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劲骨坚2号治疗脾肾两虚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脾肾两虚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劲骨坚2号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碳酸钙剂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积分、骨密度值的变化,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积分明显降低,骨密度值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疼痛积分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骨密度值虽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总有效率72.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劲骨坚2号可明显降低脾肾两虚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积分,升高患者骨密度值,说明劲骨坚2号治疗脾肾两虚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方结合西药治疗肾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口服复方氨基酸螯合钙,治疗组同时予补肾通络方,对照组予阿法骨化醇;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骨质疏松症疗效、肾虚血瘀证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L2-L4骨密度(BMD)值、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等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骨质疏松症和肾虚血瘀证总有效率分别为93.02%、95.35%,对照组分别为85.36%、92.68%,组间肾虚血瘀证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5),组间腰膝酸软、乏力和下肢痿弱、目眩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密度、ALP、血钙、血磷、血镁值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通络方能明显改善肾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整体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Ⅱ期临床试验基础上,进一步评价健骨颗粒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肝肾不足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6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肝肾不足证)患者,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法。结果:两组治疗后腰椎骨密度值均上升,治疗组股骨颈骨密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骨质疏松症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80.4%,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健骨颗粒在口服剂量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升高骨密度值,用药安全,对于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武汉  余利军 《新中医》2014,46(11):122-124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口服补肾活血方,对照组口服仙灵骨葆胶囊,2组患者的给药周期均为60天,记录临床症状并检测骨密度。结果:2组患者分别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L2~4、股骨颈、股骨转子3个部位的骨密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L2~4、股骨转子2个部位的骨密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L2~4、股骨颈、股骨转子3个部位的骨密度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治疗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补肾健骨方加减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对骨密度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11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48例随机分2组。常规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补肾健骨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健骨方加减治疗。比较2组患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出现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L2~4腰椎骨密度、骨钙素、视觉模拟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补肾健骨组患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P0.05;补肾健骨组不良反应轻微,和常规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2组L2~4腰椎骨密度、骨钙素、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补肾健骨组L2~4腰椎骨密度、骨钙素、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补肾健骨方加减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对骨密度的影响大,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增加骨密度和骨钙素,减轻骨痛,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西医常规联合藤黄健骨片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钙剂、阿仑磷酸钠及骨化三醇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藤黄健骨片,连续治疗3个月,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骨密度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组间证候疗效评价、骨密度及腰背和四肢疼痛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为90.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7.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藤黄健骨片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虚血瘀型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骨松健骨方治疗肝肾阴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肝肾阴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骨松健骨方,对照组服用仙灵骨葆胶囊。观察治疗后两组骨痛评分、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平衡能力评分、骨代谢生化指标BALP、β-CTX、骨密度、脆性骨折发生率及安全性指标。结果:(1)临床疗效:治疗组显效率为18.8%,总有效率为89.6%,对照组显效率为16.7%,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症状:与治疗前比较,两组骨痛评分、中医临床症状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骨痛评分、中医临床症状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骨代谢:治疗组治疗后,BALP、β-CTX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BAL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骨密度及骨密度变化率:两组治疗前后腰椎BMD值、T值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脆性骨折发生率:两组治疗后骨折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折发生率下降39.6%,对照组下降36.7%。治疗后两组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松健骨方治疗肝肾阴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平衡能力及中医临床症状,防止骨密度下降,降低骨转换率和脆性骨折发生率,疗效与仙灵骨葆胶囊相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抗疏健骨颗粒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抗疏健骨颗粒和阿仑磷酸钠治疗,对照组给予仙灵骨葆胶囊和阿仑磷酸钠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骨钙素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疏健骨颗粒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肾健骨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对血清ALP、BGP、TRAP、β-CTx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口服碳酸钙片(钙尔奇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肾健骨汤治疗,连续治疗1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骨密度、中医证候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P、BGP均升高,血清TRAP、β-CTx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血清ALP、BGP均高于对照组,血清TRAP、β-CTx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骨密度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57%,对照组为73.5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健骨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虚血瘀证患者有较好疗效,可改善患者骨强度,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  相似文献   

10.
喻灿明  颜峰  丁志清 《新中医》2022,54(19):133-137
目的:观察芪归坚骨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对骨钙代谢和腰椎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82 例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 例和对照组42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芪归坚骨方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骨代谢、腰椎骨密度、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0%,高于对照组6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甲状旁腺素(PTH)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25 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BALP、PTH 水平低于对照组,25-(OH)D3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腰椎骨密度高于治疗前,VAS 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腰椎骨密度高于对照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总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归坚骨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患者可调节骨代谢,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腰椎骨密度,缓解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蒙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蒙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1%,高于对照组的7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治疗后骨密度情况上存在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患者的骨密度,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健骨颗粒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健骨颗粒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肝肾不足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照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对照的原则将437例患者分成治疗组327例和对照组110例,治疗组给予健骨颗粒5g,每日两次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骨松宝5g,每日两次口服治疗,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DEXA检测L2~5,股骨颈,Ward三角,大粗隆几个部位的骨密度,做中医症侯记分,同时监测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大便常规,心电图,生命体征.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腰椎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大便常规,心电图,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与药物可能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小于2%.结论:健骨颗粒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效果明显,以腰椎最为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二仙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二仙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对骨密度、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58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二仙汤治疗;对照组用钙尔奇D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骨密度及相关生化检查。结果: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总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腰椎骨密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股骨近端骨密度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36.7%,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率21.4%,总有效率82.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二仙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疗效,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骨密度,无不良反应,能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加味身痛逐瘀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服钙尔奇D及皮下注射鲑降钙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电针结合加味身痛逐瘀汤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前及4周后观察临床症状、骨密度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骨密度值均较治疗前增加,并且治疗组提高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周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均下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80%)(P0.01)。结论: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电针及加味身痛逐瘀汤可显著改善患者骨密度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健骨愈疏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验证健骨愈疏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选择肾气虚型骨质疏松病人95例,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治疗组63例,口服健骨愈疏汤,对照组32例口服盖天力和性激素,治疗前后进行安全性观测及跟骨骨密度测定,并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骨密度定量测定有明显提高,疼痛症状改善明显,两组总疗效统计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6%;对照组为71.88%.经χ2检验,P<0.01,说明有非常显著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健骨愈疏汤能有效缓解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提高骨密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身痛逐瘀汤加味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服钙尔奇D及阿仑磷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身痛逐瘀汤加味联合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观察两组治疗前及12周后骨密度、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骨密度值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并且观察组提高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周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均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大(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0.4%)显著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在钙尔奇D及阿仑磷酸钠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身痛逐瘀汤加味联合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可显著改善患者骨密度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79例纳入观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口服钙尔奇D片和阿仑膦酸钠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补肾健骨胶囊,治疗6月后对比疗效和骨密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骨密度均有所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观察组患者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能明显提高患者的骨密度,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研究舒筋接骨丸联合利塞膦酸钠治疗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在湖南省常宁市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患者接受钙制剂+利塞膦酸钠+舒筋接骨丸口服治疗,而对照组患者接受钙制剂+利塞膦酸钠+仙灵骨葆胶囊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分别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各部位骨密度值、中医临床症状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治疗组患者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腰椎L1~4段、全髋关节骨、左侧股骨颈骨密度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且治疗组患者各部位骨密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逐渐改善,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筋接骨丸联合利塞膦酸钠治疗肾虚血瘀型PMOP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高各部位骨密度值,并改善中医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补阴丸合曲直汤加减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针灸科随机抽取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给予大补阴丸合曲直汤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仙灵骨葆胶囊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7%,对照组有效率8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腰椎L2-L4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补阴丸合曲直汤加减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壮骨止痛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壮骨止痛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服用壮骨止痛方治疗,对照组服用尼尔雌醇片治疗;连续3个月,比较两组L1~L4骨密度值及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对照组为9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L1~L4骨密度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骨止痛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与尼尔雌醇片相当,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增加骨密度均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