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收集尿路影像信息对于脊髓损伤患者的管理非常重要,设立脊髓损伤患者尿路影像基本数据集是为了规范日常最主要的尿路影像的收集方式和报告内容,使之符合国际脊髓损伤数据集的目的与要求。学习并使用国际脊髓损伤尿路影像基本数据集,有助于规范和统一我国脊髓损伤患者尿路影像基本信息的收集,为泌尿系统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国际脊髓损伤数据集下尿路功能基本数据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下尿路功能信息对于脊髓损伤患者的管理非常重要,设立脊髓损伤患者下尿路功能基本数据集是为了规范日常的最主要的下尿路信息的收集方式和报告内容,使之符合国际脊髓损伤数据集的目的与要求。学习并使用国际脊髓损伤下尿路功能基本数据集,有助于规范和统一我国脊髓损伤患者下尿路功能基本信息的收集,为泌尿系统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国际脊髓损伤肠功能基础数据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创立国际脊髓损伤肠功能基础数据集的目的在于提出一个标准化方法用于收集和报告临床工作中所需的基本肠功能信息,它还便于评价和比较各项有关脊髓损伤后肠功能研究的结果。学习并使用国际脊髓损伤肠功能基础数据集,有助于提高我国脊髓损伤患者的肠道功能障碍的评定与康复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4.
尿动力学检查是评价脊髓损伤患者下尿路功能的国际公认方法.设立脊髓损伤尿动力学基本数据集是为了规范尿动力学常规检查的主要数据的收集方式和报告内容,使之合乎国际脊髓损伤数据集的目的与要求.  相似文献   

5.
心血管功能异常是脊髓损伤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为了使脊髓损伤患者心血管功能信息的收集和报道标准化,引入了国际脊髓损伤心血管基础数据集。同时,使用该数据集便于比较和评估各种发表的脊髓损伤后心血管功能研究结果。针对数据集中的术语也给出了详细定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国际脊髓损伤内分泌和代谢功能基础数据集的建立在于提出一个标准化的方法用于收集和报告日常生活中所需的基本内分泌和代谢功能信息,使之符合国际脊髓损伤数据集的目的和要求。方法专家组采用标准化方法根据国际脊髓损伤标准和数据集执行委员会、国际脊髓损伤协会行政和科学委员会、美国脊髓损伤协会理事会和对其有兴趣的组织和学会以及个人的建议,对初始数据进行修订。数据集在国际脊髓损伤协会及美国脊髓损伤协会网站公示2个月以征集意见。结果此数据集的最终版本包含脊髓损伤前后的内分泌和代谢功能状态诊断的诸多问题。如付诸应用,脊髓损伤患者伤前信息只需采集一次,而伤后信息可随时采集。结论学习并使用此数据集有助于促进脊髓损伤人群的内分泌和代谢功能基础数据收集和报告的一致性,便于评价和比较各项有关脊髓损伤后内分泌和代谢功能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慢性疼痛足降低脊髓损伤患者生活质量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目前仍缺乏统一的收集疼痛数据的标准方法。采用统一的办法收集脊髓损伤患行的疼痛信息将有利于疼痛产生机制的研究及治疗结果的比较。本文旨在通过设立疼痛基础数据集来对脊髓损伤患者疼痛信息的收集和报告标准化。文中对数据集的变量进行了详细说明,并通过3个训练案例解释如何填写基础数据集表。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尚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都能按统一的标准收集临床资料,就便于比较不同地区、作者所发表的研究结果,更利于达到成功的目标. 国际脊髓协会联合数十个相关国际专业组织建立了脊髓损伤核心数据集、下尿路功能障碍数据集、尿动力学数据集、尿道影像数据集、肠功能基础数据集、肠功能扩展数据集、疼痛基础数据集,这些数据集的建立为全球脊髓损伤工作者采用统一的标准收集临床资料和报告研究成果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国际脊髓损伤肠功能扩展数据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际脊髓损伤肠功能扩展数据集主要供研究而用并提供一个标准化格式用于收集和报道脊髓损伤后更多的肠功能信息,它还便于评价和比较各项有关脊髓损伤后肠功能研究的结果。学习并使用国际脊髓损伤肠功能扩展数据集,有助于提高我国脊髓损伤患者的肠道功能障碍的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0.
研究设计调查专家意见,反馈,最终形成一致观点。目的阐明国际脊髓损伤(SCI)生活质量(QoL)基础数据集的背景、目的、制订过程以及结果。背景国际性合作。方法建立专家委员会来选择和定义纳入国际脊髓损伤基础数据集的数据元素。形成数据集初稿,交由相关机构征求意见。修订时考虑了所有建议,形成生活质量数据集的最终版本。结果生活质量数据集由3 个变量组成:整体生活质量满意度,身体健康满意度,心理健康满意度。所有变量评分均从0 分(完全不满意)到10 分(完全满意)。结论收集国际脊髓损伤生活质量基础数据集应该成为将来有关脊髓损伤生活质量研究的一部分,有利于对世界范围内已经发表文章的结果进行比较。基于特殊研究目的,为评定生活质量的其他方面,可以使用另外的标准工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患者盆底表面肌电(sEMG)值与国际SCI 数据集肠功能基础数据集问卷调查指标的相关性,为SCI 患者水疗项目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2006 年颁发的SCI 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将180 例残损分级为A级、B级、C级和D级的SCI 受试者分别分成A组、B组、C组和D组。应用标准的Glazer 盆底sEMG评估方案及设备,对患者进行肛门括约肌sEMG值的测定,同时进行国际SCI 数据集肠功能基础数据集——数据表的问卷调查。结果Glazer 评估中各个收缩阶段的盆底sEMG检测值与SCI 肠功能问卷调查中的便意、主要排便方法、平均排便时间、便失禁的次数、需要外用衬垫或塞子5 项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各个收缩阶段的盆底sEMG 检测值也与SCI 残损分级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Glazer 盆底sEMG评估与国际SCI 数据集肠功能基础数据集的问卷调查对SCI 患者水疗项目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颈髓损伤的疗效。方法48 例颈髓损伤术后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情况下,除常规治疗外,进行高压氧治疗。治疗前后神经功能采用ASIA残损分级进行评定。结果病程≤30 d 患者高压氧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病程>30 d患者(P<0.05)。高压氧治疗3 个疗程以上患者总有效率高于治疗2 个疗程以下患者(P<0.05)。结论颈髓损伤患者术后应尽早行高压氧治疗3 个疗程以上,高压氧治疗颈髓损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In the 25 years since the federally designated Model Spinal Cord Injury Systems program was started, many changes have occurred. The systems have increased in number and location and have changed in composition. Data are available on approximately 19,000 acutely injured 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ed individuals, with more than 117,000 total records. This volume of data allows analysis of many trends affecting the care of people with spinal cord injuries. The time span covered by the database allows comparison of various time periods, including the most recent decade--during which managed care has emerged as a dominant force in health care evolution.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se trends, based on information in the articles in this special issue devoted to the Model Spinal Cord Injury Systems. Finally, this article offers an analysis of future implications for SCI care in general and the federally designated Model Spinal Cord Injury Systems program in particular.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目前本院外伤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受伤原因和残疾程度现状,探讨相关因素对外伤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致残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文献检索和专家咨询法收集影响外伤性脊柱脊髓损伤程度的相关因素,然后从受伤原因、是否昏迷、受伤部位保护、运送工具、急救时间、急救医院等级以及首次脊柱脊髓手术时间等方面,设计《外伤性脊柱脊髓损伤致残程度相关影响因素调查表》,培训调查人员,对2010年10月~2011年3月在本院接受康复治疗的260例外伤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访谈调查。结果 260例外伤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受伤原因为:交通事故107例(41.2%),坠落伤69例(26.5%),砸伤60例(23.1%),体育伤6例(2.3%),其他18例(6.9%);脊髓损伤程度与损伤水平为:完全性截瘫41.15%,完全性四肢瘫25.38%,不完全性四肢瘫18.08%,不完全性截瘫15.39%。受伤原因在损伤程度和损伤水平各自两个组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损伤水平在不完全与完全损伤程度两个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是否昏迷、运送过程中对受伤部位的保护、二次运送在不完全与完全损伤程度两个组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现场保护情况、运送工具、急救时间、急救医院等级以及首次脊柱脊髓手术时间在不完全与完全损伤程度两个组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影响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脊髓损伤水平和损伤程度的因素可能既与受伤原因直接有关,也与伤后不能对受伤脊柱脊髓进行有效保护、早期二次运送救治比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5.
功能能力评定是脊髓损伤患者功能结局评定的主要项目之一。目前常用评定脊髓损伤患者功能能力的量表有Bar-thel指数、修订Barthel指数、功能独立性评定、脊髓独立性评定、脊髓损伤步行指数等。其中,脊髓独立性评定是为评价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能力而专门设计的量表,已经过两次修订和国际多中心试验验证,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和灵敏性,可适用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能力评定。但该评定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本院住院康复治疗的386例老年(≥ 60岁)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残损分级(AIS)及并发症等临床特点。结果 老年脊髓损伤患者中,男性多为外伤性损伤(71.17%),女性多为非外伤性损伤(56.19%)。平地跌倒是老年男性(28.83%)和女性(24.76%)脊髓损伤患者的首要病因。肿瘤(19.05%)是老年女性脊髓损伤患者最主要的非外伤性病因。颈段(78.46%)是老年外伤性脊髓损伤中最常见的受损部位;胸段(52.14%)是非外伤性脊髓损伤中最常见的受损部位。老年脊髓损伤患者中最常见的AIS为D级(38.08%),其余依次为C级(28.76%)、A级(21.50%)、B级(11.66%)。椎管狭窄(23.31%)在老年脊髓损伤的病因中占重要地位。老年脊髓损伤患者的最常见并发症依次为神经痛、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泌尿系感染。结论 平地跌倒是老年脊髓损伤患者的首要病因。随着年龄增长,跌倒在老年脊髓损伤病因中的比例有增高的趋势。采取有效的预防跌倒措施以避免脊髓损伤对老年人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