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林  曾碧丹  姚达强  邱少东 《广东医学》2006,27(8):1165-1166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观察全身或局部应用葛根素治疗青光眼后眼动脉(OA)、睫状后短动脉(SPCA)及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或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共61例(122只眼)随机分成A组(全身用药组)30例(60只眼)和B组(局部用药组)31例(62只眼)。A组应用葛根素全身静脉滴注;B组应用1%葛根素(达靓)眼液点眼治疗。用药时间均为14d。治疗前后进行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检查,测定血流参数为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阻力指数(RI)。结果两组治疗前各参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除B组OA血流改变不明显外,两组其他被观察的动脉血流供应增加,血流阻力指数降低;A组改变更明显(P〈0.01)。结论全身或局部应用葛根素治疗青光眼均有改善血流供应的作用,在相同用药时间里全身用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眼动脉血流测定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6例(30眼)TAO患者的眼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进行测定分析,并与30例(30眼)正常眼动脉测定值比较。结果:TAO组的眼动脉的PSV及EDV均明显升高(P<0.01),PI及RI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评价TAO患者的球后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CDFI)检测肝硬化患者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参数,旨在探讨肝硬化不同程度肝功能与外周末梢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56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为A级,B级,C级三个组,5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应用CDFI探查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记录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阻力指数(RI)。结果:肝硬化组B、C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PSV、ED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A组,EDV增加的幅度高于PSV增幅,RI显著减低。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表明肝硬化患者外周末梢动脉处于高动力循环状态,其对肝硬化的诊断及预后评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Huber  K.  Plange  N.  Arend  O.  Remky  A.  廖新华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9):41-41
目的:青光眼的眼球血流动力学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认识到血管功能紊乱可能对发病产生作用后。为探究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与正常志愿者间眼球血流动力学差异,本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成像(CDI)测定球后血管血液流速。方法:15例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NPG)及15例健康志愿者接受球后血管的彩色多普勒成像检查。患者与志愿者的性别、年龄相匹配。测量眼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及阻力指数(RI)。结果:在NPG患者中,视网膜中央动脉的PSV及EDV显著较低,而视网膜中央动脉与眼动脉的RI较高。结论:CDI作为一种无创性技术,可进一步评估眼球的血流循环状态,特别是对于存在血流动力学紊乱的患者(如NPG患者),可发现球后血流动力学下降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抗青光眼手术对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青光眼26只手术前后(1周内)和正常眼40只进行彩色多普勒成像(CDI)检查,比较各组的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速度(EDV)和阻力指数(RI)。结果:青光眼术后视网膜中央动脉PSV和EDV较术前明显加快,RI明显降低,P<0.05;但与正常眼比较,PSV和EDV仍明显慢,RI亦大,P<0.05。结论:抗青光眼手术治疗降低眼内压,可使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异常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其与临床活动性评分(clinical activity score,CAS)的关系。方法 选择31例(56眼)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患者,按CAS将其分为2组,1~2分为TAO1组(32眼),≥3分为TAO2组(24眼)。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测定两组患者球后血管的血流状态,并与正常人15例(30只眼)进行对照。检测指标包括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以及视网膜中央静脉的最大血流速度(Vmax)和最小血流速度(Vmin)。结果 TAO1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指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TAO2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眼动脉的PSV、EDV、PI、RI,视网膜中央动脉的PSV、EDV、RI,睫状后动脉的PSV、EDV,视网膜中央静脉的Vmax、Vmin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TAO1组与TAO2组相比,眼动脉的PSV、EDV,视网膜中央动脉的PSV、EDV、RI,睫状后动脉的PSV、EDV,视网膜中央静脉的Vmax和Vmin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CDFI可直接检测TAO患者球后血管的血流速度,并评价其活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原发性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激光虹膜周边切开术前后昼夜眼压波动情况以及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变化;并探讨激光虹膜周边切开术后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与眼压波动的关系.方法 对26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间歇期患眼,26例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患眼,激光虹膜周边切开术前后分别进行昼夜眼压测量(选择时间点为14:00、18:00、22:00、2:00、7:00、10:00)和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测量(选择时间为10:00 、18:00).结果 患眼6个时间点均有降眼压效果,且各个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10:00 ,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 PSV) 、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 (P<0.05),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RI)降低(P<0.05),眼压和RI呈正相关(r=0.85,t=3.726,P<0.05);18:00 ,PSV增加不明显(P>0.05),EDV增加(P<0.05),RI有所降低(P<0.05),眼压和RI正正相关(r=0.76,t=3.672,P<0.05);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10:00 ,PSV、EDV均增加(P<0.05),RI有所降低(P<0.05),眼压和RI呈正相关r=0.78,t=3.543,P<0.05);18:00 ,PSV、EDV均增加(P<0.05), RI降低(P<0.05),眼压和RI呈正相关(r=0.88,t=3.782,P<0.05).结论 对于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或缓解期以及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行激光虹膜周边切开术术后眼压整体水平下降,眼压波动幅度降低,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阻力指数也减低,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灌注增加,血液供应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陈小燕  邢建强 《重庆医学》2011,40(15):1490-1491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眼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CDEI)技术检测35例(70眼)2型糖尿病患者和38个(76眼)健康人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舒张末期峰值流速(EDV)及阻力指数(RI),并比较上述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结果。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OA的EDV明显低于健康人,RI明显高于健康人(P<0.05),而PSV和健康人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CRA和PCA的PSV和EDV明显低于健康人,而RI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眼血流动力学参数有明显的变化,采用CDEI技术检测眼血流动力学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治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检测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及抗-VEGF治疗前后眼动脉(OA)、睫状后短动脉(PC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视网膜中央静脉(CRV)和颈内动脉(ICA)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特点。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RVO患者患侧50只眼(均为单眼发病,RVO组)、对侧临床健眼50只眼(健侧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50只眼(对照组)各血管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CRV的最大血流速度(Vmax),并计算阻力指数(RI)。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VO组OA、PCA、CRA、ICA的PSV和EDV明显降低,RI增大,CRV Vmax降低(P<0.05);健侧组OA、PCA、CRA、ICA的PSV和EDV降低,ICA的RI增大(P<0.05)。与健侧组比较:RVO组CRV Vmax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25例RVO合并黄斑水肿(RVO-ME)患眼抗-VEGF治疗1周后,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变化,治疗1个月后CRA的PSV和EDV明显升高,RI降低,CRV Vmax增大(P<0.05)。结论 RVO患眼和对侧临床健眼血流动力学明显异常,抗-VEGF治疗可明显改善RVO患者患眼血流动力学,CDFI技术在RVO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其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成像(CDI)对102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进行了检测。结果开角型青光眼及其中医证型(分为肝郁气滞证、痰湿犯目证、肝肾阴虚证)在眼动脉(OA)血流参数中,与正常组相比,PSV、EDV、A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参数中,与正常组相比,PSV、EDV 和A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变异程度依次为肝郁气滞证组>痰湿犯目证组>肝肾阴虚证组。结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OA和CRA的血流速度下降明显,血流阻力增加,眼局部血液循环障碍,OA和CRA的血流参数可作为反映开角型青光眼及其中医证型间局部血瘀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视网膜和脉络膜挫伤后眼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视网膜、脉络膜挫伤患眼与健眼的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及睫状后动脉(PCAs)血流参数,测定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缩张末期流速(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 结果视网膜、脉络膜挫伤患眼的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及睫状后动脉(PCAs)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缩张末期流速(EDV),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与健眼比较差异有显性(P<0.05);视网膜、脉络膜挫伤患眼的眼动脉(OA)与健眼比较差异无显性(P>0.05).结论视网膜、脉络膜挫伤可使眼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及睫状后动脉(PCAs)血流速度低于健眼,阻力指数(RI)增加,为临床对眼外伤的诊治和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指固有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方法:SLE组52例,对照组5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两组受试者右手中指固有动脉血流束,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和阻力指数(RI),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中指固有动脉可清晰显示,血流信号丰富,血流束边缘连续光整.SLE组血流信号减少,血流断续,较严重者呈“星点状”.PSV( 18.05±8.81)cm/s、EDV(6.62±5.04)cm/s,RI(0.69±0.11),与对照组比较,PSV、EDV减低,RI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小血管指端血流动力学改变以舒张期血流显著下降,乃至消失为特点,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实时检测SLE小血管血流情况,为临床诊治SLE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对糖尿病患者92只眼和正常对照组60眼的CRA收缩期流速(PSV)、舒张期流速(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血流加速时间(AT)进行对比分析。并将糖尿病患者按病程长短及血糖水平分组,分析上述参数。结果糖尿病组CRA的PSV、EDV低于正常组,PI、RI、AI高于正常组。病程≥10年组CRA的PSV、EDV低于病程<10年组,PI、RI高于病程<10年组。三个月平均空腹血糖≥8mmol/L组CRA的PSV、EDV低于血糖<8mmol/L组,PI、RI高于血糖<8mmol/L组。结论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循环阻力增加,血流速度下降,血流灌注不良,且病程愈长、平均血糖水平愈高,视网膜糖尿病血管病变愈明显。  相似文献   

14.
利用彩色多普血流显像对比分析了20例正常人(40只眼),23例青光眼(32只眼)的眼部超声结构参娄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参数,发现前房变浅,晶状体增厚,视神经变窄及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力指数升高,视网膜中央动、静脉血流量减少及睫状动脉血流速率增高和血流量增加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指标,尤其对低眼压性青光眼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CRA、PCA血流参数与糖化血红蛋白(GHb)及伴随疾病高血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8例2型糖尿病病人的GHb及并发症等相关危险因素资料,彩色多谱勒检查病人及30例健康对照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的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比较分析各因素与糖尿病眼底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随患者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加重,CRA、PCA的PSV、EDV呈进行性下降趋势,RI呈进行性升高趋势。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CRA的血流参数已出现改变,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PCA的PSV的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CRA、PCA的EDV与GHb呈显著负相关,RI与GHb呈显著正相关;CRA的PSV、EDV以及PCA的EDV与收缩压显著负相关,PCA的RI值与收缩压显著正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早于眼底检出确诊视网膜病变的出现。CRA、PC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与患者GHb及高血压伴随疾病相关。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是评价糖尿病视网膜及脉络膜早期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经单独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后眼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纳入20例患者(20眼)。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4周测量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指标,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比较患者不同时间点眼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性。结果注射眼术前,术后1、4周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动脉的PSV、EDV、RI、P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同样对侧眼术前,术后1、4周,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动脉的PSV、EDV、RI、P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独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不影响湿性AMD患者的眼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前、后眼底血流状态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5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为观察组,60例同期体检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及12周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及睫状后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最大收缩期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及平均流速水平(VM),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及8周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及睫状后动脉RI及P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及睫状后动脉PSV、EDV及VM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检测结果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两组上述统计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前、后眼底血流状态的变化较大,各动脉血流均处于持续改善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比分析了20例正常人(40只眼),23例青光眼(32只眼)的眼部超声结构参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参数,发现前房变浅,晶状体增厚,视神经变窄及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力指数升高,视网膜中央动、静脉血流量减少及睫状动脉血流速度增高和血流量增加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指标,尤其对低眼压性青光眼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晚期青光眼患者眼部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手术前后的变化。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测定正常组 3 0例、60眼 ,青光眼组 60例、60眼的眼动脉 (ophthalmicartery,OA)、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retinalartery ,CRA)、后短睫状动脉(shortposeriorciliary,SPC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 ,同期观察眼压、视野变化。并检测青光眼手术前后血流参数的变化。结果 :(1 )检测青光眼组与正常组的OA ,CRA ,SPCA ,显示 2组血流动力学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青光眼血流速度低于正常眼 ,而阻力指数高于正常眼 (P<0 .0 1 ) ;(2 )在青光眼组与正常组检测的眼压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 ;(3 )青光眼术后CRA的PSV、EDV有上升趋势 ,但阻力指数变化不明显 (P>0 .0 5 )。结论 :眼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在中晚期青光眼中起重要作用 ,阻力指数可作为青光眼动力学检测的可靠指标 ,降低血管阻力 ,改善眼局部循环 ,为治疗青光眼开辟了新的途径 ,为手术预后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原发性青光眼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0例正常眼、2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和20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眼动脉(OA)、睫状后短动脉(SPCA)及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参数。测定其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阻力指数(RI)。结果(1)POAG组SPCA血流速度低于正常人组和PACG组(P〈0.01),OA和CRA血流速度低于正常人组和PACG组(P〈0.05),SPCA和CRA阻力指数均高于正常人组(P〈0.05);(2)PACG组SPCA、OA和CRA血流速度低于正常人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SPCA、OA和CRA阻力指数高于正常人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OAG的球后血管血流速度较正常人低,以睫状后短动脉血流改变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