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患者男,34岁,因怕冷、少汗、乏力2年,阵发心慌气短1月。患者于1995年2月出现怕冷、少汗、纳差、乏力、记忆力下降、反应差,且伴有腹胀及颜面部、手脚浮肿。3月到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化验T_3、T_4低,TSH高,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以下简称甲减),予口服甲状腺片40mg.Qd治疗,自觉上述症状改善,浮肿3个月消失。其后患者服药不规律,有时1~2天停药,多次复查T_3、T_4低,TSH高,心电图除有一次有窦缓(52次/分)外,其余均正常。近1月出现阵发性心慌、气短,心电图示频发室  相似文献   

2.
异位甲状腺好发于舌根部,称为舌甲状腺。因其中80%以上的病例在颈部缺乏正常甲状腺,而舌甲状腺即成为体内唯一的甲状腺,所以手术前后的护理是极其重要的。例1:患者,女,28岁,住院号187170。患者于1981年产后吞咽有梗阻感,在当地发现舌根部有指甲大小的肿块,未予治疗,以后肿块逐渐增大,发音明显不清,平卧时有憋气感,检查见舌盲孔肿块约2×3cm,表面粘膜如常,经碘~(131)扫描,显示舌根部有3×3cm大小、密度均匀、呈圆形的放射性浓集区,颈部无放射性分布,T_3110毫微克/毫升,T_465毫微克/毫升,诊断为舌异位甲状腺,于1982年10月22日入院行舌甲状腺带肌蒂移位术。  相似文献   

3.
异位甲状腺合并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一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110003)核医学科李志杰裴著果男,59岁,以“怕冷、乏力、面部及双下肢浮肿1个月”为主诉入院。查体:神志清,动作及言语缓慢,皮肤粗糙,面部及双下肢浮肿。甲状腺未及,颈部无疼痛。双肺音清,心音...  相似文献   

4.
正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rbitopathy,TAO)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生于Graves病,少数也可见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正常者。近来我科收治了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伴TAO的患者,现报道如下。1病例摘要56岁女性患者,怕冷、少汗、乏力5年,双眼突出、肿胀伴刀割样疼痛1个月入院。患者于5年前逐渐出现怕冷、少汗、乏力、体重增加、反应迟缓、腹胀等症状,因不影响生活故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52岁,于1994年8月4日入院。自诉近一年半双下肢无力、四肢浮肿、怕冷、皮肤变黑,伴性功能低下。曾在外院诊断“甲减”,给予干甲状腺片口服,无明显疗效而转入我院。体检:BP19/12kPa(144/90mmHg),P90次/分,全身皮肤色素沉着,尤以乳晕、掌纹及口腔粘膜为著,颜面及四肢肿胀,双下肢中度浮肿,眼不突,甲状腺不大,无血管杂音,心率90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实验室检查:T_3 0.46nmol/L(正常值1.23~2.77nmol/L),T_4 37.7nmol/L(正常值52~182nmol/L),FT_3 1.38pmol/L(正常值2.61~6.49pmol/L),FT_4  相似文献   

6.
摄入过量碘而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碘甲亢)较少见,易被忽略,现将我们收治的3例报告如下: 例1 男,50岁。因反复心慌、气促10余年,确诊为充血性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动过速,于1985年9月底开始先后两段时间服用乙胺碘呋酮共135天,总量36.3克。近10多天来感怕热、手颤、心烦易怒、失眠、乏力、体重减轻1公斤。既往及家族无甲亢病史。体检:眼征阴性,甲状腺Ⅰ°大,质较硬,无血管杂音,双手细震颤,手心温暖多汗。实验室检查: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143毫微克/分升,总甲状腺素(T_4)25微克/分升,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6.4微单位/毫升,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及球蛋白抗体均阴性、甲状腺吸碘率24小时为0.8%。1986年2月25日开始乙胺碘呋酮由原来每天0.6克减为0.3克,3月8日停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我科自1980年8月至1997年11月诊治59例甲减—甲亢转移型HT患者,文献上少见报道,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59例HT患者中,男11例,女48例。年龄15~46岁,平均年龄24.9±7.3岁,病程7个月~11个月,平均7.4±2.7月。 1.2 方法:RIA法:血清T_3、T_4、TSH、T_G、T_M。甲状腺细针穿剌组织学检查。 1.3 诊断标准:①甲减:无汗、怕冷、纳差、乏力、颜面浮肿、心动过缓,每分钟低于60次,甲状腺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们收治1例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后并发明显甲状腺机能减退(简称甲减),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龙××,女,42岁,职工。因怕冷、浮肿、纳少、乏力2月余,于1981年6月13日入院。患者于1980年11月受凉后感咽痛、畏寒、发热(39~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0岁,因"颈部肿大、发热、乏力2个月,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2个月前因"感冒"3 d后出现发热,体温达38-39℃,多为下午及夜间发热,伴有乏力,头痛,约3 d后出现颈部肿大,伴红肿热痛,仍有反复发热及乏力,当地医院查FT4升高(3n 7 pmol/L),TSH下降(0.01 mIU/L),FT3、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O-Ab)及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正常,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给予甲基强的松龙16 mg/d,口服约15 d,症状无明显好转,再次求治于当地另一医院,给予抗感染及口服醋酸泼尼松30 mg/d,症状稍有好转出院,出院后坚持口服激素约15 d,仍有反复发热乏力,颈部肿块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
健康人血清溶菌酶含量为5~19微克/毫升(平均为12.3微克/毫升),尿中无溶菌酶或含量极微。大多数慢粒患者血溶菌酶含量增高,一般为正常最高极限的1~1/2~2~1/2倍,部分患者可达80~85微克/毫升,甚至达110微克/毫升。高酶血症程度与白细胞增多有明显的正相关;尿溶菌酶浓度的增高不显著(10微克/毫升以下),经过成功的治疗血清溶菌酶降至正常,尿溶菌酶消失。慢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血清溶菌酶浓度中度增高(35~70微克/毫升),少数有明显增高,但均在100微克/毫升以下,而终末期疾病恶化时可有高溶菌酶血症和溶菌酶尿症。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时血和尿中溶菌酶浓度较一般慢粒和单核细胞白血病高,该点和血细胞中无Ph~1染色体及非特异性酯酶活性明显增高有鉴别诊断意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血清溶菌酶含量正常或低于正常。  相似文献   

11.
6例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男3例,女3例)先用洋地黄甙治疗。在地高辛血浓度为0.6~2.4毫微克/毫升(平均1.2毫微克/毫升)时,心功能仍为Ⅲ~Ⅳ级。改用氨联吡啶酮(amirinone)常规治疗后(加用血管扩张药)心功能均得到改善。心脏指数从1.74±0.31升/分/米~2增加到2.62±0.52升/分/米~2,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伴发粒细胞减少症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鞠文东  黄峻 《新医学》2000,31(3):182
患者,女,37岁,因头昏、乏力、心慌、怕冷6个月于1998年8月3日入院。6个月前无诱因感精神不振、疲乏、头昏、怕冷、心慌、胸闷、手脚麻木。2个月前因“感冒”检查白细胞为2.5×109/L,经利血生、中药等治疗无效。否认放射线、毒化学物质接触及氯霉素等药物应用史。体检:体温36.2℃,脉搏58次/分,血压12.5 kPa/8 kPa,神清,面色萎黄,表情淡漠,皮肤干冷、粗糙,无出血点、瘀斑,甲状腺Ⅰ度肿大,无结节、杂音。双肺未闻及啰音,心率58 次/分,律不齐,每分钟期前收缩5次至8次,心音低钝。肝、脾不肿大、双下肢无浮肿。实验室…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减),起病隐袭,病情发展缓慢,临床表现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尤其以心血管症状为突出表现者,易误诊为心脏疾患。我们总结了误诊为心脏疾患的甲减12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例甲减患者中,男2例,女10例,男女之比勾1:5,年龄20~60岁,平均54.7岁。误诊时间最短者1周,最长者2年。12例患者最后均经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其T_3、T_4均降低,TSH升高,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单一或两者均升高。1.2 临床表现 12例患者均有胸闷、气短、乏力、少言懒语、动作迟缓、食欲减退等临床表现。查体均有不同程度的面色苍白、颜面水肿、毛发稀少、皮肤粗糙,甲状腺不大,听诊心音低钝,心率缓慢(50~60次/分),无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7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化学发光法检测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_3)的分析性能,并探讨rT_3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系列文件和相关标准,对化学发光法检测rT_3的分析性能(精密度、正确度、分析灵敏度、分析特异性、线性范围、参考区间和方法学比对等)进行验证。检测3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初诊患者(甲亢组)、28例甲亢治疗1个月的患者(甲亢治疗组)、25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初诊患者(甲减组)、23例甲减治疗1个月的患者(甲减治疗组)、25例明确原发基础疾病的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ESS)患者及50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的甲状腺功能指标[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甲状腺素(T_4)、促甲状腺激素(TSH)及rT_3]并作比较。结果化学发光法检测rT_3高值和低值质控品的批内精密度(CV)分别为4.82%和4.95%,批间精密度(CV)分别为7.51%和5.90%;高值和低值样本的相对偏移分别为-1%和1%,线性范围为0.05~10.07 ng/mL,参考区间为0.20~0.95 ng/mL。化学发光法与放射免疫法的相关性良好(r=0.95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甲亢组rT_3、T_3、T_4水平明显升高(P0.05),TSH水平明显降低(P0.05);甲减组T_4和rT_3水平明显降低(P0.05),TSH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甲亢组比较,甲亢治疗组rT_3、T_3、T_4水平明显降低(P0.05),TSH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甲减组比较,甲减治疗组rT_3、T_4水平明显升高(P0.05),TSH水平明显降低(P0.05)。ESS组rT_3水平明显高于甲减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T_3和T_4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与甲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SH水平明显低于甲减组(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发光法检测rT_3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特异性,线性范围较宽,适用于临床大规模样本的检测。rT_3可用于鉴别甲减与ES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状腺癌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4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的资料。结果:24例患者术前明确诊断为原发性甲亢,超声检查均发现有结节(3~13mm),所有病例均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乳头状癌87.5%(21/24),滤泡状癌12.5%(3/24),微小癌87.5%(21/24),双叶癌45.8%(11/24)。术后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及永久性低钙的并发症。91.7%(22/24)病例获随访(5个月~6年),均无甲亢及甲状腺癌复发的表现。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状腺癌是安全可靠的,兼顾了原发性甲亢及甲状腺癌的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未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张秀敏 《临床医学》2001,21(11):46-46
典型的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减)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由于早期症状缺乏特征性且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有时极易漏诊、误诊。现将我院自1995年以来所遇到的不典型甲减14例作一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文14例占本院同期确诊为甲减60例的23.3%,其中男4例(28.6%),女10例(71.4%)。男女之比为1:2.5。年龄28岁~57岁,平均48.3岁,病程1个月至2年。平均11个月。临床表现酷似冠心痛7例(50%);周期性瘫痪4例(28.6%);躁狂抑郁症3例(21.4%)。本组14例患者均经检测血T_3(正常值1.22~3.37nmol/L),T_1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致酶谱增高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典型病例患者,男,51岁,因头晕、头痛、腰痛、全身乏力2年,怕冷,全身酸痛,眼睑轻度浮肿2个月入院。体温  相似文献   

18.
刘龙诞 《临床医学》2000,20(6):13-14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简称甲减),患者血脂的变化,已广泛引起注意,即使在亚临床甲减状态,脂质代谢的变化也是明显的。本文旨在探讨甲减患者替代治疗前后血脂变化的特征,进一步认识甲状腺与血脂代谢的关系。 1 临床资料 选取门诊或住院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26例,男6例,女20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23岁,平均年龄43.7岁。诊断依据为典型症状(乏力、怕冷、心动过缓、皮肤干燥、思维迟钝等),血生化检查异常(TT_3、TT_4降低,TSH增高)。其中,桥本氏甲状腺炎13例,甲状腺手术后甲减5例,~(131)Ⅰ放射治疗后甲减7例,特发性甲减1例。无肾病、肾上腺疾病、糖尿病及服用降脂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史。选25例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32~68岁,病程2月~3年。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2例,继发于桥本氏病2例,抗甲状腺药物引起3例,原因不明6例。6例曾做头颅CT检查,蝶鞍未见异常。促甲状腺激素(TSH)均增高,考虑均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13例患者均有头昏、乏力、纳差、粘液性浮肿,6例有贫血。腹胀、便秘,4例有反应迟钝,活动后胸闷、气促等症状,所有患者无明显心包填塞症状。X线胸片示:心影明显增大10例,略往左下扩大3例;心脏彩超示:心包积液大量3例,中等量7例,少量3例,心率42~50次/min9例,51~65次/min4例。心电图:10例提示低电压,所有患者TT_3≤0.85mmol/L,FT_3≤1.24ng/L,TT_4≤55.2mmol/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 ,2 6岁 ,以“乏力 1个月 ,眼睑 ,双下肢水肿半月”入院 ,患者 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 ,活动时明显 ,休息时减轻 ,未行任何检查及治疗 ,近半月来患者出现眼睑及双下肢水肿 .查体 :血压12 0 /90mmHg ,神清 ,精神可 ,颜面及眼睑浮肿 ,右甲状腺Ⅱ度肿大 ,左甲状腺Ⅰ度肿大 ,质软 ,表面光滑 ,边缘清 ,无触痛 ,随吞咽可上下移动 ,心肺腹无异常 ,双下肢非凹陷性水肿 ,总蛋白 75g/L ,白蛋白 44g/L ,球蛋白 3 2g/L ,A/G 1 3 6,总胆红素18 9μmol/L ,直接胆红素 2 3 μmol/L ,间接胆红素 16 6μmol/L,肌酐 89μmol/L,尿素氮 4 2m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