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赛  张强  叶伟祥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0):101-101
目的通过探讨、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包积液的临床特点,提高对甲减性心包积液的认识。方法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包积液并心包填塞患者进行心包腔穿刺抽液及甲状腺片治疗。结果患者心包积液消失,FT3、FT4及TSH明显好转。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包积液起病隐袭,临床上应重视本病的诊断,避免漏诊或误诊,及时正确诊断和治疗则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机能减退性心脏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将甲状腺机能减退 (简称甲减 )致心肌、心包、冠状动脉的改变者称为甲状腺机能减退性心脏病 (简称甲减心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 :心包积液、心功能下降、心绞痛及心电图改变等。无显著特异性 ,易误诊为其他原因所致的心包积液及冠心病 ,尤以老年病人甲状腺机能减退表现不明显者更易误诊 ,从而延误诊断和治疗。现就有关甲减心的病因、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综述如下。1 病 因同甲减 ,为多种因素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1] 。主要有 :原发性、垂体性、下丘脑性及甲状腺激素抵抗等。2 机 理甲状腺机能减退时心…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包积液30例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包积液(甲减性心包积液)住院患者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选取本院1989-2008年心包积液患者病历资料,按心包积液是否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分为甲减性心包积液组(观察组)与非甲减性心性心包积液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相关实验室指标,总结归纳甲减性心包积液临床特征。[结果]甲减组LDH,CK,CK-MB,AST,TG,TC,LDL,HDL,Hb均高于非甲减组(P〈0.05或P〈0.01),且甲减组Hb、心率明显低于非甲减组,甲减组女性多于非甲减组(P〈0.01)。[结论]甲减性心包积液具有血脂、心肌酶显著升高,贫血、心率不增块的临床特征,且患者多见于女性。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并心包积液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3 例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以下简称甲减) 合并心包积液患者的分析表明,桥本甲状腺炎是甲减的常见病因( 占69 .2 % ) ,女占69 .2 % 。以水肿、怕冷、声嘶、头发稀疏、眉毛脱落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血清TT3 < 0 .77nmol/L,TT4 < 38 .61nmol/L,TSH> 20uIu/ml,UCG 及X 线检查示心包积液,甲状腺片替代治疗3 ~9 个月,临床症状改善,心包积液吸收。说明甲状腺片可用以治疗甲减并心包积液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包积液1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心包积液是甲状腺机能减退(以下简称甲减)时心脏损害的重要表现之一.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其预后良好.本文报告我院20年来收治的甲减并发心包积液的10例病人,并讨论了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减少对甲减性心脏病的漏诊和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24例以心血管系统表现就诊的甲减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结果 24例患者甲减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阳性结果,同时有下肢浮肿、心脏增大和/或心包积液、心功能减退,治疗上用左旋甲状腺素片(优甲乐)替代治疗有效.结论 甲减性心脏病的起病比较隐匿,无典型的临床症状可循,容易误诊、漏诊,因此对于心包积液、心衰等症状来就诊的患者需考虑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晚期表现,及时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7.
孙少俐  林玉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8):135-136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包积液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老年人甲减性心包积液的认识。方法对12例老年甲状腺机能减退合并心包积液患者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浆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并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12例患者均采用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结果经治疗8~12周后,12例患者甲减的症状明显改善,复查心脏彩超示心包积液消失,血清T3、T4及TSH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结论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包积液患者起病隐匿,缺乏特异的症状和体征,临床易出现误诊和漏诊。对确诊病例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可明显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8.
自 1918年zondek氏报告粘液性水肿心脏病以来 ,不少学者曾就此病例提出分析并加以讨论。 196 5年翁氏报告 2例粘液性水肿心包积液 ,并经心包穿刺证实。在此之前国人仅报告 2例 ,1例为X线检查疑心包积液 ,另 1例经治疗后心脏明显缩小 ,认为可能有心包积液。故粘液性水肿心包积液一直认为较为罕见。我院 1992年至 1998年收治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简称甲减 ) 6 2例 ,其中甲减性心包积液 4例 ,占同期甲减病人的 6 .4 % (4 6 2 )。而甲减性心包积液占同期各种原因心包积液 (4 4 2 )的 9.5%。现将 4例甲减性心包积液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性心包积液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甲减性心包积液(甲减组)32例,与非甲减性心包积液(非甲减组)41例进行临床特征比较。结果:甲减组心肌酶(CK、LDH、HBDH)明显高于非甲减组(P〈0.01);而CK—MB、AST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甲减纽血脂(CH0、TG、LDL—C)明显高于非甲减组(P〈0.01);HDL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甲减组血红蛋白(HB)明显低于非甲减组(P〈0.01)。结论:甲减性心包积液具有贫血、心肌酶(CK、LDH、HBDH)及血脂(TG、CHOL、LDL—C)显著升高的特征,了解这些特征利于甲减性心包积液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病例分析 ,使临床医师重视甲减性心包积液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17例原发甲减合并心包积液患者均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浆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 ,并接受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 T3低于正常值 11例 ,T4 低于正常值 15例 ,TSH均高于正常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心包积液。结论 甲减性心包积液患者应掌握其临床特点并进行多种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引起心包积液的病因与误诊原因.方法:对2002~2010年收治的81例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1例心包积液的主要病因依次是肿瘤性19例(23.4%),结核性16例(16.0%),心力衰竭性11例(13.6%),非特异性9例(11.1%),甲状腺功能减退性7例(8.6%),尿毒症性5例(6...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7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诊断的77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病因主要有131I治疗、甲状腺手术和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贫血32例(41.6%)。69例行血脂检查,总胆固醇升高26例(37.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34例(49.3%),甘油三酯升高14例(20.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27例(39.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9例(13.0%)。64例行肌酶检查,肌酸激酶增高29例(45.3%),乳酸脱氢酶增高21例(32.8%)。心电图检查发现窦性心动过缓13例(16.9%)。39例行心脏彩超检查,8例(20.5%)发现心包积液。结论本病临床表现复杂,窦缓、贫血、高脂血症、肌酶增高的患者应注意排除甲减。原发性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主要根据低FT4、高TSH。甲减的治疗简单且有效,多数患者需要终身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13.
庞伦祥 《重庆医学》2011,40(7):670-671
目的分析心包积液病因变化及误诊原因。方法对1990~2009年收治的381例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包积液病因依次为肿瘤性占21.5%、结核性占17.3%、心力衰竭性占13.6%、尿毒症性占8.9%、非特异性占8.1%、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占7.8%,其他各种原因合计占22.6%。结核性心包积液由10年前22.5%下降为13.0%,而肿瘤性心包积液则由10年前13.3%上升为28.4%(P<0.05)。误诊32例。结论不同时期心包积液病因构成不同,肿瘤成为当前心包积液的首位病因。  相似文献   

14.
心包积液4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学习引起心包积液的病因诊断与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7年7月医院收治的49例心包积液病例。结果引起心包积液主要病因包括肿瘤性(28.6%),结核,A(26.5%),心衰(18.4%),非特异性(10.2%),尿毒症性(8.2%),甲状腺功能减退(6.1%),其他(2%)。结论肿瘤是引起心包积液首要病因。误诊原因多是与肿瘤,结核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儿童肺吸虫病的临床表现,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2010-2011年在我科确诊的3例肺吸虫患儿,分析其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疗情况,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3例均为多浆膜腔积液,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腹腔积液,2例合并肝脾肿大,1例合并心包大量积液、胆囊窝及肝门区积液,1例合并膝关节肿胀,2例合并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肿大,3例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1例血清IgE检测明显高于正常,3例肺吸虫血清抗体均阳性.结论:儿童肺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应注意询问不洁饮食及疫水接触史,结合患儿临床表现、血嗜酸粒细胞增多、肺吸虫抗原皮试等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16.
老年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某些临床特征、误诊原因及治疗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对60例老年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的症状、体征及一些实验室检查不典型,常延误诊治。该组误诊36例(60%),其中误诊为冠心病8例,急性心肌梗死5例,肝硬化5例,肾病综合征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3例,特发性水肿3例,肠梗阻3例,糖尿病3例,老年痴呆2例。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应想到该病的存在,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必要的甲状腺功能检测是发现该病和早期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吴国丽 《中国病案》2012,(9):81+74-F0003,74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点及误诊情况,以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至2010年收治的12例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病例中误诊为冠心病、心力衰竭8例,误诊为脑梗塞并血管性痴呆2例,误诊为慢性肾病1例,误诊为贫血1例。结论甲减起病隐匿,初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发展至后期町累及机体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高,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必要的甲状腺功能检查,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报道2例误诊为癫痫的不同临床表现的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PHP),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共收集到2例在门诊误诊为癫痫而收入院的PHP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各自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方法,查阅有关PHP文献,复习其发病机制及诊断分型,对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病例1有手足搐搦表现,低钙血症、高磷血症及甲状旁腺素(PTH)增高,颅内基底节对称钙化,诊断PHP;病例2有Al-bright遗传性骨营养不良症(AHO)畸形、软组织钙化、癫痫样大发作、低钙血症、高磷血症及PTH增高,TSH增高,FT4正常,基底节有典型的外八字型钙化,但无手足搐搦表现,诊断PHP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2例患者在明确诊断后给予补钙、维生素D3及补镁后未再发作.PHP发病机制主要与Gsα蛋白活性下降和GNAS1基因变异有关.结论:PHP引起手足搐搦表现,以及PHP引起的继发性癫痫极易误诊为原发性癫痫,在临床接诊病人时须仔细询问病史,完善血钙等检查,积极寻找原发病因;PHP疾病关键要早期明确诊断,对治疗及预后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误诊原因。方法对误诊的54例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例中,女性占83.33%。首诊于其他科室,易误诊为循环、消化、神经、泌尿、内分泌等系统的疾病。误诊时间达5个月~5年。结论老年甲减缺乏典型症状,极易误诊。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必要的甲状腺功能检查是降低误诊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 (AD)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 5家医院 1995~ 2 0 0 1年收治的5 0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长期高血压是AD的主要原因 ,4 5岁以下发病占 18% ;76 %患者表现有剧烈的胸前疼痛 ,亦有隐痛、无痛和剧痛后缓解 ;双上肢和上下肢血压异常差异占 12 % ;主动脉瓣舒张期杂音占 8% ;以并发症急性主动脉分支急性闭塞造成器官缺血坏死或压迫症状为首发症状出现的有急性心肌梗塞 (AMI)、单瘫、截瘫、急性左心衰等 ,亦有少见的气胸和中等量以上心包积液 ;影像检查电子计算机断层 (CT)、磁共振显像 (MRI)、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有很高的敏感性 ,AD的分型、定位MRI较TTE优 ,而TTE在确定有无主动脉瓣损害、心包积液及观察内膜片活动等方面占优。【结论】AD的临床表现多样、复杂 ,临床医师必须对AD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有清楚认识 ,及时选择或联合应用CT、MRI、TTE等辅助检查是AD确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