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ICSI)是2 0世纪 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治疗男性不育的新技术 ,它给少 /弱精及阻塞性无精症患者带来了福音。 1998年5月~ 1999年 12月我院对男性少 /弱精及阻塞性无精症 6 4例施行ICSI ,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4例中 ,少 /弱精者 (精子数 <2 0× 10 5 /ml〔1〕) 4 0例 ,阻塞性无精症者 2 4例 ;不育年限 1~10年。男方年龄 2 6~ 45岁 (33 .9±4.8岁 ) ,女方年龄 2 3~ 39岁 (31.2±3 .8岁 ) ,经妇科检查 ,女方无ICSI治疗禁忌证 ,男方性激素 (FSH、LH、T …  相似文献   

2.
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丘映  谭秀群 《广西医学》2002,24(3):347-350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胚胎移植 (intracy toplasmicsperminjection embryotransfer,ICSI ET)是通过显微操作技术将单个精子注入卵母细胞浆内使精卵结合受精 ,并将受精卵体外培养形成早期胚胎植入母体子宫内的一种较为精细、尖端的辅助生殖技术。主要适用于少弱畸精症 ,甚至经精液常规检查无精子而只要在附睾或睾丸内能取到活精子的患者。该项技术最早应用于人类是在 1992年 ,由Pal ermo等〔1〕获得成功。随后各国相继报道并肯定了该项技术。本文就ICSI的发展、受精机理、…  相似文献   

3.
优化处理精子是决定卵细胞受精率高低 ,受精卵卵裂好坏的前提[1] ,而提高精子体外活动能力又是精子能否具有受精能力的重要指标 ,本研究观察 3种方法优化精子及精子在体外获能过程 ,以探讨宫腔内授精 (IUI)及体外授精移植(IVF -ET)过程中较合适的精子处理方法。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对象和标本采集  30例标本选自 2 0 0 2年 3月—2 0 0 3年 3月 ,均为连续弱精和不育患者 ,年龄 2 4~ 4 0岁 ,进行精子优化试验前 ,禁欲 3~ 5d手淫法取精射入消毒容器内 ,37℃ (5 %CO2 )培养箱内液化。充分混匀 ,在室温 (2 0~ 2 5℃ )下按WHO标准[2…  相似文献   

4.
卵母细胞单精子显微注射治疗男性及不明原因不育李蓉,庄广伦,张敏芳(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研究中心;广州.510080)主题词受精,体外;生殖技术/方法中图号R711.61992年Palermo等[1]报道世界首例人类卵母细胞内单精子注射(i...  相似文献   

5.
应用卵母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OSSI)技术治疗严重男性因素所致不孕。自1997年7月至1998年6月,因男性严重少精、弱精及精子畸形来诊的不育夫妇21对。女方采用药物超促排卵后,经阴道B超引导下取卵,应用IOSSI技术获得体外受精卵及早期胚胎,然后行胚胎移植。21个周期获得218个卵母细胞,其中150个成熟卵母细胞进行注射,116个(773%)成活,正常受精89个,受精率为593%,卵裂55个,卵裂率618%。共18例患者获胚胎移植,4例临床妊娠,妊娠率为222%,流产1例,1例分娩于1998年12月2日,为健康女婴。IOSSI技术是治疗严重男性因素所致不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1978年Steptoe和Edwards开创的世界首例试管婴儿在英国剑桥诞生。迄今20年间,以体外授精和胚胎移植(IVF-ET)为代表的辅助生育科技已在各国开展。我国首例试管婴儿于1987年在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诞生。我院生殖医学中心于1998年8月成立后,已施行53周期体外授精,临床妊娠有20例。1999年6月28日,我市第一例试管婴儿在本院诞生。陈某,女,37岁。结婚10年不孕。平时月经规则,周期5/30天,曾多次去上海、北京等地大医院就医未孕,于1998年9月来我中心要求做试管婴儿。经…  相似文献   

7.
卵母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卵母细胞人单精子注射(IOSSI)国性因素所致。自1997年7月至1998年6月,因男性严重少精、弱精及精子畸形来诊的不育夫妇21对。女方采用药物超促排卵后,经阴道B超引导下取卵,应用IOSSI技术获得体外受精卵及早期胚胎,然后行胚胎移植,21个周期获得218个卵母细胞,其中150个成熟卵母细胞进行注射,116个(77.3%)成活,正常受精89个,受精率为59.3%,卵裂55个,卵裂率61.8  相似文献   

8.
自1978年世界首例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embryotransfer,IVFET)获成功,即首例试管婴儿在英国诞生,世界各国先后应用该项技术。1988年我国首例试管婴儿在北京诞生。1997年2月我院开始IVF...  相似文献   

9.
在常规体外受精(IVF)中,国外报道大约10%~20%者完全受精失败,国内有报道,大约3%-5%者发生完全受精失败。对这些IVF受精失败的卵母细胞及时补行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可获得临床妊娠,但少有成功分娩报道。我中心地处高海拔地区(2260m),自2003年开展辅助助孕技术以来于2006年获该地区首例IVF失败后ICSI再受精冷冻胚胎复苏分娩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69个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结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169个周期体外受胎移植的效果。方法 从1998年10月起至1999年3月底,半年来,对144对夫妇进行169个周期的体外受精及胚胎移植(IVF-ET)或浆内单精子穿刺术与胚胎移植(ICSI-ET),152例完成了周期。结果 IVF-ET组76例,妊娠成功率为28例,成功率为36.8%;ICSIET组为71例,妊娠成功22便,成功31%;另有5例胚胎冷冻,复苏后胚胎移植,成功2例。结论  相似文献   

11.
单精子卵细胞浆内注射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 Edward成功的进行了世界第一例体外授精手术 (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 (又称试管婴儿手术 ) ,为不育症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使人类对生殖生理的认识发生了飞跃。至今 ,全世界已有三十多万例的试管婴儿诞生。我国于 1988年成功的进行了试管婴儿手术。对于少、弱精症的不育患者 ,用 IVF的方法不能解决其生育的难题。单精子卵细胞浆内注射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 1996年 10月国内第一例单精子卵细胞浆内注射术的婴儿在中山医科大学诞生 ,标志着不育症的治疗又取得了新的进…  相似文献   

12.
影响宫腔内人工授精成功率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军  韦继红 《医学文选》2003,22(5):630-632
目的 探讨影响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成功率因素。方法 对183例不育夫妇采用多管上游法体外筛选优质精子,用于配偶间人工授精。结果 IUI共妊娠42例,妊娠率22.95%,授精226个周期,周期妊娠率18.58%。结论 研究发现IUI成功率与精子处理方式、精子膜完整性、女方年龄及不育年限有关,在连续治疗3个周期未受孕者应改变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为不孕不育症的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尤其是近几年来 ,新技术、新方法不断产生 ,其临床效果也有较大差别。现对几种常用的人工授精方法就其方法产生、操作过程、临床适应症及并发症等方面作一综述。1 宫腔内人工授精 (IUI)1.1 操作方法 子宫腔内授精 (intrauterineinsem ination ,IUI)是一种常用的人工授精方法 ,它是借助导管将特殊处理过的精子送入宫腔 ,使精子与卵子自然结合。由于避免了不良宫颈因素对精子游动的影响 ,缩短了精子游动的距离 ,加之精子在体外处理过程中提高了活力 …  相似文献   

14.
蔡军  韦继红 《微创医学》2003,22(5):630-632
目的探讨影响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成功率因素.方法对183例不育夫妇采用多管上游法体外筛选优质精子,用于配偶间人工授精.结果IUI共妊娠42例,妊娠率22.95%,授精226个周期,周期妊娠率18.58%.结论研究发现IUI成功率与精子处理方式、精子膜完整性、女方年龄及不育年限有关,在连续治疗3个周期未受孕者应改变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描述在自然周期中,从主导卵泡中获取成熟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IVF),同时对小卵泡中的未成熟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培养后行IV F,移植后患者获得妊娠并分娩活胎。病例报道:M cG ill大学皇家维多利亚医院生殖中心,3例接受不育治疗的正常卵巢或多囊卵巢患者,在自然月经周期中注射SC hCG(10000U)36h后取卵。吸出所有卵泡,对成熟卵母细胞立即进行IVF,而未成熟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培养后行卵母细胞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然后进行移植胚胎。患者获得妊娠并分娩活胎。在自然周期IV F结合体外成熟培养(IV M)移植胚胎后,3例患者均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道自然周期体外受精(IVF)联合体外成熟,并对胚胎进行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后,首例成功妊娠。设计:病例报道。机构:大学医院。患者:1例35岁患多囊卵巢的妇女,就诊于不孕门诊。干预: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PGD。主要观察指标:体外成熟后的胚胎行PGD作非整倍体筛查。结果:收集到2个成熟卵母细胞和13个未成熟卵母细胞,8个卵母细胞成熟后正常受精,对其中6个胚胎活检进行染色体分析。在D5移植2个染色体正常的胚胎,最后成功分娩了一健康婴儿。结论:本病例报道表明,体外成熟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胚胎作PGD进行非整倍体筛查,这种方法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体外授精 -胚胎移植 (IVF -ET)和卵母细胞单精子显微注射 (ICSI)技术的疗效。方法  74例不孕患者采用常规超促排卵方案 ,B超监测卵泡成熟后 ,经阴道B超引导下取卵 ,实验室体外培养受精并作胚胎移植。结果  74例共 77个治疗周期中 10 0 8个卵泡发育 ,获卵数 886个 ,获卵率87.90 % ;受精 6 8个 ,受精率 6 8.6 2 % ;5 88个卵裂 ,卵裂率 96 .71% ;移植数 30 0个 ,平均移植胚胎数 4.17±0 .77个。 77周期获临床妊娠 2 8例 ,妊娠率 36 .36 % ,已成功分娩 4例 ( 3例IVF -ET ,1例ICSI)。随访母婴良好。结论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疗效肯定 ,男性严重少、弱精患者可采用卵母细胞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  相似文献   

18.
精子尾低渗肿胀试验可作为体外精子膜功能及完整性指标。本文用此试验检测蒙汉族的生育组及不育组精液,求出”g”型精子百分率及总肿胀精子百分率,并作比较,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汉族生育组45例,不育组100例,蒙古族生育组30例,不育组50例。生育组被检者要求妻子正值怀孕6mo内或已分娩3mo内的24~30岁的健康男子,按要求[1]留取精液送检;不育组检测者为来我院男性科就诊的男性不育患者,按要求留取精液送检。1.2 试 剂 低渗溶液:枸橼酸钠735g、果糖1351g,加水至1000ml。1.3 仪 器 重庆光学仪器厂生产的XS…  相似文献   

19.
精子表面纤维连接蛋白(Fn)是精子发生时就存在的一种表面抗原,与精子授精能力密切相关。我们用酶免疫法对生育、妻流产及不育男性精子表面 Fn 作定位研究,与精子爬高和膨胀试验进行比较,报告如下。(一)检测对象生育组为妻已孕的健康男性34例,平均年龄27.9岁,妻流产男性28例,平均年龄30.7岁;不育组为结婚  相似文献   

20.
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是指用人工的方法获取精子和卵子,在体外进行授精培养,发育形成胚胎后放回母体的子宫内着床,发育成胎儿至分娩的一种新技术。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接受IVF-ET技术后发生异位妊娠的病例,以发现IVF-ET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1一般资料选择2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