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中医外科学发展到明清时期已较为成熟,外科专著增多,逐渐形成了不同的三大学术流派。"文艺复兴"以后的西医外科学得到突飞猛进地发展。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得出中医内外一理、气血外荣,西医解剖定位、自外而入的思维模式;西医凭技术、中医重学派的关于中西外科学术发展的基本特征。从而分析看到:中医外科病利用植物药进行治疗、西医内科疾病通过外科手段干预之不同的治疗思路和发展趋向;旨在说明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在临床实践中可以形成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2.
宋金元时期中医内科学仍处于充实阶段,从晋唐时期对病的研究逐渐转为对证的研究,六经辨证得以进一步深化,脏腑辨证理论初步形成,辨证论治理论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促进了学术争鸣及学术流派的形成,开创了中医内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西医外科学,是中医药院校特有的称谓。因中医院校设有中医外科和西医外科两个教研室。笔者仅就目前西医外科学的教学改革问题提出自己的设想。 1西医外科学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明清中医外科三大流派特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中医外科形成了三大学术流派,即“正宗派”、“全生派”、“心得派”。本文对明清时期中医外科三大学术流派的特点进行了探讨。较全面的论述了“正宗派”、“全生派”、“心得派”三派之特色。  相似文献   

5.
论中医外科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该文就中医外科日趋落后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有:重视不够、人才缺乏、学术古朴、不进则退四个因素。展望中医外科的未来,认为:①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自身的不断发展是中医外科的历史必然;②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必须以中医理论的突破和方法论的变革为前提,与整个中医学的进展分不开;③走综合发展道路,开展多学科融汇、交叉研究。最后作者对中医外科学现阶段的工作提出了6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报》2013,(11):1664-1666
目的:完善中医外科学理论的科学性。方法:从历代医家对中医外科学治法进行的研究及哲学观点对中医外科治法加以探讨,分析其科学性,待以实践于实际,精炼于理论,以期创新治法,探寻一条适合中医外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结果:中医外科学发明和保存了极其丰富的内、外治法,颇具中医学的特色。结论:中医外科学科学性得以延续的生命之泉是创新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中医各学科间既彼此联系又自成体系.《金匮》一书将中医基础理论、方药学、临床医学有机融为一体,充实和完善了中医学术理论体系.所论病证,内容丰富,为中医内科学、妇科学、外科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课程是一门整体性和综合性较强的理论提高课.  相似文献   

8.
改革中医外科学临床见习课的体会徐武清,冯振娥(宁夏医学院750004)中医外科学是中医专业主要的临床课程之一,具有明显的专科特色,临床病种复杂繁多,不仅与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各临床学科有密切的关系,而且有独特的外治理论体系。在辨证治疗上不仅注重四诊合参...  相似文献   

9.
系统的讨论中医外科手术学的起源和形成历史。认为中医外科手术初步形成于商周及秦汉时期。丰富和发展在隋、唐、宋时期,完善和成熟在元、明、清时期。  相似文献   

10.
中医外科学是一门临床学科,单纯依靠70学时的理论课堂教学,医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的。因此,须加强临床后期教学,使理论联系实际。然而,目前外科临床以西医外科为主导,中医外科学的临床带教开展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和尴尬。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着《中医外科学》在医学后期教育中的带教思路和方法,不但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及疝气修补术3种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0年1-12月224例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病例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4例Ⅰ类切口病例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2.58%,涉及10大类14个品种,术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为0.5~2h的有63例,给药时机合理率为34.05%,总的预防用药时间≤24h的有64例,用药时间合理率为34.59%,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无指证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术前给药时机不当、术后用药时间过长及联合用药等方面。结论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普遍存在不合理现象,须建立长效的监督机制,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医院管理的重点之一。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了用药路径信息平台,实现了医生抗菌药物处方权和分级使用抗生素的管理,实现了医师开嘱行为动态监测和及时反馈。医院管理部门可通过该平台对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查询、分析、监测。通过包括信息系统等多种手段的管理,I类切口手术抗生素使用率、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率、术前抗生素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均有下降,术后3日内停药率增加。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手术源流和手术相关问题,认识中医外科在现代医学不断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从华佗的学术成就及影响,中国外科手术的滥觞、中国围手术期治疗的优势等方面做了详细论述,以期使各位医界同仁了解外科的历史和今天,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医学环境,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  相似文献   

14.
韦国温  赵建立  黄伟 《华夏医学》2011,24(4):420-423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辅助全麻诱导在腹腔镜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腹腔镜短小手术患者2 000例,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辅助诱导Ⅰ组和常规诱导Ⅱ组,全麻诱导期每间隔1 min测量1次血压,全麻维持期、苏醒期每间隔5 min测量1次血压,记录HR、MAP、复苏期的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麻醉诱导面罩加压给氧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前节缺血的方法制备家兔实验性虹膜新生血管模型,观测其眼压波动、眼前节特别是虹膜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对35只家兔的右眼行上、下直肌离断加涡静脉阻塞手术,用数字表法随机取30只家兔为第1组,从术前2d及术后每天测量眼压、裂隙灯观察至术后25d处死。眼球摘除后行HE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余5只家兔为第2组,从术前2d及术后每天行裂隙灯观察,至术后第9天处死,摘除眼球做组织学观察。左眼均作为对照仅测定眼压、裂隙灯观察及眼球摘除后光镜下观察。结果术后眼压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最终稳定于低眼压水平。裂隙灯下虹膜新生血管于术后4~6d开始出现,术后9d时最明显,此后逐渐消退。HE和CD34染色显示2组家兔的实验眼均可见纤维血管增生膜堵塞房角,虹膜表面可见新生血管,术后25d组织学可见睫状体明显萎缩,术后9d睫状体以出血坏死为主,2组视网膜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利用上、下直肌离断加涡静脉阻塞致前节缺血方法制作的实验性虹膜新生血管模型操作简单、廉价实用、虹膜新生血管出现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5):114-117
目的调查影响乳腺癌患者手术前、治疗期及康复期生存质量与焦虑抑郁状况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于浙江省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进行手术并且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为调查对象。选用QLQ-BR53量表进行调查研究,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对符合条件的16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选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调查,观察乳腺癌患者手术前、治疗期及康复期生存质量评分、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评分经标化后录入SPSS 19.0软件,采用ANOVA检验。结果 PF、RF、EF、SF、QL、NV、DI领域均于术后6个月出现最低值,术后12个月有所恢复,但评分较术前仍较低;FA、CF领域评分随时间一直下降;DY、AP领域评分随时间逐渐升高。3个时期的QLQ-BR53、SAS、SDS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面临生存质量欠佳、焦虑抑郁状况明显的问题,患者的生存质量随其焦虑抑郁状况加重而降低。为缓解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更好地提高整体生存质量,医务人员需要提早、全面地干预各种可能出现和发生的病理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围手术期的安全性。方法:108例75岁以上高龄患者前列腺电切化术。ASA评分:Ⅰ级57例、Ⅱ级32例、Ⅲ级15例、Ⅳ级4例,所有病例术前详细检查,针对其内科疾病积极治疗,把握手术时机,术前积极准备,术中加强麻醉监测,手术个体化方案,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及康复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下尿路梗阻症状消失,无致死性并发症发生。结论:对高龄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医师要充分重视,加强术前、术中、术后各个环节的操作,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黄英杨冬 《吉林医学》2014,(17):3805-3806
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癌的效果,探讨在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卵巢癌手术患者共1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QLQ-C30的5项功能评分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癌的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得患者术后能够取得更好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乳腔镜与传统手术方法治疗乳腺疾病的效果,探讨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选取本科经乳腔镜治疗的各类有代表性乳腺疾病手术患者20例,并随机选取本科同期行传统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对两组患者美容效果、手术时间、并发症及疗程等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与传统手术比较,乳腔镜手术美容效果明显,乳腔镜患者美容满意率(...  相似文献   

20.
吴德忠  钱震东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9):4028-4029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非心脏手术后Ⅰ型呼吸衰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适应证和禁忌证。方法:对22例非心脏手术后并发I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测量治疗前后患者的呼吸频率和血气等指标变化。结果:通气后呼吸窘迫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呼吸频率较面罩吸氧时显著降低,氧分压(PaO2)有显著提高(P<0.05),而PaCO2变化不明显。结论:对低氧血症型呼吸衰竭采用无创呼吸机行PSV+PEEP正压通气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既缓解了患者的呼吸窘迫症状,呼吸频率得以降低,同时氧合水平也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