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比较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肺癌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月于医院住院治疗的64例肺癌并发MRSA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3例患者使用替考拉宁治疗分为替考拉宁组,31例患者使用万古霉素治疗分为万古霉素组,对其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进行分析。结果替考拉宁组与万古霉素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8.79%、77.42%,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4.85%、83.87%,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中替考拉宁组患者出现皮疹2例、腹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万古霉素组患者出现肾毒性、腹泻、皮疹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肺癌并发MRSA肺炎患者均有良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在脑梗死患者医院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发生院内MRSA肺炎的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40例,为利奈唑胺组、替考拉宁组及万古霉素组,利奈唑胺组患者给予利奈唑胺注射液600mg,静脉滴注,一日两次;替考拉宁组给予替考拉宁注射液0.4g,静脉滴注,一日两次;万古霉素组给予盐酸万古霉素注射液1000mg,静脉滴注,一日两次;治疗时间均为2周,治疗结束后观察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有效率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利奈唑胺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替考拉宁组为70.00%,万古霉素组为67.50%,利奈唑胺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替考拉宁组和万古霉素组(P<0.05);利奈唑胺组患者细菌清除有效率为87.50%,替考拉宁组为60.00%,万古霉素组为55.00%,利奈唑胺组细菌清除有效率显著高于替考拉宁组和万古霉素组(P<0.05);利奈唑胺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替考拉宁组为5.00%,万古霉素组为7.50%,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生率均较低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相比于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治疗脑梗死患者院内MRSA感染具有显著优势,能更有效的清除MRSA,改善患者病情,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替考拉宁经验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并对经验治疗的合理性作出评价。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医院2007年1月~2008年11月使用替考拉宁治疗MRS肺炎住院患者110例,110例患者分为两组:经验治疗组65例,确定为MRS感染后,立即应用替考拉宁治疗;目标治疗组45例,待细菌培养确定为MRS感染后再选用替考拉宁治疗,剂量与用法与经验治疗组相同。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8.50%、73.30%(P=0.53);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70%、8.90%(P=0.97),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3 d与7 d评分降低程度及治疗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高危人群,经验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目标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考拉宁可以作为MRS所致肺炎的经验用药,可以较快的缓解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尤其是针对高危人群肺炎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国产替考拉宁治疗中、重度医院获得性革兰阳性球菌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平行试验没汁进行研究,治疗组32例,给予国产替考拉宁治疗;对照组31例,给予进口替考拉宁治疗;疗程均为7~14 d.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痊愈率分别为37.5%和35.5%;有效率分别为78.1%和80.6%;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8.5%和87.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和3.2%;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替考拉宁治疗医院获得性革兰阳性球菌下呼吸道感染是有效和安全的,与进口替考拉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国产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治疗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革兰阳性球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确诊的肺结核合并肺炎患者103例,53例使用国产替考拉宁治疗,50例使用万古霉素治疗,分析对比使用不同抗菌药物的疗效、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结果国产替考拉宁的有效率为88.7%,细菌清除率为84.9%,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8%;万古霉素的有效率为86.0%,细菌清除率为78.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略高为6.0%,两组比较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替考拉宁的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均高于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对肠球菌属的清除率分别为100.0%和42.9%,替考拉宁组高于万古霉素组(χ2=6.234,P=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替考拉宁是治疗肺结核合并肺部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有效药物,尤其对肠球菌属的细菌清除率达100.0%,优于万古霉素,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3种糖肽类抗菌药物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及开放性试验,82例革兰阳性菌感染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国产和进口替考拉宁治疗,替考拉宁针剂前3d用0.4g,1次/12 h,以后为0.4g,1次/d,静脉滴注21 d;对照组年轻重症肺炎患者30例,给予去甲万古霉素治疗,0.8g静脉滴注,14 d.结果 3组患者临床有效率、痊愈率、细菌清除率国产替考拉宁组分别为85.7%、57.1%、95.2%;进口替考拉宁组分别为85.0%、57.5%、97.5%,去甲万古霉素组为86.7%、60.0%、9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8%、5.0%、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糖肽类药物治疗革兰阳性球菌重症肺炎均有良好疗效,但替考拉宁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去甲万古霉素,国产及进口均是老年革兰阳性菌重症肺炎患者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下呼吸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28例应用替考拉宁和32例应用万古霉素治疗的MRSA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临床疗效、细菌清除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统计分析,并将临床分离菌分别进行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治疗MRSA肺部感染的临床有效率为75.00%和78.13%,细菌清除率为78.51%和84.38%,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71%和15.63%,两组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治疗时间为替考拉宁组(9.29±3.77)d,万古霉素组(15.13±9.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对两组患者痰培养所得的60株MRSA均敏感;另外,两组均有少数患者出现一过性肝功能升高;各有1例白细胞下降,停药后好转,万古霉素组有1例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结论 替考拉宁治疗MRSA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较好,且安全可靠;替考拉宁较之万古霉素使用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替考拉宁与去甲万古霉素治疗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为治疗MRSA肺部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11月-2013年9月ICU收治的73例MRSA肺部感染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患者给予替考拉宁治疗,对照组36例患者给予去甲万古霉素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9%、病原菌清除率为91.8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4%、病原菌清除率为72.2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0%,治疗组总有效率、病原菌清除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考拉宁与去甲万古霉素均可有效治疗ICU患者MRSA肺部感染,但替考拉宁的疗效更佳,清除率较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国产去甲万古霉素与进口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27例MRSA感染患者中69例采用国产盐酸去甲万古霉素,58例采用进口万古霉素,观察细菌学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国产去甲万古霉素组和进口万古霉素组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2.6%和81.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肾脏毒性和皮疹,发生率分别为7.2%和1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去甲万古霉素对MRSA敏感性好,临床疗效与进口万古霉素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替考拉宁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伴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确诊为MRSA/MRSE感染的医院获得性肺炎伴肾功能不全患者76例,随机分为替考拉宁治疗组和万古霉素治疗组;依据内生肌酐清除率决定两药的给药量及给药间隔时间,并监测血药浓度,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细菌学清除率、肾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替考拉宁组的临床有效率和细菌学清除率分别为82.5%、84.8%,均高于万古霉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替考拉宁组的疗程为(13.5±2.7)d,明显短于万古霉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考拉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低于万古霉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替考拉宁组的肾毒性远低于万古霉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考拉宁用于治疗MRSA/MRSE所致的医院获得性肺炎伴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疗效确凿,安全性高;采用维持剂量每次400 mg,每48~72 h给药1次是合理、安全的;对于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伴肾功能不全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可优先选择替考拉宁。  相似文献   

11.
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性肺炎进行临床研究,以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确诊为耐甲氧西林肺炎的老年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描述性研究,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对其预后进行x2研究.结果 老年MRSA肺炎患者死亡率为32.9%;抗菌药物未覆盖MRSA,是抗菌药物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万古霉素治疗组死亡率为41.3%,高于替考拉宁组的26.3%和利奈唑胺组的2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万古霉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显著高于替考拉宁组的5.3%和利奈唑胺组的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严重低蛋白血症、肾功能异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导致老年MRSA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老年MRSA肺炎患者死亡率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积极改善患者基础情况,将有可能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替考拉宁与利奈唑胺随机对照治疗重症监护室MRSA感染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68例MRSA重症感染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开放试验,分为替考拉宁组35例,剂量400mg/次,1次/12 h,3个剂量后,1次/d;利奈唑胺组33例,剂量600mg/次,1次/12 h,均为静脉滴注,疗程14~18 d;比较两组病例的疗效、细菌清除率、用药前后的肝肾功能改变.结果 替考拉宁与利奈唑胺治疗重症MRSA感染的临床有效率为88.6%和90.9%,细菌清除率为86.8%、88.2%,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治疗后14 d 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0.17±3.32)、(13.66±5.98)分,替考拉宁组优于利奈唑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4%和18.2%,替考拉宁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利奈唑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在治疗MRSA所致重症感染均有良好疗效,替考拉宁的用药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3.
临床检出肠球菌耐药谱4年的变迁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目的了解我院医院感染致病菌肠球菌耐药谱的变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我院自2000年1月~2003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主要病原菌的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0.5%,但革兰阳性球菌占39.7%,且有逐年上升趋势;检出的517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有400株,占77.40%,屎肠球菌有117株,占22.69%;除万古霉素外,呋喃妥因、替考拉宁、氨苄西林/舒巴坦对粪肠球菌保持较高的敏感性,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替考拉宁对屎肠球菌也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四环素、氯霉素对屎肠球菌的耐药率4年间呈下降趋势. 结论屎肠球菌耐药性高于粪肠球菌,临床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应在医院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treatment with polymyxin B-immobilized fibre (PMX-F) haemoperfusion, teicoplanin, or both in combination is effective in patients with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 sepsis. Sixty patients with MRSA sepsi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one of four treatments: (A) PMX-F treatment (N=15), (B) teicoplanin treatment (N=15), (C) PMX-F and teicoplanin in combination (N=20) and (D) conventional therapy (N=10). PMX-F treatment was repeated twice. Teicoplanin was administered by intravenous injection. Plasma endotoxin levels were determined by endospecy test. Plasma endotoxin levels were reduced in groups A and C (P<0.05). Survival rates were 53, 47, 90, and 20% in groups A, B, C and D, respectively (group C versus group A, P<0.05; group C versus group B, P<0.01; group C versus group D,P <0.001). The mean duration of stay was 44, 42, 28 and 56 days in groups A, B, C and D, respectively. Our data suggest that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PMX-F and teicoplanin is effective for sepsis caused by MRSA.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替考拉宁治疗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09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心ICU MRSA感染患者52例,包括败血症19例、肺炎24例、骨关节感染3例、尿路感染2例、肠炎4例,应用替考拉宁控制感染,用量400 mg,1次/d,静脉给药,首日给予负荷量400 mg,疗程11.2(4~21)d,观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用药前MRSA对替考拉宁的敏感率为100.0%,治疗后痊愈24例,显效16例,好转7例,无效5例(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总有效率为76.9%,因不能排除与替考拉宁相关性不良反应而停用或更改抗菌药物3例,可疑不良反应发生率5.77%.结论 替考拉宁是治疗ICU患者MRSA感染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序贯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所致的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呼吸科监护室2008年12月~2010年12月住院,并被确诊为革兰阳性球菌重症肺炎患者32例,应用利奈唑胺静脉滴注治疗,疗程7d;之后改用替考拉宁静脉滴注治疗,疗程7d,并进行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不良反应的观察和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的分析。结果治疗革兰阳性球菌重症肺炎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0.6%,细菌清除率为87.5%,其中,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重症肺炎总有效率为85.7%,细菌清除率为78.6%,并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血小板降低和肝、肾功能损害等临床常见并发症。结论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序贯治疗老年革兰阳性球菌重症肺炎,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术后患者静脉输注去甲万古霉素后血清及脑脊液内药物浓度变化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某院神经外科手术后留置术区/脑室引流管的患者,按给药方式不同分为2组,各12例,常规给药组:去甲万古霉素0.8 g,泵入60 min,12 h重复给药;持续给药组:去甲万古霉素0.8 g,泵入60 min,再0.4 g泵入11 h,后以0.4 g持续泵入12 h,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患者血清和脑脊液标本,测定去甲万古霉素浓度。结果常规给药组与持续给药组去甲万古霉素血清峰浓度分别为(55.52±26.04)、(59.22±41.88)mg/L,给药24 h血清浓度分别为(8.21±6.04)、(9.11±5.09)mg/L;脑脊液峰浓度分别为(16.31±11.15)、(8.82±8.91)mg/L,给药24 h脑脊液浓度分别为(6.12±2.34)、(5.71±4.72)mg/L。常规给药组药物脑脊液穿透率以药物浓度曲线下面积比计算(AUC_(脑脊液)/AUC_(血清))0~12 h为63.3%,12~24 h为59.0%;持续给药组0~12 h为25.4%,0~24 h为47.4%。以目标细菌MRSA95%的最低抑菌浓度(MIC_(90))为2 mg/L计算,常规给药组AUC_(0-24)/MIC_(90)为192,持续给药组AUC_(0-24)/MIC_(90)为184。结论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早期使用标准剂量去甲万古霉素,常规及持续给药脑脊液内药物浓度均可达目标细菌的MIC_(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