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8 毫秒
1.
雌激素受体(ER)存在α、β两种亚型,两者在结构上虽有相似之处,但功能却不尽相同,且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方式及表达量不尽相同。孕激素受体(PR)也存在A、B两种亚型。对ERα和ERβ、PRA及PRB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分布及与子宫内膜癌分级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雌激素受体亚型mRN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比较雌激素受体两种亚型α和β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RT - PCR法检测子宫内膜癌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雌激素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①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比较,子宫内膜癌中ER α mRNA、ER β mRNA表达和ER β/ER α mRNA比值都明显上升;②早期、内膜样子宫内膜癌ER α mRNA明显上升.结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ER α和ER β的表达有关,ER α mRNA表达升高可能提示子宫内膜癌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雌激素及孕激素受体亚型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ao QP  Wu C  Zheng H  Yu L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11):752-75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亚型mRNA及孕激素受体(PR)亚型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66例子宫内膜癌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ER、PR亚型mRNA的表达,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PR亚型蛋白的表达。结果(1)ERαmRNA在子宫内膜癌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别是8.00±7.77、3.84±2.57,而ERβ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是4.15±3.55、0.41±0.29,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α、ERβ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两种组织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PR、PRA和PRB蛋白表达及PR mRNA表达的降低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P<0.05),而PRA与PRB蛋白表达的比值和PRB mRNA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值分别为0.550、0.901)。(3)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RB mRNA与ERβmRN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43,P<0.01)。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亚型mRNA表达上调、PR蛋白和mRNA表达的下调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PRB mRNA与ERβmRNA表达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妇产科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雌激素受体(ER)是雌激素发挥作用的关键,ER有ERα和ERβ两种亚型,由不同的基因编码。许多研究表明ERd基因和ERβ基因均存在多种遗传多态性,并可能影响ERα和ERβ的表达和功能,从而与许多雌激素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就ERα和ERβ的分子结构、ER基因常见遗传多态性及其与妇产科疾病(绝经后骨质疏松、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相关性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雌激素受体亚型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雌激素受体有α,β两种亚型,是由独立的基因转录翻译表达的核受体蛋白。在多数细胞中ERβ转录活性低下ERα,通过雌激素反应元件(ERE)途径ERβ和ERα的反式激活作用相似,而在AP1途径,ERα激活转录,而ERβ使配体的作用逆转。两种亚型在各种组织的分布及其比例及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变及其药物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癌细胞雌激素受体亚型的调控和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初步建立子宫内膜癌雌激素受体(ER)亚型α或β弱表达的细胞模型,研究雌激素及他莫昔芬(TAM)与ER亚型的关系。方法分别设计针对ERα和ERβ的反义寡脱氧核苷酸(ODN)、正义ODN、错义ODN,并转染子宫内膜癌细胞株Ishikawa,将Ishikawa细胞分为4组,即未转染组、反义ODN组、正义ODN组及错义ODN组。蛋白印迹法测定转染后细胞ERα和ERβ蛋白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转染ODN后,17β雌二醇和TAM对Ishikawa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1)分别针对ERα及ERβ的反义ODN可以选择性下调转染的Ishikawa细胞中ERα及ERβ蛋白的表达(分别下调45%和54%)。(2)17β雌二醇及TAM可以促进未转染组Ishikawa细胞的生长。转染ERα反义ODN后,可抑制17β雌二醇及TAM对Ishikawa细胞的促生长作用,以转染后的24、48及72h为著,反义ODN组各时间点分别与未转染、正义ODN、错义ODN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转染ERβ反义ODN后,17β雌二醇对Ishikawa细胞的促生长作用的改变不明显。转染ERβ反义ODN可抑制TAM对Ishikawa细胞的促生长作用,以转染后72h为著,反义ODN组分别与未转染、正义ODN、错义OD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反义核酸技术能够特异性地有效下调Ishikawa细胞中ERα和ERβ蛋白的表达,其可作为子宫内膜癌细胞中ER调控的一种有效的实验手段。(2)17β雌二醇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的作用主要通过ERβ介导;ERβ和ERβ均参与TAM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雌孕激素受体甲基化与子宫内膜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异常表达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预后显著相关。表观遗传学对于肿瘤的研究显示:DNA异常甲基化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最新研究显示ER,PR异常甲基化与子宫内膜癌发展、预后等密切相关。阐述两种受体甲基化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研究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雌激素受体β mR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β第5外显子野生型mRNA(ERβWT)及变异型mRNA(ERβE5SV)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取子宫内膜正常者36例及子宫内膜癌患者45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其组织ERβWT和ERβE5SV。将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分析并计算ERβE5SV/ERβWT比值,用DNA测序仪对ERβE5SV和ERβWT的碱基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无论是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还是子宫内膜癌组织,均有ERβE5SV和ERβWT的表达。ERβE5SV与ERβWT相比,缺少了激素结合区即从812~950bp之间的139个碱基。正常子宫内膜组织ERβE5SV表达均高于ERβWT,ERβE5SV/ERβWT比值平均为2.47±0.99;子宫内膜癌组织ERβE5SV表达均低于ERβWT,ERβE5SV/ERβWT比值平均为0.55±0.12,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001)。且随病理分级的增高,ERβE5SV/ERβWT比值逐渐下降(P<0.01)。结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可能与ERβWT相对于ERβE5SV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明确孤儿受体-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ERR(estrogen receptor—related receptors,ERR)α、β、γ各亚型在子宫内膜癌细胞株,卵巢细胞株,乳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定量PCR方法定性检测ERRs家族中各亚型的mRNA表达,采用Westston Blot印迹的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ERR各亚型的表达。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及Western Blot蛋白印记检测显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卵巢癌细胞株及乳腺癌细胞株中ERRα均有高水平表达;子宫内膜癌Hec11A、Hec-1B细胞和卵巢癌Mdah-2774、SKOV-3、OVCAR-3呈现ERRβ阳性表达;而ERRγ表达见于宫内膜癌Hec-1B、Ishikawa细胞,卵巢癌Mdah-2774、SKOV-3、OVCAR-3细胞和乳腺癌MCF-7细胞。结论ERRα和ERRγ在多种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细胞株中均有表达,而ERRβ的表达水平相对较低,本研究提供了ERR家族表达在细胞株中的表达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维甲酸受体α、β(RARα、β)、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探讨维甲酸受体和雌孕激素受体与子宫内膜癌的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类及肌层浸润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癌的石蜡切片48例,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RARα、RARβ、ER及PR的表达,评估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①RARα及RARβ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92%(23/48)、25.00%(12/48),RARa的表达高于RARβ(P<0.05).②随着手术病理分期的增加,RARα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加(P<0.05),随着组织分化程度的增加,RARα的阳性表达率却逐渐下降(P<0.05),但与组织学类型、肌层浸润深度无关(P>0.05).③RARβ、ER和PR的表达随着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减少(P<0.05:P<0.01;P<0.05),但与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类型、肌层浸润深度无关(P>0.05).③ER、PR表达率随着PARβ的阳性表达率增高而增高,随着RARα的表达率增高而降低.结论:子宫内膜癌中存在RARα、RARβ的表达,RARβ的表达缺失及RARα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有关.ER、PR的表达和RARα、RARβ表达有明显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ERR)亚型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6例子宫内膜癌及24例正常子宫内膜新鲜组织,采用RT-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法检测ERR亚型α、β、γ在组织中的表达,并根据雌激素受体(ER)α的表达情况将其分为ERα(+)和ERα(-)者.结果 ERRα、β、γ的 mRNA和蛋白表达之间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462, P=0.009; r=0.689, P=0.016 ; r=0.673, P=0.001).内膜癌组织ERα(+)者中,ERRα mRNA阳性表达率及表达水平(分别为42%,0.24±0.18)均明显低于正常内膜组织ERα(+)者(分别为78%,0.42±0.23;P=0.019,P=0.021);内膜癌组织中ERRβ mRNA阳性表达率及表达水平(分别为23%,0.21±0.16)与正常内膜组织(分别为22%,0.27±0.1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Rγ mRNA在内膜癌及正常内膜组织中均呈现高表达,ERα(+)的内膜癌组织中ERRγ mRNA的表达水平(0.93±0.24)明显高于正常内膜组织(0.72±0.21,P=0.023).ERRα mRNA表达阳性的内膜癌患者中,手术病理分期为Ⅰ期患者所占百分比(30%)明显低于ERRα mRNA表达阴性者(70%,P=0.017),但其Ⅱ~Ⅳ期患者及深肌层浸润患者所占百分比(分别为70%和78%)均明显高于ERRα mRNA表达阴性者(分别为30%和43%;P=0.017,P=0.033);内膜癌组织中ERRβ mRNA的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ERRγ mRNA表达阳性的内膜癌患者中,淋巴结有转移患者所占百分比(18%)明显低于ERRγ mRNA表达阴性者(58%,P=0.021),但其与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分级及肌层浸润程度无关(P>0.05).结论 ERR亚型可能是ER以外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关系密切的又一受体.ERRα可能是子宫内膜癌预后不良的指标,而ERRγ高表达可能提示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雌激素受体有α、β两种亚型,是由独立的基因转录翻译表达的核受体蛋白。在多数细胞中ERβ转录活性低于ERα,通过雌激素反应元件(ERE)途径ERβ和ERα的反式激活作用相似,而在AP1途径,ERα激活转录,而ERβ使配体的作用逆转。两种亚型在各种组织的分布及其比例与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变及其药物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13.
绝经前后雌激素受体亚型在子宫的不同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旨在研究两种雌激素受体亚型 (ERα和ERβ)在绝经前后子宫的不同表达 ,探讨其在绝经发生中意义。方法 选取 6 1例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标本 ,制成石蜡切片 ,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雌激素受体亚型在绝经前后子宫的不同定位及强弱区别。结果 绝经前ERα在子宫中粘膜层、肌层、浆膜层所有细胞的细胞浆中均有表达 ,以粘膜层腺上皮细胞表达最强 ,ERβ只有粘膜层腺上皮细胞的细胞浆中表达 ,且强度明显较ERα弱 ;绝经后ERα在子宫中粘膜层、肌层、浆膜层所有细胞的细胞浆中均有表达 ,以粘膜层腺上皮细胞表达最强 ,但与绝经前比明显减弱 ,ERβ在绝经后子宫中几乎未见表达。结论 绝经前后雌激素受体两种亚型的表达明显不同 ,提示绝经可能与两种雌激素受体亚型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4.
雌激素受体α、β亚型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雌激素受体(ER)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有两种亚型;ERα和ERβ,这两种亚型具有几乎相同的DNA结合区与较类似的配体结合区,但二者编码基因和表达蛋白质的分子量不同,与配体结合后的生物学效应也不同,ERα和ERβ广泛分布于生殖系统,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和骨等组织中,但二者表达及比例变化与组织细胞的功能和病理变化有关。如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临床治疗效果。对其分布及表达的研究有助于指导临床有关疾病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胰岛素受体α(IRα)、β(IRβ)及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例正常子宫内膜:18例子宫内膜增生及57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Rα、IRβ及IRS-1蛋白的表达。结果 IRα、IRβ、IRS-1的表达在10正常子宫内膜表达分别为80.00%(8/10)、60.00%(6/10)及70.00%(7/10);在18例子宫内膜增生组织中分别为77.78%(14/18)、61.11%(11/18)及77.78%(14/18);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分别为47.37%(27/57)、54.39%(31/57)及63.16%(36/57)。IRα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与正常子宫内膜组及子宫内膜增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Rα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Ⅱ~Ⅳ期者(P〉0.05);IRβ及IRS-1各组间的阳性表达率与Ⅱ~Ⅳ期者相近(P〉0.05);IRS-1的阳性表达率Ⅰ期明显低于Ⅱ~Ⅳ期者(P〉0.05);IRα、β、IRS-1蛋白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癌G1—2与G3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与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IRα及IRS-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期别有关,提示其表达的改变可能是子宫内膜腺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16.
雌激素受体亚型在子宫内膜增生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亚型α和βmRNA及蛋白的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增生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1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7例子宫内膜增生组织中ERα和ERβ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①正常子宫内膜组ERβmRNA的平均表达水平低于子宫内膜增生组(P<O.01);②ERαmRNA和蛋白在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低于单纯型和复合型增生组织(P<O.05),ERβmRNA和蛋白在这三种类型的子宫内膜增生组织间没有差异。结论ERβmRNA的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增生发病中起重要作用,ERαmRNA和蛋白表达的下降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特异性下调子宫内膜癌细胞中的ERα基因,探讨E胁亚型表达在子宫内膜癌侵袭中的作用。方法:将ERa的小干扰RNA(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转染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证实ERα基因的有效阻断。通过transwell小室法检测下调ERa基因表达前后HEC-1B细胞的侵袭能力;应用RT-PCR检测转染前后细胞MMP-2、MMP-9、TIMP-1和TIMP-2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及明胶酶谱分别检测细胞分泌TIMP-1、TIMP-2、MMP-2和MMP-9蛋白的水平。结果:(1)将ERα-siRNA转染HEC-1B细胞后,转染效率大于90%,ERα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分别为72%,67%);(2)下调ERα基因表达后,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下降(P〈0.05);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可检测到ERα-siRNA组细胞的MMP-2、MMP-9表达下降(P〈0.05),TIMP-1、TIMP-2表达增加(P〈0.05)。结论:使用ERα-siRNA能够有效地阻断ERa基因表达;子宫内膜癌细胞中,17β-雌二醇对MMPs/TIMPs具有调节作用,这种作用可通过ERα介导;ERα表达水平影响子宫内膜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8.
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异常表达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预后显著相关.表观遗传学对于肿瘤的研究显示:DNA异常甲基化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最新研究显示ER,PR异常甲基化与子宫内膜癌发展、预后等密切相关.阐述两种受体甲基化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研究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雌激素受体(ER)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有两种亚型:ERα和ERβ,这两种亚型具有几乎相同的DNA结合区与较类似的配体结合区,但二者编码基因和表达蛋白质的分子量不同,与配体结合后的生物学效应也不同。ERα和ERβ广泛分布于生殖系统、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和骨等组织中,但二者表达及比例变化与组织细胞的功能和病理变化有关,如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临床治疗效果。对其分布及表达的研究有助于指导临床有关疾病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新型雌激素受体ERα36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3例子宫内膜癌、20例正常子宫内膜、9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切片ERα36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ERα36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32.9%,24/73)显著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85%,17/20)(P<0.01);ERα36阴性表达者较阳性表达者出现更多宫颈受侵(48.9%vs 20.8%,P<0.05);ERα36阳性表达者无疾病生存时间短于阴性表达者(P<0.01);ERα36表达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和病理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α36表达与ER、PR、PTEN、p53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ERα36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ERα36表达与ER无明显相关性,可能是子宫内膜癌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