次全切术组(65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引流时间、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复发情况;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手术前后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结果Dunhill术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双侧次全切术组(P < 0.01);手术前及手术后,2组的TSH、FT3、FT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unhill术组的低血钙症发生率14.55%高于双侧次全切术组的1.54%(P < 0.05),2组在声音嘶哑、喉返神经损伤、手足麻木及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unhill术组的复发率低于双侧次全切术组(P < 0.05)。结论Dunhill术与双侧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疗效相当,但Dunhill术更加能够兼顾有效性与安全性,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超声刀在甲状腺开放性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8月至2010年5月同一手术小组完成的甲状腺手术430例,包括超声刀手术(超声刀组)230例,传统手术(传统组)20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腺体切除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超声刀组手术时间为(51.94±3.84)min,传统手术组为(90.88±4.55)min,平均缩短38.94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刀组术中出血量为(10.20±1.49)ml,传统手术组为(44.90±4.78)ml,平均减少34.70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刀组手术切口位(4.21±0.86)cm,传统手术组为(9.76±1.10)cm,平均缩短5.55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刀行开放性甲状腺手术安全可靠,可明显缩少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小手术切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