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4 毫秒
1.
薛博瑜教授认为,慢性丙型肝炎的发病外因感染湿热疫毒之邪,内因正气亏虚,抗邪无力所致。病机要点则为热毒瘀结,肝脾损伤,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提出"清化瘀毒、调养肝脾、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强调分清祛邪扶正主次,注重调补脾胃,重视中医调摄。  相似文献   

2.
高宇  王晞星 《吉林中医药》2013,(10):978-979
中医认为,肾癌病位在肾,与脾胃、肝相关,总属本虚标实之证,因虚致实,虚实相兼,整体虚与局部实互见。肾元亏虚是发生肾癌的主要病因,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是重要病机,痰瘀毒互结是发生发展的核心病机,外受湿邪,湿热下注是肾癌发病的决定外因,劳累过度是肾癌发生发展的基本因素。治疗上根据病患具体情况及所处阶段常常运用温补脾肾法、滋肾柔肝法、软坚散结法、抗癌解毒法等。早期正气充足,血瘀痰凝,瘤毒轻浅,以祛邪为要;中期痰湿结聚,邪毒日盛,脾肾不足,正气益虚,则祛邪兼顾扶正;晚期常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衰弱,邪气壅盛,瘤毒走窜,故宜扶正祛邪并重。  相似文献   

3.
郭冰玲  蔡美 《湖南中医杂志》2019,35(5):25-26,52
介绍蔡美主任医师治疗乳腺癌术后的经验。其认为乳腺癌的病因主要包括情志失调、饮食不洁、劳倦过度及六淫外邪等,基本病机为正气亏虚、瘀毒内结,临床可分为肝郁气滞、痰毒互结、气血亏虚、脾肾虚损、气阴两虚、气滞血瘀等证型。蔡师认为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主要为气阴两虚之证,阴虚日久则出现火旺之证,临证辨治应从肝、脾、肾三方面综合考虑,以扶固正气为主,视其气血盈亏分虚辨实,适当佐以祛邪,达扶正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之效,自拟脾肾方,针对术后治疗的不同时期和并发症,分清轻重缓急,悉心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癌是全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不佳,晚期肝癌以全身治疗为主。正气不足,湿热瘀毒互结是肝癌发病的基本病机,湿热瘀毒之邪贯穿肝癌病程的始终。对于因邪实致虚,虚实夹杂,内伤合并外感的晚期肝癌病机,梅国强教授认为不可将虚实和内外对立看待,并提出从和法论治的学术观点,临证之际倡导寒温融合,谨守病机,重视舌象,擅用对药,推崇络病理论。  相似文献   

5.
翦慧颖  曾普华  郜文辉 《新中医》2021,53(3):125-128
肝脾肾三脏紧密相关,在癌毒传变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肝癌早期,癌毒形成,毒瘀互结,肝郁脾虚;肝癌中期,瘀毒胶结,致肝脾肾失调;肝癌晚期,癌毒弥漫,脾气败坏,肝肾亏虚,五脏受累,脏腑功能紊乱,预后极差。从肝脾肾相关探讨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中癌毒传变理论,并结合中医药对原发性肝癌的防治经验,立足于癌毒致虚的核心病机,探寻阻断与延缓肝癌癌毒传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肝癌病因多认为是正虚邪实,正气不足,与感受毒邪相兼为病,辨证论治多以扶正祛邪、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疏肝健脾为主。分期治疗时,初期驱邪为主,扶正为辅,后期注意扶助正气,顾护脾胃,驱邪不忘扶正,同时兼顾内外兼治之法。  相似文献   

7.
李德新教授认为鼓胀为本虚标实之病证,酒食不节、情志所伤、他病继发、六淫侵袭等侵袭人体,引起脾虚与肝郁,根本病理变化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受损,气、血、水相因为患,气滞、血瘀、水停腹中,属病之标;脏腑亏虚,正气不足乃发病之本,互为因果,由虚致瘀,因瘀益虚。根据结阴阳偏盛不同,提出"温补脾肾、滋养肝肾"之法,标本兼顾,既要祛邪,更要扶助正气,补益脏腑,增强抗病能力,寓祛邪于扶正之中;同时活血行气利水,攻补兼施,标本同治;组方用药健脾益气,行气利水,滋养肝肾,注重既病防变,标本兼顾,增强抗病能力,寓祛邪于扶正之中。  相似文献   

8.
从《金匮要略》虚实异治思想出发,结合临床实际,系统论述风湿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法方药等,总结风湿病发病的根本原因在于正气亏虚,主要有肝肾亏虚、阴血不足、阳气亏虚等,以实邪侵袭为标,病理因素如风湿、寒湿、湿热、瘀血、痰浊等。治疗前当别虚实,并将辨证论治思想贯穿始终,以虚为主,缓则治本,应先扶正,分别给予补益脏腑、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等治法,适用于正气亏虚严重和疾病缓解期;以实为主,急当治标,应先祛邪,给予祛风除湿、清热燥湿、利小便、微发汗、活血通脉等治法,适用于邪实正未虚、疾病初期、慢性疾病加重期;虚实夹杂者应根据虚实轻重与多少,分别以扶正兼祛邪、祛邪兼扶正、同时扶正祛邪等治疗原则,此型在临床上最常见。最后,通过列举临床病案深化对虚实异治思想的理解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总结刘祖贻运用扶正法治疗肝癌的经验。认为肝癌以脏腑阴阳气血亏虚为本,湿、热、瘀、毒互结为标,正气亏虚、邪毒搏结为其主要病机。临证主张在扶正御邪、扶正祛邪、扶正安邪即"扶正三法"的指导下,以健脾扶正为主,佐以疏肝行气、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等法治疗。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癌多归属于中医学肥气、痞气、积气等病,其病机为脏腑气血亏虚,脾虚湿聚,痰凝血瘀,六淫邪毒入侵,邪凝毒结,七情内伤,情志抑郁等,使气、血、湿、热、痰、毒、瘀互结胁下而成。原发性肝癌病位在肝,与脾胃、肾、三焦有关;病机较为复杂,统而言之,多为正虚于内、邪毒凝结。笔者就从疏肝健脾解毒论治原发性肝癌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1.
沈智强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0):1631-1632
近年来 ,笔者从肌营养不良患者肌群萎缩无力与肌肉假性肥大等主要临床症状出发 ,从体虚毒滞、痰瘀交阻立论施治 ,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1 中医学认识病因与发病 本病起因于先天禀赋不足 ,肝肾亏虚。若后天失予调养 ,则致肝脾肾三脏虚损而发病。病情可因劳倦、外感寒湿、情志刺激等因素而加重。一般初期即表现为虚象 ,有脾肾两虚和肝肾阴虚等 ;久病则出现肝脾肾俱虚 ,痰、瘀、毒邪留著 ,以致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候。本病病位以肝、脾、肾为主 ,也可累及心肺。病机 本病多起因于本虚 ,正虚无力御邪 ,导致病邪滞着 ,日久形成本虚标实、…  相似文献   

12.
癌因性疲乏患者多以正虚邪实、治疗损伤、情志失调为主,失衡贯穿全程,病机以脾肾亏虚、瘀毒互结常见。治疗上运用"平衡之道",以扶正抑瘤为原则,以健脾益肾、解毒祛瘀为治疗大法,注重攻补兼施、运用膏方,将中医平衡理念贯穿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13.
余勰  王晓素 《河南中医》2013,33(7):1020-1021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复杂多变,但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乃发病的基础,标实是发病的关键.本虚以脾肾亏虚,阴阳气血亏虚为主,标实以湿热毒邪蕴结,气血阻滞,兼有肝郁,肺气失宣等.本虚标实共致气滞血瘀,湿毒瘀互结,合而为病.治疗时参合活血化瘀,补益脾肾,疏肝渗湿,调气和血不离始终.  相似文献   

14.
鲍远程辨证治疗肝风(肝豆状核变性)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老认为,肝风(肝豆状核变性)的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铜毒内聚,湿热蕴结,痰瘀阻滞等,病位在肝肾。本病一般的特点为早期以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为主;中期以湿热内蕴、痰瘀互结为主;后期多虚实夹杂。鲍老认为,治疗应放在"排铜毒"上,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产生不同的病理产物,如风、火、痰、湿、瘀等邪而出现实证的突出表现,应辨别轻重缓急,在保护肝肾的基础上,首先祛除为害最大之邪,尽量减少其对正气的损伤,祛邪后,采取滋补肝肾,补精填髓,控制病情发展。针对不同病因病机,综合运用解毒、泻热、祛瘀、通络等治疗方法,有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肾性骨病的治疗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肾性骨病的病机为正虚邪实。正虚有肾虚髓亏 ,骨失所养 ,肝虚筋弱 ,脾虚肌肉萎弱等 ;邪实与浊瘀互结 ,风寒侵袭相关。其治疗扶正应以补肾壮骨为主 ,兼顾肝脾 ;祛邪则可随机使用化浊祛瘀 ,散寒通络 ,清利湿热等  相似文献   

16.
豆晓云  陈潇颖  补娟娟  孙萌  叶放 《中医杂志》2024,(11):1104-1108
总结周仲瑛教授从虚实相因辨治肝炎肝硬化的临证经验。认为肝炎肝硬化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以肝、脾、肾虚损为本,湿热瘀毒郁结为标,且虚实相因为患,主张治疗以清化邪实、补虚扶正为总则。肝炎肝硬化早期以邪实亢盛为主,治宜清化湿热瘀毒、兼顾调理脾胃,方选茵陈蒿汤合鳖甲煎丸加减。肝炎肝硬化中晚期多见虚实夹杂证,治宜清化湿热瘀毒、调补肝脾肾,常用清热祛湿、化瘀解毒之品治标,并根据本虚之肝脾不调、肝肾阴虚、肝脾肾俱虚三证,分别配伍六君子汤、一贯煎合二至丸、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7.
介绍曾普华教授从癌毒致虚论治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经验。曾教授认为,肝癌主要是人体正气亏虚,癌毒侵犯所致。其中,早期病位在肝,伤及脾胃;中期病位以肝脾胃为主,波及于胆;晚期病位以肝胆脾胃肾为主,累及五脏六腑。血瘀、邪毒、正气虚互为因果,恶性循环,贯穿于肝癌整个病程。肝癌的基本治则为"健脾理气、化瘀软坚、清热解毒"。  相似文献   

18.
钱英辨治肝癌术后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英教授认为"虚损生积、毒瘀内结"是肝细胞癌最重要、最基本的病机,肝癌术后中医药治疗的主要目的 是预防或延缓肝癌复发,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故需要围绕肝癌发生的基本病机进行调治,方可达到治疗目的 .钱教授临床中将此病多辨证为虚实央杂证,虚证要素以肝脾肾气阴两伤最为常见,实证要素以毒瘀最为突出;治法强调扶正解毒化瘀,扶正以滋补肝肾、益气健脾为主,祛邪则以解毒化瘀为重,且强调扶正祛邪并重,或扶正重于祛邪;主方多选槲芪散;扶正药以槲寄生、生黄芪、生地等为主,祛邪药以莪术、白花蛇舌草、丹参、郁金等为主,并保持扶正药的总剂量与祛邪药均衡或占优势.  相似文献   

19.
钱英教授认为"虚损生积、毒瘀内结"是肝细胞癌最重要、最基本的病机,肝癌术后中医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预防或延缓肝癌复发,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故需要围绕肝癌发生的基本病机进行调治,方可达到治疗目的。钱教授临床中将此病多辨证为虚实夹杂证,虚证要素以肝脾肾气阴两伤最为常见,实证要素以毒瘀最为突出;治法强调扶正解毒化瘀,扶正以滋补肝肾、益气健脾为主,祛邪则以解毒化瘀为重,且强调扶正祛邪并重,或扶正重于祛邪;主方多选槲芪散;扶正药以槲寄生、生黄芪、生地等为主,祛邪药以莪术、白花蛇舌草、丹参、郁金等为主,并保持扶正药的总剂量与祛邪药均衡或占优势。  相似文献   

20.
结合慢性肾病合并乙型肝炎3例医案诊治经过,介绍滋肾柔肝,清化瘀毒法临床证运用的体会。认为临床应用时应从肝肾同源、正虚邪实及其湿热瘀毒互结,内伏的角度,掌握正虚与邪实、肝肾阴虚与脾肾阳虚以及湿,热、毒、瘀的主次与兼夹,才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