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8 毫秒
1.
目的:探讨Bag-1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39例,CINⅢ25例)及36例宫颈鳞癌组织的Bag-1和HSP70蛋白进行检测,以20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作对照.结果:(1)Bag-1在 CINⅠ-Ⅱ组、CINⅢ和宫颈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72%(19/39)、80.00%(20/25)、83.33%(30/36),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各组阳性率高于正常宫颈鳞状上皮阳性率(P<0.05).CINⅢ和宫颈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SP70在CINⅠ-Ⅱ组、CINⅢ组和宫颈鳞癌组的阳性表达分别为48.72%(19/39)、72.00%(18/25)、86.11%(31/36),各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宫颈鳞状上皮(P<0.05).CINⅢ组和宫颈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宫颈鳞癌组织中Bag-1与HSP70之间存在正协同作用(r=0.393,P=0.016).结论:Bag-1和HSP70在CIN和宫颈鳞癌中的过表达提示它们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Bag-1与HSP70之间存在相关性,说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调控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宫颈鳞癌组织中Skp2和p27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60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I、CINⅡ、CINⅢ各20例)、50例宫颈浸润癌中Skp2和p27的表达,20例正常宫颈组织做对照。结果: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2。Skp2)促进泛素介导的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p27蛋白降解,研究发现Skp2过表达参与细胞转化和肿瘤的形成。①Skp2蛋白表达CINⅡ明显高于CINI和正常宫颈组织(P〈0.05);CINI和正常宫颈组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Ⅲ明显高于CINⅡ(P〈0.05);宫颈浸润鳞癌明显高于CINⅢ(P〈0.05)。p27蛋白表达CINI与在正常宫颈组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Ⅱ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和CINI(P〈0.05),CINⅢ明显低于CINⅡ(P〈0.01)。宫颈浸润癌明显低于CINⅢ(P〈0.01)。②宫颈癌Skp2与p27蛋白表达呈负相关。③宫颈浸润癌的Skp2蛋白表达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结论:Skp2和p27蛋白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及转移,并与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关。检测Skp2和p27蛋白表达对早期诊断宫颈鳞癌、确定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P16INK4A在宫颈病变(包括宫颈上皮内瘤变Ⅰ,宫颈上皮内瘤变Ⅱ,宫颈上皮内瘤变Ⅲ,宫颈上皮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P16INK4A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例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20例CINⅠ,18例CINⅡ,16例CINⅢ和20例因子宫肌瘤手术切除的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组的P16INK4A蛋白的表达。结果:①20例正常宫颈组织无P16INK4A蛋白表达;②宫颈鳞癌组织中P16INK4A阳性表达率(96.88%),明显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43.18%),P<0.05。CINⅠ中15例阴性(-),4例弱阳性(+),1例中度阳性(++),阳性表达率为25%;CINIⅠ中8例阴性(-),3例弱阳性(+),6例中度阳性(++),1例强阳性(+++),阳性表达率为55.56%;CINⅢ中2例阴性(-),3例弱阳性(+),5例中度阳性(++),6例强阳性(+++),阳性表达率为87.5%;宫颈鳞状细胞癌中1例阴性(-),6例弱阳性(+),8例中度阳性(++),17例强阳性(+++),阳性表达率为96.88%。P16INK4A在正常宫颈、CIN和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INⅢ和宫颈癌组织中P16INK4A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16INK4A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6型人乳头瘤病毒E7(HPV16-E7)蛋白和端粒酶在浸润性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30例浸润性宫颈癌(ICC组);9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其中CINⅠ(CINⅠ组)30例,CINⅡ(CINⅡ组)30例,CINⅢ(CINⅢ组)30例。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二步法检测各组组织标本中HPV16-E7蛋白和端粒酶的表达。另设1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和ICC组中的HPV16-E7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63.3%、63.3%、76.7%和96.7%,ICC组和CINⅢ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ICC组与CINⅢ组比较,CINⅢ组与CINⅡ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和ICC组的端粒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40.0%、43.3%、70.0%和93.3%,ICC组显著高于CINⅢ组,CINⅢ显著高于CIN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CINⅡ组与CINⅠ组比较,CINⅠ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浸润性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HPV16-E7蛋白与端粒酶的表达呈正相关(r=0.376,P〈0.01)。结论HPV16-E7蛋白和端粒酶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谢小丽 《中外医疗》2014,(12):171-172
目的:探讨p16、Ki-67在宫颈良性病变与CIN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病理科保存的宫颈组织石蜡包埋蜡块108例,包括正常宫颈组织2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Ⅰ、Ⅱ、Ⅲ)86例,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16、Ki-67在宫颈良性病变与CIN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16及Ki-67蛋白在宫颈炎性组织及CINⅠ、Ⅱ、Ⅲ中表达阳性率呈逐渐增高趋势,CINⅠ、Ⅱ、Ⅲ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中,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炎性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INⅡ、Ⅲ中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宫颈炎性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6及Ki-67蛋白在宫颈炎症与CIN组织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16联合Ki-67可用于鉴别宫颈良性病变及CIN,以及CIN病变程度的判定,对临床早期预防治疗宫颈癌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Twist及Bcl-2蛋白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正常宫颈上皮2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标本42例,CINⅡ~Ⅲ级标本7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标本70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wist、Bcl-2蛋白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宫颈鳞癌的临床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宫颈组、CIN Ⅰ级组、CINⅡ~Ⅲ级组、宫颈鳞癌组中Twist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6)、26.2% (11/42)、62.2% (46/74)和72.9% (51/70),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 (0/26)、19.0% (8/42)、43.2% (32/74)和68.6% (48/70),正常宫颈组、CIN Ⅰ级组、CINⅡ~Ⅲ级组和宫颈鳞癌组的Twist及Bcl-2蛋白阳性率逐渐升高,4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在宫颈鳞癌组中,Twist及Bcl-2蛋白在低分化肿瘤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肿瘤,ⅡB~ⅢA期阳性率高于Ⅰ~ⅡA期,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较无淋巴结转移者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不同年龄的患者比较,两蛋白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wist蛋白的高表达与Bcl-2蛋白的高表达呈显著相关(P<0.01).结论:Twist和Bcl-2蛋白的表达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的发生、发展中逐渐升高,两蛋白之间呈正相关,是临床早期发现宫颈鳞状上皮病变和判断宫颈鳞癌生物学行为有价值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同源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HIPK2)在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技术检测宫颈癌组织2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4例及正常宫颈10例中HIPK2的表达情况,分析HIPK2与宫颈癌发病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癌与其他各组HIPK2的表达均有明显差异(均P〈0.05),CINⅢ与正常组也有明显差异(P〈0.05),而CINⅠ~Ⅱ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且HIPK2在宫颈癌组织、CINⅢ、CINⅠ~Ⅱ及正常宫颈中的表达呈递增趋势。结论HIPK2在宫颈组织中表达的减少可能是宫颈癌的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王红霞  黄东  麦柏华  张花坪 《海南医学》2011,22(13):113-116
目的分析Galectin-1、P21、P27在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carcinoma,CSC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宫颈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组织、39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Ⅰ、40例CINⅡ、40例CINⅢ和54例CSCC组织中Galectin-1、P21、P27蛋白的表达。结果 Galectin-1和P21在CINⅠ、Ⅱ、Ⅲ和CS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27在CINⅢ和CS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Galectin-1、P21、P27在CIN组间及CSC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lectin-1阳性表达的41例CSCC中P21阳性表达38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lectin-1阳性表达的41例CSCC中P27阳性表达13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lectin-1和P21高表达、P27低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可为宫颈癌前病变发展为浸润性鳞癌提供动态观察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关会娟  赵琰  曹东辉 《实用全科医学》2010,8(5):584-585,F0003
目的探讨p16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和分级中的意义,以指导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治疗。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15例正常宫颈组织、15例反应性增生、60例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和20例宫颈癌中p16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宫颈组织中p16蛋白呈阴性表达,p16的表达强度CINⅠ〈CINⅡ〈CINⅢ〈CC;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p16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16在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分流诊断中有重要意义,可作为早期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标记物,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Survivin、Bcl-2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宫颈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以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蛋白在各组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 mRNA的阳性率在宫颈癌、CIN和正常宫颈组织中分别为77.8%、44.6%和0%,Bcl-2蛋白在三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4%、39.2%和0,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Survivin及Bcl-2阳性表达在CINⅢ级中明显高于CIN I/Ⅱ级,在宫颈癌Ⅱb~Ⅲ期中显著高于Ⅰ~Ⅱa期,在低分化组中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组。在淋巴结转移组中Survivin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在宫颈癌中Survivin与Bcl-2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Survivin和Bcl-2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有协同促进抗凋亡作用,并提示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2.
杨峥莉  刘荣霞  郝国荣 《疑难病杂志》2008,7(10):597-599,F0003
目的探讨Bcl-2、Survivin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12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其中I级42例,II级38例,III级45例)及40例浸润性宫颈鳞癌和30例正常宫颈组织的石蜡标本进行Bcl-2、Survivin的检测。结果Bcl-2、Surviv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75.0%、90.0%)与CIN(38.4%、56.8%)、正常宫颈组织(10.0%、0%)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宫颈上皮癌变过程中,CIN各级Bcl-2(I级21.4%,II级31.6%、III级60.0%)、Survivin(I级23.8%、II级57.9%、III级86.7%)表达呈逐级升高趋势,各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l-2、Survivin在宫颈癌和CIN中的表达水平增加;Bcl-2、Survivin的过度表达是细胞恶变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cl-2、Survivin、Fas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4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38例CINⅡ、45例CINⅢ及40例浸润性宫颈鳞癌(ISCC)和30例正常宫颈组织的石蜡标本进行Bcl-2、Survivin、Fas的检测。结果:Bcl-2、Surviv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与CIN、正常宫颈组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在宫颈上皮癌变过程中CIN各组Bcl-2、Survivin表达呈逐级升高趋势,Fas在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Survivin与Bcl-2、Fas有相关性。结论:Bcl-2、Survivin在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中的表达水平增加,而Fas表达水平降低,提示Bcl-2、Survivin、Fas通过调控细胞凋亡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素酶蛋白表达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8例正常宫颈上皮、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 IN)及宫颈鳞癌组织中肝素酶的蛋白表达。结果58例正常宫颈上皮、C IN及宫颈鳞癌组织中肝素酶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1/14)、33.33%(6/18)及84.62%(22/26),三者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酶蛋白表达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相关,肝素酶指标可能在宫颈癌的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cyclin G1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cyclin G1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cyclin G1在正常/宫颈炎组织(20例次)、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3级(80例次)和浸润癌组织(20例次)中的表达.结果:cyclin G1在正常/炎症组中几乎没有表达,在CIN1、CIN2、CIN3(包括原位癌)和浸润癌各组中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92%、57.69%、67.86%和75.00%,各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在各级病变中cyclin G1着色区域与病变区域基本相符合.结论:随着宫颈病变的加重,cyclin G1的表达强度逐渐增加.cyclin G1的过度表达提示细胞的增殖能力,与宫颈病变的发展正相关,可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Maspin)、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高危型HPV)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宫颈石蜡组织标本166例,其中高危型HPV(+)组106例(慢性宫颈炎20例、CINⅠ级20例、CINⅡ级20例、CINⅢ级20例、宫颈癌组26例);HPV(-)组60例(CINⅠ级35例、CINⅡ级20例、CINⅢ级5例)。应用SP法检测Maspin、bFGF的表达情况。结果:(1)在高危型HPV(+)组中,Masp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且在CINⅢ级组中的表达同慢性宫颈炎组、CINⅠ级组、CINⅡ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宫颈癌组中的阳性表达与CIN各组、慢性宫颈炎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FGF的阳性表达率呈逐渐增加趋势(P<0.05),bFGF阳性表达率在宫颈癌组表达率最高,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CINⅠ级组、CINⅡ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HPV(-)组中,Maspin蛋白的表达依次降低,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FGF的表达依次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Maspin、bFGF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两者与高危型HPV分别呈负、正相关。结论:高危型HPV可能通过P53调节通路下调Maspin的蛋白表达及上调bFGF的蛋白表达,导致CIN直至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研究小凹蛋白-1(Caveolin-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正常宫颈、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浸润性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探讨Caveolin-1和VEGF的相关性。方法以正常子宫颈组织30例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慢性宫颈炎40例、CINⅠ-Ⅱ级30例、CINⅢ级20例、浸润性宫颈癌40例(TNM分期Ⅰ期21例和Ⅱ期19例)的Caveolin-1、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Caveolin-1蛋白在正常宫颈、慢性宫颈炎、CINⅠ-Ⅱ级、CINⅢ级及浸润性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0%(30/30)、95.00%(38/40)、83.33%(25/30)、75.00%(15/20)和72.50%(29/40),呈渐进性降低(P<0.05);而VEGF蛋白在正常宫颈、慢性宫颈炎、CINⅠ-Ⅱ级、CINⅢ级及浸润性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3/30)、15.00%(6/40)、26.67%(8/30)、45.00%(9/20)和90.00%(36/40),呈渐进性增高(P<0.05)。Caveolin-1、VEGF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年龄、TNM分期无关(P>0.05),与病理分级、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有明显关系(P<0.05);Caveolin-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有关系(P<0.05),而VEGF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浸润性宫颈癌及CINⅢ级中Caveolin-1蛋白与VEGF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性(列联系数C分别为0.498、0.538,均P<0.05)。结论 Caveolin-1、VEGF是宫颈癌发生中的早期事件,两者可能通过相反的作用机制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血管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抗凋亡基因Bag-1和Bcl-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并探讨两者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链霉亲合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对64例结肠癌组织及1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Bag-1和Bd-2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Bag-1和Bcl-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结肠癌病理类型、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但Bag-1与病理分级、远处转移、Dukes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P〈0.05),而Bcl-2与这几项临床病理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0.05);Bag-1和Bcl-2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呈正相关(r=0.475)。结论 结肠癌组织中有不同水平的Bag-1和Bcl-2蛋白的高表达,它们可以作为结肠癌早期筛选的-项指标,并对疾病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DNA错配修复基因hMSH2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病理联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35例宫颈癌、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hMSH2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浸润性宫颈癌、CIN、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hMSH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0.0%、70.0%和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SH2蛋白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在低分化癌中具有较高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MSH2蛋白的过表达可能与宫颈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MSH2基因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研究基因组多态性、检测及定位突变的工具蛋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FHIT基因在子宫颈癌和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子宫颈癌发生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宫颈癌,39例CIN,16例正常子宫颈组织标本中FHIT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子宫颈癌发生及与子宫颈癌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FHIT蛋白在正常宫颈、CIN及子宫颈癌 组织中均有表达,其表达率正常宫颈组织高于CIN和子宫颈癌组织(P<0.01),CIN组织中高 于宫颈癌组织(P<0.01);FHIT蛋白在CIN组织中的表达率高于宫颈鳞癌组织(P<0.01) ,在宫颈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高于鳞癌组织(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高于 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FHIT蛋白在各级CIN组织中、不同组织学分级的宫颈癌组织中及不同临床分期的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FHIT基因与宫颈癌的发生和演进有关,可以作为临床监测CIN病变转归和判断子宫颈癌预后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