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通过植入人工髋关节假体治疗髋关节疾患的外科技术,是成人髋关节成形术中常用的方法。人工髋关节假体仿照人体髋关节的结构,假体柄部插入股骨髓腔内,利用头部与关节臼或假体金属杯形成旋转,实现股骨的曲伸、外展内收和外旋内旋等运动。  相似文献   

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R)后假体周围骨折是一种少见的特殊骨折.笔者自2000年10月~2004年8月对8例THR后假体周围骨折的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记忆合金环抱接骨器内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目的 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失败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长期疗效。方法 1996年11月~1999年4月共进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手术35例(36髋),根据前次手术失败的原因进行分组并分析。结果 根据病例统计,在同一失败病例中,失败的原因往往不止一个,最常见的原因是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溶解,共24例次,其次为人工股骨头引起髋臼磨损7例次,假体置入位置不良6例次,人工髋关节脱位3例次,术后感染3例次,假体股骨西柄断裂2例次。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作为髋关节重建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其长期可靠的疗效与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假体的适当选择和手术中正确操作有关。  相似文献   

4.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原因探讨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早期脱位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对本院1996年3月至2005年12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早期脱位作回顾性研究,X线评价术后髋关节脱位情况。结果本组63例。术后3~10d内有3例发生人工全髋关节脱位,发生率为4.8%。术后髋关节活动幅度过大,大粗隆骨折致假体柄松动、髋臼假体位置不良各1例。第1例在麻醉下手法复位,第2例需手术复位固定骨折和假体,第3例需重置髋臼假体位置。结论术后髋关节活动幅度过大,大粗隆骨折致假体柄松动、髋臼假体位置不良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髋关节早期脱位的常见原因,正确处理有利于预防髋关节脱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通告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已成为常规手术,但是髋关节人工假体置换术的并发症较多,主要有感染、脱位、深静脉血栓。我院自1994~2000年共行髋关节人工假体置换术110例,无一例发生感染,脱位,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有效处理方法。方法对7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进行手术,包括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加锁定钢板固定术、环抱器固定术以及锁定钢板固定术等几种手术方法。结果 7例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骨折愈合时间为2~6个月,平均3.5个月。手术前髋关节H arris平均分值为84分,术后髋关节为78分,无骨折不愈合、松动、假体感染及深静脉栓塞形成。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处理,应根据骨折类型、骨骼的质量及患者的经济情况等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髋关节置换术中并发假体周围骨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自1999年5月~2010年9月,笔者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385例,共12例发生术中假体周围骨折,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7例,髋关节翻修术4例,股骨头置换1例.全部病例术中均同期内固定.结果 11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7.3个月(9~28个月),骨折均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采用非手术治疗、钢缆环扎、锁定钢板内固定、加长柄翻修术结合钢缆环扎或结合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等方法治疗1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结果 8例获得骨折愈合,1例加长柄翻修结合钢缆环扎内固定的B3型和1例锁定钢板内固定C型骨折未愈合。结论利用Vancouver分类系统,制定手术方法,确定治疗方法治疗假体周围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及病变髋关节日益普及,并逐渐走向成熟,手术指征较以前有所放宽。但并发症随之日见突出。避免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失误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提高手术质量及疗效是医患双方均关心的问题。我们回顾2000年1月~2003年12月共行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127例,对其中7例出现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并发症作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0.
镁硅玉髋关节假体周围严重骨缺损的修复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介绍和评价镁硅玉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严重骨缺损的修复与重建的方法。[方法]总结分析12例12髋假体周围严重骨缺损的翻修病例,男8例,女4例;年龄42~72岁,平均58.6岁。翻修方法:髋臼侧均采用异体颗粒骨移植加髋臼增强环罩,股骨侧7例采用定做的长柄股骨假体和现代骨水泥技术,5例采用了紧密颗粒骨植入技术和标准股骨假体。[结果]以上病例经3~5a随访,无1例发生再移位或再发骨吸收,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的19~52分提高到54~89分。[结论](1)镁硅玉人工髋关节的设计存在不合理性,不能被作为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假体;(2)正确使用植骨和选择恰当的假体,可明显提高翻修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