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国医大师熊继柏辨治头痛的特点及组方规律。方法:搜集公开发表的熊老辨治头痛的医案,利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进行用药频次、关联度、关联规则等分析。结果:共获得处方49首,中药94味,药物总频次为618次。高频使用药物排前5位的依次为川芎、甘草、天麻、白芷、僵蚕。治疗头痛主要采用解表药、补虚药、平肝息风药、活血化瘀药。药物四气中,温性>平性>寒性>凉性>热性;五味中,辛味>甘味>苦味>酸味>咸味;归经中以肝经最多,其次为脾、肺二经。常用药物组合主要以高频药物(川芎、天麻、僵蚕、白芷、黄芩、甘草等)两两组合或三者组合为主。有高度关联性的药物有川芎、天麻、白芷、僵蚕、柴胡、白芍、葛根等。获得核心组合3组。结论:熊老治疗头痛有2个特点,一是善用风药和虫药,二是喜用川芎。本研究对头痛的临床治疗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同京媚 《陕西中医》2013,(10):1309-1309
目的:观察祛风止痛类中药配伍组方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祛风止痛汤(全蝎、蜈蚣、僵蚕、天麻、川芎、羌活、白芷、蔓荆子等)为主方,配合辨证加减对头痛进行治疗观察。结果:治疗后头痛症状得到有效改善。结论:祛风止痛汤治疗头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圣济总录·诸风门》头痛病机及用药规律。方法:以诸风门记载医论为理论基础,分析头痛的病因病机;借助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2.5)中的方剂分析模块,总结头痛用药规律。结果:诸风门头痛病机涉及风伤卫表,卫气郁滞;风中经脉,脉络绌急;风中经脉,清阳不升,脑髓失养三个方面。内服方剂中,高频药物前十位为川芎、石膏、炙甘草、防风、菊花、细辛、荆芥穗、羌活、白附子、天南星、天麻;常用药对组合有:川芎配防风、川芎配羌活、石膏配菊花、川芎配细辛、川芎配石膏菊花,核心药物网络显示为:川芎、防风、细辛、菊花、石膏、炙甘草。结论:川芎乃治疗外感风邪头痛之首选药物,因风邪兼夹他邪不同,分别配伍防风、羌活、石膏菊花等,亦常配伍开窍药通窍开闭,配伍安神药安神止痛,配伍理气药调气止痛。  相似文献   

4.
川芎为治疗头痛要药,随证配伍可用治多种头痛,素有"头痛不离川芎"之说,历代医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药对(队).本文在文献挖掘基础上,对川芎治疗头痛的药对配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朱慧渊 《吉林中医药》2011,31(6):576-577
中药配伍的基本形式是七情配伍,中药配伍还要遵循"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在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中,针对活血祛瘀法采用的药对组成很多,例如羌活配川芎,川芎配芍药,当归配荆芥,川芎配天麻.川芎嗪与葛根素的配伍,不但遵循了中药药对配伍的理论和方法,而且体现出了中药药对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陈晓军  张维霞 《光明中医》2010,25(7):1227-1227
目的观察息风化痰活血逐瘀类中药配伍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祛风通络汤(川芎、僵蚕、天麻、蒲黄、五灵脂、元胡、川楝子、甘草)治疗头痛64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3.7%。结论该方有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先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含白芷方剂的组方规律进行分析,获得核心组合药对"白芷-川芎",并对"白芷-川芎"的临床用药规律进行系统分析,然后运用整合药理学思维对核心组合药对"白芷-川芎"治疗头痛的分子机制进行探讨,旨在发现白芷的配伍规律及其干预头痛的分子机制,为白芷及其组方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中医方剂大词典》共收录含白芷方剂3 887种,涉及中药2 534味,将支持度设置为20%进行分析,共得到常用配伍组合16个,主治疾病15种,白芷常应用于治疗头痛,核心组合"白芷-川芎"在头痛的治疗中亦较为常用,与古籍记载相吻合。在整合药理学平台中建立"白芷-川芎"化学数据库,检索并添加头痛、偏头痛相关疾病靶标,构建"成分-靶标-通路"核心网络图,对"白芷-川芎"治疗头痛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白芷-川芎"核心组合有37个化学成分与头痛治疗密切相关,这些成分可通过调节5-羟色胺,或作用于炎症相关靶标及嘌呤代谢、丙酮酸代谢、脂肪酸降解、碳代谢、糖异生等多条能量代谢有关通路来达到治疗头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先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含白芷方剂的组方规律进行分析,获得核心组合药对"白芷-川芎",并对"白芷-川芎"的临床用药规律进行系统分析,然后运用整合药理学思维对核心组合药对"白芷-川芎"治疗头痛的分子机制进行探讨,旨在发现白芷的配伍规律及其干预头痛的分子机制,为白芷及其组方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中医方剂大词典》共收录含白芷方剂3 887种,涉及中药2 534味,将支持度设置为20%进行分析,共得到常用配伍组合16个,主治疾病15种,白芷常应用于治疗头痛,核心组合"白芷-川芎"在头痛的治疗中亦较为常用,与古籍记载相吻合。在整合药理学平台中建立"白芷-川芎"化学数据库,检索并添加头痛、偏头痛相关疾病靶标,构建"成分-靶标-通路"核心网络图,对"白芷-川芎"治疗头痛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白芷-川芎"核心组合有37个化学成分与头痛治疗密切相关,这些成分可通过调节5-羟色胺,或作用于炎症相关靶标及嘌呤代谢、丙酮酸代谢、脂肪酸降解、碳代谢、糖异生等多条能量代谢有关通路来达到治疗头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含天麻方剂的配伍规律及应用特点,为临床科学、规范使用天麻提供参考。 方法以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收录的含天麻方剂为研究对象,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7、 IBM SPSS Modeler 18.0、IBM SPSS Statistics 23.0 对纳入方剂进行中药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并 使用Cytoscape 3.7.2 软件构建网络可视图。结果共纳入含天麻方剂146 首,常用于治疗偏头痛、癫痫等神经 系统疾病。286 味中药以温性、寒性居多;药味以辛、苦为主;归经以肝经、肺经、脾经最常见。与天麻配伍 的高频中药有川芎、当归、钩藤、全蝎、甘草等;高频中药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支持度较高药对组合有“天 麻-川芎”“天麻-当归”“天麻-钩藤”;3 味药组合中“川芎-当归-天麻”的支持度最高;4 味药组合中“天 麻-白术-茯苓-半夏”的支持度最高。治疗偏头痛时,天麻常与川芎、当归、白芷、钩藤等配伍,关联规则分 析得到治疗偏头痛的药对组合17 项,3 味药组合12 项,4 味药组合4 项;聚类分析得到治疗偏头痛的核心基 本方5 首。结论含天麻方剂的中药药性以温、寒居多,药味以辛、苦为主,归经多见肝经、肺经;含天麻方 剂多具有滋补肝肾、平肝潜阳、活血化瘀之功效,临床主治偏头痛、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整理分析古代含全蝎方剂,挖掘全蝎在治疗不同疾病时的配伍用药,探讨其增效减毒规律。方法建立古代全蝎方药数据库,利用Apriori算法,分析全蝎配伍药(组)与主治疾病的相关规律性。结果统计分析显示,全蝎常配伍的药物种类有息风止痉药、温化寒痰药、发散风寒药、开窍药等;最常与全蝎配伍的单味药从高到低依次为麝香、朱砂、僵蚕、天麻、白附子、天南星等。通过数据挖掘得出全蝎在治疗小儿惊风、中风、痹证等疾病时的常用配伍药物组。结论利用数据,挖掘全蝎在治疗不同疾病时的组方配伍规律,为其临床使用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张伯礼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药物的配伍使用具有独到见解。主要介绍张伯礼教授临床用药心得,突出其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对药(两味中药固定的组合配伍)与队药(两味以上中药固定的组合配伍)的使用,同时论述相关病理病机,如对采用队药与对药治疗湿邪为病、痰瘀互结等病证的见解。张教授将中医药传统理论与现代医学知识相结合,采用特定几味中药,或相须、或相使,优势互补,最终达到增强疗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癫痫病的用药规律、核心药组。方法:电子检索国内各大数据库,筛选治疗癫痫病的有效中药处方,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息风类、祛痰类、补益类、安神类、开窍类药物应用最为广泛,用药趋势集中,频率最高药物有石菖蒲、天南星、半夏、天麻、全蝎。药物存在固定搭配,置信度最高的关联群为半夏-陈皮-茯苓-天南星,通过聚类分析可得到僵蚕-全蝎-天麻-天南星-石菖蒲等19个聚类群。结论:中医药通过"调其脏,通其络"治疗癫痫病,且存在脏腑经络用药法式及固定搭配,以实性病机为主,息风药、祛痰药、开窍药为核心药物。  相似文献   

13.
药对是中医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的配伍组合,是中药配伍应用中的基本形式。封玉琳老师擅长运用药对治疗小儿抽动障碍,常用药对如平抑肝阳、息风止痉药对天麻、钩藤,平肝清阳、镇惊安神药对灵磁石、石决明,柔肝祛风、定惊止痉药对僵蚕、蝉衣,清心安神、镇惊除烦药对竹叶、龙齿;兼症药对如四肢抽动明显加木瓜、伸筋草,眼部抽动明显加青葙子、木贼草,鼻部抽动明显加辛夷、白芷,咽喉发声明显加射干、木蝴蝶,头项肩抽动明显加葛根、川芎。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4.
总结梅国强教授的六组常用药对,分别是泽泻配煅牡蛎、苍术配黄柏、黄连配吴茱萸、当归配川芎、天麻配钩藤、全蝎配蜈蚣。梅师认为药对有协同增效减毒之功,且药简力专,疗效确切,临床运用颇多。在临床学习中应灵活运用,辨证论治把握病机,抓住中药配伍的核心所在,潜心钻研,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李铁教授在多年的临证中,总结提炼出很多活血中药"药对"配伍,常用活血药对有桃仁配伍红花、当归配伍川芎、当归配丹参、丹参配伍桂枝、香附配伍郁金、乳香配没药、三棱配伍莪术等。在运用活血中药药对治疗胸痹心痛同时,或兼行气,或兼补气,或兼养血,或兼泻热,或兼温阳,或兼破血等,辨证论治,权衡用药,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川芎在头痛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川芎使用频率最高应用范围最广 1.1川芎经过适当的配伍,可以应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头痛以川芎为主,组成的方剂,包括:一字散(《医方类聚》):天南星、全蝎、川芎、白芷、荆芥穗,治疗太阳头痛;石膏散(《卫生宝鉴》):川芎、石膏、白芷,治疗阳明风热头痛;千秋散(《普济方》):川芎、天南星、草乌头,治疗少阴病,头痛不可忍。  相似文献   

17.
安佳岐  王程秀  张青 《陕西中医》2010,31(2):152-153
目的:观察活血、祛风、通窃类中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53例,服用芎归天麻白芷汤(川芎、白芷、白芍、丹参、天麻、僵蚕、防风等)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92.5%。结论:本方具有活血、祛风、通窃之功效,对血管神经性头痛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孙继红 《陕西中医》2000,21(9):398-398
采用中药加味牵正散(川芎、全蝎、僵蚕、白附子、天麻等)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50例,结果有效率达94%。提示中药熄风化痰,活血化瘀,通窍止痛治顽疾头痛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主方:制白附子6克,天麻12克,半夏、白术、陈皮、僵蚕、钧藤、川芎、白芷各9克。有血瘀者加桃仁、红花、全蝎,兼有热象者加菊花、蔓荆子、夏枯草。本方所治头痛,是头痛持续不减或间隙性发作,或缠绵  相似文献   

20.
试谈川芎在头痛中的配伍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芎为“治头痛要药”,应用川芎治疗各种类型的头痛,关键是要配伍适当。川芎的配伍、用量不同在治疗头痛中所发挥的功效和作用也不同。笔者临床应用川芎随证配伍治疗各种头痛,颇有收获。现据临床经验和有关资料,试述川芎在治疗头痛中的配伍应用,以切磋于同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