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2 468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接诊的2 468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过敏原检测结果。结果总IgE 2级者血清sIgE阳性率显著高于总IgE 1级者,总IgE 3级者血清sIgE阳性率显著高于总IgE 1级、2级者,差异显著(P 0.05)。1 123例血清sIgE阳性者中单纯吸入性过敏原阳性者602例,单纯食入性过敏原阳性者156例,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同时阳性者365例。其中吸入性过敏原前三位为户尘螨/粉尘满、霉菌混合物、猫毛皮屑,食入性过敏原前三位为牛奶、海鱼/海蟹、海虾。结论本地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主要致敏物为户尘螨/粉尘满、霉菌混合物、猫毛皮屑。  相似文献   

2.
为寻找急性荨麻疹的致病因素及与相对应的过敏原的关系,我们对2005~2006年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荨麻疹儿童患者的血清IgE进行检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2005~2006年来我院首诊的急性荨麻疹儿童患者100例,年龄2~12岁,其中男37例,女63例。急性荨麻疹的诊断符合文献[1]标准,且所有患者均为我院首诊,发病期不超过1周,未进行任何治疗。方法:常规静脉采集血液2mL。吸入组和食物组血清特异性IgE(SIgE)和总IgE的检测采用德国Mediwiss医疗诊断有限公司提供的IgE体外检测试剂盒及相配套的Allergy Screen系统和相应的软件对结果进行判读。总IgE正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特应性皮炎(AD)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总IgE和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的变化,以探讨治疗机制。方法给予64例AD患者NBUVB照射,每周3次,共12周;采用SCORAD计分系统对AD临床严重度进行评估;采用视觉模拟尺度评分法(VAS)对瘙痒程度进行评估;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总IgE。结果64例患者NBUVB治疗后12例痊愈,临床有效率86.2%;64例患者治疗前SCORAD和VAS积分以及血清总IgE和EOS计数较正常对照组水平升高,照射后显著下降。结论NBUVB是治疗AD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NBUVB可能是通过降低T细胞,抑制机体免疫来降低IgE和EOS。  相似文献   

4.
异位性皮炎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检测58例AD患者血清总IgE和抗原特异性IgE,探讨它们与AD的关系。结果AD患者血清总IgE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82.8%的患者抗原特异性IgE阳性,我们认为血清总IgE和抗原特异性IgE测定有助于AD病情严重度和活动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青少年及成人特应性皮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参考SCORAD评分法评估112例青少年及成人特应性皮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并检测患者及70例健康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以及患者总IgE、嗜酸性粒细胞数计数。结果特应性皮炎组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20.42±6.96)ng/mL明显低于健康组(28.68±7.8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重度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18.93±7.06)ng/mL低于轻中度患者(21.62±6.7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0.05);重度患者总IgE水平(5184.08±7533.82)IU/mL明显高于轻中度患者(1075.07±1777.37)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重度患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37/50)的比例明显高于轻中度患者(1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总Ig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与SCORAD评分相关。结论青少年及成人特应性皮炎患者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较健康人明显偏低,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总Ig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疗效及血清总IgE变化。方法 4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口服依匹斯汀治疗,共服28d,同时测定治疗前后血清总IgE水平。结果患者治疗第l4天和第28天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症状缓解后血清总IgE水平下降,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IgE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能降低血清总IgE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特异性过敏原Ig E与过敏性皮肤病的关系。方法比较312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观察组)与10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清总IgE检测情况以及特异性IgE阳性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不同过敏性皮肤病类型血清总Ig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特异性IgE阳性检出率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其中湿疹血清总IgE水平最高,特异性IgE阳性检出率也最高,其他类型过敏性皮肤病随着血清总IgE水平下降特异性IgE阳性检出率也逐渐下降。结论血清特异性过敏原IgE可作为诊断过敏性皮肤病和初步鉴别过敏性皮肤病类型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曲靖地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总IgE及特异性IgE,寻找本地区的变应原分类,为防病治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immunoblotassay)对524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总IgE及变应原特异性IgE水平进行检测。结果80.34%血清总IgE水平增高,慢性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紫癜、异位性皮炎分别为79.53%、71.72%、71.43%和90.63%,变应原特异性IgE吸入组以户尘螨/粉尘螨阳性率最高;食物组以牛羊肉为最高,其后依次是牛奶。结论通过检测患者血清总IgE特异性IgE,能够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本病,同时可以通过改变接触的环境和生活习惯来减少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Meta分析银屑病患者血清IgE增高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1976年1月至2018年1月Pubmed、Embas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关于银屑病患者血清IgE相关的研究文献,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共10篇,共涉及2545例研究对象,其中包含1223例银屑病患者及1322名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银屑病患者血清总IgE升高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OR=2.8595%,95%CI:2.23~3.6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血清总IgE明显增高,可能与银屑病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慢性荨麻疹患者变应原及血清总IgE和补体C3水平变化。方法采取体外生物共振系统检测患者的变应原;采用化学发光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患者血清总IgE和C3的含量,进行血清总IgE和C3相关性分析。结果246例患者至少一项变应原阳性,235例(95.5%)患者有2项或者2项以上的变应原阳性。患者病程12周时,165.3IU/mL≤总IgE300IU/mL、总IgE≥300IU/mL水平均低于病程在6~12周的患者(P0.05);C31.6 g/L、C30.8g/L水平高于病程6~12周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得出本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常见变应原种类,其血清总IgE和C3的含量在慢性荨麻疹病程不同阶段的变化,为慢性荨麻疹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我们对52例湿疹患者(其中特应性皮炎患者9例)血清进行了总IgE及特异性IgE水平的检测,以了解其在湿疹患者致病中的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入选标准:年龄18~ 50岁,男女不限,符合湿疹的临床诊断标准,2周内未使用过糖皮质激素和1周内未使用过抗组胺药.排除标准:合并有其他皮肤病和/或系统性疾病者、妊娠及哺乳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分析2013年与2021年新疆伊犁地区哈萨克族变应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方法 采用欧蒙免疫印迹法检测系统检测2021年新疆伊犁地区哈萨克族300例变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sIgE)和总IgE抗体(TIgE),筛查过敏原,将2021年与2013年过敏原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300例变应性皮肤...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及部分实验室检查指标与慢性荨麻疹(CSU)临床严重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36 例CSU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ASST、血清总IgE、血浆D-二聚体、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抗体检测。结果:136例患者中总IgE升高37例,ASST阳性54例(39.7%),其中ASST阳性患者病程45.27±65.67个月,明显长于ASST阴性患者的35.24±42.54个月(P<0.01)。血浆D-二聚体升高49例(36%),且与活动度评分(英文全称UAS)成正相关(P<0.01, r=0.469)。患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24例(17.6%);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14例(10.6%)。25例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中有9例ASST阳性。结论:ASST、血浆D-二聚体与CSU患者病情相关,而血清总IgE水平与病情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季节性接触性皮炎患者血清总IgE产生与白介素4(IL-4)水平的关系。方法 用三抗体免疫放射测定法(IRMA)检测了29例季节性接触性皮炎患者和35例非季节性接触性皮炎患者血清总IgE水平;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体外培养在PHA诱导后IL-4的分泌,并以24例正常人做对照。结果 季节性接触性皮炎患者的IL-4水平增高(P<0.01),且血清总IgE水平高于正常对照(P<0.01).IL-4水平与血清总IgE水平呈高度正相关(r=0.96,P<0.001).结论 季节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理可能不同于非季节性接触性皮炎,其血清总IgE的增高可能与IL-4水平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检测特应性皮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中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总IgE(tIgE)、变应原特异性IgE(sIgE)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计数的水平,探讨其变化在特应性皮炎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101例特应性皮炎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ECP、IgE浓度,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其变应原特异性IgE的水平,采用传统方法计数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特应性皮炎患者ECP、tIgE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嗜酸粒细胞计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101例患者中69例患者至少对一种变应原呈阳性反应(68.31%),有45例患者检出对2~7种变应原呈阳性反应(44.56%),正常对照组的特异性IgE检测全部为阴性。结论 ECP、tIgE、sIgE、EOS检测在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研究及病情监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本科自1994年10月起应用20种变应原对41例本病患者进行了检测,并对其中16例在检测前后分别检查血IgE。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特应性皮炎(AD)患者血清抗马拉色菌及抗白念珠菌特异性IgE抗体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其在A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符合Williams诊断标准的23例AD患者,对其严重程度以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法进行评分.以免疫荧光-酶技术测定23例AD患者、19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总IgE抗体水平、抗马拉色菌及抗白念珠菌特异性IgE抗体水平.分析该地区AD患者总IgE抗体水平、抗马拉色菌及抗白念珠菌特异性IgE抗体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AD患者总IgE抗体水平、抗马拉色菌特异性IgE抗体水平高于健康对照者,并与EAS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部分AD患者抗马拉色菌特异性IgE抗体水平升高,并与EASI评分呈正相关,提示马拉色菌在AD的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慢性荨麻疹(CU)和湿疹主要变应原的种类,为其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利用Allergyscreen过敏原检测仪对178例CU和189例湿疹患者进行变应原检测分析.结果:178例CU患者血清总IgE阳性率84.83%,特异性IgE阳性率60.67%;189例湿疹患者血清总IgE阳性率80.95%,特异性IgE阳性率54.50%.CU和湿疹变应原阳性率前三位均为:尘螨、蟑螂、点青霉.结论:变应原与CU和湿疹发病关系密切,找出致敏因素对CU和湿疹的治疗及预防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荨麻疹     
20071846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IgE及过敏原检测分析/禹卉千(河南省医院皮肤科),李振鲁,朱钵∥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35(12).-777~778采用德国MEDIWISS敏筛过敏原检测系统对298例患者血清特异性IgE(sIgE)和总IgE进行检测,并与20例正常体检人员对照。结果患者组sIgE阳性189例  相似文献   

20.
探讨IgE、5-羟色胺(5- HT)和单胺氧化酶(MAO)在湿疹中的作用.选择湿疹患者404例及36名正常人,分别检测其血清总IgE,单胺氧化酶并进行比较.湿疹患者血清总IgE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湿疹患者血清MAO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IgE,MAO,5-HT参与了湿疹的发病过程,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