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磁共振尿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MRU)与螺旋CT泌尿系成像(Spiral CT Urography,SCTU)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两者的优缺点。方法 24例输尿管病变中,结石9例,肿瘤5例,狭窄9例,畸形1例,均行MRU与SCTU检查。结果 (1)9例结石MR重T2成像上示梗阻端以上肾盂、输尿管扩张,结石呈低或无信号,上方有环状高信号;SCTU图像上,8例阴性结石和1例阳性结石可见其位置、形态、大小及扩张的肾盂、输尿管。(5)5例输尿肿瘤MRU示局部软组织信号强度不等,SCTU示局部管腔内对比剂变细或突然中断、管壁不光整。9例狭窄包括4例炎症性狭窄和5例医源性狭窄,MRU示梗阻端呈悬针样改变,SCTU示狭窄部位管腔逐渐变细、管腔无明显增厚。(3)1例畸形示右侧输尿管下端与对侧输尿管并行,末端有巨大囊肿形成。结论 (1)与普通CT与静脉泌尿系造影IVU相比,螺旋CT与SCTU技术可进行容积扫描,不易遗漏病变,尤其是较小结石,可任意方向旋转观察,最大限度清晰地显示病变。(2)MRU不需造影剂,没有碘造影剂过敏及暴露于放射线的危险,特别适用于肾功能不良者以及儿童、孕妇、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T对输水管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47例输尿管梗阻性病例中,输尿管结石22例,肿瘤9例,输尿管外病变7例,炎性病变5例,良性狭窄和畸形各2例。全部47例行CT平扫,其中29例行增强扫描,5例行螺旋CT泌尿系成像(SCTU)观察。结果:CT平扫和增强,结合SCTU,可全面显示输尿管梗阻的部位、病变的特点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论:CT对输尿管梗阻性病变检查优于其他方法,对病变的定性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尿路造影技术(CTU)对泌尿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1例泌尿系病变病人CTU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人均行平扫和增强三期扫描(肾皮质和肾实质及排泌期扫描),将原始资料传送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再现图像.结果:51例中,泌尿系结石30例,肿瘤15例(膀胱肿瘤13例,肾盂输尿管肿瘤2例),结核2例,先天性畸形4例(1例先天性巨输尿管,1例双肾盂输尿管畸形,1例输尿管囊肿,1例输尿管狭窄并积水).结论:CTU能够通过直观、清晰的图像观察全尿路情况,对泌尿系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 在泌尿系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临床拟诊为泌尿系结石患者96例,进行多层螺旋 CT 扫描检查及静脉尿路造影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9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多层螺旋 CT 检查确诊肾结石患者43例、输尿管结石患者25例、膀胱结石患者17例、单纯肾盂结石8例;其总检出率为96.88%。静脉尿路造影确诊肾结石患者3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20例、膀胱结石患者13例、单纯肾盂结石5例,其总检出率为79.17%。多层螺旋 CT 检出率明显高于静脉尿路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层螺旋 CT 作为无创伤检查,操作方便、持续时间短、诊断率高,在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部X线平片(KUB)加低张静脉尿路造影(IVP)与多层螺旋CT低张尿路造影合用对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临床考虑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做KUB平片加低张静脉尿路造影(IVP)的同时行多层螺旋CT低张尿路造影(CTU),并行3D尿路造影重建,将诊断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78例中输尿管结石42例,输尿管结核4例,输尿管肿瘤9例,膀胱癌5例,输尿管炎性狭窄5例,先天畸形7例(包括肾输尿管连接部狭窄5例,肾输尿管重复畸形2例),腹腔或盆腔肿瘤及其他病灶压迫输尿管6例,KUB平片加低张静脉尿路造影(IVP)与多层螺旋CT低张尿路造影(CTu)合用,图像好,能充分显示肾实质、肾盂、输尿管、膀胱以及泌尿器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KUB平片加低张静脉尿路造影(IVP)与多层螺旋CT低张尿路造影合用,对泌尿系统梗阻性病变有诊断价值,对炎症性病变鉴别诊断有帮助,尤其对肾功能严重受损的上尿路梗阻性疾病具有特殊的诊断价值。痛苦少、效果好,可作为临床泌尿系患者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张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联合即时CT靶扫描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00例B超发现泌尿系疾病患者采用低张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并对于不能明确病变性质或需进一步观察的进行即时CT靶扫描。结果:100例低张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效果满意,共诊断泌尿系结石84例,泌尿系肿瘤13例,输尿管结核2例,肾盂、输尿管畸形1例,并对21例不能明确诊断或需要进一步对病变进行观察的患者进行CT即时靶扫描。结论:低张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合联合即时CT靶扫描是一种准确、合理、价廉的检查方法,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64层螺旋CT尿路造影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尿路造影(CTU)对泌尿系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46例泌尿系统病变病人行CT平扫和肾实质期及排泌期扫描,将原始资料传送至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MPR、MIP、CPR和VR图像。结果 46例中,诊断为肾盂输尿管癌10例,膀胱癌2例,重复肾盂输尿管畸形6例,输尿管良性狭窄20例,肾盂输尿管结石8例。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1例经临床证实。结论 CTU具有扫描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图像清晰,多角度三维显示等特点,对泌尿系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螺旋CT诊断泌尿外科疾病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技术诊断泌尿外科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各种典型患者19例,其中输尿管上端狭窄4例,输尿管下端狭窄3例,输尿管畸形3例,输尿管肿瘤2例,肾结核3例,膀胱肿瘤2例,肾癌2例,比较螺旋CT与静脉肾盂造影(IVU)、B超等诊断技术诊断各种泌尿系疾病的优缺点。结果:螺旋CT可获得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三维或二维图像,能提供更为直观全面的影像资料,明确病变的大小、部位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螺旋CT扫描时间短,图像质量好,与IVU、B超相比对泌尿系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设计更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 T尿路造影在泌尿系梗阻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63例泌尿系梗阻性病变患者的C T尿路造影(C T U)图像资料。结果本组63例患者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输尿管结石29例、输尿管结核及炎性病变13例、输尿管原发肿瘤12例、膀胱癌或肾盂癌累及输尿管6例、先天变异和畸形引起尿路梗阻3例。结论128层螺旋C T尿路造影图像清晰、准确、分辨率优良,对泌尿系梗阻性病变的诊断具有极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尿路造影(CTU)对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1例临床拟诊为尿路梗阻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全尿路多期增强扫描,并将原始数据传入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CPR)及容积再现技术(VR)等图像后处理,分析尿路梗阻病变性质及评价其临床价值。结果 51例泌尿系梗阻患者中,输尿管结石35例、输尿管炎性狭窄5例、单纯输尿管结核1例、结肠癌后腹膜淋巴结转移压迫侵犯输尿管1例、膀胱癌5例、左侧肾下极副肾动脉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交互压迫1例、泌尿系畸形3例。所有病例均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结论 16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覆盖范围广,扫描速度快,多方位显示病灶等优点,对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作为泌尿系梗阻性疾病检查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SCTU)对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作曲面重建和SCTU重建,获得完整尿路图像,并与单纯轴位像进行比较。结果单纯轴位扫描漏诊1例,误诊2例,单纯轴位扫描定性诊断符合率为75%,轴位结合SCTU重建诊断全部正确,定性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SCTU对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性高,可使原发性输尿管癌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排容积CT尿路造影(VCTU)在输尿管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9例输尿管病变患者,均进行64排容积CT平扫、双期增强、延时扫描,并在工作站中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39例输尿管病变均由CT扫描后明确诊断,其中结石15例,输尿管肿瘤5例,肾盂输尿管移行处狭窄4例,腔静脉后输尿管1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尿路造影在泌尿系统全程显示中的应用方法及在泌尿系统器质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年内共收集36例患者,均行泌尿系常规CT平扫、三期增强扫描,原始数据传送至高级后处理工作站,使用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及容积重建等方法,获得完整排泄期尿路影像;同时部分患者相对照做了静脉肾盂造影。结果均能清晰显示泌尿系统解剖情况,其中正常26例,2例输尿管结石,2例肾盏结石,3例肾癌,1例输尿管癌,2例单侧肾盂输尿管中上段积水。结论64层螺旋CT能够多平面、多方位三维立体显示整个泌尿系统的解剖情况,为临床明确肾脏及输尿管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并能弥补静脉肾盂造影不能观察到的角度或部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0例手术或临床确诊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均进行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检查,对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中,泌尿系统结石29例,泌尿系先天性畸形8例,输尿管炎性狭窄5例,肾盂癌3例、输尿管癌3例,膀胱癌2例。CT尿路成像技术能够清晰显示输尿管走行、腔内情况、梗阻部位和原因。结论 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能够准确的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图像清晰直观,可以作为早期确诊泌尿系统疾病的有效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静脉尿路造影和超声检查对尿路梗阻性病变的诊断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数字化成像静脉尿路造影和超声检查对尿路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42例尿路梗阻性病变患者都进行了数字化成像静脉尿路造影和超声检查。另有4例行逆行尿路造影,并与临床诊断和手术结果对照。结果:42例患者经超声诊断均有不同程度肾盂积水和输尿管扩张,又经静脉尿路造影,其中3例正常,39例也诊断不同程度肾盂积水和输尿管扩张;42例患者的病因包括:输尿管结石17例,先天性异常11例,输尿管结核3例,输尿管癌3例,输尿管良性狭窄2例,外压性改变2例,神经源性膀胱1例。结论:静脉尿路造影和超声检查对尿路梗阻性病变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两种影像检查方法相结合,为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重建技术对在IVU检查中上尿路显影不佳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46例IVU上尿路显影不佳病例的CT重建表现;46例IVU显影不佳病例,均行MSCT检查,在图像工作站对获得图像进行MIP?MPR?CPR?SSD及VR后处理,获得泌尿系三维图像?【结果】 尿路结石20例,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7例,输尿管炎症狭窄3例,输尿管损伤合并尿漏1例,迷走血管压迫左侧输尿管2例,肾脏输尿管结核3例,输尿管下段移行细胞癌3例,输尿管下段憩室1例,小肾畸形4例(其中一例为马蹄肾合并右肾发育不良),2例双肾萎缩,以上病例均经手术?输尿管镜检查或临床证实?【结论】 MSCT重建对IVP上尿路显影不佳病变有着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使输尿管病变诊断准确率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螺旋CT技术诊断输尿管外科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各种典型患者25例,其中输尿管狭窄4例、输尿管重复畸形2例、输尿管肿瘤8例及输尿管结石11例,比较螺旋CT与静脉尿路造影(IVU)、B超等诊断技术诊断各种榆尿管疾病的优缺点。结果螺旋CT可获得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三维或二维图像,能提供更为直观、全面的影像资料,明确病变的大小、部位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螺旋CT能进行快速薄层扫描,重建图像质量好,与IVU、B超相比较对输尿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设计更具有指导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刘在勇  任位纯  张来安 《西部医学》2011,23(10):1974-197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CTU)对中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中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的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后处理图像及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9例尿路梗阻性疾病的患者中输尿管结石27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UPJ)7例、输尿管炎性狭窄4例,肾盂肿瘤累及输尿管上段3例、膀胱癌累及输尿管下段4例、宫颈癌Ⅳ期浸犯直肠、膀胱后壁、输尿管末段2例、误诊2列。以上病例经手术、术后病理及输尿管钬激光碎石为金标准,定位定性诊断符合率96%。结论多层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优良的图像质量和后处理功能而获得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等多种模式的二、三维图像功能,比静脉尿路造影(IVU)有更高的显影率,对尿路阻塞性疾病有较高的检出和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CT对输尿管远端结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确诊为输尿管远端结石患者CT平扫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病例均经尿道排石证实。结果小结石直径均〈6.0 mm,CT值≥105 Hu,CT确诊率98%(41/42);35例均发现病侧肾盂及输尿管全程扩张、患肾肿大、肾周脂肪间隙渗出;肾盂未见积水而输尿管末端发现小结石的6例,且结石直径均〈3.0 mm。结论输尿管远端结石直接征象为钙化点样高密度影,螺旋CT除直接显示高密度结石及其部位和大小外,还可显示输尿管梗阻扩张程度等继发征象,具有准确、无创等优点,是目前确诊输尿管远端小结石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